【優】百善孝為先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百善孝為先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善孝為先作文1
走在街上,不再是父母喊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不再是父母打罵還洗,也不再是孩子因為父母不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和父母鬧別扭,而是……
因和父母鬧了別扭的他,獨自一人在大街上瞎逛。正值夏季,天氣還很是炎熱,人們吃過晚飯,等晚風吹涼了大地,都在街上漫步。他走著走著,就想到父母罵他,感到委屈,就順著路邊的石頭坐了下來。剛開始,也只有大地的余熱和徐徐的晚風。不一會兒,一位老人手杵著拐杖的從街頭走了過來。
天邊的夕陽別樣紅,映得老人就像一位仙人一般,只是他那佝僂的身體和花白的頭發顯得蒼老。他就一直走,走到離他還有兩米的地方停了下來,埋著頭,沉思了一會兒,抬頭望向他。可能是老人的'眼睛有點兒渾濁,沒看清是什么,就又走近了一步,才開口道:“小娃娃,怎么坐在這兒?不回家你的父母會擔心的。”
他沉思了,父母擔心,他們會擔心嗎?他們剛剛才罵了我,會擔心嗎?“老爺爺,您不是也沒回家嗎?”他反問道。老人笑了,很開心的樣子:“我的孫子等會兒就來接我回去了。”正說道,那邊跑過來一個小男孩,額頭上還掛著幾滴汗水,看見了老人,就停了下來,喊到:“爺爺,回家吃飯了。”一老一小向著夕陽的方向離去,身上映出了一圈金光。
老人走了,他也站了起來,卻看到父親手拿著一些東西走了過來。他一時間忘了要說什么,也不知道要說什么。直到父親開口:“回家了,天快黑了。”他才快步走了過去,接過父親手上的東西,說:“爹,我來吧。”父親欣慰的笑了。
小樹長大了,也可以為大樹遮風擋雨。
百善孝為先作文2
從小我就是聽著媽媽講的《烏鴉反哺》、《百里負米》、《蘆衣順母》等故事長大的,那時媽媽就告訴我長大了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因為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小時候媽媽總會問我現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我那么好,如果以后他們老了會不會對他們更好?那時的我還很小,對于孝順的概念還是非常的模糊,但是我依舊會害羞的笑笑說我會。隨著我漸漸長大,在爸爸媽媽的熏陶和影響下我才慢慢的懂得了孝順的含義,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和爺爺都沒有時間。于是這個重擔就落到了媽媽的身上,媽媽一邊要照顧年幼的我,一邊要照顧生病的奶奶。雖然有時候她會很累,但她在我們面前總是沒事的樣子。在媽媽的.照顧下,奶奶的身體漸漸好起來。平時爸爸媽媽不管多忙總是抽時間陪爺爺奶奶說話,買他們愛吃的東西,哄他們開心。雖然爸爸媽媽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從這些小事上我也看到了孝順的影子。
自從我們生下來開始,爸爸媽媽就把所有的愛給了我們,現在我們慢慢長大,也是報答父母的時候了,我覺得每天放學回家和媽媽說說學校開心的事情;寫完作業給媽媽說一個有趣的笑話;幫媽媽收拾一下家務;在父母不舒服的時候給他們倒上一杯熱水……這些都是孝順的方式。雖然很平凡,但要是能天天堅持下來,也是一種孝順。
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在我家“百善孝為先”的家風影響下,我一定會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百善孝為先作文3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責任,孝敬父母不是光用嘴說說而已的,孝敬得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在去年春假里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讓原本快樂的春假,變得特別悲傷。我的`奶奶突發腦出血住進了醫院。奶奶有四個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很孝順,叔叔們第一時間把奶奶送到醫院,我們全家人也趕回延吉。看到家人的焦急與不安,看著奶奶蒼白的臉,我既傷心又害怕,小小的我,只想多陪陪奶奶,而除了陪伴,我什么也做不了……
那幾天,家人們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一會兒給奶奶換尿布,一會兒給奶奶按摩,一會兒看護奶奶打針……白天我們所有人都陪在奶奶身邊,雖然她已經意識模糊,但我們還是和她聊天,告訴奶奶我們都在,一定要挺過難關。晚上,家人輪班照顧奶奶,幾個人負責上半宿,幾個人負責下半宿。爸爸即使是短暫的休息也不回家,都是在車上打會兒盹兒,他生怕耽誤時間。
當醫生讓家屬簽病危通知書的時候,我看到爸爸拿筆的手在顫抖,眼里的淚水無聲地流了下來。我想比起體力上的透支,這份擔心與恐懼更是一種煎熬吧!可是即便我們有千分、萬分的不舍,奶奶還是安詳地走了,她老人家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真希望天堂里沒有病痛,奶奶也會恢復往日那慈祥的微笑。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奶奶孝順太奶奶,爸爸媽媽也孝順奶奶,他們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傳承著孝順的美德。魯迅曾說過:“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百善孝為先,我的親人就是我學習的榜樣,以后我也要做一個孝順的人。
百善孝為先作文4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當這首在兩年前紅遍大江南北的歌聲再一次響起,無不再一次提醒我們,我們的父母在慢慢變老,父母有多么不容易,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成人。
20xx年的夏天,這個暑假過得和往年一樣,平凡而又充實,除了完成暑假作業,剩余的時間,只要一有空,我就往外跑,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可是有一天,我玩得不亦樂乎滿頭大汗的回到家時,平時總是第一時間就幫我換洗衣服的媽媽,今天有點不一樣,她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額頭滾燙,身體很熱,那一刻,我突然很害怕,而那天爸爸剛好不在家,手忙腳亂的我立馬找了隔壁開藥店的姑父,買了大人的退燒藥,又飛奔回家,然后給媽媽倒了一杯溫水,讓她吃了藥后下再睡,不一會兒,她的額頭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我拿了條熱毛巾幫媽媽擦汗珠,這時媽媽醒了,她欣慰的說:“謝謝你,寶貝兒!嚇著你了吧!”我撫著她的額頭說:“退燒了媽媽,您以后要多注意身體哦!”,媽媽臉上笑開了花說:“我的寶貝兒長大了”,那一刻,我的.心里也像灌了蜜似的甜,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也可以成為媽媽的依靠。
父母生養了我們,給了我們幸福和快樂。一生無私地,給予我們他們的全部,不求回報,他們如同黑暗中的燈塔,一生只為了把我們帶到光明的人生大道上;他們更像童話里的那棵“蘋果樹”,一生就為了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
當父母老了,走不動了,希望你記得,是誰,一步一步的教我們走路,當父母老了,講話不清了,希望你們還記得,小時候,是誰,一句一句的教你學講話。時間會讓父母多了皺紋,可是我們更記得,他們的青春都花在誰的身上!
百善孝為先作文5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百善孝為先”。現在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母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后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么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說法》的'電視節目中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把他80歲的老父親趕進了一個小木房,不給吃,不給喝,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氣,長輩們都應該被尊重,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現在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臺了,不過,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親情。
在這里,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吁:“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百善孝為先作文6
自古以來,孝便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但是,生活在高科技發達的21世紀的我們,卻沒有領悟到孝敬父母是必須的。
每天早上,當你還在朦朧中伸的懶腰時,你可有看到,你的父母已經在你之前起來,并為你準備好了可口的早飯,傍晚,當你放學邁進家門問父母有沒有食物時,你可有想到,你的雙親也許才打了一天工,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連水斗沒有喝一口就再為你忙碌晚餐;當你伸出雙手向父母拿錢時,你可有感到那錢來之不易,那是你的雙親辛勤勞動一天的來的血汗錢……父母為我們做的和氣多啊!你捫心自問,你為他們做的一切有沒有他們為你做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啊!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
我曾經讀過一篇故事: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小伙子到一家大企業去應聘,原以為公司的人事部會問他一些關于個人專業的問題,但公司只是問了他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為你的母親洗過腳嗎?他回憶了一遍又一遍,才發現自己長這么大,還沒有為母親洗過腳。同學們,如果將這個問題作為一次對我們的考試,偌大的港城學校有多少人能夠及格呢?再有,如果有人問起你的父母生日,你能夠迅速說出來嗎?這也就說明,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得到社會上的人對他的信任、尊重和擁護
一生的.操勞、一身的病痛!難道這就是我們能帶給父母的嗎?我們什么時候能長大?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報答父母?他們能等到那一天嗎?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抓緊時間去孝敬你的父母吧!
錯過了的時間會是你一生的悔恨。
著名的愛國演說家,彭成老師說過“成功不能等待,孝敬父母不能等待,因為我們不知道哪一天是父母生命的最后一天”著證明我們要孝敬父母,我們不能不孝敬父母是錯誤的,而是我們必須孝敬父母。
同學們,別在推辭了,他們不在乎你給他們的是多少,哪怕只是一杯水,只要你給了,你回報了他們會十分高興的,學會孝敬去父母吧!
百善孝為先作文7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中“孝”是中國文明的基礎。
千百年來,中國人都講究“百善孝為先”像“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求筍”等典故流傳至今,永久不衰成為世人學習的榜樣。其實在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孝”。在家中,爸爸不管有多忙,只要一有時間,就會陪爺爺、奶奶說說話,散散步。每一次出門去上班都會給爺爺、奶奶說一聲再見,或者說我去上班了。每一次下班回家都會說一聲我回來了。記得有一次,爸爸送我去上學,剛把門關上才想起忘記和爺爺、奶奶說再見了,于是爸爸又把門打開對爺爺、奶奶說聲再見,才送我去學校。在爸爸那里我知道了“孝”是陪伴、是問候。在家里,媽媽總是把好吃的東西先給爺爺、奶奶和我,把家里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不讓爺爺、奶奶操心,讓他們過好晚年生活。在媽媽那里我知道了“孝”是無怨無悔的付出。
當今社會,大多數人家都是獨生子女,什么事都以自我為中心,自己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對長輩大呼小叫的,把“孝”拋到了腦后,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丟棄了。記得我二年級時,外公因病去世了,看著媽媽和大姨傷心難過的樣子,讓我瞬間明白了媽媽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深刻含義。同學們讓我們好好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吧,從小就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
作為一名當代的'小學生,我們要先做好自己,才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去實現祖國的夢想。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讓我們把這燦爛的中華美德發揚光大,讓其生生不息。
百善孝為先作文8
人們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道已經成為了人們必須遵守的準則之一。媽媽也告訴過我,要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懂得了孝敬父母,為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今天正好是奶奶的生日,趁奶奶生日,我要給奶奶送個禮物,給她老人家敬敬孝——給奶奶洗個頭!回到家,我拿出一大瓶新買的洗發露,就嚷起來:“奶奶!今天孫子讓您過個干干凈凈的生日!”我把奶奶請到洗臉盆的矮凳子上坐穩,拿出干毛巾披在奶奶的肩上,我本準備往奶奶頭上擠些洗發露,可奶奶卻立刻阻止了我,奶奶說:洗頭最忌發亂,因此應在洗發前先將亂發梳通。在梳發時,應用齒疏的梳子把頭發的凌亂處和打了結的.地方梳順,然后再從頭發末端梳起,直到可以很順地從發根梳到發尾。在梳發時,要注意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從發根開始梳,以免損傷發根。”“原來是這樣。“我一邊聽著,一邊用手輕輕地搓著,“奶奶,舒服嗎?”我問。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連聲說:“孫子給我洗頭,還會不舒服?”聽了奶奶的話,我心里非常高興。我給奶奶肩上換了條新毛巾,又兌了杯溫水,左手拿著杯子,右手輕輕的撓著頭發,不一會兒奶奶頭上就堆起了一座“小雪山”。看著奶奶陶醉的樣子,我真高興!清洗完頭發,我幫奶奶梳頭。梳理完,我把奶奶拉到鏡子面前,問:“奶奶行不行呀?”鏡子里的奶奶開心的笑著說:“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此時,我已經累得腰酸背痛。可是,當看見奶奶臉上無比燦爛的笑容,我覺得心里比喝了蜜還甜,仿佛今天的天氣變成了陽光明媚的晴天。我想,只要我們小輩為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的笑容就會像一朵永不凋謝的花。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我們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去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現在起,行動吧!親愛的同學們!
百善孝為先作文9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邊插茱萸少一人。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登高遠眺插茱萸……但它更深刻的寓意為“敬老節”,百善孝為先是對重陽節完美的詮釋!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臥冰求鯉》是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我們從一出生呱呱落地,就踏上了人生的列車,在經歷酸甜苦辣的'人生中,有的人中途下了車,有的人能走到人生的終點。只是在漫長的旅途中,走著走著他們就變老了,成為了老年群體,但是他們也曾經風華正茂,也曾雄心勃勃,也曾為了社會添磚加瓦,時光飛逝,他們慢慢變老,但是我們不能拋棄他們,嫌棄他們,反而我們要尊重老人,關心老人,愛護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要關心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如:老人過馬路時,我們及時扶他們過馬路;在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老人摔倒時及時攙扶老人;老人暈倒在地時及時撥打急救電話,通知家屬;見了老人要有禮貌地問候。總之,我們一定要在老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
百善孝為先,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尊老愛幼,家庭更美好!我就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慢慢長大。我媽媽是行走中的教科書,是我學習的榜樣,媽媽和奶奶相敬如賓,奶奶老了,步履蹣跚,媽媽就為奶奶買了鈣片,膏藥,在網上給奶奶買了適合老人穿的足力健鞋子,奶奶樂開了花!尤其讓我感動的一件事是,奶奶有一次生病發燒,媽媽急得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又是去藥店買藥,又是倒水喂藥,還測體溫,看看媽媽忙碌的身影,我想媽媽也會變老,您放心吧!您陪我長大我陪您變老!
百善孝為先,前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后有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敬老愛老是傳統美德,是重陽節的點睛之筆,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永駐!
百善孝為先作文10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許多傳統美德更是家喻戶曉。比如:尊老愛幼、寬容待人、誠實守信等等。但是,孝敬父母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傳統美德。
提到孝順,大家并不陌生,古代也曾有過“親嘗湯藥”“臥冰求鯉”“蘆衣順母”等二十四孝的故事。這些古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深深令人感動。是啊,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他們教育我們一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使我們在愛的沐浴下幸福的成長,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孝敬他們呢?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四歲的孔融為大家挑梨,他把大的留給父母,自己只拿了最小的。父母問他原因,孔融答道:“我年紀最小,當然要挑最小的。”贏得父母和客人的稱贊。
不僅是孔融,黃香也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孩子。在黃香九歲時,他的母親去世了,只剩下他和體弱多病的父親相依為命。冬天冷,他就幫父親把被子暖熱,再讓父親睡覺。到了夏天,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的枕席扇涼。人們都夸他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我不是詩人,不會用精湛的詞藻來夸贊父母:我也不是歌唱家,不會用唯美動聽的歌聲來歌頌父母,我只能用點滴行動來感恩父母。當父母疲勞時,我會為他們捶捶背;當父母生病時,我會坐在床邊陪他們說說話;當父母為我付出時,我會衷心地對他們說一句“謝謝”!……感恩父母從點滴做起“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應有盡孝之恩,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孝是什么?是我們“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是功成名就后的那份報答;是父母重病臥床時的悉心照顧。孝是心靈里盛開的鮮花,它美麗而又璀璨,散發著陣陣清香。它寬廣、博大,能包容一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身為兒女,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回報他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將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百善孝為先作文11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界無處不充滿著“孝”。“孝”是我家的家風,它伴我健康快樂長。
我出生在一個淳樸善良家風的家庭里,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自我懂事時,爸爸媽媽就時常教導我,要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每天,爸爸、媽媽總會抽空給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叮囑他們要注意身體,注意安全。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帶著我們回老家看望老人,陪著老人們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著我。一有空時,我也會主動打電話跟爺爺、奶奶聊聊天,囑咐他們要注意身體。搶著幫姥姥、姥爺干活,給他們揉揉肩、捶捶背。家里家外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孝”。
有一次,家宴在酒店舉行,奶奶就坐在我身旁。席間,大家邊吃邊談笑風生。每上一道菜,爸爸媽媽都先夾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樂呵呵地吃著、享受著。這時,服務員把紅燒牛肉端到桌上。頓時,香氣四溢,我不禁被著美味誘惑住了,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準備放在自己的碗里。突然,我見父親正意味深長地看著我笑呢。我的心頭一震:呦,爺爺奶奶還沒嘗呢。我的筷子像過山車一樣,一晃眼便落在奶奶的碗里。“奶奶,你先嘗嘗這道菜。”奶奶開心地眼睛瞇成一條縫。在場的人也不由贊嘆我是乖孩子。宴席上洋溢著尊老愛幼的`溫馨氛圍。
孝是我家的優良家風,它如一盞大明燈,引領我積極健康成長;它如一場春雨,滋潤著我成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愿每個孩子都在良好家風熏陶下都會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因此,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恪守孝道,讓世界充滿愛!
百善孝為先作文12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的成長著,我們貪婪的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么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給爸媽買房買車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經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回報父母能夠是他們下班回家是你遞上的拖鞋,是他們拉家常事你捧上的一杯熱茶,更是他們身體不適時你的噓寒問暖。
那是上個周末爸爸出差了,媽媽和往常一樣做完所有家務后坐在電腦前上網,她身體一向很差。剛上網一會媽媽突然說:很冷。臉色也越來越差,我連忙把媽媽扶到床上幫媽媽蓋好被子后我又跑到廚房里灌熱水袋,由于太急滾燙的開水全灑自我手上了,甩了甩手忍著痛疼細心翼翼的用毛巾將熱水袋包好放到媽媽的被窩里。媽媽仍然抖的.很厲害臉色也變的摻白媽媽我的120送你去醫院吧。不用,媽媽一會就會好起來的。那我幫你倒杯開水吧!我將開水在兩個杯子里來回倒,好讓開水盡快的變溫。看著虛弱的媽媽我眼淚不禁的流了下來,真心疼媽媽。墻上的時針指向十二點。媽媽心疼的說:兒子去睡吧,媽媽好多了。我固執的搖搖頭你真是長大了,懂事了像媽媽貼心小棉襖媽媽真的很開心去睡吧!媽媽真沒事了。不,媽等你睡了我才睡。媽媽坳可是我對我笑笑了點點頭。漸漸的睡去了。
看著媽媽熟睡的神情我不禁想起她每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下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忙里忙外,拖著疲憊的身體為我檢查作業,一切我都熟視無睹這時我心里滿是愧疚和不安。媽媽對不起!我以后不會讓你為我操那么多心的,我必須好好學習。讓將來你驕傲的說看,那是我兒子。
在那里,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吁: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百善孝為先作文13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參觀學校剛裝完不久的文化墻。文化墻的內容真豐富呀!有典故,有詩歌,有名言警句;勵志的,有教育的……我喜歡尊師篇的《程門立雪》,孝道篇的《子路負米》,勵志篇《圓木警枕》……其中我最喜歡孝道篇《子路負米》。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子路很孝敬父母,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負米,再背回家。后來由于他的父母雙雙過世,子路到楚國當了官,每天山珍海味,生活富予。但他多希望父母和他一起過好生活,可雙親早已不在,他就是想百里負米,奉獻雙親,也不可能了。
子路在雙親去世前百里負米,死后還念念不忘,他的這種精神讓我感動。孔子贊揚他說:“他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死盡力,死后思念哪!”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在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可見,“孝”在古代就已被人們重視。
“孝”是做人之本,是一個人最該有的情感,烏鴉尚且懂得反哺,羔羊尚且懂得跪乳,我們是最高級的動物,也是最聰明的生物,我們怎么能連烏鴉、羔羊都不如?
回想起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母親做的.菜不合胃口就大嚷大叫;母親拿錯了東西就賭氣;母親稍微嘮叨些就滿臉不耐煩……這些叫孝嗎?不,它們不是。有些人一來孝就是讓父母吃得好,住得好,豐衣足食,卻很難抽出空來陪陪老人。這應該叫孝了吧?可他們也不是。真正的孝是讓雙親開心,快快樂樂的過完每一天。
有一句歌詞說得好:“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體現了父母晚年想和兒女在一起的強烈愿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向父母盡孝,不要等父母逝世以后再追悔莫及,讓我們記住: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作文14
我記得媽媽曾經和我說過人生的三大原則,印象最深的就是“孝順”,媽媽還說:“不可以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也不能違背父母的心意,不然就是不孝。”老師也說過:“羔羊跪乳,慈烏反哺”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字,卻足以表達孝順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我們不孝順的話,那就真的是“豬狗不如”的禽獸了。
在最近的新聞報紙上,刊登著這么一則報導:“**縣一名長年吸毒和酗酒的男子,每次酒后就會歐打父母,還拿刀砍鄰居。無奈的家人為了保命,只好整天將大門深鎖,還在屋外搭了一間半坪不到的帳棚,將兇殘的'兒子留在帳棚內,不準他進家門一步。一戶幾乎已經被打得破爛的窗戶和門,讓人誤以為這家住戶已經外出,沒想到一旁像狗籠的棚子竟然走一名拿著高粱酒瓶的男子,他可是讓彰化花壇鄉當地警方十分頭痛的人物…”像這類的報導,不計其數,文章中的壞人真是不孝順,叫他的父母親以后怎么和鄰居相處,以后怎么見人?真是太不孝了。
孝順不僅能奉養父母之外,還要不能使父母親生氣,更不能讓父母親擔心。現代的年輕人常常為了自身的快樂而不生,人家常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當然這不是說不生是絕對不可以的,但是要想想不生的原因,如果只是單純自身的快樂的話,那真的是不太孝順呢!
我們小孩子平常在學校上課,并無法工作賺錢養父母,唯一能做到孝順的是在學校要鎮乖巧讀書,不使父母操心,在家要友愛兄弟姐妹,不使父母生氣,也要能做些家事,幫助父母親很多的事情,使父母親能不必那么的辛苦,這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道理。
百善孝為先作文15
家,人人都有。但是,如果沒有了好家風、好規矩,那這個家就如同一個冰冷的巢穴。家是天上的圓月,那家風就是滿天星斗;家是美麗的花園,那家風就是不計其數的小花;家是郁郁蔥蔥的森林,那家風就是茁壯的大樹。
想必大家都看過《鄭義門》吧。這講的就是“江南第一家”的良好家風。其中有: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愛護友鄰、誠信有禮、克勤克儉等。這好家風是數不勝數,可現在真正做到的年輕人有幾個呢?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去了解去傳承去遵守。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這句話體現出中華傳統美德中“孝”是第一位的。“孝”其實很簡單。孝,是父母回來時我們端上的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時我們一句關心的話語;孝,是父母洗腳時我們端來的一盆洗腳水。
在生活中,我爸爸媽媽也時時刻刻不忘“孝”這一家風。有一趟,爺爺生病了,爸爸和媽媽二話不說就請了假,買了爺爺喜歡吃的東西,跑到醫院去看望爺爺。我的父母給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讓我明白了“孝”是多么重要。
還有一件事,在我小時候,我還不懂什么是“孝”,經常讓爺爺奶奶幫我干這干那,絲毫沒有孝心。媽媽知道后,大發雷霆,狠狠地訓斥我一頓。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后來我慢慢真正地懂得了“孝”的含義與重要。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是說不完也道不盡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家的家風會被不斷充實與更新。而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會遵守,會去踐行家風。只有這樣,千千萬萬條家規的傳承才會使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像小作者所說的:“孝”其實很簡單。孝,是父母回來時我們端上的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時我們一句關心的話語;孝,是父母洗腳時我們端來的一盆洗腳水。讓我們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做到“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作文】相關文章:
百善孝為先作文09-08
百善孝為先的作文01-12
[經典]百善孝為先作文08-09
【經典】百善孝為先作文09-08
(精選)百善孝為先作文08-21
百善孝為先作文11-13
百善孝為先作文11-04
孝道作文:百善孝為先08-01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01-01
(推薦)百善孝為先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