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作文15篇(熱門)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作文1
家鄉在諸暨、浦江、富陽三縣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彎里彎,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極讓人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那里的風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說,西方的圣誕節相當于中國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誕節那樣隆重。
顧名思義,拜太公就是祭拜陳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訓、尋根探親的一種紀念儀式。村子很大,以前有生產隊時全村分成八個隊,設有九廳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廳輪流。在大廳正中墻上懸掛陳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畫像,大廳中間設十多張宴席,桌上擺滿各種果品、菜蔬、糖、糕點以及各種各樣的手工制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紙的動物,都惟妙惟肖。
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老老少少喜氣洋洋,整個村里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所有的親朋好友,只要是家里走得脫的,是一定到場的;陳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結隊,攜妻帶子,敲鑼打鼓的來。這一天,有龍燈助威,有戲班助興,有籃球比賽、有雜技表演,整個村子是沸騰的。過年哪有這么熱鬧呢?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對家鄉而言,一年四季最好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家鄉的風俗作文2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風俗,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鄉的風俗也毫不遜色。
春節啦,家家戶戶都要吃美味的臘八粥和吃那鮮美的餃子。臘八粥有許許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麗星星,在湯汁這個美麗的“宇宙”中閃爍著。當然,還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燒。祭灶神當然要用十八個祭灶火燒和一些菜,給灶神當上天路上當干糧吃。祭完灶神,就要把這些食物瓜分。春節了,串門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親戚家,小的都給老的拜年,還能得壓歲錢。春節娛樂也少不了,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龍。在美麗的`夜晚看煙花,在繁華的城市看舞龍,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習慣,你記住了嗎?
家鄉的風俗作文3
吃餃子,過新年
我家過年也和北方人一樣吃餃子,而且是自己做的餃子。
爸爸開始做水餃了,只見他從冰箱里拿出餃子皮和餡,然后倒了一碗水。我有一點奇怪。問:“爸爸你倒水干什么呢?”爸爸說:“放了一夜的餃子皮太干了,加了水的話會非常的粘,可以把水餃包好。下鍋時也不容易開口。”我聽了恍然大悟。
“我也要包。”我回頭一看只見我的弟弟站在了后面。老爸一口答應:“沒問題。”于是我也說了一聲:“我也來。”于是我們戴上手套。向面粉和餃子開戰。
我拿起了餃子皮。發現餃子皮十分的軟。用筷子夾了一些餡發在了餃子皮的中心位置。然后又用手貼一些水涂在了餃子皮的邊上。對折著將餃子皮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和弟弟兩個人差不多包了二十多個了,但是還不滿足。
爸爸把餃子放下鍋。不一會兒餃子浮上來了。爸爸給我們一人一大碗。等第二鍋沒有上來,我弟弟的`餃子已經完了。爸爸在一旁樂呵呵地看著我,眼中滿是微笑。
爸爸平時很忙,只有過年的時候能抽出時間來陪我,但我依然覺得幸福。過年的餃子特別好吃,它讓我感受到家的溫馨。
家鄉的風俗作文4
除夕的夜晚一過,便到了初一,初一這天家家都是要去祭祖的。
初一早上媽媽早早地起床,早拿去祭祖的`東西準備好放到籃子里。籃子里有豬肉有青菜和米粿,還有香,蠟燭,香紙。爸爸的手中還拿著鞭炮。
我們走過了一座橋,走到了山下,來到了墳墓前。我們將蠟燭點燃插在燭臺上,再將一把香點燃了。每個人分幾個。拜三拜再把香插在小香爐上。之后就是燒香紙了,把香紙疊起來,在燒是為了讓它燒的更快一些之后就是放鞭炮了,這時候我便逃的遠遠的,生怕鞭炮炸到自己身上,而聲音也是響徹云霄。
回到家里后,我們在燭臺上插的蠟燭,在小香爐里插上三根香放在爺爺奶奶的遺像前。
哦,我們在上午是不能吃葷食的,必須吃素食在下午三點鐘后,我們要開始祭拜了張實物擺在遺像前拜三下,然后在院子里放鞭炮放煙花。只有這些大事過后,我們才可以吃葷食。
這就是我們家鄉在祭祖時的規矩,風格別出心裁,我為我們家鄉別出心裁的規矩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家鄉的風俗作文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王安石說過“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年的春節都表示新年初始,同時又代表長大了一歲。
在遠古時候,“年”常常侵擾人們,惶惶不可終日,但人們還是想到了好主意——門貼大紅紙、放鞭炮,果然趕走了“年”。
春節習俗數不勝數,比如貼春聯、守歲、放鞭炮……。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放鞭炮。每年春節,當外面的第一聲炮仗打響起,我就趕緊約上小伙伴下去玩。
一來到步行街,天上、地下、各種煙花滿天飛,有沖天炮、飛天陀螺炮、甩炮……數不勝數,我們點燃蠟燭,把鞭炮點燃,只聽“呲”的一聲,煙花噴出絢麗多彩的火花,有紅色、黃色、綠色……相互變換,非常美麗。還有電光花,既像星星在空中飄舞,又像銀杏樹上的.葉子回到樹媽媽的腳下。我們用它來燒小盒子,慢慢地,這些盒子也都被電光棒燒成了灰燼,這也是我們最喜歡做的事之一。多么開心,多么愉悅啊!
春節時,廣場上人山人海,春節多么美好,我喜歡春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6
我的老家在年味十足的黑龍江大慶。
從小年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了——大家開始掃除,把家收拾的干干凈凈的。就連平時不光顧的犄角旮旯也要打掃的一塵不染。而在掃除時,各家也有各家的習俗,媽媽常說:“二十四,掃房子。”而我們家就是用了“老小通吃”法——老人、小孩都要參與其中,感受濃濃的年味。
而在十八時,我們就要在門口貼上對聯。相信這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不過,我們家有個習俗——貼對聯由小孩來貼,既有守歲的意義,也有希望我們勤勞能干、健健康康的寓意。
而重磅戲就是年夜飯了!前期大家坐在沙發或椅子上,享受著、欣賞著春節聯歡晚會。在凌晨12:00的鐘聲響起時,餃子準時“閃亮登場”,大家開始分享元寶樣的餃子。噓~不瞞你說,我們的餃子里可是有“寶藏”的!“寶藏”就是我們餃子里的硬幣!我們把餃子里包上餃子。小孩吃到硬幣表示新一年能夠茁壯成長、學業有成;大人吃到硬幣表示新的`一年能夠越長越年輕、工資越來越高;老人吃到硬幣表示新的一年能夠體如泰山、延年益壽。不瞞你說,沒到三十,我們都瘋了似的吃餃子,不吃到就不罷休,我還曾有把硬幣吞進肚子的囧事……
哎,好期待今年的新年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7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有特色的日子—端午。我的家鄉在河南南陽,家鄉有獨特的端午風俗,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喝雄黃酒,還有熱鬧的龍舟比賽。
每到端午,最有意思的`是包粽子。媽媽會提前準備好粽葉和材料,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包粽子也不容易,看著媽媽熟練地包著粽子,我也想動手包一個,我拿了一個粽葉,放點米和紅棗,拿著繩子綁呀綁,費了好大勁才包好一個,雖然沒媽媽包的好看,但是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還是很高興。
每到端午的早上,我會早早的起床,用媽媽提前準備的水洗洗臉,據說這水頭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藥,洗過臉后一年都不會得病。
餐桌上早已擺滿了熱氣騰騰的粽子、雞蛋、鴨蛋、大蒜等,我趕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給我帶來了許多喜悅和歡樂,我愛家鄉的端午。
家鄉的風俗作文8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北宋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講述的就是中秋節明月當空的景象。
中秋節有許多習俗、祭月、賞月、團圓吃月餅……其中流傳最廣的想必就是吃月餅了。
月餅可大有故事,明代中秋流行拜月之俗,明朝人取人月雙圓的意義,把月餅叫作是“團圓餅”,月餅成為必備的`祭品,人們拜月之后把月餅分而為食之以求團圓。
月餅種類有很多:冰皮月餅,冰冰涼涼的皮裹著冰冰涼涼的餡,皮一破,里面的餡就流了出來。雙黃蓮蓉月餅,軟軟的皮里面有甜甜膩膩的蓮蓉,蓮蓉里又包含了咸香的咸蛋黃,配著茶真是再妙不過了。五仁月餅是老一輩人的最愛,烤得硬硬的,皮下是硬的堅果餡,一口下去,堅果的香與月餅皮的甜合并起來,直往嘴里沖。
我只吃過一種冰皮月餅,是榴蓮味的,它只有雞蛋那么大,我咬了一小塊它的皮,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嘗,那流沙般的餡已經涌了出來,我只好把餡吃完,再品嘗那軟軟糯糯的皮……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已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習俗繼續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9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風俗,而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春節的風俗。
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春節了。在春節有著許多的風俗,比如:貼春聯,拜年,吃團圓飯……作為小孩而言,最感興趣的就是吃除夕團圓飯和放煙花啦!
夜幕來臨,廚房里大人們忙忙碌碌,在準備著一道又一道美味的菜品,菜品看著都好吃,讓人看了想要快點嘗一口,我們小孩早已等不及了,于是經常趁大人不注意偷吃一口,我們細細地品嘗著菜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好像這香氣在人們口中不肯消失了一樣。
團圓飯后當然少不了放煙花,只聽見“呲——”地響了一聲,一個個小小的火光從口子里鉆了出來,又迅速地飛入天空,只聽“啪——”的一聲,就像那綻放的花朵一樣開在了那漆黑的天空中,十分絢麗,慢慢地又消失在天空之中,接著又是幾聲“啪——”,那幾朵花朵又纏繞在一起,好不可愛。這花朵什么顏色都有,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有藍的.,還有紫的,顏色豐富多彩且不單調。甚至還有能變色的,看完了總要尖叫一聲,真是熱鬧非凡。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在安徽,春節差不多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這是一年里最熱鬧的時候,人們忙碌了一整年,大部分會在這個時間趕回家過年。村子里熱鬧了起來。
臘月24這天要做豆腐、炸圓子。早上起床,家家戶戶都飄著豆香味兒。用柴火將鍋燒熱,將泡了一夜的黃豆磨成糊,放入鍋中再加上水。熬到微微粘稠,就可以出鍋了。在正方形的木架上鋪一層紗布,將熬好的糊放上去,把木架固定在老屋的房梁上,接著,開始過濾。將過濾的.豆漿再次下鍋燒開,放入石膏點鹵,冷卻后倒在豆槳布袋中,用重物壓兩小時,這樣豆腐便做好了。燒開的豆漿也可以直接喝。
接著,就是炸圓子。將煮好的一大鍋糯米飯倒到盆里,再加入適量的肉沫、生姜沫、蔥花、鹽、醬油等調味品,然后用木棒攪拌,直到完全沒有飯粒了,可以搓成丸子為止。把糯米飯搓成一個個像乒乓球一樣大小的圓子,再撒上一層面粉,就可以放入熱油中炸了。在鍋中不停地上下翻動,等到圓子呈現紅褐色,撈出即可。第一鍋圓子一定要要裝在盤中,擺放在灶臺上供給灶王爺。聽長輩們說,寓意是來年風調雨順有吃有喝。
中國還有許多節日和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值得我們去了解。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要說節日,我們家鄉的人最愛過的就是春節了!
除夕夜里,最不能少的就是白白胖胖,圓圓乎乎的'餃子了。
吃完團圓飯后,我親自下廚,給全家包餃子。
我將化開的豬肉、白菜、蔥、姜和一些調料剁成沫后攪拌在一起,做成了噴香流油的餃子餡。再將一個個小劑子搟成外薄內厚的小圓餅。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面劑子總是不聽我使喚,一會兒變成了長方形,一會兒又是個不規則圖形,一會兒又死死抱住了搟面杖,把整個身體都黏在上面,說什么也不肯下來。
好不容易我才把面皮搟好,舀了一大勺肉餡兒放在中間,然后一使勁兒捏緊兩邊,再捏上一圈漂亮的花紋,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案板上。那些個“大肚子士兵”東倒西歪的站立著,滑稽的模樣令誰看到了都會忍不住捧腹大笑。
經歷了這一系列的“磨難”,我終于把它們送入了開水沸騰的鍋中。只見它們又擺出了一副胖娃娃的模樣,兩手扶著圓滾滾的肚子,上下不停的翻滾,可愛極了。
除夕夜里,全家人品嘗著我做的餃子,整間屋子洋溢著溫馨和幸福。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大詩人屈原看到國家滅亡,傷心不已,寫下絕筆之后,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悲忿的懷抱大石,毅然決然的.跳下汨羅江。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屈原投江殉國后,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并將粽子投放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時節及節后,天氣炎熱,蠅蟲滋生,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認為人是吃五谷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古人在長期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能殺百毒,在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在我們的家鄉,有一些關于喪事的風俗,這些喪事風俗有一些,我也親身經歷過。下面讓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有一年,我的姥姥去世了,為此,我們家就要辦喪事。所以,我就親身經歷了一些風俗。在姥姥剛去世的.那5天,對于我的母親來說是要在旁邊守著的,不管是幾天,反正不到埋葬的那一天,每天都是要收在姥姥的身旁,包括晚上。然后,在埋葬的那一天,上午都是要讓樂隊奏樂的,不到開飯,就不能停下來太長的時間。
然后,還有一個就是埋葬的那一天中午,走之前,都要有人唱戲,一場就有一段的時間,然后那些給唱戲的人伴奏音樂的人,再去的時候也要在前邊伴奏。當我們埋葬完了姥姥以后,他們還要在巷子里唱一會兒才算完成了又一件風俗。
對我來說,讓我最好奇的風俗那就是在埋葬完了人以后要吃饅頭。不只是為什么,有好幾次在埋葬人的時候,爺爺或奶奶要不就是爸爸從那里幫忙幫完了以后,就會拿一個或者半個饅頭回來,然后要求我們必須吃下去,說是吃完了以后,牙齒就不會咯吱咯吱響了。不過,就算我再不想吃,也必須從命。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喪事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我的家鄉在洛南縣一個安靜、優美的小村莊。因為遠離城市的喧鬧,那里的生態環境十分好,空氣很清新,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習俗,我十分喜歡那里。
每年快過年時,一到臘月村子里家家戶戶都開始蒸饅頭、包包子,都是自我磨的面,味道好極了。最好吃的是一種叫“油馃子”的面食,發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鍋里一炸,變得金燦燦、圓滾滾的',像一個個金色的元寶,吃了這個“元寶”來年必須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過年夜飯,一家人就圍著火爐開始包餃子,奶奶就會在餃子里悄悄地放上幾枚硬幣,那里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來慶祝新一年的開始。吃餃子時大家都在試誰的運氣好,奶奶說,吃到硬幣的人來年必須有好運。
整個正月,小村莊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數不清。我喜歡那里,這兒的習俗真趣味。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遠長流,在綿延的歷史中流傳下來了許多節日:有細雨紛紛的清明節,有月光皎潔的中秋節……在這眾多節目中,我最喜歡的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熱鬧的,在這一天每家每戶吃的都是餃子,在吃餃子前,每家每戶都會先放一串鞭炮,因為餃子有“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吃完餃子接下來的事就是看春晚。每家每戶都會坐在電視前,端上瓜子,擺上茶水,一起看春晚。常常人們都會熬到凌晨。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人們都會去走親戚,走親戚時要買些禮物不能空手去。到了別人家,首先要說一聲“新年好”或“新年快樂”然后親戚們就會給你壓歲錢問你的考試成績,祝你來年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到了大年初二,我們就會去大舅家吃飯,也有很多人會來:姑姑、大姑、姑父……我也難得和他們家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我們還會買來一些鞭炮放,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01-31
家鄉的風俗作文12-31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10-01
家鄉的風俗作文(經典)07-30
(經典)家鄉的風俗作文07-26
家鄉的風俗作文【經典】08-03
(精選)家鄉的風俗作文08-19
[經典]家鄉的風俗作文10-07
家鄉的風俗02-25
介紹家鄉風俗作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