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端午節作文

時間:2023-07-17 15:14:53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端午節作文匯總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匯總15篇

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叫鄭皓文來到我奶奶家,跟我一起包粽子。

  奶奶說:“包粽子需要準備材料的,要準備竹葉、糯米和繩子。

  我突然一愣,想:糟糕,我們沒有竹葉,怎么辦呢?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別擔心,你來之前我就在老家采了很多竹葉。”

  做粽子大作戰開始了,奶奶說要先把灰水放到盆子里,盆子里面要先有糯米,浸泡個幾十分鐘,就可以拿出來了。

  趁著糯米還沒浸好的幾十分鐘,我和奶奶在衛生間里洗竹葉,奶奶告訴我方法:“洗竹葉要沾水來回摩擦很多次,這樣就可以洗干凈了。”我試了試,洗得很好,一起跟奶奶洗了很久,鄭皓文呢?他洗了一兩片,就回客廳玩游戲機了。唉!真是的!

  我和奶奶洗完竹葉的時候,糯米差不多泡好了,奶奶拿出來,放在地上,我和鄭皓文都興高采烈的,想要包粽子,奶奶說,包粽子是有方法的,叫我們認真一點包。奶奶首先叫我們把兩塊竹葉重疊在一起,這很簡單,我和鄭皓文文很快就做好了,接下來比較難,要把粽子卷成一個三錐體的`帽子,這比較難,我學了5分鐘才學會,鄭皓文學了比較久才學會,接著是把之前包好的竹葉用手給拖在上面,放上一大勺糯米,這個也很簡單。但是接下來的就難了,接著奶奶把沒封口的竹往外一扳,兩邊的邊邊夾緊,把口子粘在那里,這樣就不會往外漏,然后就是再扳一下,然后就是用繩子綁起來了。可是這個過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我干了大約20分鐘才做好,鄭皓文則更久。

  晚上的時候,香噴噴的粽子來了,我咬了一口,感覺全身的細胞都在顫抖,真是太好吃了!果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呀!

  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作文2

  一年中的節日,我最喜歡的要數端午節了。

  每到端午節,我總要起個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氣四溢的一個早晨。清晨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滿街都是賣香草的農人,推車的、挑擔的……他們帶來了許多還沾著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還帶來了一些香花: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處彌漫著這些花草的香味,流連于其間,不光是嗅覺,幾乎所有的感官都興奮起來,讓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來。

  花上不足一元錢,買上幾把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擱在窗臺上。再買幾枝香花,養在花瓶里,一下子滿室清香,神清氣爽。家家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里、樓道里,滿是濃濃的艾草味、菖蒲味,讓人聞不夠……

  大街小巷賣香囊的小攤也常引人駐足。一個個香囊縫制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一個小老鼠的,他買一個小兔子的,掛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給孩子了許多美好的念想。家家粽子飄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種口味的粽子一籠一籠出鍋,那種香味真是誘人。剝一個沾滿蜂蜜,滿口滿心都流動著甜蜜。

  鼻子、耳朵、額頭抹上雄黃酒。因為有著特別的意義,那雄黃、獨頭蒜泡成的.酒在這個節日里也不再令人討厭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一切一切,都因為這個節日而美好起來。這是個飄香的節日,不僅僅空氣中流動著香氣,似乎連帶著人和各種事物都“香”了起來。

  這是大詩人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那個朝飲晨露、贊美香草、行潔志廉的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一個拒絕邪毒,崇尚高潔的節日。這是一個飄香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3

  一根草,一個班,一個故事。

  ——題記

  我是一根草,一根平平無奇的草,但我卻又被人們重用,沒錯!我是艾草,我是最好的,又是最丑的一種香料。

  這天,我正在密封袋里睡覺,啪的一聲,一陣劇烈的抖動,幾秒種后,我坐在一個花一樣的盤子里,一個人正用手翻我,一遍又一遍的看,仔細端詳,這個人應該是位老師吧!他正在為下面的同學講解其他盤子里漂亮的干花,不過一說到有意思的地方,同學們就開始說話,可那位老師似乎很懂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快,就是同學們安靜下來,一頓講解之后,終于說到了我,可同學們都說我很丑,這位老師很不贊同。我曾聽我的老祖宗講過,我們艾草不僅是養生的最佳路途,也可以用來裝香囊,為人們送走晦氣、蚊蟲,迎來幸福。老師又吩咐一位同學給每位同學發一個白色的香包內袋,接著讓同學們從花花綠綠的袋子中挑選香包外袋,一陣挑選后,同學們又轟轟烈烈地出了門,有位同學把我也帶走了。

  到了一個叫德林的地方,眼前的景象令我觸景生情,他多像我被風干之前生活的.地方呀,清新、純凈。

  同學們把我的其他伙伴放在桌子上,老師指揮同學們裝香囊,有一句話我記得格外深刻:“同學們,少的就少裝,多的就多裝,要給后面的同學留夠。”許多同學聽了,把自己原來想獨吞美麗花朵的想法都放下了。

  裝好后,同學們還拍了照,留了紀念,一個個臉上都笑嘻嘻的。

  每到這天,屈原的愛國之情必定能勾起我的靈魂,志潔行廉,忠君愛國真氣節,辭微旨遠,經天緯地大詩篇。

端午節作文4

  我家的端午節總是喜歡吃餃子,大抵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爺爺是個手藝人,做點心,燒菜都拿手,尤其包的一手好餃子,所以家里逢年過節總是吃餃子。爺爺包餃子總要自己和面,軟硬合度,還要多醒一陣子,蓋上一塊濕布,防干裂,還能兩個小面團一起搟,包餃子皮薄餡大,開鍋以后熱氣直冒,配上一碗清醋,一個蒜瓣,外加一碗熱湯,我總吃的一頭大汗,十分滿足,然后小小的年紀就故作老成的感嘆這就是幸福。

  后來大了一些,每年端午節前后同學們都在討論什么餡兒的粽子好吃,久而久之,吃著爺爺包的餃子竟覺得有些難以下咽。然后自個兒生著悶氣,撂下筷子跑到角落去看書,正巧看到元稹的詩:“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好像那晶瑩剔透的感覺就在眼前,那一段時間香香糯糯的粽子在我眼中就成了無上妙品了。

  后來我忙于中考高考就不去爺爺奶奶過端午節了,而每一年的端午我開始吃粽子,菱粽、筒粽,肉餡的、鴨蛋黃餡的,蘸糖、蘸醋、蘸醬油吃,吃到嘴里總是覺得少了一些什么,這種感覺伴隨我多年,直到我高考結束。

  那年的端午節,爺爺燒了一桌的`菜,還做了拿手的餃子,那熟悉的一碗清醋、一個蒜瓣、外加一碗熱湯,我忘記了備考的疲憊和報考的揪心,溫暖的讓人眼眶濕潤,好像倏地明白了這些年的粽子為什么吃的索然無味,我低頭悶吃,好久才緩過情緒。飯足菜飽,看著還剩了半盤的白胖餃子,禁不住誘惑,給吃了個精光。

  印象里那好像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餃子,至今難忘,正所謂“餃子含禪意,食中蘊道深”,這大概是生活與幸福的滋味吧。

端午節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不進行向河里投粽子這種浪費的事情了,現在的端午演變成了一家團圓,享受美味的節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團里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不怎么喜歡這種肉粽的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粽子原有的滋味。

  我家鄉的甜粽味道非常清香,不加修飾,更容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干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媽媽還會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折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桿,載入锃亮的瓷盤,看著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片的濃綠被這波濤淹沒,媽媽又拿起灶臺上的鍋蓋,輕輕扣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現,葦桿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欲。撈入盤中,松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托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幾面,面前擺上載著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著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仿佛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滿嘴溢著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愿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端午節作文6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的家鄉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吃粽子了。

  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沉浸在端午佳節的喜悅中。我不免有些好奇,端午節為啥要吃粽子呢?懷著好奇的心情,我問了媽媽,可是媽媽也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上網查詢,終于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因為亡國之痛,悲憤的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亡,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每年的這一天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讓我對屈原肅然起敬,也更加熱愛起包粽子這個習俗了。于是一大早我就跑到了廚房里。哇!包粽子的食材擺滿了一大桌,晶瑩剔透的糯米、嫩綠的粽葉、還有各種豆子和紅紅的棗子......

  一切準備就緒,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糯米和粽葉洗干凈后,先將兩片粽葉重疊,彎曲成漏斗狀,接著將一勺糯米放進“漏斗”里,再在里面放上兩顆紅棗,然后再用糯米填滿剩余空間。最后用繩子將包好的粽子扎起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就完成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把他們放在面板上,他們似乎在笑嘻嘻的看著我說:“你不賴呀,這么快就學會了……”看著我的杰作,我得意極了。

  時間差不多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往鍋里一放,胖嘟嘟的粽子“咕嚕咕嚕”的在鍋里不停地打鬧著,說笑著。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一家人親手包的粽子終于搬上了餐桌,剎那間,滿屋飄香。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大口,粽子軟糯香甜,紅棗甜而不膩,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嘴里面品嘗著美味的粽子,不禁再一次讓我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似乎瘦削的他就在我的面前,低聲吟道: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想這一顆顆小小的粽子,飽含著人民對正義之士的懷念之情,亦飽含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

端午節作文7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說的就是端午節的熱鬧情景。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陽節。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尸體。

  還記得我8歲的時候過端午節,我跟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著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于是,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起來。我心想:“要是在粽子里放一顆糖豈不是可以變成“幸運粽子了嗎?”說著,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冰箱里拿了兩塊糖果,放在了一個粽子里,把它包好之后,放在鍋里開始煮,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我的幸運粽子。那時,我是多么渴望吃到自己包的“幸運粽子”呀!“揭鍋了!揭鍋了!”姥姥大聲地說。我迫不及待地從沙發上蹦下來,大口大口吃著美味粽子。我連吃了四個都不是幸運粽子,但當我吃到第五個的`時候,美味的糖果在我的口中滾動著,我終于吃到了傳說中的“幸運粽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呢!大家都叫我“幸運的小男孩”,這個稱呼很帥氣吧,我也很喜歡。

  吃飽之后,我就和姥爺拿著鐮刀去割艾草了。到了花園里,我一邊割,一邊說:“為什么要割艾草呢?割下來后,它有什么用處?”姥爺說:“艾葉既是藥材,它又可以插在門上,避邪。”我聽了姥爺的話,心里想:“這么有名的東西,我還問姥爺,真是見不多識不廣呀!”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端午節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當耳邊再次響起了這首有趣的童謠時,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隨之到來。

  說起端午節,我隨即便想到了一個傳說:相傳戰國時期,楚國因為楚平王而日漸衰落,終于有一天,秦國攻破了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不忍心看著楚國迫滅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最后投江自盡。老百姓們傷心欲絕,一個個劃船來打撈屈原的尸體,卻沒能撈到。于是,百姓便將糯米團等扔進了江里,希望魚兒吃飽后可以不啃食屈原的'戶尸體。到了后來,劃魚船變成了賽龍舟,糯米團成了包粽子。這,便是端午節的由來。

  既然端午節到了,自然少不了激動人心,考驗團結合作與毅力的賽龍舟!我興奮極了!

  賽龍舟的現場彩旗招展,熱鬧非凡!橋上、人行道上、亭子里,都早已人山人海!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擠進人群。

  “啪”隨著發號員的一聲令下,扣人心弦的龍舟大賽開始了:北斗七星隊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一開場,就將其他隊伍甩的遠遠的,不知北斗七星隊能否將這股氣勢保持到最后呢?“看”飛鷹隊也因沉不住氣而爆發了。他逐漸跟上了北斗七星隊,與他并肩同步,用盡一切力量向前劃去。而另外的兩隊--冠軍與兄弟同心隊卻還是心平氣和地劃著,過了五分之四的路程后,北斗七星與飛鷹隊漸漸體力不支,而冠軍隊與兄弟同心隊就在這時趕了上來,并超過了他們。最后一段路了,兩隊都你爭我趕,不分上下。十米,八米,六米,四米,近了,更近了,兄弟同心隊原本已領先二米的距離。可是,在最后十米時,冠軍隊的速度突然增加了一倍多!以微弱的優勢勝過了兄弟同心隊。原來,冠軍隊一開始就把人分為了兩組,輪流每組花十分之一的距離,在最后關頭其中一組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再加上兩組齊心協力一起劃自然就獲得了勝利!

  端午節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等我長大了,也一定要來一次龍舟大賽!

端午節作文9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端五……

  在我的記憶里,端午節是在前兩天就開始準備材料之中開始的。

  農歷五月初四,我們家就開始了包粽子。將粽葉備好,洗干凈,與粽子放在一起,之后就開始了備食料。包粽子,一般有甜咸兩種,甜的餡用紅棗、紅糖,咸的餡則是用紅燒肉、蛋黃包成的。

  我跟著奶奶學包粽子:先將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狀的'粽葉,接著把你要放的餡給放進去,然后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與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來的米部分給包進去,最后用粽繩把粽子給捆上。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到了端午這一天,將昨天包好的粽子用開水煮好,就可以開吃了!粽子出鍋后,再把粽葉給扒開一看,那包著紅燒肉的,粽體則是紅紅的,油光可鑒;而包紅棗的則是白白的,那紅紅的棗兒待咬開了粽子才能覓得它的芳蹤。按老一輩的習俗端午這一天,還要在家門掛蒲、艾葉等,據說這樣可以除蛇、蟲,不會讓它們進來。端午這天按習俗還要除邪氣,其實就是把艾草這些東西煮在水里用來洗澡。

  端午節的賽龍舟,是一項十分熱鬧的比賽,每年觀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響,各個運動員鼓足了勁兒用力地劃船。一條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沖去……場面熱火朝天,即使沒有得到名次,也沒有關系,大家依然鑼鼓震天地玩得開心,爭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創佳績。一次比賽的結束后,是另外一次比賽的開始,新的比賽又在震天的吶喊中開始了。

  端午這一個傳統節日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要把它們發揚光大并一脈傳承!

端午節作文10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端午節是跟隨爸爸媽媽回湖北爺爺家過的。那天清晨,我被一陣“沙沙”的響聲吵醒,走到庭院一看才發現,父親正在打掃庭院呢。我不解地問道:“爸爸,院里也不算臟啊,為什么要一大早就起來掃除啊?”

  父親用手背抹了抹額頭,道:“今天可是端午節,自然要把家里邊邊角角都打掃得干干凈凈了!今天是端午節嘛。“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覺得有些無趣,就出去找在門外的爺爺去了。咦,爺爺人呢?“我在這兒!”一句話慢悠悠地從頭上飄下來。我仰頭一望,只見爺爺正騎著扶梯在大門頂上掛一株綠色的植物呢。“爺爺,您這掛的是什么呀?”我指著那顆植物問道。“這是端午節習俗,大院門口插艾蒿,能保一家人身體健康。”爺爺笑呵呵地回答。哇,真的嗎,好神奇!我半信半疑地看著那其貌不揚的植物,似乎還聞到一股特殊的馨香味。

  “呈丞,過來,奶奶給你戴香囊!”遠遠地傳來奶奶呼叫我小名的聲音。我一溜煙跑向奶奶那兒,興沖沖地猜道:“奶奶,戴香囊是不是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呀?”“沒錯。”奶奶笑著把一個顏色鮮艷的`小布袋用繩子穿了起來,掛在了我的脖子上,叮囑我:“今天一定要戴好哦,它能辟邪!”

  開飯啦!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餐桌,定睛一看,嗯,這是什么?只見一個個青皮的三角形食物擺在飯桌中央。“這是粽子,是紀念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食物,你回頭上網查個究竟哈。”媽媽解釋道,“吃粽子也是端午節習俗,你嘗嘗,可香了。”我剝開粽子咬了一口,一股糯米的清香充斥在口腔之中,雖然感覺不太好吃,但還是令我回味無窮…

  我愛爺爺家鄉的端午節,更愛那兒習俗背后的美好生活希望和厚厚的歷史傳承味道!

端午節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每到農歷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這首小詩就火爆全球,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了。

  端午節到了,我們要涂雄黃酒、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雖然我和媽媽沒有回老家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節,但是我們母女倆依舊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們進行的第一個活動就是包粽子。我們在新鮮的粽葉上刷一層油,然后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把米飯放進粽葉里,然后用一根細長的繩子捆著。我們母女倆齊心協力做好了一個粽子,接著我們又合作,做出了許多粽子。雖然粽子賣相不怎樣,但我覺得自己親手做的'更有意義。那我們為什么要做粽子呢?我聽過一個傳說。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后,人們劃船在江里日夜打撈,沒有打撈到屈原的尸體。大家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給吃了,于是人們就做了粽子投入江里,等這些魚、蝦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去吃這個偉大的人屈原。

  接下來是吃粽子的環節了。我和媽媽比賽吃粽子,看誰先吃完。"預備——開始!"我立刻拿起一個粽子,把繩子剪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就像一個從沒吃過粽子的似的。媽媽也緊追其后,不愿服輸。粽子就像許多的珍珠做出來的,既誘人又美味。我的肚子開始脹起來了。我有點想放棄了,但我看到媽媽還是堅持不懈,我心想:媽媽都在吃,我一定要比過她。不一會兒,兩盆粽子被我和媽媽吃了個一干二凈,就像變魔術似的。吃完了粽子,我還得到了媽媽的表揚。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十分開心。

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快到了。遠處山上的空氣中彌漫著艾草的香味。然后它繼續隨風漂流。它讓每個家庭都變得綠色。在六月的編年史中,有一首關于端午節的詩。

  我印象中的端午節在流蘇般的綠色絲綢之間穿梭。

  懸崖上掛下來的綠色絲線是奶奶包粽子的寶貝。通常在前一天采摘,只需要用清水清洗。粽子煮熟后,薄薄的綠絲中所含的清香會滲透到竹筍和竹葉的各個層次,滲透進來又滲透出去。是的,奶奶用來包粽子的竹葉是那些有棕色和黑色圖案并帶有一些毛發的竹葉。它們在未知的時間被拾起并儲存。盡管它們已經被卷成了卷軸,但它們仍然散發著勞動藝術的芳香。

  竹筍和竹葉是用在老房子里挖了幾十年的井水沖洗的。在井的邊緣有一個木桶,由于水太多,它變得很重。很明顯,把手變黃了,但是桶壁已經長出了一點青苔。有陽光的時候,井壁上會有一些不同大小的白點。它們是太陽的縮影,更像人們挖井時眼中的希望。

  記憶中的端午節在我嘴角流淌,粘滿了米粒。

  我喜歡左手拿著一個破腦袋的咸鴨蛋,右手拿著一個剛剛去掉紅線的豆粽子。我更喜歡把一根筷子插入滿是米香味的粽子的四個角中的一個,然后輕輕咬下另外三個角。剛剛煮好的粽子被串在竹竿上冷卻。結果,沒過多久,熱氣騰騰的粽子就讓整個大廳充滿了它們的香味。冷卻后,取下幾根線,將幾個圓咸鴨蛋放入竹籃中,一個一個地送粽子。

  這時,也有人會把美味的粽子送到我們家門口。然而,奶奶很少吃。兩大罐粽子中只有一兩罐足夠一家人吃。我以為是奶奶知道鄰居喜歡粽子,所以她給了很多。現在很明顯,奶奶不僅送了粽子,還送了粽子里那些看不見卻很香的東西。那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都變成了美麗的微笑,就像端午節的鮮花,只是對那個人嘆息。滄桑已經填滿了臉頰。

  我多么希望我能再吃到那個包著甜味的粽子。我聳聳肩,深深地吸了吸鼻子。的確,我又聞到了空氣中隱隱約約的艾草的香味。香味飄進我心中的小屋,一首端午節的詩飄進了六月的編年史。

端午節作文13

  大家好,我是來自青旅的導游李雨芯。今天我將帶你們走進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來了解中國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跳河自盡了,百姓們都很傷心,便把粽子、煮雞蛋扔進了屈原跳河的地方——汨羅江。同時,也把酒灑進河里,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

  在這兩千多年后,大家都在門上放艾葉、吃粽子、賽龍舟……并在這天,給小孩們掛上香飄萬里的香囊和五顏六色的彩線。

  “咚咚咚……”是什么聲音?原來是龍舟比賽開始了,賽場上,一片歡呼雀躍。從遠處看,一片美麗黃色的湖面映入眼簾,湖面上有龍舟,龍舟上有一個個像芝麻鳥一樣的人在劃龍舟,近處看,湖面上的龍舟上有加油的.人,有敲鑼打鼓的人,還有賽龍舟的人。他們手里拿著船槳,像鴨子的腳蹼。龍舟的頭是龍頭,身是龍一樣的身子,尾是龍的尾巴。頭到尾還有像小魚一樣的鱗,像動物一樣的顏色。人們有的高興,因為能看到龍舟;有的緊張,因為不知道是誰勝利,還有的沉默不語,因為他們想給選手一個好的環境。岸上很多人在高興的吶喊,因為他們雖不知道誰勝利,但想為選手助興。

  水手們劃得很快,一眨眼就不見了,他們的手上、下、左、右擺動,看著就像風火輪。加油的人在船頭跳上跳下,不時有人開懷大笑。喊號子的人看到他們劃得有多快,敲得就有多快,可他們一點都不累,要是他們敲累了,手松鼓棒子就飛了起來,像流星一樣飛到了河里。船尾的人是后勤,有人累了,劃不動了,他就在后面劃,劃到自己累了,再與剛才的人進行交換。

  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歡迎大家隨時來哦!

端午節作文14

  再過幾天就是五月初五了,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你們知道為什么在端午節要包粽子吃嗎?說到這里,還得從一個故事說起:古時候,有一個君王,好色好賭,根本就沒有把政事放在心上,有時候只是草草了事,隨便處理處理。有時候根本沒有去看。他的一名大臣屈原可為他擔了憂,他對大王說:“如果您在這樣子的話,我只好以死相逼了。”大王生氣的說:“你去好了,沒人會來攔你的!”屈原傷透了心,他想:怎么辦,這國可要落沒了。幾天后,人們在一條江中找出了屈原,相親們悲痛萬分,只好把粽葉和糯米包成一個粽子,再撒上米酒,這樣子的話,魚蝦們吃了粽子,就會昏昏欲睡過去,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首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把農歷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都得吃自己包的粽子。

  雖說這粽子本意是用來紀念屈原的,但隨著后來的制作工藝不斷改進。現在粽子的口味是越來越多了。其實,制作粽子的方法是很簡單,只需要粽葉.糯米,餡兒。餡兒可以以自己的口味來選擇,可以用豬肉、蜜棗等等。先把糯米鋪上粽葉,填上自己喜歡的.餡兒。包起來,捆上細繩,就做完了。 還有一項活動賽龍舟,在端午節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條龍舟大約站七到八個人左右,等裁判員把一聲口令,隊員們猶如離弦的箭,脫韁的馬朝著同一個目的地飛馳。隨著雙槳的搖擺,一條條波紋快速的散開去,形成一個個圓圈,河兩岸在觀看比賽的人也興奮不已,期盼著某一對的勝利。龍舟的快慢體現了一個團隊和諧與合作的力量有多么的重要。

  端午節雖然沒有中秋節或春節來的那么隆重,但端午節里的一些傳統習俗卻無處不寄托著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

端午節作文15

  今年,我在昂立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下午一點半,我們每個人換上黃色校服,在教室里興奮地等待著。

  出發了,我們的“黃色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富蘭城堡。推開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陣陣清香。原來,工作人員細心地在樓梯旁插上了艾草、菖蒲,讓我們感到了濃濃的端午氣氛。

  走上二樓,老師示意我們各自找一個位置坐好。通過屏幕,我們看到了“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的優美文字,配上婉轉悠揚的民族樂曲,整個大廳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隨后,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系列文化,讓我們受益匪淺。

  “佩香囊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老師講到這里時,楊老師拿著一大堆香包來了,并且給每人都發了一個。我拿了一個綠色的,因為綠色是自然之母,它幫助你在學習、生活中更加的謹慎細致,朝著你心里的目標不斷地前進。做香囊的比賽活動開始了,只見孩子們、家長們全都以“獵豹”的速度沖到了一個大理石桌子旁,桌子上放著三盒藥材,分別是艾葉、菖蒲、薄荷。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從三個籃子里都抓了一大把,塞進了我的'香包里,然后以“光”的速度擠出了人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聞了一下,哇!太香了,真的是一個精致玲瓏,清香四溢的香囊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誦讀經典,是屈原的著名作品《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豪情萬丈的詩句,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不可抹去。

  最后,還有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快樂尋寶》。老師拿著一張牛扒優惠券說:“三、四、五號包廂里藏了許多這樣的寶藏,特別是還有免單券,大家開始尋寶吧!”話音剛落,人群瞬間變成幾條激流,沖進了三個包廂。而我,走到老師跟前,說:“老師,把寶給我看看!”沒等老師開口,我便把她手里的券搶了過來,老師笑了笑說:“剛才在問答環節你好聰明!獎勵你!”

  啊!今年的端午節真是太好玩了!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3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2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2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2

[精選]端午節作文07-09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0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9

端午節的作文09-30

端午節作文09-16

端午節作文400字:快樂的端午節04-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网站 | 最新成免费人久久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三个少妇的按摩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久久免费看少妇A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