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薦度:
- 清明節英語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選】清明的作文合集五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的作文 篇1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更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從我有記憶起,就覺得清明與其他節日的不同,至今還充滿迷惑。
記得去年的一個星期一的早上,正值清明節,媽媽又帶著來到太爺的墳前,開始,媽媽把火紙拿出來,點燃了放在太爺的墳前。然后,給我了兩三支香和一對蠟點燃了,我又像以前一樣,深深的鞠了三個弓,再跪著磕了兩個響頭,雙手合在胸前心里默默的念著:太爺保佑我學習進步,全家幸福平安。做完這些,媽媽又叫我去拿來掃帚,我拿了兩把,媽媽便問我:“你拿兩把干什么呀?”我說:“今年我也要給太爺掃墓。”媽媽笑了,又說:“孩子長大了。”說完,我們便掃墓了,我輕輕的掃著掃著,掃去了黃樹葉和剛才的'火的灰。
我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清明節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要燒紙化錢,這不是迷信嗎?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從他她的講解中,我才明白:這是為了紀念于兩千多年前的既忠又孝的介子推,清明節發展到現在主要是通過這一儀式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以此傳承中華民族孝的美德。
清明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題記
看那雨輕輕吹落,在地上,匯成一片水潭,小小的,亮亮的。輕輕吹了吹手中散發著淡淡清香的茗茶,口中嘆了一口氣,又是一年清明到。
一份悲傷,一絲憂愁,一片感慨,到底,這一天還是到了,清明這一天,小葉扁舟,載不動的許多愁,更多的,是李煜寫得好“梧桐孤院寂寞鎖清秋”,清明時節,有多少人再次念起故人往事,流下多少淚。
走上墳頭,都是流下的淚,撒下的汗水,在清明時節,再次牽起以往的回憶。
墳頭的淚,已化為往事,成為,傷感記憶中的一片淚海。對不起,依然未完成的遺愿,會,為您帶下少許遺憾吧!或許,只是我的努力不夠,每一分汗水落下的的,是那一片小小的、但卻是一片深深的的希望,每一次的希望,都化成了一縷青煙,飛向在天國的您,他替我告訴您,我的努力。
我輕輕拭去眼角的那滴淚,是多少無奈,多少傷感,多少憂愁?曾經,您用一分努力,兩分辛勞,三分刻苦,四分執著,練就了十分完美的香茗;如今,我用一分的耕耘,兩分的肥料,三分的日照,四分的汗水,澆灌了十分茁壯的大樹。
我的努力會換取豐厚的碩果,我不求太大的回報,但,我只要我的努力沒有化為虛有,不會像那片河流,流失了自己的生命,也,流失了自己的心,只執著于大海,卻,最終只為茫茫滄海中的一片,匯聚了河流的海洋,卻,只是用他人的.努力,換取自己的光輝成就,被他人贊頌,終究,還是他人的努力。
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上帝不會偏向哪個人,不要羨慕他人的成就,每個人光輝的表面,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歷史。刻苦,是每個人成長的歷練過程。
終,我跪在墳頭,低語:“清明到了,我也懂了——刻苦,付出,終會有收獲!”
又是一年清明到,我懂了不少,明年的清明,我會懂得更多,也會長大不少。清明,并不只是傷感,也會,讓人成長。
清明的作文 篇3
每年的傳統清明時節在4月4日到5日之間。傳統清明時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氣。關于傳統清明時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蕩秋千。
蕩秋千是古代的一種習俗。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著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傳統清明時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傳統清明時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據說,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也是傳統清明時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種傳統清明時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采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贊美傳統清明時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了上面的傳統清明時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后,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關傳統清明時節的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的作文 篇4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憂愁。清明,本就使人欲斷魂,而涼山的一場大火,更是將全國人民籠罩在無限的悲傷之中。
3月30日,四川木里縣涼山燃起了熊熊大火。因為雷擊中了山上的樹木,整座涼山被烈火與濃煙吞噬。為了保護國家財產,確保人員安全,全國各地派出了689位消防戰士,前往涼山滅火。火是息了,可31名英雄,卻永遠長眠在了涼山。
山東,臨沂。四輛黑色的大車緩緩駛入。徐鵬龍、張帥、趙永一、康榮臻四位烈士靜靜地趟在車內,神色安詳。車外,烈士親屬顫微微地追著車子,悲痛欲絕。幾萬人擁立于路邊,高喊道:“英雄,一路走好!”……淚如雨下……
康榮臻的姐姐康揮說,康榮臻讀完中專后選擇去當兵,家里也都支持他。20歲的他聽話懂事,哪怕再苦再累也從不跟家里說。期間他還跟家里商量,決定留在部隊再干兩年,補貼家里,還打算買房,成家立業。自從康榮臻去當兵后,康揮已兩年多沒見到他了。他犧牲前不久,姐弟倆在電話中興奮地商量一起去爬長城,看故宮。然而,家人們卻再也等不到他的問候電話了。
貴州,麻江。4月5日上午11時,人,擠滿了麻江縣。幾千名小學生熱淚盈眶,嘶啞著聲音喊道:“英雄,歡迎回家!”嘩——他們挺直了身軀,舉起手,齊刷刷敬了一個隊禮,扇然淚下……
在江西,有一位年僅22歲的英雄——古劍輝。據家人稱,當年,他自己堅決要參軍,“保家衛國,是我最光榮的使命!”他的父親含著淚道:“兒子,老爸帶你回家!”……熱淚盈眶…。
那么多年來,有多少無名英雄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忍辱負重,砥礪前行,光榮獻身!
我們要感謝牢記當年的那些革命先驅,如果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如今的新中國;我們要感謝牢記如今的`華夏軍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忍辱負重,就沒有如今的太平盛世!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民族英雄!
緬懷先烈,致敬消防戰士!
英雄,一路走好!
清明的作文 篇5
路邊的柳樹發芽了,迎春花 也開了。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到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什么時候起,飄下了絲絲春雨,像千條萬條彩色的絲線,忙忙碌碌地為大地繡織鵝黃、淺綠的春裝。
我們漫步在田間小路上,一滴滴晶瑩的露珠,灑在一片片嬌嫩的
花瓣上,猶如一顆顆閃亮的寶石
我們來到墓前,獻上我做的小白花,燒上一些紙錢。我深情地看了一眼,在心中默默地說:“別擔心,我們下年清明還會來看您,祝您在天堂過得快樂!”
遠處的景色進入我的眼簾,偶爾傳來幾聲鳥鳴,漫山的桃花紅艷艷的,遍地金燦燦的油菜花,到處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這又意味著去世的人新生命的開始,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
該走了,我采了許許多多的杜鵑花 ,還有叫不上名的小花兒。我捧在手里,遠處一看,像一團紅紅的火焰 。
清明追思,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里,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