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
泰山也叫岱山,有五岳獨尊的稱號,形成于3000萬年前新生代中期。不僅是各個帝王封禪的地方,也是被古代文人墨客所贊譽,尊崇的地方。今年10月,我和媽媽去登了泰山,虔誠地傾聽歷史在泰山身上留下的聲音。
從車窗向外看,泰山正巍峨地屹立在那里。山頭繚繞著淡淡的薄霧。山上蔥郁的綠樹和裸露的堅硬的黃色花崗巖交錯出現,仿佛像是給泰山披上一條墨綠色的綢帶似的。
從中天門開始往上登山,腳下踏著泰山土,手邊撫著泰山石,涼涼的,直沁到心里。我貪婪的呼吸著泰山的味道,那是歷史味道。是歷史,讓腳邊的石頭變得光滑,也是歷史,鑄就了泰山的古樹,泰山特有的迎客松。“爺爺~看~那就是泰山的松,迎客松,它們像不像正彎著腰,迎接著您呀!币晃30歲左右的阿姨正攙著一位胡子花白的老爺爺上山!昂,迎接著我,那可是迎接著古代帝王的。”走著幾次重修的古御道,腳下踏著因歷史而變得光滑的石階。
一路上,人潮熙熙伴著我的不僅有小青年,還有一些拄著拐的,頭發斑白的'老人,雖有索道但他們執意自己走上山,領略泰山的歷史,“要祭神祭祖要自個兒上山”,在旅游淡季,當地人有許多老年人都上山求平安,求保佑,走幾步便雙膝跪地,雙手伏地磕一個頭,墨黑但眼皮微有細紋的雙眼虔誠地無一絲雜質,歷史也在他們身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影子。
路上人擠人,但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三個人,三位相互攙扶,拄著拐杖的老人,她們顫巍巍地抬起裹著樸素衣服的腿慢慢的,一步步的安靜的走著歷史的階梯,仿佛四周圍嘈雜的人群對于他們是不存在的,因為他們的心是安靜的。她們撿起石階上丟棄的垃圾,投入垃圾筒。難道是因為歷史在她們身上留下了痕跡,她們也同樣尊重那赫立著的歷史嗎?
終于登頂了,人們興奮的大喊,“我征服泰山了~”而老人們只是莊嚴肅穆的站著,清風吹著她們兩鬢的銀絲,她們在心中虔誠地默默地講出了她們自己的愿望。
由歷史鑄成的巍峨的泰山呀,你用寬大的胸懷渡著那些自認為征服你的人,也同樣載著那些虔誠的人們。讓我們一起來傾聽您的聲音,歷史的聲音,博大的聲音。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2
淺唱輕吟,我聽到了如詩的美麗,沉思凝神,我嗅到了清雅的氣息,是宋詞元曲,是悠悠歷史。
——題記
在那襲靜的出其的星空,天上每顆劃過的星星都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都是都是一首令人難以忘懷的詩兒,都是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聲音,都是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史實。在著不眠夜,同我一起傾聽歷史的聲音,回味歷史的醇香。
“花開花謝花滿天,紅清香斷有誰憐……”黛玉那瘦弱的身子扛起了鋤頭。身著純白的巻裙,手提散落的花瓣。黛玉看似傷花,其實傷己。一曲《葬花吟》唱出了黛玉凄慘悲痛心情,一曲《葬花吟》唱出了那段悲慘的愛情故事,一曲《葬花吟》唱出了那個冷清的虐戀結局。傾聽歷史的聲音,走在燈光下手捧紅樓,從這里聽出了歷史的心痛。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徒身一人坐在燭光前,思著那遠在家鄉的親人,念著獨在他鄉的自我,揮灑筆墨,詩興激發,一首《巴山夜雨》讓那雋永的詩句永留青史,一首《巴山夜雨》道出了那愁悶小雨中濃濃思鄉情;一首《巴山夜雨》吟出了那暖暖燭光下淡淡傷感心。傾聽歷史的聲音,坐左窗邊,在那微弱的燈光下,心中產生了共吟鳴,從這里聽出了詩人的思鄉。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有著帝王身世,卻擁有“剪不亂,理還亂”的愁緒。在那梧桐樹下,在小樓明月下,在朱紅雕廊下,他身為南唐后主親眼看著自己的故國將要倒下,卻不能作出任何決策,他只能看著自己的王朝在自己的手中毀滅。一首《虞美人》訴說了帝王那被人策劃命運的痛苦,一首《虞美人》道出了那愛國卻不能救國的急切,一首《虞美人》吟出了李煜那國破家亡的悲慘。傾聽歷史的'聲音,躺在床上,伴著那濃濃的睡意,我聽到了歷史的悲傷。
傾聽歷史,聽到紅樓中的凄慘愛情故事,聽到了燭光下的濃濃思親思鄉,聽到梧桐樹下的嘆息國破家亡,傾聽歷史的聲音,直叫人心頭一震,那聲聲疏忽劃過心頭,那聲聲撥動心弦的是嘆息。
淺唱輕吟,我聽到了如詩的美麗。沉思凝神,我嗅到了淡雅的氣息,悠悠歷史,凄凄別情。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3
盛一碗清水,喧囂下沉淀。濃密的云層里,交錯的葉片下,傳來一聲一聲歷史的聲音。
寂靜的教堂里,游客踩著大理石板發出咚咚聲。透明的玻璃內,灰黃的雕塑卻向外散出光。圣母瑪利亞坐著,頭上抱著帶皺的頭巾,頭低垂,緘默著。目光似是望著自己的身子,又似是望著她懷里的耶穌。寬厚的兩肩上披著衣服,右手拖在耶穌的腋下,仿佛要把耶穌提起,左手隨意的垂下,五指朝內。瑪利亞雙腿分開,耶穌躺在那弧度里,頭顱正對著天,左手無力的向著地面,右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兩腿自然地彎曲,垂至地面。
瑪利亞沒有表情,低垂的雙目間不忍去注視自己的兒子,她的內心,向上帝呼求。歷史的聲音更加沉重……
公元一時紀30年代,上帝的獨生兒子耶穌在人間傳揚著福音,是瞎眼的人得以看見,瘸腿的人得以行走。他的神跡引起了帝國的主義。一日,祭司們有意殺害耶穌,耶穌的門徒猶大出賣了耶穌。當晚,耶穌邀十二個門徒吃晚餐,并給他的門徒們洗腳。他心中早已得知:猶大出賣了他。
明日早晨,祭祀長與民間長老商議治死耶穌,猶大得知耶穌判了罪,心中后悔,便將那30元扔于殿中,自己便自殺了。官兵將耶穌逮捕,給彼拉多審判。
官兵扔去了耶穌的衣服,給他穿上紫袍,帶上荊棘做的冠冕,譏諷著:“猶太人的王啊!”之后,便上街,耶穌背著十字架,官兵用鞭子不停地的抽打著耶穌,早晨到正午,天空一直黑暗,無數片烏云被鎖上血色的紅邊,烏云仍以為沒有泄盡肚子里的雨水,猙獰著,咆哮著,笨拙的晃動著,張牙舞爪著。那紅色光芒對它們的夠了,越發讓片片烏云像生猛的'怪獸,在天幕上毫無章法的表演。耶穌一只腿略略彎曲,一只腿微微蹬直,一步一瘸走向各各他。
血液染紅了頭發,一滴滴從胸膛流下。周圍的人譏諷著,甚有人把唾沫吐在耶穌的身上。最終,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用他的寶血洗去了我們的罪,潔凈了每一塊土地,每一方湖泊。
教堂中,依廓落,瑪利亞抱著耶穌。在潺湲的溪上,盛一碗清水,平靜地沉淀下痛苦的喧囂。我想,大悲下的無聲,便是歷史最偉大的母聲……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4
歷史,已成為過眼云煙,期間紛亂,無法細辨。但側耳聆聽——有種聲音徐徐沉淀,永垂不朽。
大漠古道,駝鈴兒聲遠揚。只聞一曲千回百轉,幽怨動人的《出塞曲》,誰在彈奏?一女子也,此女便是有“落雁”之稱的昭君。漢室的無能,讓昭君一個羸弱的女子變得堅強勇敢,毅然決然的踏上和親的道路,去一個沒有親人,失去鄉音的地方生活終生。
昭君,那泛黃的草尖兒可曾掛住你的'淚,那南飛的大雁可曾理解你的孤獨?
沒有人親眼目睹過昭君的傾城容顏,卻從來沒有人質疑過她的美。她的美,讓天上的大雁看呆了以致忘形,從天上摔下來。她的美,化解了漢匈多少年的恩怨。她的美,讓多少無辜的百姓免于戰火。她的美,讓這一曲《出塞曲》成為歷史長河中的絕唱!
她這一走,促進了漢匈的友好相處和經濟文化交流,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她這一走,大漠途中的那些腳印,在歷史的塵埃中開出花來。
聽罷《出塞曲》,再來聽聽李清照的哀嘆。過去,與丈夫斗酒論詩的日子多么快樂,可快樂轉瞬即逝,丈夫離去,家庭支離破碎,這位才華橫溢的女詩人的命運注定悲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是你心底淡淡的愁緒。難道在荷花深處,也無法使你擺脫哪怕一絲的愁緒?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真的不忍想象你日漸消瘦的模樣。你唱著自己的詩,思念著遠故天國的丈夫,其個中滋味,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一生就像一曲千回百轉的調子,上闋滿含快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可下闋就像一首苦難的詩,讀來令人悲嘆不已。
歷史很紛亂,聲音卻很清晰。踏尋歷史的長路,在途中聽見許多聲音,但最終塵埃落定,沉淀下來的便是歷史的絕唱。
傾聽歷史的聲音,讓心飛揚;傾聽歷史的聲音,讓行動走在路上。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5
恍惚之間,我聽到一個聲音。
似玉石相觸時的悅耳,像雨滴輕擊青石板時的清脆,仿佛自樂伶彈奏時的指尖泄出的悠揚樂曲,宛如溪水緩緩流過時的靜謐安逸。
那是來自亙古的呼喚,遙遠而親切,飽滿而空靈。
那是歷史的聲音。
它穿過炎黃華夏的宮室,殷商的青銅器,戰國的汩羅江,秦時的萬里長城,西漢的絲綢之路,三國鼎立的官渡、赤壁,隋朝的大運河,盛唐的洛陽、長安,明代的紫禁城,清末的圓明園,兩萬五千里的長征途,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大道——就這樣傳到我的耳邊。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分虞兮若耐何!”這是西楚霸王項羽窮途末路時的感慨。王圖霸業,轉瞬成空;江山美人,二者皆失。這怎能不叫他痛苦、悲傷?只是這天下向來就不是武力者、暴政者的天下,二世而亡的'秦朝,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濤濤江水前,他無顏對江東父老,于是選擇了自刎。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饑匈奴血!边@是精忠岳飛氣吞山河的吶喊。自從“盡忠報國”四個字刻在他背上那一刻起,他便立下豪言壯志:有朝一日,定要抱效祖國!誰知英雄在這亂世中竟是如此無力?佞臣當道,他滿腔熱血、一身武藝還未來得及施展,便遭歹人所害,被冠上“謀反”的罪名,金戈鐵馬都變成回憶,終是冤死獄中。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是譚嗣同臨刑前高唱的凱歌。滿清政府治腐朽,中國逐漸衰敗。他希望以改革維新來拯救中國,卻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為了國家的富強,他不愿逃走,決定以身試法,成為為中國變法犧牲的第一人。
五千年風風雨雨,打盡了紅墻綠瓦;五千年水墨丹青,訴說了世事變遷。五千年盛衰榮辱,斑駁了歷史的墻壁;五千年滄海桑田,洗盡了昔日的鉛華。
驀然回首,我又聽到了歷史的聲音。
如浪濤般澎湃洶涌,炸雷般驚天動地,在我耳邊叫囂著,吶喊著。
那是巨龍蘇醒的聲音。
那是中華民族的聲音。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6
滾滾黃河的波濤聲中,我聆聽到了歷史的聲音。聆聽歷史的聲音,讓我知道了王朝的昌盛與沒落;聆聽歷史的聲音,讓我知道了文人的狂傲與無奈;聆聽歷史的聲音,讓我知道了英雄的豪放與悲哀……
聆聽歷史的聲音,我知道了秦始皇的勤政與暴政。秦始皇贏政善于發現人才,廣泛掃墓各國精英,最終統一六國。他是一個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但他卻征稅過重,嚴罰嚴酷,尤其興建宮殿和驪山墓,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苦難。聆聽歷史的聲音,讓我們知道,王朝總是混亂而短暫的,統治者不能只勤政,還需要仁政,這樣才能讓一個王朝昌盛,否則就會沒落。
聆聽歷史的聲音,我知道了李白的狂傲不羈和懷才不遇,李白曾經滿懷希望地去到長安想得到唐玄宗的賞識,為朝廷和百姓效力。但他得到的卻只是空有其名的“翰林大學士”的頭銜,后來還因不肯與偽官們同流合污而被流放,于是他發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用醒”的狂傲與豪放。聆聽歷史的聲音,讓我們知道了文人懷才不遇的悲憤,卻對此無可奈何。
聆聽歷史的聲音,我知道了英雄豪放與悲哀,英雄是時代的推動者,歷史上也上演著一幕幕的英雄贊詩,項羽歷經百戰,有過破釜沉舟的戰例,甚至逼迫劉邦數十騎逃跑的輝煌,但英雄與君王始終有差距,當四面楚歌響起的時候,他面對著嘶鳴的名騅和似水的`虞姬,他的眉宇間少了往日的霸氣,多了幾絲悲愁與無奈。聆聽歷史的聲音,讓我們知道了英雄也有落幕的時候,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然而當一個英雄消失的時候,歷史又孕育著新的英雄,讓人在蛻變的前進中找到思考的哲理。
聆聽歷史的聲音,傾訴著一個個王朝的崛起與沉淪。
聆聽歷史的聲音,上演著一幕幕英雄的遲幕與出現。
聆聽歷史的聲音,訴說著一代代文人的悲歡與哀怨。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7
無垠的大漠,孤獨的駝隊,昭君是否會感到一絲不安與畏懼呢?高原屋脊之上,千年的積雪,文成是否會感到一絲冷凄與落寂呢?
——題記
浩瀚的大漠,一對駱駝孤獨行向遠方,一位花季少女,纖細的玉手撫著顫抖的胸口,落寞的輕嘆著,遙望無際的荒漠,狂風卷起漫天黃沙,身邊的侍從輕嘆著命運的無情安排。這少女眼睛半瞇著,目視前方,心中那個又向往又畏懼的陌生國度是否就在前方?那昨日的夢土,那銀鈴般的笑容是否已越來越遠?思念夾雜著畏懼,少女柳眉一皺,雙唇緊閉,兩滴晶瑩的淚水在眼眸里打轉,淚水卻忍不住順著緋紅的臉頰而下,滑入嘴里,好苦!
那少女便是昭君,我不曾想過,她是否喜歡這種生活;我也不曾想過,她后來生活是否安好;我更不曾想過,她是怎樣帶著思念遙望著孤漠。
漫天大雪,掩埋了一抹枯綠,車上大大小小的袋子,裝滿了種子,更載滿了父王的心愿。她受父王之托前來聯姻。父王對她說:“他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他年輕有為,必能成就大事業,他不會讓她吃苦的。”可她卻又何嘗不知,父親的真正—用意!讓她獨自一人,承載著整個國家的,獨自走向那片陌生的藍天。她卻又何嘗不想,生活在小家的溫馨里,她不能自私!她只能選擇走向那一望無際的白雪!
傾聽歷史的聲音,我悶心自問:將國家的與富足的重任壓在弱女子身上,這樣會不會太過分?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是以她人的幸福為犧牲時,這樣會不會太荒唐?舍她人之幸福,換自己之心安,這樣會不會太自私?我曾懷疑:古代女子是否注定沒地位?!
以史為鑒,還看今朝!“自古紅顏多薄命,”我們部曾經歷過;為國“聯姻”我們不曾見過。今天,我們可以同男同學一起坐在教室,假期我們可以徜徉于山水間,不再是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
傾聽歷史的聲音,方知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父母可以傾聽我們的呢喃,不必為生活而苦惱。面對如此優越的物質生活,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學習創造條件,為祖國的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傾聽歷史的聲音,給我留下許多思考,也讓我明白了許多,更讓我懂得了凡事貴在珍惜!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8
那天,爺爺聽村里人說,村北面有一篇老房子要拆遷并說里面還有我家的老房子哩!于是,爺爺帶著我和爸爸去了爺爺口中的老屋
車剛到門口,我和我老爸就驚呆了。外面的大門很大,門上有許多塊木頭拼成的,已經有些黑。以門縫為中線,兩扇門兩邊靠近門縫的地方有兩個很像耳環的門把手。這門很是奇怪,不用鎖也不用鑰匙就可以把門打開、關上,我跑到天井里明白了這一切。在兩扇門上有兩個很大的木鉤子,將一塊門板釘在門上,再把木板向有鉤子的一方摁下,當木板進入木鉤子里這樣門就關上了。房子又矮又黑,四個窗戶還是老式的“田”字窗框。房子的外墻和里屋的底部都是有不平的石頭砌成的。屋墻約在一米的位置向上就是磚頭了。漏在外面的磚頭四個角已被磨平,磚和磚之間的縫隙有著橙紅色的粉末。
屋里更是不堪入目。推開門,滿是灰塵,不得不讓我們干咳了幾聲。我邁過門檻手推著門都不禁打了個踉蹌,更何況爺爺奶奶和那時的姑姑爸爸。
正間彷佛現在的客廳,門對著的墻邊,有一張高腳方桌,上面有一把暖瓶,桌子兩邊有兩把椅子,做上去都會有吱呀吱呀的聲響“爸爸,這房子有多久了?”爸爸被我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打回了“原形”,他看爺爺,爺爺意味深長的說:“這房子有年數了,你大姑出生的時候我們都在這住三四年了!蔽裔莘鸹氐搅四莻時候,甚至可以聽到大姑的哭聲.....
因為我家是莊戶人,所以東間是接待客人的地方。爺爺說在東間進門后北墻曾經有沙發和桌子,可是現在早已不見了蹤影。沙發正對著是一個高低柜,低柜上曾經是一臺電視機,電視機很小,就像微波爐一樣大小。高的那頭放錄音機,也早已不見了蹤影。這時我放佛聽到錄音機里放鄧麗君的歌,看著那年輕時的李連杰和成龍的電影。
西間更是簡單,進門后先看到的是一個大衣柜,柜中有一面大鏡子。北面則是一張長方形的`學習桌。桌上什么也沒有,但是歲月給它留下了深深的皺紋。桌子對面是炕,炕很大,也許是家里很多人的緣故!
傾聽歷史的聲音,為你講述動人的故事,或許那些事你不記得,但是在歷史的道路上它為你的里程碑添了龍飛鳳舞的一筆。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9
考進上外附中的暑假里,父親幫我選補習課。當時,他首先給我選的是國學課,我很是奇怪,進附中不補習英語,去學國學做什么。父親說,等你以后英語很好了,可以和外國人交流了,那時你和他們說什么,你拿西方的文化和西方人交流,人家可是內行。中華文明有著很深厚的歷史底蘊,我們祖先的智慧橫亙千古依然閃亮。所以,你必須學會傾聽歷史的聲音,從歷史里看到未來。
我的國學課目前是講論語。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作為中華文明的經典,涵蓋了古人的處世之道、治國之略。里面絕大多數內容,對當下人的'生活,依然有著指導意義。所謂傾聽就是仔細全面用心的聽。國學老師曾言,對于歷史,對于經典,必須通讀,切不可斷章取義。老師舉了個例子,《論語陽貨》有個名句:“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現代人老拿著句老抨擊夫子,說他歧視婦女。某段時期,甚至拿這句話證明論語是封建的糟粕。而事實上,子是這么曰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蹦壳,研究的結論有多種,一則女子指夫子專門針對衛國國君所寵愛的南子而言的,她曾怠慢了夫子;二則古文中“女”通“汝”,女子則是你這小子的意思,指和對話的子貢。就算是指女人和小人,其實當今社會的確存在,一些人你對親近,她就是自以為是,你對她疏遠,她又怨聲載道的人,還不在少數。要不怎么說,距離產生美。由此可見,對于歷史的聲音,我們要學會如何傾聽,才能明悟起真諦。
有人說,現在科學技術這么發達了,為什么還要去看古代愚昧的東西啊。的確,從技術而言現代是大大超越了古代?墒牵诵詤s沒變,而中華文化主要論述的就是自然和人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千百年前要孝敬父母,忠于國家,現在依然需要。千百年前天人要合一,現在人和自然依然要和諧。
引用論語為政篇中一段:“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蓖ㄟ^傾聽歷史的聲音,我們可以知道很多道理,也可以預見未來。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0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在浩瀚歷史長河中經歷過血與火的熔煉,凝聚著華夏兒女的無窮智慧。”——題記
六朝·如夢
中國,從開天辟地以來,就有著堅毅、剛強、不卑、不屈的民族精神,而在古代還未統一,列強分治的時期,戰爭便是他們擴大疆土、擴張勢力的主要手段,內亂外侵,連年不斷!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時期的文天祥,面對元軍的的酷刑與利誘,絲毫不退縮,喊出了令人振奮的錚錚誓言,喊出了中華民族的血性與尊嚴。從他身上,我聽到了歷史的剛強之聲。
民國·煙雨
聊過了秦皇漢武,談過了國界戰爭,論過了唐詩宋詞,在歷史的課堂上,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純粹的國人思想,再看一下受西方文化影響已頗深的民國,它的憂傷哀婉,它的茫然無措,還有它對母國未來的美好憧憬。
時代的大潮波濤洶涌,涌來了一群群絕艷的傳奇人物。“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蓖砬鍟r期出生的張愛玲,在《金鎖記》中充分的展現了她別樣的才華。一位接受過封建思想熏陶的女性,卻擁有著不凡的先進思想,經過世事的磨練,抱著一副冷眼望穿塵世的心態,終究將她鍛煉成為一朵孤傲綻放的蓮花,在她無法掌握的命運之船里,成就了她一生的傳奇。在民國煙雨中,我聽到了歷史的傳奇之聲。
探索·飛越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帶去了古代的封建,送走了民國的迷亂,迎來了如今這般闊步登高的發展!熬阃樱瑪碉L流人物,還看今朝。”1936年的毛澤東,面對江山的大好風景發出感慨。而“今朝”,便是一個新的時代,“數風流人物”層出不窮,挑起歷史的重擔,超越歷史的成功,將會創造一個更卓越的新世紀。在現代社會中,我聽到了勝利的聲音。
中國,擁有著五千年淵源的歷史,無數卓越人物構成歷史的美妙音律,編織著歷史的偉大歌曲。歷史的聲音,猶如濃茶般令人回味無窮,仔細品味歷史,便會使我們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觀,感悟不一樣的人生。我們不需抱著耄耋老者的心態,只要用我們最本質的想法,來從不同的思維角度,不同的眼光看法來品味歷史,就會發現,歷史擁有不同的美妙音律。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1
歷史的聲音是悲戚的,是婉轉的,是悠長的……
——題記
那聲音——孤凄悲涼
看!那有一位身穿綢緞的愛國詩人在端著酒杯,微風拂過,吹動他那凌亂的長發,看著是那樣的孤獨寂寞。隱隱約約可以聽到他那悲哀的聲音“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蓖ㄟ^寫一樹梅花寂寞的'開在斷橋邊,沒有人眷顧,也沒有人欣賞,有的只是風吹雨打,但它依舊開著,即使是被碾壓成泥,也不忘向人間播撒芳香。這是何等高潔,又何等堅貞!突出了他高潔的品質和堅貞的性格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從她的那聲音中我聽到了孤凄悲涼的情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傾聽這位偉大詩人陸游的聲音,我學到了堅貞不屈,為國家獻身的精神。
那聲音——無限思念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闭驹谶h處就清晰的聽到這位憂愁的詩人觸景生情,這寂靜的環境勾起了游子昨夜的夢:家鄉的池塘里該有無數的水禽在嬉戲吧?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產生無數聯想,引發無數惆悵。
傾聽這位詩人溫庭筠的聲音,我學會了他那愛家思鄉的感情。
那聲音——深切同情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炎炎赤日下,丁壯婦孺在辛勤勞作,因租稅繁重而家田“輸盡”的貧婦,在撿拾別人留下的麥穗。面對這一畫面,詩人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米,內心十分慚愧。于是寫下這首詩,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傾聽這位詩人白居易的聲音,我學會了他那關心農民,愛護農民的感情。
傾聽歷史的聲音,讓我學會了他那愛國愛民等感情,感謝歷史,讓我學到了那么多。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2
歷史,是一首歌,唱出了你的身影;歷史,是一首詩,寫出了你的事跡。歷史的那本厚書中,留下了你那永不息滅的光輝,也因你的出現,給后人留下了財富。
高贊李清照
悲傷造就了你,你卻因悲傷而哭。秋風蕭瑟的落敗之際,你的身勞已缺少了愛人的陪伴隨。一句絕情詩,讓萬物為之哭泣,轉身已化為了灰燼。
年少時的你臉龐清秀,才華橫溢,便與趙明誠結為夫妻。你的詩詞歌賦給予了你幸福的生活,在藝術的論臺上留下了不朽的傳奇。而這一切上天卻有意再次剝奪。大宋朝的滅亡、長遠的逃難艱辛卻又無人知曉。拿起手下的筆桿,你將全部的`悲憤化成詩句寫在紙上,正因如此,你的地位更加顯赫了。
悲憤的背后是自己早已數不盡的孤單落魄,著就了你那深沉而不朽的詩,悲哀而凄涼的詞。你的豪爽灑脫之語,讓全天下以為之敬仰,卻又從來不知你只是深愛著自己面目全非的國土。
惋惜岳飛
你,聰明機智,長大后報國之夢成真,卻經不起那陰冷的背后之刀。
岳母刺字之“精忠報國”成為了你永不言敗的誓言。可那壯志凌云的報國之路卻荊棘密布。朝廷之上看似風平浪靜,忙于戰場廝殺的你,可曾回頭注意一下為你策劃的陰謀已漸漸浮出水面……
你只顧低頭拉車,卻從不抬頭看路。十二道“金牌”把你召回,等待你的卻是“莫須有”的罪名。霎時,戰場上威風凜凜的你轉眼間肩戴伽鎖,手戴鐵銬成為了階下囚。當你被押送到風波亭時,奸臣秦檜的笑聲傳出亭外,孰不知亭外是滿天下人不甘的淚水。當快刀一閃,所有的宏圖大展頓時煙銷云散。
臨死之前,你仰天長嘆,后悔自己趕上了這病重的朝代。當你的“精忠報國”只能出現在冰冷的墓碑上時,你的生命便從三十八歲停止,只留下自己用生命譜寫的壯麗之歌。
血雨的洗禮過后,凝聚出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只有你——岳飛最讓我惋惜與感動。
生命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他們只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向世人演譯、講述著一個個永不熄滅的傳奇。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3
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大自然中,春天有百花盛開的聲音,夏天有雨打芭蕉的聲音,秋天有秋蟲唧唧的聲音,冬天有雪花飄落的聲音。歷史的星空中也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在回蕩,讓我們一起來傾聽這些來自歷史深處的響徹寰宇的聲音吧!
杏壇之上的孔子緩緩向我們走來,他在吟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是古圣先賢,他創立了儒家思想,為了傳播他仁的思想,他乘木車,周游列國,席不暇暖,遇挫后,退而講學,著書立說。傾聽他的.聲音,我聽出了堅持,聽出了至真至善。
蘭亭之上的王羲之款款向我們而來,他在歌詠:“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北蛔u為書圣的他在陽春三月與文人騷客齊聚蘭亭,曲水流觴,飲酒作賦,留下了文采與書法相得益彰的千古絕唱——《蘭亭集序》,傾聽他的聲音,我聽出了率真坦誠,不虛榮,不造作。
性情豪放的李白徐徐向我們走來,他在吟唱:“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被尊為詩仙的他詩中充滿了瑰麗的想象,氣勢非凡,他追求獨立品格,蔑視當權者,"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的詩如清澈池水中的荷花,天然高潔,傾聽他的聲音,我聽出了飄逸之美,自由之美,奔放之美。
曠達自由的蘇軾慢慢向我們走來,他在詠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弊鳛楹婪旁~鼻祖的他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被貶黃洲,留下了卓絕千古的前后,傾聽他的聲音,我聽出了淡泊,聽出了超然。
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讓我們領略了山水神韻,傾聽歷史的聲音,讓我們感悟到人文之美,歷史上的聲音盡管千變萬化,但始終不變的就是思想的聲音。它們在歷史的深處回響,還會在未來的日子里激蕩。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相關文章:
傾聽歷史的聲音11-18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06-06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范文02-19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4篇06-06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5篇06-06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5篇)06-06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合集15篇06-06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通用15篇)06-06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集合15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