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家規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訓家規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訓家規作文1
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治理國家如此,那么一個家庭更是如此。在每一個家庭里都會有一條家規家訓,這是祖祖輩輩對后輩的最深刻的教誨。
今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更讓我感受到家訓,家規是多么的重要,那是一種刻在骨子上的本質,是祖輩總結的經驗。
“有國才有家”在抗日戰爭中這是全民奮斗的目標,維護國家是全民的希望,這有一種家訓叫:愛國。誰能忘記抗日女英雄趙一曼,那可是一位“巾幗英雄”,趙一曼那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愛國,用自己的鮮血去抗日。趙一曼除了是一位女英雄,更是一名孩童的母親,在她孩子不滿2歲,她便離他而去,去到抗戰一線。她作為一名母親,又怎舍得與骨肉分別,看不到孩子漸漸長大、成人,不能與孩子做一對平常的女子。趙一曼在親情與救國中不顧一切選擇了救國。在她被抓捕到之前留下了一封家書,其中包含了一名母親對孩子的思戀與牽掛。她用她的生命教育自己的兒子,那用她的生命去教育她的兒子---“愛國”呀!
這封家書句句都是趙一曼對兒子的叮囑,她是用她的行動去教育她牽腸掛肚的兒子——困難當頭,想要救人民于水火之中那場戰爭,只有抗戰才有希望,只有抗爭才有勝利。這封家書飽含了這位革命先烈,一位母親的愛國情懷,更讓她的兒子明白作為一名中國人,首先要有愛國的精神,只有這樣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國人,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依舊絲毫不后悔。她更是教育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愛國”也是一種家訓家規。只有熱愛自己的祖國才會有一個和平的世界。“愛國”誰又會想到這個家訓家規呢?誰又想過自己做到這個家訓家規?誰又能肯定的回答我做到了呢?讓我們從身邊做起,不要拋頭顱,灑熱血,只要我們現在好好學習,心中勵志,長大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這不就是愛國嗎?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建立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
每個家庭都隨著自己的家訓家規,讓我們去落實它們,去實現它們,遵守它們,代代傳承它。讓它成為一個家庭最好的“風向標”。
家訓家規作文2
好的家庭里必定有好家訓而家風就是就是自己家的風氣,家里的風氣不好,必定會影響到子孫后代。每一個家庭里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它可以讓一個家變得美好、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家的家規是孝順。爸爸媽媽常掛在嘴邊說“百善孝為先”。孝就是要尊敬老人,孝順長輩,多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長輩說話,我們作為晚輩的一定要聽,絕不能當耳旁風,最主要的是不能頂撞大人,吃飯必須燈長輩動筷子了我們才可吃。
我家的家訓是誠實守信。爸爸媽媽為了讓我一生都記得誠實守信,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便開始跟我講《狼來了》的故事,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講。以至于現在這個故事我感覺自己都能倒背如流了,而誠實守信四個字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
我家的家風是謙讓。謙讓就是相互退一步,相互體諒。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孔融讓梨》,說的便是這個理。記得有一次我跟媽媽坐中巴車去外婆家,車上人很多,我和媽媽沒有位置只能站著,一路顛簸,我都快暈死了。大概過了10分鐘左右,我旁邊的人突然起身要下車了,我仿佛看見了黎明的曙光——我馬上就有位置可以坐了。那人剛起身我便想一屁股往那一坐,猝不及防的是我跟人撞一塊了,抬頭一看是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小姑娘,原來她也想坐那個位置。她抬頭沖我笑了笑,我心想“笑也沒用,今天我一定要坐上這個位置,要不然剩下的大半個小時的路程可得把我累死。”我剛想跟她據理力爭說這位置是我先看見的時卻瞧見了她因暈車而略顯蒼白的臉。“你坐吧!”顯然她因為暈車都不想再說過多的話了。“不不不,我馬上就到了,還是你坐吧!”那天我雖然是一路站到外婆家的,但是我卻感覺很興奮,就像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似的。
正是有了家規——“百善孝為先”,所以我們家“家和萬事興”;正是有了家訓——“誠實守信”,所以我們家每個人都值得信賴;正是有了家風——“謙讓”,所以我的家人都謙卑有禮,其樂融融。
家訓家規作文3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潤物細無聲的小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我們國家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們國家的每家庭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我們國家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我們國家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家風是家庭的全貌,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干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要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待人有禮貌。首先,在勤勤懇懇方面,他勤勤懇懇從不叫苦叫累。接著,在待人有禮貌方面,在陽光心態方面,家風就是家庭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記長輩告訴我的好家風。
家訓家規作文4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勤奮者以收獲……”這是以王爾烈為主人公的電視劇《木魚石的傳說》的.主題曲《一個美麗的傳說》。伴著熟悉的旋律,拂去歷史的塵埃,推開歲月的門扉,讓我們來共同感悟,一代關東才子王爾烈的傳世家訓。
傳承家訓,律己修身。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王爾烈從小就受到深厚的傳統文化滋養和嚴格的家庭倫理教育,始終遵循“訓士有道,慮事有方”,講求“盡孝于家,盡敬于師,盡忠于上,盡誠于事”。良好的家訓使王爾烈養成了淳樸篤靜的稟賦,鑄就了純正廉明的品格,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培育家規,注重家教。王爾烈一幼子偶賭了一次,被官府緝拿欲游街示眾。他母親哭求王爾烈,懇請免去此子責罰,王爾烈聽后大怒,訓其妻子說:慣兒如殺兒,寵兒如誅之。王爾烈妻子深感惶恐,將王爾烈之意轉告幼子,幼子慚愧不已,主動到官府請責,可見王家家教、家規甚嚴。
樹立家風,改善作風。王爾烈臨終前還要求后人,無論耕田、讀書、居官、為民,都不能氣餒,也不能張狂,要憑本事吃飯,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奪,毋占他人便宜。處事者以虧己為尚,交友者以憨重為先,教子者以嚴厲為本,度日者以勤儉為宗。時至今日,這些名言仍在關東土地上廣為傳頌。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將學習貫徹《廉潔自律準則》,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作為黨員干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要求,弘揚、傳承優良家風,抓好自身修行,管好家庭成員,以好家風來涵養好作風。
家訓家規作文5
從小生長在書香家庭的爸爸、媽媽受著良好的教育,自然我們家的家風也少不了:勤奮、書香。
20xx年,我進入了幼兒園。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陪我、教育我,爸爸離開了灑下他青春歲月的部隊,轉業進了充滿書香氣息的大學。在那里,他如魚得水,每天除了上班,就暢游在書海中。次年,便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碩士。數年如一日,勤奮耕耘,終于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碩士學位。每每有空閑的時間,爸爸總愛給我講一些成語的典故和歷史故事,這也勾起了我對書的渴望。
家風是最無痕的.教育。爸爸媽媽在大半生的奮斗中,就是打造自己的品行,在無言中讓我成長。
從幼兒園起,各種各樣的帶拼音插圖的童話書就成了我的精神食糧,年齡稍長,自然就開始了殖民擴張,什么《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中國神話故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都成了我征服的對象。爸爸媽媽怕我太過沉迷,不能自拔,影響視力,于是頒布幾條禁令:吃飯時不準看書,車啟動不準看書,鋼琴作業沒完成不準看書我表面答應,可暗地里還是背著他們偷偷地違規。家中的臥室、洗手間、陽臺里到處都留下我竊讀的蹤跡。家風家規家訓四年級400字作文。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書中的世界對我太有誘惑力了。徜徉在書里,猶如走進書里,與人物同喜同悲。徜徉在書里,如同品味一杯濃香的美酒,時間越長久,味道越醇厚。徜徉在書里,我的心靈如秋風流水般沉靜,生活似彩色云霞般絢爛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別人問我的作文為什么寫的這么好?性格為什么那么陽光?學習成績為什么如此優秀?這也許就是家風的玄機吧。
家訓家規作文6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家給予人溫暖,給人帶來快樂。祖祖輩輩都將一些規矩交給后代。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何成方圓?沒有規矩,那不是一個家。家是一個魏然聳立的大山;是一個威武的雄鷹;是一個參天大樹……可是我們現在是一個蠻不講理,霸道的一個人,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規矩,大樹倒啦,大山塌啦。后悔也來不及啦
每個人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我家也不例外:記得在暑假快開學期間,爸爸在看電視過程中,無意中看見啦“家風”是什么?“家規”是什么?“家訓”是什么?父母們的回答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家風是爽快,是快樂,是執著。因為每家的人們都特別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也毫不退縮,不打退堂鼓,勇敢前進,知道戰勝為止。還有別人交給你做的事說到做到,絕不食言。
家規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含義深刻的還是膚淺的。家人如果不學習,就得不到知識,不知怎樣文明。從小父母就加我們犯了錯要知錯就改,別人幫助你要知恩圖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獨立生活的好習慣,認真做人,要做個文明人。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格的還是松。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見,大公無私,那家規就沒有作用啦,家規,該使用的時候就不要手下留情,輕易放過。禁止用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會有副作用!
一個家中既有令,又有暖,兩者不可缺的。我希望我們家的家訓,家規,家教能使得我們家繁榮昌盛,我希望我們的家訓,
家教,家規能一代又一代的產下去,有朝一日,我會使我們家實現六大愿望:幸福、健康、和諧、富有、勇敢、長壽,將他們一一實現,讓我家永遠都是六六大順、一帆風順的!
家訓家規作文7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與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而重要的影響。它就像春風吹人、下雨淋人一般滋潤,影響著人們。
說起家風,我認為是家里人的一種行為,對別人熱情爽快,做事遇到困難時有執著性、不食言,這些都能算得上是家風。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在于一時的富有,也不在于財產的多少,而在于家風的好壞。家風靠的是家教,把良好的家風融化在一家人的心靈與血液之中,才是最重要的。有良好家風的'一家人就會懂得勤勞是一生中的第一目標。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能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么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是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導師。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與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與家訓。而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筑,只有嚴格筑好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家訓家規作文8
疽訓,是一個家的規矩。從古至今,流傳千年。接下來,我就講講我的家訓吧!
誠信。誠實是金,做人不能撒謊。謊言容易被看穿,有時候,說出真話不一定是壞事,別人可能還會夸贊你誠實守信。就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樣。俗話說得好“謊言說上一千遍,人們自然就會相信了”。如果做到誠實不欺,還需要多費口舌去說謊言嗎?還不如直接說出真話。不過,有時候善意的謊言能幫助到別人,比如說:在公交車上,給老人家、孕婦或者殘疾人等讓座、幫助了別人卻說不是自己做的(做好事不留名)。早在很久以前,古人也就立下了關于誠信的條規,比如:如果欺君瞞上,可是要判重刑的。公堂報案,所說的'話句句不屬實,那也是要判刑的。所以說,“誠信”這個詞已經流芳百世、揚名天下了。
貪婪。做人不能只會一味索取,要懂得適可而止。對于錢財,不能貪婪,不然就像書上寫的一樣,將自毀前程呀!對于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要知道自己已經擁有了很多東西,不能去貪婪地索取某樣東西,不然就是自作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只會適得其反。貪圖便宜,做人不能只為貪圖一點利益,就盲目去做,做什么事都要考慮前因后果。集市上買東西貪圖便宜是小事,但到了社會上,而不只是這么簡單了。記得有一次,去超市拿購物車時,突然一位叔叔說要跟我換一輛購物車,那種購物車需要塞一元錢的,結果,那一元錢竟然卡在里面不出來了!所以,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貪婪、貪圖。
疽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所以,才有了“家訓”二字。
家訓家規作文9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孝順長輩就是什么事情盡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我的家里,奶奶爺爺說話,我們要好好的聽,即使說錯了,也不要當面頂撞,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說話孩子們一定要聽,讓做什么事也不能拖拖拉拉。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要等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到齊了,才能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成了一個習慣,當然,這是好的習慣。
家訓字典里的解釋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訓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媽媽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為家訓就是以誠為本,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如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別人都考的不好,以此逃脫媽媽的訓斥,殊不知,這樣害了自己。很小時候媽媽就對我說“做了錯事不要緊,如果用謊言為自己開脫,那么說謊的嚴重性比
做錯事的嚴重性厲害百倍”。我也曾經對爸爸媽媽說過好多次謊,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批評了一頓。還有一點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一個男孩子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于承擔,無論做什么事情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錯,也要敢于承擔。爸爸媽媽也是言傳身教,通常大人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訓家規作文10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么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后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后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家訓家規作文11
在我小時候,我不懂得什么叫做家風、家規、家訓,后來我才慢慢的懂得……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要求我要勤奮,要上進,起初我不太理解,埋怨媽媽對我要求太苛刻。上學后,我努力學習,爭取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爭取在各個方面達到更好,這才理解所謂的上進和積極,是要靠汗水和努力才能達到的,只有這樣才能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在我上二年級時,有一次因為我偏要買一個玩具,而奶奶沒有給我買,我就和奶奶大吵大鬧,還說出讓奶奶走、不是我親奶奶之類的`話,讓奶奶很傷心。爸爸下班后知道了這個事,把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并讓我閉門反省。這時我才懂得了尊重長輩的真正含義。爸爸說過: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是做人的第一準則。
課堂上老師教我們勤儉節約,讓我們背誦古人的傳統美德,可現實中,我們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在生活中,我會挑食,而且還會剩飯;洗手時,每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晚上還要亮著燈睡覺……我真的要自我反省了……
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媽媽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通過這次的功課,我和爸媽深深的總結了一下,我們家的家風是:對人真誠,對事認真負責;家規是:孝敬老人,勤儉節約,干凈做人;家訓是存感恩之心,處事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
好的家風家訓就是一盞引路燈,是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無形中指引著我們通往人生的光明大道,雖然我們現在做的還不夠好,但是我相信只要定下了目標,我們就會朝著它大步前進。
爸爸,媽媽,讓我們共同努力吧,做個合格的人!
家訓家規作文12
家庭像天空,我像小鳥,沒有天空我將無法飛翔;家庭像大地,我像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像雨水,我是樹苗,沒有雨水我將無法成長。家庭像陽光,我像花兒,沒有陽光我將不再漂亮。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每個人的家里都家訓、家規、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 。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的媽媽是一個非常勤儉的家庭主婦,雖然掌握著全家的財政大權,但自己從不亂花錢,就連購買生活必需品都要精打細算,最近更是把“節約”發揮到極至。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表達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同樣也讓大家珍惜糧食。記得我8歲那年的.一天,吃飯時,不小心掉到桌子上幾個小米粒,當我正準備把它蹭下飯桌時,媽媽突然大聲喊道:把飯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了,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你不珍惜糧食是一種惡習!”從此以后,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一粒米就相當于農民伯伯的一滴汗水,一片辛苦啊!
在我的家里這種事情還很多,例如洗臉池中,總是有著一個盆子。這個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哈哈,是用來接洗漱水的。
每當蒸米飯時,媽媽經常把淘米水存在瓶子里,等到需要澆花的時候再用。我們家的花長得倒是挺生機勃勃的。養過魚的水可以澆花,洗過臉的水可以拖地,為了不浪費水,所以要進行水的二次利用。現在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可是媽媽卻說這是“美德”。
良好的家風,就好像燦爛的陽光,新鮮的空氣,非常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能生長在勤儉節約的軍人家庭,讓我感到幸福和自豪。
家訓家規作文13
中國自古有著“禮儀之邦”的美稱。在古代,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規,到現在,可能有很多家庭已經沒有了,但我覺得,有好的家風、家訓、家規會使一個家庭和睦與幸福。
我們家就有家風、家訓、家規。我們家的家風是“孝”。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家從我姥姥那輩開始就以孝傳承。我姥姥還有一個媽媽,就是我的太姥,已經有九十多歲了。姥姥和太姥不在一起生活,相距很遠,但她們的心是在一起的,姥姥一個星期至少打三次電話給太姥。姥姥一年大概只能回去一次。下一輩是我的媽媽。我媽媽也很孝順,我們雖然不能常回去,但現在科技發達了,都會用電腦、手機聯系了。媽媽也會經常上網給姥姥姥爺她們買東西,再寄過去。
下一個是我們的家訓。我們家的家訓一點都不特別,就是節電、節糧、節水。父母教育我們隨手關燈,每天控制電器的長期使用。吃飯時不能掉飯粒,吃多少盛多少。用完水龍頭及時關上,用淘米的.水洗手、用洗菜的水澆花,用洗衣服的水擦地,等等,我們一家人都已經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我們家也有家規:
1、吃飯不能說話、看電視。
2、用完東西歸還到原位不隨手放。
3、對長輩有禮貌,見到長輩主動問好。
4、孩子不干涉大人的事,家長不偷看孩子的日記或信件。
5、有客人來了問好,拿杯子給客人倒水,客人走的時候送客到門口說再見。
6、無論是對長輩還是對其他人,要禮貌用語不罵人和說臟話。
7、大人說話孩子不插嘴。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它會讓我永遠把它記住。并且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家訓家規作文14
中國是五千年文化的禮儀之邦,其文化之精髓一直流傳至今。每個家庭都有屬于自己的家規家訓。今天,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介紹我們家的家規家訓吧!
在我六歲那年,我和我弟弟到家門口的坪地上玩球。只見弟弟把球放在地上用魚網網了起來。他高興地露出兩個小酒窩,笑著舉起兩只胳膊說:“挑戰成功!”輪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球網了起來。弟弟也高興地說:“姐姐挑戰成功!”這時媽媽拿著柚子走了過來。她看我們玩得如此開心,笑著說:“兩個小寶貝,快來吃柚子了!”我和弟弟放下魚網和球,飛奔而去。由于太渴了,我們兩人都想搶著第一個吃。媽媽說:“別急。都有吃的喲。”說完,媽媽先喂弟弟吃。我一看不服氣,生氣地瞪著眼睛。弟弟嘴巴一噘,扛起魚網抱著球說:“哼,我也生氣了!”媽媽走到我面前說:“孔融五歲都知道讓梨。人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學會謙讓。我們處世要以謙讓為貴。”我聽后羞愧地低下了頭,臉紅得像個大蘋果。小朋友們你們猜到我家的家規家訓了嗎?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條喲!
一個晴朗的星期天,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家具店買沙發。正準備出門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今天上午,我的好朋友要到我家來。讓我教他折千紙鶴,可是我要出去。于是我對爸爸媽媽說:“媽媽,今天我的好朋友要到我們家來,讓我教他折千紙鶴。”媽媽說:“你給他打電話說改天吧。”“不行!我們約好了的。不能不守信用呀!”我急忙說道。爸爸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說:“我明白了,我們家芷涵原來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呀!做人一定要以誠信為本。那你就留在家里吧!”我甜甜地笑了。
小朋友們,這就是我們的家規家訓:處世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你們家的家規家訓呢?快來講一講吧!
家訓家規作文15
“什么是家訓家規呢?”我問媽媽。
媽媽摸摸我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兒子——從我們每個人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會嘮嘮叨叨地在我們耳邊告訴我們:這個可以做,那個不能做,這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好與壞,對與錯,是與非,父母都已經給我們一個評判的標準。這就是我們最早接觸的家訓家規了。”
“噢,原來如此。”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那每個人家的家規家風都一樣嗎?”我好奇地問。
媽媽說:“一樣,又不一樣。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中國這個大家庭中,國家的法律法規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就像每個小學生都必須遵守小學守則一樣,沒有人能例外。但到了每個小家庭要求就各不相同了,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家規家訓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適應、融入到社會這個大家庭中。”
我想起了一件事:記得有一次到奶奶家玩,吃飯的時間到了,看著美味的'食物,我迫不及待的坐在桌子旁,等著媽媽把飯盛好。媽媽看見了低聲說道:“航航,你應該怎么做呀?”我不好意思的站起來主動把飯盛好,把筷子擺好,并讓奶奶先坐下。狼吞虎咽的吃完飯后,我發現自己面前有幾顆米粒正瞪著眼看著我呢!哼!我可不想理會它們,趕緊跑去玩了。奶奶看見后趕忙把飯撿了起來放進自己碗里。并慢條斯理地說:“航航,一米一粒,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奶奶,媽媽說了掉在地上的東西很臟,不能再撿起來吃,我們要講究衛生。”奶奶聽了嘆了口氣。媽媽走了過來,嚴厲的對我說:“航航,不許和奶奶頂嘴,要尊敬老人。這件事本身就是你的錯,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你看你一點吃飯的樣子都沒有。”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奶奶以前常說“勤儉節約”。他們那個年代的人都是吃苦過來的,一件衣服縫縫補補又三年,我們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中,飯來張口衣來張手,已不知何為苦。但自立、自信、自強,不忘本是我一生都應遵守的規則!
【家訓家規作文】相關文章:
家訓家規10-29
家規家訓作文03-18
家訓家規作文04-04
家規家訓作文[精品]10-20
家風家訓家規作文03-23
家訓家規家風作文06-13
【優秀】家規家訓作文10-20
家規家訓作文(通用)10-20
家風家規家訓作文04-14
家風家規家訓作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