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作文集合八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作文 篇1
【摘要】
寫作能力是評價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傳統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們寫作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寫作技巧的教學。在應試教育的氛圍下,學生們的作文出現了很多的模板,由于學生們不合理的套用,導致語文作文出現了“空”“假”“大”等缺陷。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有效性 實施策略
古語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話強調的是事物發展的本質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必須從作文根本出發,讓學生們主動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將生活經歷提升到寫作層次中。文章是作者最真實的情感體驗和抒發,學生們的作文也是如此。學生們只有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個性和真情實感,他們的作文才會博得閱卷教師的欣賞,拿到高分。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語文作文的有效教學進行討論。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1.畏難情緒嚴重,缺乏作文興趣
對于語文作文教學來講,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們摒除作文畏難情緒,激發學生們語文作文興趣。為什么語文作文會成為初中生語文學習的難點呢?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作文的綜合性強,考察的是學生們語文綜合素養。對于語文作文的教學,應該包括字、詞、句、段等等眾多的語文基礎教學。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寫作功底普遍不好,學生們漸漸就喪失了語文作文學習的積極性,也就難以寫出優秀的文章。
2.作文評講失誤,忽視重點
學生們從小學到初中,寫過的文章可能不下百篇了?墒,發現學生們的文字功底進步甚慢,這與教師的作文評講效果息息相關。在傳統的語文作文評講中,教師只是一味注重對文章寫作的引導和批改,沒有教授學生們寫作技巧。教師只是強調學生們能夠寫出文章,對學生進行思路引導。學生們寫出的文章教師卻很少過問,重視對作文的批改,而忽視對作文的評講。每一篇作文都是學生情感和心血的付出,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建議。所以,只是對作文進行批改還是遠遠不夠的。
3.作文教學手段落后,脫離本質
在目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的是針對性、個性的作文講解,缺乏寫作體系教學。隨著語文考試中作文分所占比例的提高,教師也是注意到了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也是增加作文教學的時長。但是,教師的語文作文教學更多是停留在作文表面,強調對作文的形式教學。教師缺乏對作文的深入分析,學生們也就難以獲得想要的寫作手法訓練。每當語文考試后,教師總是會針對每篇作文進行評講,但是,缺乏體系性的作文教學時難以取得顯著效果的。
二、有效作文教學的途徑
1.閱讀訓練,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要想學生們寫出優秀的文章,必須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教學。學生們在文章上,只有有了量的積累,才會產生質的飛躍。所以,要想學生們的寫作得到改善,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結合社會上的大家可以發現,那些寫出一手好文章的作者,他們的寫作興趣和文章積累都是他們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在對學生們閱讀作品的選取上,可以是課本中的補充文章,也可以是學生的優秀作品?傊灰菍W生們寫作有提高作用的作品,都可以采用。()語文閱讀的最終目的是作文教學,語文作文評講的目的也同樣如此。所以,語文作文的評講教學與語文閱讀密切相關。教師在語文閱讀的講解中,注重對文章寫作構思、寫作技巧、寫作亮點的教學。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的語文作文教學,幫助學生們做到文章的活學活用,講別人文章中的精髓融入自身的文章之中,實現活學活用。
2.理論結合實際,采用實例教學
在傳統的語文教材中,不乏作文理論教學。但是,這些理論都過于枯燥,難以激發學生們的共鳴,導致語文作文教學效果不佳。筆者結合多年的語文實際教學經驗來看,理論聯系實際的作文實例教學是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師在語文作品評講的過程中,要注意將語文作文理論與作文實例相結合,提高語文作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在作文教學課堂上,將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融入其中,實現綜合性的語文教學。針對學生們寫出的優秀作品,教師可以將其選作教學案例,在作文課堂上進行點評。同時,可以選取作文反例,將學生們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展現在學生們面前,幫助學生們認識到自己的水平和優缺點。但是,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們的自尊和隱私,不可一味的鼓勵或批評,做到褒貶有度、適可而止。在作文點評上,可以采用學生互評的策略,實現高度針對性的語文作文點評,幫助學生們共同進步。
3.鼓勵學生創新,激發學生原創作品
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教師會給學生樹立對應的模板?吹阶魑念}目后,學生們需要及時敲定文章類型,記敘文、議論文是首選,至于散文之類的文章,是教師明令禁止學生們寫的。如此一來,在閱卷教師眼中,學生作文就只有文章類型之分。加上教師選定的議論文格式、記敘文格式,初中作文就變得無比單調。在新課程理念中,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培養成為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鼓勵學生創新。 “想別人之不敢想,為別人之不敢為”,只有這樣,學生們作文才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學生的扎實語文功底之上的。此外,學生們的生活感悟和情感體驗也是優秀文章素材的來源。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敢于融入生活、體驗生活。只有學生們獲得最真實地感悟,才會寫出見彩的文章,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才會得以養成。
總之,對于學生們的作文素養教育不是一兩天的功夫,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和默默付出。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關鍵,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生活體驗,幫助學生們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同時,我們初中語文教師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只有高水平的教師才會教導處高素質的學生,最終實現師生的共同進步。
語文作文 篇2
“語文”,它既有語言、語種的繁多,又有文字、文學的魅力。它是許多國家獨特的珍寶,承載著無數封塵的往事。許多人都認為它十分難學,其實語文深厚且無處不在。
語文是從每個字開始的,有了字,才會有詞、有句子、段落和文章。一個簡簡單單的“法”字,卻有著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等寫法,還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和意思。它的經歷見證了字體的.演變,也藏滿了一個個時代的故事。當今的制度嚴謹、作風光明,又怎能失去“法”的約束和限制?
漫步在街上,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廣告牌映入眼簾。瞧,這邊一個“一臭萬年”臭豆腐,那邊一個“騎樂無窮”電動力。其實這些成語原本寫作“遺臭萬年”“其樂無窮”。雖然這樣濫用成語、亂用成語并不妥當,但這也是語文的魅力使然。過春節時語文的氣息尤為濃厚,“椒花獻頌、柏酒浮春”“金雞啼出千門喜,綠水流來萬戶春”“瑞迎三秀草,春入萬年枝”“新年納馀慶,嘉節號長春”等,家家戶戶都貼著春聯,慶賀著春的到來。在這簡短而又意韻深遠的幾個字里,傳遞了多么有魅力的文學色彩!
像這“新年納馀慶,嘉節號長春”,它被用以贊頌春節的美好,祝賀福澤綿長!扳艖c”的意思是給子孫留下的福澤,而“嘉”的意思是善,美好。這就是語文,只言片語間已表露內涵和全部意義。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用心體會,它將帶給你無限的快樂和魅力。
語文作文 篇3
語文,是朱自清筆下《春》的和風細雨,是梁衡筆下《夏感》的熱情洋溢,是何其芳筆下《秋天》的清靜悠遠,是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的溫潤靈秀。一直崇尚自然,追求在清風明月、山光水色、碧海晴空中領略文字的無窮魅力,感受文學的多姿多彩,體會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進春的世界;▋簜儚乃瘔糁畜@醒,睜開惺忪的眼睛,加入到妝扮春天的行列,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個個競相開放,爭奇斗艷。鳥兒了都呼朋引伴,齊齊飛上枝頭,賣弄起清脆的歌喉,吟唱出優雅宛轉的郵子,真是“麗日和風春淡蕩,花香鳥語物昭蘇”,春天的嫵媚躍然紙上!
踏入夏的殿堂。樹木愈加蔥蘢,枝繁葉茂,樹葉一簇擁著一簇,一叢擠著一叢,不留一絲縫隙,放眼望去,那一片綠蒼翠欲滴,盡收眼底。蟬兒站上枝頭,不厭其煩地歡快鳴唱,日夜不休,響徹整個夏天。真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暗里”,夏天的熱烈活靈活現!
馳騁秋的田野。秋風拂過,火紅的'楓葉如同擦上了少女的胭脂,嬌艷的面龐可以媲美春日姹紫嫣紅的花朵。那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將枝干都壓彎了腰。真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秋天的婆娑栩栩如生!
漫步冬的天地。紛紛揚揚地大雪慢慢落下,給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而朦朧的輕紗,銀裝素裹的世界格外妖嬈。曾經絢爛多姿的花朵在寒風中紛紛凋謝,只有那一枝寒梅迎風傲立,透著一絲春的氣息。夫是“夢里清江醉墨午,蕊寒枝瘦凜冰霜”,冬天的純潔惟妙惟肖!
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大自然的幻化無常與文字的無窮魅力相得益彰:“一枝紅杏出墻來”讓我看見春的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讓我感受夏的熱烈,“稻花香里說豐年”讓我體驗秋的喜悅,“梅花香自苦寒來”讓我品味冬的嚴寒。語文的博大精深,在廣袤無邊的大自然中盡顯風采,展露出華夏文明的精髓所在,漢語言文學的魅力所在。
語文作文 篇4
今天上地第一堂作文課,在課前,我想:“這個作文老師肯定一進來就拉下一張臉,十分嚴肅,可當我們的作文老師走進教室,我的顧慮霎時間煙消云散了。
我們的作文老師姓柳,個子不算矮,中等的個子,不管這樣都是面帶微笑的感覺。
柳老師頭發齊胸,眉毛跟她的姓一樣,像柳葉,柳老師的眼皮可有趣了,一個是雙眼皮,一個是單眼皮,她說:“不管流行什么眼皮,我都有一半能跟上潮流!绷蠋煹谋亲痈吒叩,有點彎,就像李維嘉的鼻子,一張能說會到的嘴巴可以說是“講遍天下無敵手”呀!
柳老師上課和我們像朋友似的,所以我們都很愛上她的.課,即使再乏味的作文知識,讓柳老師上都是那么有趣,柳老師好像會魔法似的。
初見柳老師,我們就被她的一種說不出的魅力所吸引了,我很想上她的課,上課時別提我們多有興趣了。
這就是柳老師,一個十分優秀的作文老師。
語文作文 篇5
近了,近了,我聽到了春天的腳步聲。燕子飛了回來,原野披上了綠色的新裝,大地沐浴著春光,萬物生機勃勃。來了,來了,又一個綠色的春天。
春姑娘的步伐多么輕盈!她悄悄地來到了田間。你瞧:一片片的油菜竟相綻開了黃澄澄的.花。在春風的吹拂下,涌起了層層金黃的波濤,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它們仰起可愛的笑臉,天真得仰望著蔚藍的天空。挺立在路旁不起眼的鉆天楊,灰白的身軀泛出了淡綠色,梢頭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濕潤的微風中輕輕擺動。嫵媚多姿的垂柳,飄起長發,翩翩起舞,輕輕地從人們肩頭拂過。它舞呀舞呀,好像在炫耀春天對它的撫愛。一棵棵小草從睡夢中醒來,他們破土而出,舒展著它那幼嫩的綠葉。
春天的到來讓小朋友們按耐不住了,小朋友們毫無顧及的跑到游樂場里去玩,游樂場上、公園里又有了歡聲笑語,春天里的公園又有了風箏的痕跡,給蔚藍的天空帶來了幾絲生氣,到處到是笑聲。這笑聲讓藍天姐姐聽見了,她笑的咧開了嘴,讓祖國媽媽聽見了,她慈祥的笑了。
因為春姑娘的到來,小朋友們脫去了厚厚的棉襖,穿上了色彩鮮艷的春裝,大家再也不說冷了,各個臉上都紅撲撲的,像一個個小蘋果。
語文作文 篇6
黑發積霜積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老師是一艘小船,載著我們駛向知識的海洋;老師是一盞照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老師是小小的指南針,為我們指引方向。
如今,我已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在短短五年的學海生涯中,曾經有許多優秀的老師教過我,F在升上了五年級,有一位老師,我和她相處了僅僅一個月,但她的教導早已讓我刻骨銘心。她是誰?她就是我五年級的新語文老師——馮老師,也是我們的馮校長。她中等的身材,長長的秀發飄逸著青春的氣息。和藹可親的面孔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戴著一副眼鏡,鼻子下面是一張出口成章的嘴巴。
記得有一次,在開學第一天,馮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寫作文。當時,我有點兒討厭,心想:開學第一天就寫作文,那么以后……哎。當天晚上,我有點兒不習慣,當做完作業時已是深夜11點多了。如果以后每天晚上都寫作文,那我就完了。過了幾天,馮老師教了我們三個寫作秘訣。于是我就用心記住并掌握好,果然我的寫作水平漸漸提高了,我也慢慢地喜歡上寫作文了,還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呢!
馮老師不但對同學們的寫作水平十分重視,而且對同學們的字體是否工整也很重視。
一開始,我寫的字可以稱得上是龍飛鳳舞,有大有小。認真負責的馮老師經常在我的作業本上寫評語:書寫不行!難道你認真寫的字也只能如此?你的.書寫為什么時好時壞?一句句評語在我的作業本上誕生了。我感到很慚愧,自己的書寫實在太差了。后來,馮老師叫同學們買了一本字貼,一有空就拿出來練習。有一天,馮老師朝著我的座位走了過來,當時我心想:不會是犯了什么錯誤吧?這可怎么辦呢?馮老師走到我身旁,親切地對我說:“俊升,其實你寫的字并不差,而且很漂亮的,但你的學習態度卻不怎么好,態度是最重要的,書寫時好時壞是不行的,我相信只要你多努力多練習,你的字在班里可以是名列前茅的。”聽了老師的細心教導和鼓勵后,我暗暗下定決心,一有時間就去練習寫字。后來,我的字達到了質的飛躍,這還要感謝馮老師呢!
馮老師是一名認真負責的好老師,我能當上她的學生是我一生最大的榮幸;▋焊兄x陽光,因為陽光撫育它成長;雄鷹感謝藍天,因為藍天讓它自由飛翔;老師,我感謝您,因為您傳授我知識,給予我力量。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馮老師,我祝您身體健康,桃李滿天下。
語文作文 篇7
一、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頭,初中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
初學生的生活內容極為豐富多彩。在學校里,有多種多樣的活動,如學習、文體、課余興趣等活動;在家里,有生活、家務等各種形式活動;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隨時記錄下來,因為作文教學不光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觀察是說話的前提,是思維的基礎,沒有細致的觀察,學生是不能把話說清楚,把文章寫具體的。因此,老師要有目的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聽取大眾語言,聽取生活中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脈搏,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這從根本上說,就是讓學生捕捉素材,開啟學生的寫作源泉。
要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組織學生參加演講比賽,鼓勵學生寫日記、讀后感等,讓他們在實踐中嘗到寫作的樂趣。在班級中定期舉行信息交流會,讓學生將個人收集的材料、寫的感受進行交流,以擴充活動效果,使每個個體都能獲得全體的信息量,從而使他們感受到“處處留心皆文章”,寫出了生活氣息濃厚、描寫細致、富有真實感的習作來。這時老師需要寫下醒目贊語,當眾宣讀,表示贊賞,激發學生對留心觀察的深層的興趣,促進樂寫不疲的內驅力。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生活天地,隨時留心觀察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有趣的事物。
二、積累素材
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課文的作用,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廣泛閱讀,該背的課文要背誦如流,該記的內容要滾瓜爛熟,初學生在閱讀中享受“美文”熏陶,體味謀篇布局,達到善于借鑒運用自如的目的。同時要把作文訓練貫穿于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隨課堂積累優美詞句。因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優美的語言和詞語。這些內容從哪里來呢?主要靠平時的積累。要求每個學生備有一個優美詞句本,每學完一課,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詞語還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練習寫話。這樣日積月累使學生獲益匪淺。
學習《故鄉》等課文后,就要訓練學生通過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特點來描寫表現刻畫人物,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征以及內心世界等。
總之,要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習作者觀察方法,表達方式,積累詞匯,積累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擴充素材
初中生語言積累明顯不足,寫起文章來,就難免“入不敷出”。因此為學生創造閱讀條件,引導學生廣泛閱讀。但是單從課文中學習知識,積累素材,是遠遠不夠的。老師除了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課文外,還要要求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報刊、雜志,擴大知識面,充實寫作材料。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向學生推薦一些童話、寓言、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編寫普及本等。
在閱讀過程中,應該強調學生要自備筆記本,隨時摘抄妙詞佳句,精彩片段,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也是說多讀是提高學生作文的基礎。初中生活潑好動,真正讓他坐上數分鐘,讀一篇長文章,他是沒有耐心的。即使讓他讀作文范例,他往往也是蜻蜓點水式的讀法,不深入了解文章的'寫作技巧。這就要求教師要與他們一起欣賞好作文?筛鶕煌瑑热莸奈恼,采取不同的讀法。寫景的文章可讀得山清水秀、心曠神怡,有一種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之感;記事的文章,可讀得扣人心弦、如癡如醉;寫人的文章,可讀出歡蹦亂跳、活靈活現。讓學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并和自己一起去讀,久而久之,學生對閱讀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用好素材
勤能補拙,練能生巧。素材豐富了,就要引導學生用好素材,提高寫作水平。好文章是寫出來的,但僅僅依靠作文課堂上學生冥思苦想,“閉門造車”,肯定達不到理想效果。指導學生寫日記,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寫作訓練方法,日記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隨時記下來,內容不拘,可長可短,非常靈活。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不僅能大大增加練筆的機會,而且能使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更加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當然,引導學生寫日記,關鍵是激發興趣,啟發自覺,一般不宜把日記作為必須完成的作業來布置。要使日記成為學生生活上的樂事,讓學生想寫、愛寫。這樣學生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練筆的熱情就能經久不衰,習慣成自然了。學生習慣了用多種感官去觀察事物,并做到專心致志,開動腦筋,選擇有意義的、感受深刻的記下來,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這樣寫作的素材也就豐富了,寫作技巧也就會逐漸提高起來。到那時,無論寫人、記事或寫景的記敘文,都會有血有肉,生動具體。還可以堅持寫讀書筆記,這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開拓寫作思路,提高認識事物,表達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徑.總之,在作文教學中,不光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給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攝取寫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營養,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語文作文 篇8
用心感受,自然近在咫尺
看天光云彩,能測陰晴雨雪;漫步林間,能觀草長鶯飛,枝葉枯榮,可無法細說萬物之性。打開電視,輕點鼠標,可知萬物原理,可無法身臨其境。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在我看來,身臨其境,用心感受,即便不知萬物原理,自然也并不遙遠。
看來山峻嶺,清流激漓,即便你不懂山的形成,你卻能用心感受山的巍峨,水的靈動;看萬花紅遍,綠蔭環繞,即便你不懂花的種美,樹的生長,你卻能用心感受花的甜美,樹的奉獻;看繁星閃爍銀月懸空,即便你不懂星星的距離,你卻能感受黑夜的神秘與趣味。由此可見,如若心有自然,心系自然,雖不知萬物進化理論,卻能感受自然的魅力,自然的靈魂。自然,近在咫尺。
身臨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獲得身心愉悅。古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碑斈阗N近自然,你會收獲不少意外的驚喜。當你與家人朋友出外旅游時,因為有清泉叮咚,你會收獲趣味;因為有雄偉瀑布,你會嘆為觀止;因為有蟲魚鳥獸,你會驚喜不斷。當你在自然給予你的`一切中享受,當你被自然親切納入懷抱之時,你是否有發現,即便你不懂鳥性不
懂花語,你卻已經與自然如此貼近?你是否有發現,是自然帶給你的喜悅與驚奇,讓你覺得自然其實并不遙遠?
身臨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升華。蘇軾被貶黃洲時發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自然的雄洋壯立,使他認識到人生短暫,何必難為自己?才會有他積極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嵇康喜愛竹林,喜愛竹林中悠閑的雅士生活,是自然的清高秀麗,使他擁有竹子般正直的性格,不愿與世同流合污。我認為,我們從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吸收到的精華,能使我們的涵養進一步提升,使我們的信念更加堅定,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圓滿。而這一切,難道懂得萬物表面的原理能比得上嗎?
誠然,有人認為懂得物性更重要。不可否認,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我們可現清楚了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然而,這一切卻只停留在表面,你未曾用心去感受自然,你亦未曾得知自然的真諦,所以這樣,自然只會“越來越遠”。
嗅一嗅花草的清香,感受清風的靈動,融摸水的溫潤,你便會窕爾一笑,用心感受自然,你會發現,自然,就在身邊。
【語文作文】相關文章:
語文的作文08-02
高考語文作文06-29
【經典】高考語文作文05-24
小升初語文作文11-01
中考語文作文11-01
語文作文素材10-19
高考語文作文06-13
高考語文的作文09-25
(經典)高考語文作文04-23
語文作文素材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