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黃河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黃河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河作文 篇1
人們常常在祝愿永恒的友誼時,愛用這樣一個比喻:“愿我們的友誼像黃河一樣永流不息。”可是,為什么黃河永流不息呢?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水?說起黃河之水從哪里來,我們就會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詩中有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帶著好奇心,我查閱了黃河之水的資料。
我們都看到過這樣的現象:夏天下過雨以后,江河里的水就漲起來。這是由于雨水沿著傾斜的地面,匯流進小溪,又從小溪匯流入江河。在好久不下雨的時候,江河里的'水會淺一些,但它仍舊是滔滔不絕地流著,這時候的水是從巖石和土壤中慢慢滲入河中的,這在地質學上叫做地下水補給。地下水主要是雨水滲入土壤和巖石孔隙里以后,慢慢移動、匯集起來的結果,所以河流的地下水補給,不過是降落下來的雨水進入河中的另一條路徑而已。
黃河有752000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它全長5464公里,沿途匯集了35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但流域里降水較少,每年平均只有400毫米。黃河中游還有一段流過干燥的荒漠地區。所以黃河的年平均水量只有480億立方米。
總的來說,雨水是它們的“母親”,流域土地是它們的“倉庫”,河流得到源源不絕的補給,所以一年四季永流不息。就是在降水較少的時候,也只是水位降低一些,而不會斷流干涸。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白的詩句雖然是文學上的夸張,可也說出了一些科學道理。河水來源不外乎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幾種,而歸根結蒂,他們基本上都是從天上落下來的。
黃河作文 篇2
去黃河。在去的路上,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一直問媽媽黃河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媽媽只說了一句:“快到了!”便不再理睬我了。
當我們來到黃河大堤上,我不驚發出感嘆:“啊!原來這就是黃河呀!”我腦中不禁浮現出幾篇描寫黃河的文章。再看黃河,只見它時而歡鬧,時而安靜。夕陽倒映在黃河里,再加上黃河大堤上那幾棵挺拔的松樹作陪襯,整個畫面就像是一幅美麗的油畫,讓人贊嘆不已。
我和媽媽脫掉了鞋子和襪子,一起走在岸邊那松軟的泥土上。泥土上留下我們的'腳印,晚風輕輕地向我們問好,河面上閃著金光,這一切讓人著迷。
我悄悄地走到水比較淺的地方,河水沒過腳踝處,我用手捧起了河水。呀!河水還真是黃色的呢!仔細一看,水里摻雜著一些泥土,怪不得那水是黃色的,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啊!聞一下黃河的水,似乎還帶著一絲泥土的芬芳。我和媽媽玩累了,就坐在黃河邊,任由河水拍打著我們的腳丫。
夜幕即將來臨,我穿上鞋,萬般不舍地看了看黃河,然后和媽媽回家去了。黃河不像長江那樣寬闊,更不像大海那樣波濤洶涌,站在岸上,只一眼就能看得到邊,但是她卻給了我一種十分親切的感覺,也許,這就是人們把她稱作母親河的原因之一吧!
黃河作文 篇3
從小生在黃河邊,每天走出家門,即能看到中條山下的黃河,像一幅輕紗,拂過中條山腳,飄進三門峽與中條山間的山谷。兒時黃河的印象是漲水時飄逸于水中的大樹,是水中中條山的倒影。
上學了,老師告訴我們說,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水由于流經黃土高原,所以黃河中泥沙量比較大,水是黃的。我很納悶,那水中怎么會有山的倒影呢?下大雨時,流經家門口的水流泥沙很多,村旁的澆地的水渠泥沙也多,但看不到水旁景物的倒影。所以就經常想去黃河邊看看,黃河究竟是啥樣。
上高中的時候,我來到黃河之濱的三門峽,記得第一個周日,我便騎上自行車來到陜州風景區------古陜州城遺址,以近距離觀黃河之容貌。古陜州城因修建三門峽大壩而廢棄,但大壩并沒有按計劃修建,使得古城遺址完全保留下來。當時的風景區剛開始修建,到處是荒草廢磚,羊角山、鳳凰山還高高踞于城邊,城墻則只剩下殘亙斷璧,唯有遠處那中國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寶輪寺塔如一位暮年的老人,似追思昔日的輝煌。從城墻到河邊是長滿一人多高荒草的灘涂,中間有條蜿蜒的小路。那片灘涂好大好大,以至于我推著自行車,走了近一個小時才到黃河邊。
是黃河嗎?這泥沙不多嘛,雖說不如村旁的小溪水清澈,但也絕不混濁。河水很寬,水流很急,但絕不是黃河頌唱得那樣雄壯,宛如一位行色匆匆的少婦。掬一捧黃河水,讓水順著手指間緩緩滴,看一看,沒有泥沙。當時我就像一個上當的小孩子一樣,覺得好委曲,好委曲,坐在河邊,望著黃河,我沉思許久,我可以相信書本嗎?
高中畢業前,我到黃河岸邊的一同學家。她家位于三門峽大壩下方,或許是想看一看黃河第一壩的雄姿,或許是想看一看中流砥柱的神奇,當她邀請我時,我不顧高考前學習的緊張,隨她一起踏上返家的路程。
從三門峽到大壩的專列上下來,第一眼看到的是壩前那平鏡似碧綠的黃河水,河水比風景區的水更為清澈,岸邊是紅色的崖壁,綠樹、紅崖、青水,好別致的風景。步出車站,進入壩區,黃河大壩即入眼簾,大壩好高。就在我邊走邊側端詳大壩時,令人驚嘆的一幕出現了。只見對面一山洞中,黃河水如沙塵暴般騰入空中,又灑向壩下的溢洪道,在午后的陽光中幻出多彩的光芒,那是怎樣的一種氣勢,讓我一時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是出了幻覺。那種感覺讓我以后每每想起,還是驚嘆不止,以至于我在多年后看到小浪底排沙時,盡管那場景更為壯觀,對我來說卻少了許多的驚奇。中流砥柱在大壩下任由河水的沖刷,巍然屹立。后來同學告訴我,黃河由于大壩的修建,延緩了水流的速度,于是泥沙在庫區沉淀下來。泥沙的沉淀會對大壩會造成一定的威脅,于是便修建了排沙洞,定期對泥沙進行導流,剛才就是在導沙,你非常幸運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致。
她還給我講了許多關于黃河的故事,但大部分故事我已了解,什么大禹治水、黃河三門的雄險、中流砥柱的'神奇、梳妝臺的傳說、黃河漕運繁榮,我已了解了許多,我只是想近距離感受黃河,讓頭腦中關于黃河的故事化為現實。
因為走近大壩,我明白家鄉的黃河水是清的,那是因為黃河水在那里得到泥沙的沉淀而變得清澈。
到同學家,要走一段古棧道,那是當年黃河纖夫的辛酸路。當我踏上古棧道時,我不禁感嘆古人的偉大,內河絕辟之上,硬生生開鑿出一條拉纖之路,就是這條路上,勒彎了多少脊背才造就了大唐長安的繁榮。頭頂是嶙峋的石壁,腳下是湍急的河水。因為排沙,河水變得混黃;因為穿行峽谷,河水變得不那馴服。愈行,河谷愈窄,河水愈急,打著旋,翻滾著,咆哮著,似萬馬奔騰,似萬鼓齊鳴。哇,這才是我想象中的黃河,它在怒吼,它在長嘯,這才是華夏神韻。以后很長時間,每每夢中回想那次黃崖壁上的行走,我還是不能自已。
鄭州求學,我對黃河岸邊的極目閣又有了一睹為快的遐想。那緣于家中的一幅掛圖,極目閣立于高高的邙山之顛,遠處是黃河鐵橋、黃河大橋,黃河水水天一色,非常的寬闊。家鄉山谷間的黃河水如何會變得那么多,多得可以架起一座20里長的大橋?
開學一個周后,即是國慶,我便近不及待地約上班里一拔同學一起來到了鄭州黃河風景區,沒著提灌站登上山頂。當我站在極目閣上遠晀黃河,我還是被它折服了。河面好寬好寬,寬得幾乎到了我視線的盡頭。近處古平漢鐵路黃河鐵橋僅有一小段留在黃河岸邊,遠處黃河鐵路大橋和黃河公路大橋猶如兩條水墨線在河水上畫過。很是疑惑,故鄉那窄窄的河水流到此地也只有伊洛河比較在的支流注入,何以變得如此寬闊。坐車經過伊洛河時,并不覺得伊洛河水量有多大?
帶著疑惑,我于一周后又同同學一起坐了許久的公交車,來到黃河公路大橋。當年從鄭州過黃河只能經過黃河公路大橋,不象現在有黃河二橋,再遠點,邙山及二橋下還有兩座大跨黃河。那會兒,黃河大橋上車輛川流不息,橋上不允許行人上去,我們只能從引東側的臺階下來,步行到黃河邊。河邊到處是泥沙,踩上去軟呼呼的。從河堤大概走了200
多米才來到水邊,這才看清黃河的面,嚴格說來,是沙灘中的幾股細流,只有遠處靠近中央的地方才有幾艘快艇在水中急行,河對面依然是黃沙,能看到河床上中有人在行走。從遠處看到的壯闊景象蕩然無存,我不僅后悔此次的遠足,僅管畢業后在鄭州工作的二十多年我也多次到黃河邊,但只是作為偶離城市生活的一種消遣,即使到小浪底旅游,那雄偉的大壩、那排沙的壯景、那氣派的發電機組及黃河吊橋上提心吊膽的行走,都沒能再激起我對黃河神往。
直到壺口之行,黃河才又一次在我的心中得到升華。
今年高溫假期間,和單位同事一起到壺口去旅游。從旅行車上下來,看不到黃河水,所看到的只是那貧瘠、荒涼的山谷。這是壺口黃河、黃河壺口嗎?黃河絕戀中那氣勢磅礴的黃河呢?那安塞腰鼓喧囂中那恢宏的黃河呢?心中的那份失望、那份落寞不禁涌上心頭。但是,與同事一起又不好表露出來,只能隨著大伙一同沿著山谷邊新修的道路前行。
就在我向大家介紹壺口景區陜西、山西兩省因冠名權如何相爭時,忽然聽到了如同從地底發出的那種沉悶的響聲,而這種響聲隨著我們的前行,越來越震撼。轉彎、過橋,下坡,看到了黃河之水天上來,那寬寬的河面,那灰黃的河水,如一幅未加修飾的圖畫平鋪于我們面前。再前行,只見那河面驟然聚在一起,沖進窄窄峽谷間,漏出來的一股水流沿對面的谷壁分成多縷流下,形成俊俏的瀑布,匯入河床。待走到河邊,那聲音已是山崩地裂、震耳欲聾,那震勢,我沒有看到過杭州灣的潮涌,但與我感受到的潮涌絕無二致。我幾乎是頂著瀑布飛濺起的水珠跑到觀景臺,我來了,壺口瀑布。站在瀑布前方,仰望那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下的黃河水,我心里才有了一種釋然的感覺,這才是我心中的黃河,這才是黃河應有的氣魄,振人心,攝人魂。盡管瀑布飛濺起的水珠如雨水一般很快打濕我的衣衫,我也依然倚著欄桿,不顧眩暈的感覺,時而仰頭讓飛濺的水珠盡情濺在我的臉上、身上,時而低頭俯看腳下的河水如脫僵的野馬奔涌向前。我似乎已置身于另一種世界,另一種意境,那是一種久違的感覺,我好象又回到了年少時,忘卻了塵世的凡雜,世俗的無奈。它雖不如空山幽谷的寧靜,不如高山之顛的清爽,不如大海的空闊,不如小河的纏綿,它就是那么的無與倫比,那樣的豪爽,那樣的豁達。
相見時難,別亦難,分別總是不可避免。
當我們要離開它時,忽然有了一種不忍離去的感覺。我一步三回頭,似是在看瀑布,在看黃河,其實,我是不愿失去那種對黃河的感覺,想讓壺口的黃河在我的心里多留下一些記憶,也讓黃河在我的心里扎下根,生出愿,成為一種永遠的記憶。
【黃河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黃河的作文02-16
關于黃河的作文11-17
我的黃河作文02-13
心中的黃河作文03-11
描寫黃河的作文11-17
贊美黃河的作文11-18
黃河作文三篇06-07
【精選】黃河的作文五篇03-10
精選黃河作文4篇04-14
精選黃河的作文四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