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文明禮儀在身邊作文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明禮儀在身邊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明禮儀在身邊作文 篇1
我最近看了《哈佛家訓》這本書,里面有個故事叫《一條小面包》。
故事講述的是: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富有的面包師把城里最窮的20個小孩叫來,對他們說:“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我這里拿走一條面包。”這些孩子們開心極了,他們蜂擁而上都想得到最大的面包。但他們拿走面包時卻忘記了和好心的面包師說謝謝,就慌忙地跑開了。只有一個叫格琳琴的貧窮小女孩每次都謙讓地站在一步之外,看著其他孩子都拿了面包后,她才會去拿框里剩下的最小的一個面包,而且她從來不會忘記親吻面包師的手表示感謝。然而第二天,她卻總是得到比昨天更小的面包,但她卻依然不忘感謝面包師。直到有一次回家后,媽媽切開面包時突然發現里面藏著幾枚嶄新發亮的銀幣。媽媽驚奇地叫道:“一定是面包師揉面時不小心掉下去的,你趕快回去親自把錢還給他!”當格琳琴把銀幣還給面包師時,他卻說:“不,我的孩子,這銀幣是我特意放進去的。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上帝會給與他幸福。這些錢是上帝的獎賞。”
是啊,格琳琴雖然很貧窮,但她的謙讓與知足感恩卻值得我們學習,這讓我想起了《文明禮儀三字歌》中的一句話:守秩序,懂謙讓,不欺小,不恃強。
我又想起另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那天下午我剛到校,就聽同學說:“姚天琪的'后腦勺流血啦!薛老師陪他去醫院了呢!”我往姚天琪的位置望去,果然,他不在座位上。我趕緊問:“是怎么回事呀?”“聽說是一個高年級的大姐姐和他兩人在樓道里跑得太快太急……”望著姚天琪空蕩蕩的座位,想著他不能來上課,我和同學們都很著急很擔心。第二天,薛老師就去查看他被撞當時的錄像,然后在課堂上向我們講述了這件事情的經過,就是因為大姐姐在樓道里亂跑而同學才被沖撞流血的。因為這件事,姚天琪腦袋縫了針,一個多星期之后才頂著個“小帽子”來上課。
這次發生在我身邊的血的教訓,讓我對文明禮儀三字歌中“上下梯,莫推搡,人行路,應禮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要注意校園安全!都要做格琳琴小姑娘那樣懂守秩序,懂謙讓的孩子!
同學們,上面兩個故事告訴我們:文明禮儀在我身邊,文明禮儀從我做起。讓文明禮儀伴我行,也讓它伴你行吧!
文明禮儀在身邊作文 篇2
我們的國家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我國從古時候就十分注重文明禮儀。正如泰戈爾所言:“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它道謝的。”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的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口香糖的痕跡隨處可見。甚至有些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衛生,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走廊上追逐打鬧、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產。
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
做文明人,就要講文明話,不說臟話、粗話,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在課間活動中,總會聽見一些刺耳的臟話從同學的嘴里脫口而出。他們可能沒有感覺到什么,可這卻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和修養。別人會對這些同學報以鄙視的目光,這些同學的形象也會大打折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所以,請大家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說話文明,“拒絕臟話!”
我們還要遵守八不行為規范:1。安全出行不違規、2。垃圾分類不落地、3。節儉用餐不浪費、4。紅白喜事不奢辦、5。言談居住不粗俗、6。文明上網不低俗、7。旅游觀光不任性、8。經濟生活不失信。
做文明人,就要自覺養成文明習慣。比如在課間不追跑打鬧,不玩危險的游戲;愛護花草樹木,不隨意攀折樹枝;公共場所要排隊,不推擠,不大聲喧嘩;要保護環境。從今天起,大家行動起來,彎下腰,撿起腳下的廢紙,這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文明禮儀在身邊作文 篇3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以其彬彬有禮而注稱于世。禮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主組成部分滲透于社會各界的每個角落。如:“家庭禮儀”、“學校禮儀”、“課堂禮儀”、“公共禮儀”、“出游禮儀”等,對我而言,“公共禮儀”是最值得學習、運用和踐行的。
在生活中有著很多很多的東西都是公共的',如:公交車、圖書館、電影院…………這些場所都是最能體現公共禮儀的地方。在公共交車上,總能看見一些年輕體壯的小伙子坐在給老、弱、病、殘、孕專門的座位上,一些老人上車也視而不見,這種情況非常常見。但作為講文明的我們只要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上車就會給他們讓座,在公交車的廣播上經常會播放“給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大部分乘客都會主動讓座。車到站時應該依次排隊,對婦女、兒童、老人以及病殘者要照顧謙讓。上車后不要搶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在其他座位上。這些乘車禮儀雖然十分簡單,但大家不是都能做好。星期一,我放學后接到媽媽通知要到城南去吃飯,讓我座587路公交車去。我走到車站準備坐車,兩三分鐘后,車來了我發現已經沒有座位,就站在一個角落。“×××站到了…………”,一個叔叔下了車我便坐了上去。這時一個老爺爺杵著一根拐杖上車。大家看到都不讓座,我站起來扶爺爺座到我的座位上,爺爺夸夸我是跟好孩子,我心里甜滋滋的。讓座其實就這么簡單,但有人就是不會給老人讓座,我們應該改掉這種壞毛病。
在安靜的圖書館里,大家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看書。圖書館里的文明禮儀也很多。在圖書館里保持安靜不能打接電話,小聲說話是對別人的尊重。不要隨地吐痰,吸煙。不能在書上亂涂亂畫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發人。在這些小細節里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素養有多高。進入圖書館之前還應穿戴整齊,夏天不能穿背心和拖鞋來圖書館看書,這樣很不雅觀,很不認真,很不嚴肅,不帶零食、水果等食物入管,如果在圖書館吃東西會影響別人。這就是圖書館中的禮儀。
著名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讓我們大家都提高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禮儀文明人。
文明禮儀在身邊作文 篇4
近段時間,我們常看到電視上在播放的“講文明,迎奧運,樹新風”的公益廣告,我也時常在想文明這個詞的含義,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人都不講文明:什么服裝“破破爛爛”,頭發剪的像
“掃把星”。其實這只是外表,人類在不斷的發展,文明也肯定在不斷的進步。所以在這兒我要說:文明就在身邊。
古人在我們看來是很講文明的,如“負荊請罪”等佳話一直流傳至今,而且還有很多文明的詞語,如“久違”、“留步”、“承讓”一直印在我們的腦海里。但我們現代人也有佳話,李嘉誠
就是一個禮賢下士的“伯樂”,靠著自己的文明成就了一番事業。我們文明的詞語也有很多,只是我們把它們當作家常話罷了。所以古人有文明,我們有更大的文明,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現在我們中國人的大事就是迎接奧運,也提出了“講文明,迎奧運,樹新風”的口號,其實我認為不用提我們也能做到。這并不是驕傲,況且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我也親眼看到了。我就看
到了好幾例的文明:如剛好在今天下午,我看到一個老爺爺艱難的騎著自行車,車上有重重的鋼管,身上的汗不停的流下來。后面在“鳴叫”的'摩托車的主人似乎做不住了。我還以為他要去跟老爺爺說走快點,
誰知他卻上去幫老爺爺推了一把。于是車子很快就被推了過去,老爺爺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年輕人的臉上也露除了笑容。那笑容就是幫助和被幫助的快樂,洋溢著人間的真情、人類的文明。
說到這,大家也許會問我“你是怎么做的呢?”。那我一定會用真誠的口吻和平靜的語氣說:“我做過文明的事,但那是很平常的。每個人都做過,也都有能力做。不用“講文明,迎奧運,
樹新風”,我們每個人都是文明的榜樣,都是文明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