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

時間:2021-08-10 10:58:49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2017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

  導語:對于那些過往歷史的記憶,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的特殊承載——檔案,沒有人物訴說的聲情并茂,沒有日記的情感宣泄,也沒有史書的生動演繹,但一如它們所兼有的內在價值之余,或更為客觀,更為翔實。下面是2017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歡迎參考。

2017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

  篇一:2017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

  《檔案多情似故人》

  乍想,真的不知如何去描摹你,具象也抽象,單純也復雜。如此親近又如此陌生,是怎樣的距離與關系呢?思之又思,不禁產生些飄渺的情愫與遐思。

  如果可以把檔案稱作朋友,那么,我們的邂逅可謂晚,相交可謂短,相知可謂淺。但這不妨事,畢竟現在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相伴、相守,足矣!

  年輕時,檔案于我是無交集的平行體,聽之甚少,親密接觸便更少可能。若那樣算錯過,一段綿長的時光和淳厚的機緣,是令人遺憾的。又或者,這樣正好,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恰在彼時,人生多了許多積淀后相遇,才配交淺言深!

  此時剛剛好,不是嘛?在那樣不經意間交集成點、成線,既而成面,是驚喜亦是之后悠長的守望。好好的相攜著前行,相信是彼此所愿。

  與檔案廝守的日子,雖忙碌卻分外靜謐、安然,一顆心沉在舊墨與故紙的香氣里,洇出一片如夢如歌的光景。像日影里虔誠少女的祝禱,成路人心中鐫刻的剪影。相視相對中,門外、窗外的喧囂是他們的。我與檔案廝磨著日復一日的光陰,心的疲憊在翻揀、修補、整理、裝訂中舒緩成流溢于齒間、唇邊的輕歌淺唱。怎樣的逍遙與放縱呀,繽紛的言語亦顯蒼白寡趣,無以成說。

  更像是一種修行,以這樣的方式穿行在歷史與現實間,一行行一排排。身影或徐行或靜止,目光、指尖觸及,無不肅然。幾多人事滄桑,幾許往事依稀;幾多豐功卓然,幾許偉業輝煌。檔案——凝固的歷史,以沉默的情狀,生長著撼人心魄的力量。所謂深水無聲、深情無語,隔著悠遠的時空矚望,洗盡鉛華的素淡里蘊蓄著蓬勃的生機。伴悸動靈魂的注目、遙想,成生命長卷上哲人的詩章。

  檔案是沉默的,亦是生動的,故紙堆里跳動的愛與火焰,情與夢想,照亮著一片一片時間的海洋。

  亦師亦友般相處著,春暖秋涼,風飛雪舞。倦了、傷了、痛了,一頁頁撫平,一張張修復,精細柔婉中絮絮地拂去遼遠歲月里那一處嘆息,也療除了發自心底的陣陣疼惜。那靚麗是青春般嶄新的,愛且喜著。憂樂相伴的靜默光陰是豐富而閃亮的,多了沉靜、少了擾攘,真的很好。

  每每暫別,都是痛并快樂著。牽掛著你的去處是否安然,是否被善待,是否可以早早歸來;歡喜著你去發揮著你的使命與功效,怎樣的厚積薄發,怎樣的克盡職守,怎樣的化腐朽為神奇。那一篇篇精妙論文、一部部恢弘巨著的誕生;那一份份繁復工作、一項項重要科研的完成,都有你強力的支持,都有你巨大的貢獻,你卻依然沉默著。在需要時付出,在絢爛處無語。我心疼著,更驕傲著,那樣深邃的情懷,那樣廣博的內涵才是你的模樣。

  指尖、心上,你是鮮活而靈動的,像歷史的精靈飛越時間的浩渺,停歇在我平凡的生命里,是樂是幸!不去想這樣的緣分長或短,深或淺,只去好好珍惜、好好擁有,眼下、當前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把檔案看作了朋友,才會漸生幾許相見恨晚的情愫。以史為伴,與友為鄰,一顆心向著清明與睿智。孤獨不近、煩擾難侵,故人般守護著,無言的相交,無語的相知。滿眼的你令言語失色、時間停滯,初遇時的慌亂與欣喜如昨。今天的你,依然那么新鮮而神秘。常懷好奇與探索之心,向著你。

  我知道,一切的過往都還不夠,在將至的守望里,會有更多的傳奇和故事,會有更深的思索與探尋,彼此成長、相互豐富,是渴望更是祈愿。

  這樣略顯矯情的生發,獨獨是我眼里、心中的。但怎么辦呢,于我,檔案無言卻多情,似故人。那些點滴、那些懷想,充耳縈懷,是友人的舒解與規誡,是故交的相扶與陪伴,看似無形無聲,卻以一種后知后覺的方式存在著。細細思量著,便冒昧地矯情、切切地生發了。

  真摯也好,言過也罷,如此成說,且算作一種紀念吧!一段神交的益趣,一場靜默的喧嘩。

  篇二:2017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

  《檔案新韻》

  我不是一個檔案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經歷中,曾經接觸過檔案,逐漸認識了檔案,也受益于檔案,對檔案有著一種難以忘懷的情結。

  一

  1993年10月,我到局行政辦公室工作。辦公室有12人,沒有檔案員,也沒有檔案室,雖然已經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但人們對檔案還處在陌生的狀態。一天,我走到一樓距門衛較近的一個房間,看到堆放著七、八麻袋東西,用細鐵絲穿連著麻袋口,一部分裸露在外面。問后方知,是準備送到廢品站賣掉的。我打開一個麻袋口,隨手一翻,竟是些紙質文件和資料。在那個時期,文件和資料散放在機關的.各個部門,沒有統一管理?吹竭@些資料總覺得不應該當“廢品”輕易賣掉,便找人搬到三樓的一個房間里存放起來。

  1996年,檔案達標在自治區國稅系統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檔案達標是檔案管理規范化的重要標志。第二年,克拉瑪依市國稅局檔案達標全面啟動,成立了組織機構、培訓人員、制定方案等組織實施。檔案的可貴在于資料,檔案的生命力也在于資料。因此,三年前存放的資料,有了用武之地,這些“廢品”變為“寶貝”,身價倍增,成了支撐檔案立卷的重要來源?梢娰Y料的命運如同人的命運,跌宕起伏、榮辱成敗竟在一瞬間。

  在整理檔案的日子里,按照標準認真分類、鑒定、編目、整理,凡是用圓珠筆起草、復寫紙書寫的文件底稿全部進行了手工抄寫;書寫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進行復制;檔案不完整的材料進行了補充;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文件進行裁剪、裱糊,確定保管期限。完成了稅務部門1980年至1997年文書、會計、稅收、基建、聲像、設備檔案的全部組卷,將過去零散存放的資料,第一次裝入文件柜,放進了檔案室。整個過程傾注了檔案工作人員的辛勤勞作,機關檔案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分散到集中、從隨意到規范的轉變。同時,制訂了檔案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利用、借閱制度,建立了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形成了單位領導分管、辦公室主管和檔案人員具體管的檔案管理網絡體系。1998年10月,局檔案管理評審驗收為自治區一級單位。隨后,5個基層單位的檔案全部達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全局檔案管理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躍。

  一個基層單位,檔案的規模和數量同政府機關、大型企業相比,乃是“冰山一角”,但畢竟填補了稅收工作的一項空白。人們在方便、快捷的查詢中轉變觀念,又在檔案利用和成果轉化中增強了檔案意識,檔案為稅收工作增添了“助推器”,它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出來。由于工作的調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很少去涉及檔案。

  二

  事物往往在循環往復中發展,2008年3月,我承接了《克拉瑪依市國稅志》的編篆工作!抖愔尽繁仨氁允穼崬橐罁,以資料為基礎,檔案則是素材的主要來源。我們再一次走進了檔案室,一切感到那么熟悉,作為局檔案達標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過去的事仍然記憶猶新,當年的工作場景,不時浮現在眼前。

  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密集架,猶如一列列整裝待發的列車,駛向遠方;翻開一頁頁殷實的檔案,猶如一幅幅稅務工作的畫卷,撲面而來。我們用8個月的時間,卷卷過目,獵取需要的大量素材,在字里行間采集數據。如今,一部反映克拉瑪依稅務系統50年發展歷程、記述主要事件、盤點稅收工作89萬字的《稅志》“浮出水面”,即將付梓出版,檔案資料為《稅志》提供了“半壁河山”。檔案不僅利在千秋,它更惠及當代,沒有檔案,《稅志》將會步入無根可尋、無源可朔的境地,我們應該感謝檔案。其實,在一部檔案里蘊藏著巨大能量,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遺憾的是還沒有得到所有人的重視和認同。

  在《稅志》的編篆過程中,為了史實可靠,數據準確,敘述完整,曾經到數個檔案館(室),多方查找資料,深感檔案的重要。因此,我們應該動態地看待檔案,每當走進檔案室,就像進入沙漠深處的人們有一種對水的期盼;每當獲得到索要的素材,就像步入玉龍喀什河,有一種雙腳踏到和田玉的感覺和喜悅。檔案以它固有的形式,儲存于室中,靜靜等待,無怨無悔,不計得失。當人們需求時,傾心相助,薄積厚發,惠澤社會,無不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三

  生存在書寫歷史,奉獻在創造歷史,克拉瑪依是一個以石油而得名、又以石油而發展的資源性城市,早期的稅務工作者,從四面八方聚集在這片“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的土地上,經受了風大、水少、炎熱、干燥的考驗。在工作條件簡陋、物資斷缺的條件下,克服困難,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年華。但在現實中,留下的文字資料很少,音像資料更難以尋覓,皆源于過去沒有建立檔案。在那個時代,人們往往重視看到的東西,殊不知看不到的東西往往比看到的東西更加珍貴,F在的克拉瑪依水與城市相映、藍天綠地、人與自然和諧、石油文化與現代氣息相互交融,稅收工作進入了規范化、法制化、信息化的軌道,居住環境和生態環境都得到了改善,人們正在分享著改革開放帶來的豐碩成果。倘若有那么一個部門或有那么一個人,能把那段歷史資料保存下來,記錄下來,讓今天的人去了解過去,把老一代艱苦創業精神傳承下去,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業績,亦必將是稅收事業的一名功臣。

  人在旅途,一個普通工作人員,不論在那個工作崗位,很難成就一番事業,能把“工作當事業干”足矣。間接的接觸,切身的經歷,體味到檔案工作的平淡、繁雜,正是千萬個檔案工作者經得住平淡、不厭于繁雜,支撐了檔案事業的發展,鑄就了檔案事業的輝煌,值得可敬。喜看今天,檔案不僅局限在機關、企業、社會團體,且已經步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逐漸進入到平民家庭,真是應了哪句“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乃是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檔案正以它獨有的形態根植于人們的腦海里。

  如今,20年已過去,“彈指一揮間”,過去的事情還是那樣清晰,如同在昨天,意想不到是幾麻袋即將丟棄的資料,由于一個不經意的決定,成就了克拉瑪依一部稅務檔案。倘若失去那些資料,哪有檔案的延續和完整;倘若沒有檔案管理的達標,又哪有今天的《稅志》。歷史是現實的向導,更是未來的人指引,一部檔案存儲著歷史,一部《稅志》在述說著歷史,一切都將淡淡過去,一切又將漸漸開始。

  篇三:2017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

  《檔案是我終身的伴侶和依托》

  窗外,是車水馬龍熱鬧喧嘩的大街;窗內,是靜謐安詳溫馨整潔的檔案室。這里似乎是個容易被遺忘的角落,卻也是我奮斗了半個世紀的地方——從當年青春年少,到如今年逾古稀。我在這兒親手整理的檔案,不下幾十萬卷,看到這些檔案,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有種莫名的感情。

  我和檔案工作的緣份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淵緣還得追溯到高考時,17歲時我考上了清華大學,卻因為沒有檔案專業而放棄,選擇了公安檔案工作。從一名普通的檔案員到檔案處長直至退休,一步也沒有離開過檔案崗位。曾經的同事,因為耐不住寂寞和清苦,紛紛轉行,而我選擇了堅守。對于我來說,17歲以來就做了一件事----收集公安檔案,其實更準確的年頭說法應該是40+12,2001年退休后,我出于對檔案工作的喜愛,不計報酬地又整整“白干”了12年,曾經有人問我:“劉老,你早就退休了還這么干,到底圖個啥?”,我答道:“我與檔案有不解之緣,做檔案工作就圖個充實”。為此,2010年12月24日,新華日報以《她碼起的檔案比4座紫金山還高》為題,報道了我的事跡。

  功夫不負有心人

  作為曾經的市公安局檔案科負責人,我承擔著市公安局32個科室、3個分局的文書立卷歸檔工作,擔負著所屬6個區縣(市)局直至298個基層派出所檔案工作的監督指導任務,工作量大面廣,任務特別繁重。每年要經我手接收整理檔案1500余卷,核對文件14余萬份,接收業務檔案5000余卷。要按時保質的完成工作任務,加班加點搞突擊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就拿南通市公安局申報晉升省公安一級先進檔案室那一年的事來說吧。我清楚的記得,1995年省公安廳開展創建先進檔案活動,要強的我,提出了南通市公安局年內爭創一級先進檔案室的目標。目標易訂,實施艱難。首先是人員少,原本有3個人的檔案科由于另2人外調、外借,科里實際上只剩下我一個“光桿司令”。其次是檔案設施陳舊,空調、電腦等硬件設備一個沒都有。面對檔案室人手少、硬件設施差,我信奉“心誠則靈”和“有志者事竟成”、“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向市局領導立下了“年內一定要晉升省一級先進檔案室”的軍令狀,軟件不達標由本人負責,硬件請領導予以協調和支持。我的決心和誠心終于感動了領導,局里在經費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撥款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等現代辦公用品,一下子安裝了十組密集架。時任局長李志斌還把自己辦公室的空調拆下來裝到了檔案室,硬件問題全部解決。為了使軟件達標,我鉚足勁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干,全年沒有休息過一個星期天,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專題匯編10萬余字15冊、專題目錄1128條33萬字、檢索工具8種。為趕時間、保進度,我來了個“全家總動員”,發動全家人利用休息時間到檔案室幫忙。材料寫好叫兒子、女婿打印(我子女全部是警察),統計材料叫女兒幫忙,裝訂案卷請老伴切邊、裝訂。為節省開支,檔案庫房的塑料地板自己動手鋪,油漆自己刷,處處精打細算。長時間的工作,導致我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經常“大病沒有、小病不離”,我就邊吃藥邊上班。有一天,由于夜里赤腳搬檔案著涼,我高燒達40度,去醫院掛水,次日退到38.5度,這時恰好省公安廳組織對南京市局的檔案考評,我為了學習借鑒經驗,拔掉針頭連夜坐船去了南京。同室的病友說:“你為了工作,連命都不要了,何苦呢?”我回答說“放心好了,我還沒完成任務呢,垮不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年底,南通市公安局以檔案人員跨進了省一級先進檔案單位的行列,而同時晉升的另2家兄弟公安局檔案科的人員都在10人以上,可以說我憑著一股干勁,不可思議地實現了爭創目標,省內同行無不稱嘆。96.7.15省廳給我榮記個人二等功,96.8.7號召全省公安檔案工作者向劉勝華同志學習的通報。

  故紙堆里來破案

  由于長期從事檔案工作,我對檔案工作充滿了感情,檔案室里凡是經過我手的案卷,我如數家珍、了如指掌,并盡可能地發揮檔案服務現實斗爭、服務人民的作用。2010年4月,16年前在海門縣余東鎮犯下命案的犯罪嫌疑人張某被捉拿歸案。雖然,張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但審判僅憑口供無法定罪。辦案民警找到了我,聽了簡短的案情介紹,我就準確地報出了所需檔案編號,并快速調出一張當年犯罪嫌疑人遺落在現場、如今已泛黃的留言條,為案件提供了關鍵的證據。為服務實戰需要,我先后提供有效檔案18000多次,協助偵破650多起疑難案件。聽到大家稱為我為“幕后神探”,我覺得這既是對我的肯定,更是鞭策和鼓勵。

  檔案助人改命運

  一份檔案記錄著時間推移的痕跡,是人生大事節點的總結,就是這一份小小的檔案,不僅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更能化作一條溫情的紐帶。多年來,我細心地呵護著每一份檔案,并通過一紙檔案,幫助許多人、許多家庭改變一生的命運。啟東市向陽鎮陸彩萍的父親陸振祥,解放前入伍參加了革命,1958年卻被錯判成反革命處決。1979年,和她父親相同遭遇的人陸續平反,但陸家拿不出證明父親身份的材料。奔走10年無望后,陸彩萍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到了我,道出了心中多年的苦楚,不禁淚流滿面。我急她所急,立即在堆積如山的檔案中,找出了她父親當年所在部隊的花名冊,并到南通中級人民法院找到了當時判決卷宗。證據終于充分了,一場30年的沉冤終于平反,組織為姐弟倆安排了工作,其母親每個月也有了生活補貼。1981年11月3日,通州石港北渡村二組王宗言家,突然上演了“天下掉下個失散33年的小妹妹”的人間喜劇。原來,7歲時被送到上海當童養媳,后輾轉到大連定居的李小妹,偶然從報上看到我利用檔案幫助失散親人團聚的事跡后,就千里迢迢找上門來。因為年頭太久,我心里并沒有底,但我覺得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百分之百的努力。于是,我花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埋頭于檔案室,猶如大海撈針,終于找到了一份關于李小妹出生地的檔案記錄。然后此時,她的家人早已搬走了。一時斷了線索,但我沒放棄,通過追蹤戶籍檔案并經多方聯系,最終在通州石港找到李小妹的大哥王宗言。一家人喜極而泣、抱頭痛哭。面對此情此景,我保持著一份平靜,因為,這一切對我來說是應該做的,為了他人幸福、家人團聚,即使再苦再累,也值!

  數十年的耕耘換來組織的褒獎和鼓勵,我連續25年被評為南通市檔案先進工作者,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先后發表專業論文100余篇,其中28篇獲省以上獎勵。2009年10月,江蘇省職稱辦高票破格晉升我為高級研究館員,我也由此成為全省第一個,也是唯一一位退休多年后獲得正高級職稱的檔案工作者。2011年6月,被市檔案局評為首屆全市“十佳檔案員”,收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并榮立三等功。

  埋首檔案工作,使人感到這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其間有苦亦有樂,有酸也有甜。有我們的檔案工作給其他工作帶來了成功的喜悅和自豪,也有一些人對我們工作的不理解而產生的煩惱。盡管有風霜雨雪,盡管有這樣和那樣的困難和苦澀,但作為一名執著的檔案工作者,我將始終熱愛自己的工作,并將檔案看做是我終身的伴侶和依托。

 

【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相關文章:

2017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檔案我們共同的回憶?06-09

我與檔案的十五載情緣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05-16

城建檔案伴我行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05-16

2017年國際檔案日征文范文06-12

國際檔案日獲獎征文800字?06-06

2017年6.9國際檔案日主題06-03

2017年6.9國際檔案日活動主題06-02

2017年第69個國際檔案日主題標語06-03

國際檔案日宣傳標語06-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A∨ | 在线欧美2222 |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日韩AV一区五月天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