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回憶高中生作文800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華】回憶童年的作文合集五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回憶童年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回憶童年的作文 篇1
童年是我的百寶箱,回憶是它的鑰匙,每次打開我的百寶箱,我都會收獲很多快樂,珍惜我們的童年吧!昆明的冬天很少下雪,但今年的一個早上。我一覺醒來,拉開窗簾,花園里已鋪著厚厚的雪,天空中還有白雪飄舞著,昆明下雪了。
我沖出房間,在這白色的世界里,那些曾風流的小草,此時像冬眠一般,躲在雪白的厚厚的毛毯下,很難看見它們的蹤跡。我抓起一大把白胖胖的雪團,讓它飛呀飛呀,飛到我身上,變成一掠清涼的.水花,那飛舞的雪花,像是鵝毛鋪在山上,像是蒲公英被撒向大地,又像是無數幼小而不可名狀的生命,在茫茫的天空中沉浮,顫動,蕩漾。
小雪花多美麗呀!然后我把我的小伙伴們叫來一起玩耍。我抓起一把雪,捏成圓形,往一個朋友身上扔去,他的背上立刻開了一朵白花,他也抓起一團雪扔了過去。我左閃右閃,躲過了他的攻擊。我們打完雪仗之后,又來堆雪人,只見他把一個小雪球滾成了一個大雪球。
我們用這個做它的身子,然后我學著他的動作滾了一個小雪球,做成了它的頭,我又從家里那來了一根胡蘿卜當它的鼻子,再撿了兩顆小石子做它的眼睛,雪人完工了,我們圍著它轉呀轉,跳呀跳,似乎把它當成了我們的朋友。這場雪給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回憶童年的作文 篇2
我的童年是在山青水秀的家鄉梅州度過的,那里四面環山,山中間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周圍長滿了綠油油的蔬菜和新鮮的水果……那是我童年的活動室,是我曾經最愛的地方,那里無論是春夏秋冬,都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快樂。
每當清晨慢慢靠近我們,我就會跟隨著表哥、表姐、大人們去農田里,給植物們澆水施肥,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我在澆水的同時,也時常會和表姐在田野中追逐打鬧,一個個小小的腳印留在了未干的泥土里,成為了這里的風景之一。
快到中午了,我們大家忙了一個上午,終于給農田澆完了水,望著濕潤肥沃的土地,大家高興的笑了。此時,火紅的太陽掛在了遙遠的`天邊,猛烈的陽光照射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表姐和我受不了猛烈的陽光,便來到清澈的河水邊,在那大樹下乘涼。我們常常拿著路上撿來的小石頭,往水里用力一扔,水花立即賤了出來,不偏不倚,正好淋到了我們身上,清涼的水撲打這我們的臉龐,涼爽極了。小石頭激起的波紋一圈一圈蕩漾著,漸漸流向了遠處的天邊,我們不停的扔著小石頭,一次又一次被河水打到臉上,就像是在洗澡一樣涼爽而又舒適。
每當夜晚來臨,一輪明亮的圓月掛在天邊,無數的小星星眨著小眼睛,深情的凝望著大地。這個時候,該是我們吃水果的時間了,我們一家人圍成一個大圈子,靜靜的品嘗著外公種的西瓜,西瓜大而圓,甜而美,冰而爽,勞累的我們逐漸舒服了,疲累慢慢的消散了,逐漸消失了。
我的童年有著許許多多甜美的回憶,慢慢成為我最喜歡的童年回憶。
回憶童年的作文 篇3
今天是陰天,該干什么呢?我思考著。不知不覺,我的目光落到我們家的大鏡子上,“哈哈哈”我笑了起來,想起了我6年前所發生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星期四的下午,姥姥出去買菜了,媽媽去上班了,我們幼兒園放假,所以我獨自待在家中。不知不覺中,我來到了鏡子前。“哎呀”怎么前面有一個和我長相一樣的“人”,這太奇怪了!我上前用手摸了摸,我不摸還好,但摸了就嚇一跳,那人竟然平平的,好像也要來摸我。我趕緊后退幾步,遠離這個“怪物”。“好你個大怪物,竟敢學我,看我怎么收拾你!”我氣憤地說道。我掄起手,那“怪物”也掄起手,我狠狠地“怪物”打了一下,那“怪物”也狠狠地打了我一下。呀,真疼啊!真把我給嚇著了,剛剛那股囂張的'勁兒一下子全沒了。壞了壞了,那肯定是怪物王國里的國王,又平又會動,還會學我,還能打人。我急忙遠離這個“怪物”,躲到我房間里去。
不一會兒,姥姥回來了,我急忙緊張地跟姥姥說:“姥姥,不好了,有一個怪物國王來我們家了,怎么辦呀?”“啊,怪物國王?”姥姥被我弄得一臉霧水。“什么怪物呀,別騙姥姥啦!”“姥姥,我說的是真的,不相信我領你去看呀!”我急忙狡辯道。姥姥好奇地跟著我走到鏡子前。“呀,怎么又多了一個怪物呀,是不是又來攻擊我的?”我害怕地說。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躲到姥姥身后,不由得發抖起來。
姥姥一看,哈哈大笑,我問:“姥姥,你笑什么?你不怕它嗎?”姥姥轉過身對我說:“這是鏡子,根本不是什么怪物,你看。”只見姥姥左搖右擺,鏡子里的人也左搖又擺。經過姥姥的一番講說,我才明白,原來鏡子可以把人“印”進去,人們可以從鏡子里看出自己的影子。怪不得我干什么,它也干什么呢!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6年,但每當想起來,我就依舊會“哈哈大笑”。
回憶童年的作文 篇4
雖然從沒離開過這個城市,但我始終沒有回過兒時生活過的家,如今想回去看看,房子卻已經不在了。世間太多的美好是在不經意間流走的,流走的不再回來,失去的也不再重現,于是只能懷著珍重的心情搜尋記憶的碎片,把它重新拼接起來組成一張張發黃的相片,掛在記憶的墻上,想起來就看看它。撫摸著這些珍貴的照片,就像望著想念的親人逝去的背影,聆聽記憶的窗口飄出童年的歡笑,就這樣多少次在夢中與它相見,又多少次在夢中落淚,醒后,總是黯然神傷。它留給我太多的回憶,讓我每每想起來只有內心的酸楚。記憶的鎖不知被打開過多少次,而每次打開它總會讓我有同樣的感受,從來沒變過,也不曾減輕過。這種感覺讓我甚至不敢再去想,可又不能不想,有時已經站到了記憶的門口,卻不敢往里再邁進一步。我真的怕打擾這份平靜的美好。
兒時居住的家是一處普通的平房,對別人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處民宅,但對我來說這里卻是我金色的童年。這里裝滿了我兒時的歡笑、調皮、天真和不懂事,還有許多值得追憶和珍藏的往事。現在這些都已經離我而去,讓我只能在記憶中搜尋。那時房子并不是很老,而且還種了許多牽牛花,爬滿了和鄰居家相隔的磚墻,有的還伸到了隔壁,。與正屋相連的墻角處用磚頭圍了個花池,里面種著些花兒。院子不大,可這里連同這個院子里的幾間屋子卻記載了兩個和藹、慈祥的老人和一個懵懂的孩子的日日夜夜。這兩個善良、本分的老人,歲月的風霜全然不顧他們已經花白了頭發,依舊在他們臉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皺紋。正是他們用樸實無華的心和勤勞靈巧的手為我精心打造了美好幸福的童年。記得每到晚霞把天邊染紅的時候,空氣中便會彌漫著晚飯的香味兒,奶奶就會拖著長長的尾音呼喊著我的名字把在附近玩耍的我喚回來。聽著那熟悉的聲音,那長長的尾音,那親切的聲音,久久在耳邊回蕩……也許東西越陳舊的越有味道,時間久了,回想起這些讓人覺得像是昨天似的記憶卻越發顯得蒼老和傷感。還有屋子里的一桌一椅,院子里的一花一草,爺爺的一斧一鋸,奶奶的一針一線,這里所有的一切無不記載著童年的幸福和甜蜜。夏夜的葡萄架下,躺在爺爺做的躺椅上,吃著奶奶送到嘴里的葡萄,聽著奶奶講的故事,羨慕得連旁邊的茉莉花和丁香花兒都使勁兒的噴著香。奶奶哼唱的搖籃曲我已經不記得了,但那卻是我童年的記憶里聽到的最美的歌謠。
重拾記憶的碎片,是院子里除正房外還蓋了兩間廂房。大的一間讓爺爺當木工房,另一間則被奶奶用來做廚房。我就是聽著爺爺的木工房里發出的拉鋸聲和叮叮咚咚的鑿木頭的聲音,吃著奶奶在狹小、悶熱的廚房里做的香噴噴的飯長大的.。鉆進木工房里,玩著爺爺用靈巧的手做的木質玩具,一待就是一整天。奶奶看我弄臟了,不顧疲憊的身體趕緊給我洗澡、換衣服。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太不懂事了。由于日夜勞做,爺爺病了。但他剛一有病時,就好像知道自己將要離開我們去到另外一個世界,所以,他開始寫遺囑。當時,我知道他病了,也知道他在做什么,但從沒往心里去過,也沒關心過他。直到后來他躺倒在病床上斷斷續續地對家人說把他的東西留給我時,這才知道他寄予我多么大的期望。他是讓我傳承他一生鐘愛的事業,在他心里事業甚至可以是他生命的延續。
當我用顫抖的手打開這段時光時,也同時掀開了記憶中讓我淚跡斑斑的一頁,這一頁不僅讓我在骨肉分離的痛苦中感受到了難以割舍的血脈親情,也從此讓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終生難忘的童年的花園。爺爺走后,又和郁郁寡歡的奶奶生活了一段時間,而奶奶則對我傾注了更多的愛。接著,我回到了父母的身邊,但我卻不怎么喜歡那里,因為奶奶這兒才是我真正的家。后來,每次隨著父母看望奶奶時,都會看到奶奶落淚,到了要走的時候,奶奶總是說時間還早,盡量讓我多待一會兒。而每次真走的時候,奶奶都會步履蹣跚的揮著手送出我很遠很遠,等到了互相看不見的拐彎處,我們都知道,彼此開始落淚了……
奶奶走了,在昏迷中沒有給我留下一句話。她單獨生活的那段時間里,我沒能經常去看她,我感到深深的遺憾,這種遺憾也是永遠留在我心里的內疚。懵懂無知的我當時只知道她對我的眷戀,卻沒能讀懂她全部的愛。后來,漸漸的我懂得了她對我的愛中不僅有眷戀,還有一種依戀,一種相依為命的依戀。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遇到過很多風風雨雨,但任憑風吹雨打,沖走的只是塵世的鉛華,卻抹不去童年的記憶。每每打開這段塵封的歲月都會深深觸動我的內心。它不僅僅是一段童年的時光,也是一段用生命詮釋的至臻的愛,而且讓我在得到愛的同時也懂得了愛。我將帶著這份愛繼續走下去,直到走完自己的人生。
回憶童年的作文 篇5
在班里有許多的趣事,其中令我最難忘的的一件事在一年級。
那件事發生的經過因該是這樣的:在開學的第二天時,我把老師安排的座位忘了,再加上我的同桌與前面的一個男生十分的像,但是前面的男生旁邊的同桌已經來了,我二話不說,上來就和前面男生的同桌說道:麻煩你能讓開一下嗎?這里說我的位置。那女孩子并沒有回答我,而是繼續找她的'書本。我在那里愣了五秒鐘以后,后面的男生說:嘿 !
同學,你的位置在這里!我有點不好意思,匆匆忙忙的與他說了一聲對不起就走開了,到了位子上了以后,我的心里很糾結,不是因為為什么要與他說那句話,而是為什么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