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端午節作文

時間:2023-01-08 16:03:37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端午節作文(匯編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匯編15篇)

端午節作文1

  楚國人民非常悲傷,他們成群結隊地來到汨羅江向屈原致敬。漁民們劃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一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扔到河里,說如果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咬醫生了。人們看到后紛紛效仿。一個老大夫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河里,說要打暈龍水獸,免得傷了屈大夫。后來,由于擔心飯團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大米,在大米周圍包裹彩色絲綢,并將其發育成棕色種子的想法。后來,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到端午節,中國大地上到處都是熱鬧的氣氛,家家戶戶門前掛著艾葉,大街小巷飄著粽子香,各地都在舉行龍舟比賽。其中,吃粽子是最常見的習俗。粽子有不同的形狀和品種,包括紅棗、肉、豆沙和蜜棗.我最喜歡的食物是蜜棗,它剝開粽子的葉子,聞起來很香。白糯米里有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我感覺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其實是為了紀念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我非常喜歡端午節,不僅因為粽子的香味,還因為它的意義豐富。這個節日蘊含著祖國人民的深厚感情,承載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應該保護它,繼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2

  端午——粽子,雞蛋,扎五彩線,再買個香包掛脖子上,香飄萬里。如今上小學的女兒亦如兒時的我,扎著美美的五彩線,四處吵嚷著跟人家頂雞蛋,被記憶之門悄然打開,顯露出溫馨如昨,甜美似夢的一頁。

  睡夢的女兒,似乎感覺有人在動她的小胳膊與腳腕,睜眼一看,胳膊腕與腳腕里,被拴了一根細細花花的五彩繩,有艷麗的大紅,有清澈的湛藍,有豐收的金黃,還有丁香的淡紫,與純白的絲線交織在一起——這繩兒據說能辟邪,小孩要從初一一直扎著它,直到端午后的第一場雨,把它扔在低處水洼里,就能驅蟲趕蚊,驚嚇草蛇,消災避難,逢兇化吉。端午當天在買一個香草荷包別在女兒的衣襟上點綴,走路時,猶如香袋一般,隨風發出股股幽香;掛在家里是擺設,散發出的香味能充盈大半個屋子。

  在女兒幼小的世界里她膚淺的認為端午就是吃粽子的節日。談起端午,還真要追溯到2200多年前,那一年的農歷五月五日,屈原懷著對楚國深深的眷戀,投汨羅江自盡。人們追到洞庭湖,就包了粽子,投到江里去祭奠屈原。在一個節日里去重溫、體味屈原的品格,不由心生敬畏。中華民族文化燦爛、博大精深,聞香吃粽的節日里也帶著女兒去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若說五彩繩、香草荷包是以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兒時端午,那么遍插艾葉吃香粽,則是一種味覺與物質的享受,一種民俗文化與傳統飲食的發揚。端午,不僅僅是對偉大詩人屈原的一次深切懷念,更是家人團聚,粽香情濃的相伴相守。

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瑞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又稱之為瑞午、夏午、五月節、女兒節。有賽龍舟、踏青的習俗。而今天踏青我選擇了去爬西山。早晨三點半起床,同媽媽、姥姥到了西山。上山的人好多呀!我們隨著人群登上了名人峰,然后往回返,沿途看到了中彈樹,彰子松,樹王,連理松等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樹木。

  我邊走邊采路旁的黃花,我還看到野韭菜。到了山下有好多商家,有賣竹子的、賣艾蒿的、賣香包的、還有賣五彩繩的……我買了好多好看的五彩繩、香包、小粽子的掛件。到了家我已經很累了,加上又爬了山,好困呀,我真想倒頭就睡,“誰和我碰雞蛋”姐姐洪亮的聲音把我的睡意震沒了,趕快爬起來跑到廚房,拿起一個雞蛋,“開始吧姐姐”話音剛落,姐姐的雞蛋就把我的雞蛋碰碎了。“不行不行!”我有些不服氣。

  后來我知道了“先下手為強,后出手為軟”早知道我就贏了呀!碰雞蛋我輸了,吃雞蛋我可不能再輸了,再說我最喜歡吃雞蛋了,兩下三下,三個雞蛋已經被我吃完了。“洋洋,你困了”,姐姐見我哈欠連天,連忙叫我去睡覺了。“快起床,10點20了”,媽媽的叫聲,把我驚醒。連忙穿衣服到華彩去學古箏。中午回家,吃完午飯和媽媽到龍鳳新天地爭得“題王”,不幸的是我在決賽時被比下場了。不過還是得到了一條五彩繩和一袋洗衣粉。這個瑞午節是我最難忘的瑞午節呀!

端午節作文4

  戊子年五月初四,浮云蔽日,陰風怒號,淫雨霏霏,天地蒼茫。霜露所均紅旗重,雨霧之施綠葉翻。朝陰半開,晚云低徊,飛鳥匆匆,路人惶惶。是日也,會綿州堰塞湖之將潰,目景色之荒涼,余竟不察夫端午之又至矣。

  昔人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之謂也。疇昔之端午,雖居于蔽舍,然父母之叮嚀,親戚之問候,俱備矣。攜小兒入室,舉匏樽以消憂,飾香草以辟邪,嘆賢人之憂愁。

  俄頃釋然,萬籟俱捐,珍饈滿桌,箸不能停。少絲竹之樂事,有笑語之不休。酒足飯飽,停杯投箸,一杯復酹先賢。

  然戊子之年頗多坎坷,孟子有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與之仿佛。年初雪災肆虐于南,復有火車罹難于北,拉薩之亂謂之人禍,四川之震是為天災。

  今者距之大震二十日有余,余震頻仍,數萬同胞埋骨,多少高堂見背。江山萬里血泊,萬戶低落,遇之端午,亦不免嘆息扼腕,無甚節日之歡。

  然端午之至,豈不顧矣?明日之至,豈無望矣?天災可以摧物事,而不可奪人志。志之所存,明日之所存;若志之無存,萬事皆休矣。吾儕志尚存,幸甚幸甚,則家國之再建,可計日而待矣。

  一念至此,則向之凄風冷雨,不復焉。明日既望,奈何今日庸人自擾;端午既至,自當慶賀。雖與家人所處者貳,余意故鄉之明月必與此處同。

  嗚呼噫嘻!且飲酒邀月,明月之影落于黑子彈丸,家人必識之,然后知游子之陟岵陟圮,知游子之首丘望歸。

  風息雨止,天氣復清,喜雨潤物,泥土芬芳。意旭日之藏于云,不久當出,復澤大地,草木生長。

  念及之,復笑,又見端午。

端午節作文5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因為要吃粽子,所以媽媽要包粽子。媽媽首先把粽葉卷成空心的三角形,再往里面放進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把一粒蜜棗放進去,然后再蓋上一些糯米,最后,把頂上的粽葉折疊下來,再用線捆上,就大功告成了。我看到包粽子這么簡單,也躍躍欲試。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卷成空心的三角形,往里面放糯米,米放到一半的時候,放蜜棗,然后再蓋上一些糯米,把頂上的粽葉折疊下來,再用線捆上。我包的并不好看,扁扁的,還是三角形的。雖然我包的并不好看,但我依然興致勃勃。我剛想再拿兩片蘆葦葉,媽媽卻對我說:“你包的太小了,用一片蘆葦就夠了。”我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我包的又小又扁,太浪費蘆葦葉了。我拿一片葦葉包了起來。果然,用一片葉子包的粽子和用兩片葉子包的粽子一樣大小。

  經過我和媽媽的辛苦勞動,粽子終于包完啦!媽媽說,粽子要煮兩三個小時才好吃。粽子煮熟了,我拿出幾個自己包的粽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嗯,粽子好香啊!”我對媽媽說。“這是你自己勞動的成果呀!”媽媽笑咪咪對我說。“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在心里默默的說。這真是一個愉快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6

  對于我而言,端午節不僅是一個紀念日,而且還是一個體現民族精神,表達中華兒女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一種精神寄托,這被人們世代相傳的習俗,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時代的腳步,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可是,這些傳統的民族節日卻被人們漸漸的淡忘了。

  可曾記得,中華兒女不畏艱苦抗戰八年,趕走日本侵略者后的喜悅與自豪?那時的人們,通過這種民族節日表達自己的喜悅;改革開放期間,人民的生活仍然很艱難,但是他們沒有絕望與喪氣,而是通過這種民族節日,傳遞自己樂觀積極的精神;而現在,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可是,這些傳統的民族節日卻好像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在繁華、大廈林立的城市里,沒有了端午節的氣息,一切一如既往!而在農村鄉間,卻是一副熱鬧的景象:放鞭炮、賽龍舟、飲雄黃酒、做節日食品、掛蒿草和艾葉······

  每逢外國節日,總會充滿爛漫氣息,城市里往往會興師動眾一番;而在農村鄉間,卻無人問津。

  “城市人”如此崇洋媚外,難道不是對端午節的漠視嗎?有些事物,若你長時間不用了,漸漸會被人淡忘,以至于消失或找不到,可是端午節是我們民族的寶貴非物質文化遺產,難道我們連這個世代相傳的節日都要丟掉嗎?我想,這種西方的文化入侵,比戰爭帶來的后果還要嚴重。它所危害的不僅是我們的精神,更是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遺產。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一個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節日,蘊含著我們民族無窮的生活哲理和智慧,我們不能讓這個節日從此被我們所遺忘。將這民族節日發揚光大,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端午節作文7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插艾葉、吃咸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在姥姥家度過的。這一天,我與媽媽早早地就來到了來到了姥姥家,我看了看門,門上有幾簇艾葉,聽說是用來辟邪的。“姥姥,我來了!我大聲地叫著。姥姥微笑著開了門,并讓我照看一下一歲多的表弟。

  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撲鼻的粽子清香,也顧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廚房。哇!原來姥姥與媽媽都在做粽子,而且都熟了。“姥姥,我可以吃一個嗎?”我說道。姥姥說“還是等你姨媽與你表姐來再吃吧!人多熱鬧嘛。”

  過了好久,才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把門打開一看,果然是姨媽與表姐。我拉著表姐走到餐廳,然后就情不自禁地抓了一個,把粽葉剝開一咬,哇!真好吃!軟軟的,甜滋滋的,里面還有一顆紅棗呢!我便問姥姥:“姥姥,為什么粽子里有一顆紅棗呢?”姥姥笑著回答:“粽子里有棗,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狀元!”我想:一顆紅棗還有這么美好的'寓意啊!

  我吃了一個,覺得不飽,還想吃,姥姥說:“別急,別急嘛!”

  這時,姥姥從廚房里端來一碗咸蛋,我急忙拿出一個準備剝,姥姥叫住我,“說:你與表姐把蛋互相碰撞,誰的結實,誰就更健康!”我與表姐馬上開始撞起來,“砰砰—”我贏了,開心地笑了,這是表弟也跟著笑起來。

  愉快的一天過去了,端午節這些趣事我久久不能忘懷。其實,端午的趣事還有很多,如:賽龍舟¨¨¨希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觀看到塞龍舟。

端午節作文8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汨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汨羅江,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老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老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老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老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老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后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老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老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9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節日中,有一個特別的節日——端午節。

  一:名稱的由來。“端”有初始的意思,“午”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據《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二:端午節的別稱。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的叫法有很多,達二十多種,有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五月節、女兒節、龍舟節、屈原日、浴蘭節、龍日、午日等等。

  三:端午節的來歷。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老百姓就焦急如焚,劃船撈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卻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下起了雨,湖面上的小舟一齊匯集在一起,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在江河之上,此后又怕魚將屈原的身體吃了,便將米團等食物喂給魚吃。慢慢的形成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之一。

  還有很多人認為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因為他的父親溺水死亡,一直都找不到她父親的尸體,曹娥一邊走,一邊哭,哭了三天。她14歲失去了父親,過了十七天,也就是五月五日,曹娥也投了江,幾天后,父女倆竟抱著浮出了水面。后來,人們又稱“端午節”為“女兒節”。

  四:端午節的文化。大家知道嗎?“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貼,卻疑賬主怕靈符”。李靜山寫的這首《節令山·端陽》就是端午節!所以,我們要好好繼承發揚我們這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作文10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于來了。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記得在每年端午節這一天,姥姥會早早地煮一些咸鴨蛋,姥爺去菜場買來糯米和粽葉準備包粽子,媽媽會把艾草認認真真地插在門旁。到了中午,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吃著美味可口的粽子,一邊觀看激烈的賽龍舟節目,真是熱鬧極了!

  端午節最吸引我的就是包粽子這個環節了。你看,姥姥已經準備就緒了。她先取出兩片長長的綠色粽葉斜著交叉放好,小心翼翼地折成圓而尖的漏斗狀;接著用勺子放入少量的白如雪一樣的糯米,加入兩三顆蜜棗;上面再鋪一層糯米,輕輕地抖一抖讓粽子更緊實;然后用兩手的拇指壓回兩邊粽葉,用剩下的粽葉把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后用細細的粽繩捆綁結實,這樣一個精致又美味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在一旁也沉不住氣了,趕緊拿上兩片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包起來,一個、兩個、三個……沒有一個像樣的,不是這兒漏米,就是那兒漏米。最后在姥姥的指點下,我一次次嘗試,終于包出了一個“合格品”。原來包粽子看起來很簡單,包起來卻不那么容易。

  轉眼間,端午節就要結束了,我還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真讓人懷念啊!下一年的端午節,我希望我包的粽子和姥姥的一樣精致。

端午節作文11

  小區很多人家的大門的門把上都掛著物業送的新鮮艾葉,手機接送著各個軟件發的“端午安康,快進入領福利”的信息,微信里也有朋友們發的“五色神艾草香,你我共度端午”的祝愿語,家里可更是不一樣!

  大人們都在忙著準備豐盛的午餐。刀與砧板咚咚的撞擊著,水蒸氣沖出氣閥,呲呲地響著。廚房里不時飄出縷縷饞人的香,夾帶著清新的粽葉,刺激著饑餓的胃。門被咚咚的敲響,是親戚們來了。按家鄉的習俗,長輩們會給小朋友一個紅色的雞蛋。我得到紅蛋后,便把蛋放入專門的網袋,一個都舍不得吃,還帶著網袋去廚房給父母炫耀一番。媽媽一邊嫌我幼稚,一邊說我礙事,將我推出了廚房,索性我便呆在外面,與親戚們說閑話……

  “吃飯啦,來來來,大家都搞快點啊!”飯菜陸續被擺上了桌,菜都遵循著“五紅五黃”的習俗:茄子,胡蘿卜,大蝦,西紅柿和莧菜便是“五紅”,黃瓜,黃魚,鴨蛋,雄黃酒和黃鱔便是“五黃”。在所有菜的中央放著裝著粽子的蒸屜,還飄著熱煙呢。

  家里還有個傳統的游戲。在吃粽子時,誰拿到第一個粽子里有咸蛋黃,那好運就會伴著他。奶奶一般只會包2到3個咸蛋黃餡兒的,但玩這游戲也是講究方法的,葉子泛黃一點的就是咸蛋黃餡兒的,這是我屢戰屢敗和外公悄悄告訴我的。

  將粽子的一端細線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聽話的從細線里脫出,小心的剝去粽葉,露出中間白玉般的糯米,讓人不忍下口,卻又被那略帶清香的濃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讓人禁不住誘惑,輕咬下一口。

  清、香、滑、甜、難以名狀的爽快之感,有些輕微的粘牙,停留于唇齒間的鮮香口感,讓人回味無窮。

  窗外,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屋內,是少有的充實與溫馨。

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之一,它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過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一個節日,而文秀在端午一詩中,就有一句“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的佳句,可見端午節日源源流水,影響深遠。

  在我的家鄉,人們十分喜愛端午節,而端午節習俗,雖說與外地大同小異,卻各有自己的特色。

  我的家鄉是安康,它端午節最吸引人的便是賽龍舟了,比賽的場面之盛大、隆重。往往使人流連忘返。恐怕只有“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的宏大場面來描寫了,可以完整的善述出來吧。

  而說起家鄉龍舟比賽的由來,則必然得從古時候說起了,安康第一次有記載龍舟比賽是為康熙三十四年間,就是公園1695年,三番即平,山河一統,那年“端午官長率僚屬觀競渡,謂之踏面”,自此開始,安康就有了賽龍舟的習俗,并于今年開始舉辦正規的比賽,而每年的參賽選手與觀光游客更是數不勝數的。

  家鄉的端午節,另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便是吃粽子,每到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家鄉的人們都不約而同的食用粽子了,而粽子中又分為許多品種。而家鄉的粽子雖不傳名,但也是總夠解饞的。往往在端午一早,父母就端出準備好的粽子,與家人一同分享食用。

  而吃粽子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一小碗的白砂糖,可以與粽子一同食用,而一般的紅棗陷的粽子則是可以直接食用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端午,每年這個時候的日子,賽龍舟和吃粽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則是希望大家能一同欣賞賽龍舟,再一邊美滋滋的品嘗粽子,這種感覺,絕對是無處不多的哦。

端午節作文13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是相傳秦軍攻破楚國,屈原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百姓悲痛不已,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祀屈原。為了紀念他,每年一到這個日子就要賽龍舟、吃粽子。據說,人們賽龍舟是為了找到屈原的遺體,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遺體。

  在奶奶家,依然保持著吃粽子的習俗。包粽子的方法,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首先,要采摘一些新鮮的蘆葦葉并清洗干凈,再放進水里煮,煮的同時將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好,還有準備好喜歡吃的餡,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就開始包粽子啦。只見奶奶取出兩三片葉子,左右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出葉子的另一頭往里卷,卷成一個圓錐體,接著往里面放進一些糯米,再放入餡,緊接著再往餡上面蓋一層糯米,最后用棉線綁住粽子,一個粽子“寶寶”就這樣誕生了,她穿著深綠的衣裳,里面是白白胖胖的大肚床。別說,要是再圓點,就成一個大圓球了。我和媽媽喜歡吃豆沙的,爸爸最喜歡吃肉餡的,因此,奶奶都會準備好多種餡料,用爸爸的話來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端午節,我吃著這香噴噴的粽子,感受到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14

  從今年開始以后的端午節都會放假了,真的非常高興,可以在家里好好的放松心情過個快樂的端午節了。

  今年媽媽在這兒住著,端午節之前就給我買好了葦葉和江米,說讓我這個端午節練練手,包粽子,我承認我是個懶人,好像對家務活特別不感興趣,其實在很早之前,媽媽已經教會我包粽子了,只是很懶,從來不愿動手而已,所以還是想吃媽媽包的,不想自己干,臨近端午了,媽媽的牙開始疼了,她也不想在這兒住著了,就說要回家了,對家里不放心,我勸勸媽媽,可她執意要走,沒辦法,媽媽就回去了。端午節前一天,媽媽就給我來電話問我,包了粽子沒有,煮的怎么樣呢,呵呵,我告訴媽媽還沒包呢,因為我要上班,媽媽說,一聽就知道你很懶,晚上的時間就不能包嗎,就是太懶了,不想辦法,我笑著說沒關系,反正明天,后天我都休息,肯定可以包出來。端午節那天我開始了包粽子,剛一開始我覺得我肯定會煩這樣的活,可是等我把一切就緒后,開始包時,覺得這也是一項很有趣的事情,看著那些葦葉和江米從自己怕手里慢慢變成粽子的時候,我也體會出勞動的快樂,按著媽媽說的方法,我沒費多大的事兒就把粽子包出來了,心情很是興奮,雖然會包,可是確實是第一次煮,我用高壓鍋煮了一些,又用電飯鍋煮了一些,等煮好以后,才發現原來煮出來的不一樣,電鈑鍋里的稍微硬一些,我又打電話請教了媽媽,其實生活也是老師,會教會你很多。

  從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就是不管是多小的事情,或者你覺得有多微不足道的事情,都需要你去嘗試,慢慢的積累經驗,勿以善小而不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端午節很快樂!

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一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粽子,那么這美味香甜的粽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呢?又有什么特殊的來歷呢?

  請聽我說來。大家可別小看這粽子,它可有著不同尋常有來歷。據說,楚國有個叫屈原一位忠良,眼看著自己的國家一天天滅亡,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江而死,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讓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便用葦葉把糯米、豆沙等多樣東西包成一個三角形,投進河里給小魚、小蝦們吃,后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又一個端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粽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每年在農歷的四月底媽媽都會忙著到處找葦葉,然后精心挑選,之后把挑好的葦葉泡在水中,洗干凈之后方才可以準備粽子餡。這粽子餡可難做了,首先要把糯米浸泡在水中等米芯開了,這時候才能把準備好的紅豆、桃仁、豆沙、等堅果(也要少浸泡片刻)和糯米拌在一起,最后再放些糖,用葦葉一包,放在鍋里大火蒸一小時左右,看到米粒發黃可口的粽子便好了。出鍋了,拿上一個粽子,剝開葦葉,一陣誘人的米香撲鼻而來,咬上一口,細細品味,黏黏的、松軟的,真是好吃!每每吃完粽子,我就會弄得滿臉米粒,全家人看見后都會哈哈大笑,說我是個“大花貓”。我們還會把粽子給鄰居們嘗嘗,他們同時也會拿出自己家的給我們嘗嘗,就這樣互相交換著,品嘗著,咀嚼著里面的情。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5-21

關于端午節作文:開心的端午節05-25

關于端午節作文:我們的端午節05-25

關于端午節作文:我家的端午節05-25

關于端午節作文:明天端午節05-21

關于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5-21

關于端午節作文:開心的端午節05-25

關于端午節作文:我們的端午節05-25

端午節的作文05-26

端午節作文09-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国产精品αV | 日本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碰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国产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