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小學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祭祖小學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祭祖小學作文1
農歷的2月20日是個不同的日子,它就是掃墓、緬懷祖先的清明節。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外婆家,準備準備。然后我們拿著一把柴刀、一捆爆竹、兩瓶除草劑兩垛紙錢和幾柱香去掃墓了,可是媽媽沒去。
第一站是爺爺的墓,爺爺在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時就離開了,到了親爺爺的墓前,爸爸提起柴刀開始清理周圍的雜草,我則在一旁起錢紙。起完了,我看見墓上有不少落葉,正好旁邊有幾顆被爸爸砍下的茅草,于是把它們捆起來,當掃把使用,來清掃落葉,還挺好用的。落葉掃光了,雜草也清理了許多,我看到幕上也長了許多雜草便徒手去扯草。遇到落葉粘在蜘蛛網上,我就用“掃把”去掃。最后噴了除草劑后,算是掃干凈了。
然后才是燒錢紙。爸爸把錢紙引燃,然后把剩下的錢紙往火里丟。接著爸爸點燃了三柱香,我們跪在錢紙上祈求平安,寄托我們的哀思。接下來爸爸拿出鞭炮,把一頭引燃,接著往旁邊一丟,震耳欲聾的噼啪聲響起來,最后我們把一張貼著紅色紙片的白紙和一串塑料紙花掛在墳頭上,便下了山。然后我們還去了陳家坪的太公太婆那兒掃墓。
在大多數人心中,清明是一個哀傷的節日,可是也有有趣的項目,比如插柳、蕩秋千、放風箏,看來清明也不是那么悲傷嗎。
祭祖小學作文2
臘月三十是辭舊迎新,合家團圓的日子。姥姥家也不例外,只是比城里多了一個環節,那就是祭祖。姥爺、姥姥都為這件事早早地起來忙活著。
姥爺從柜子里拿出一卷卷得很寬很厚很工整的紙,打開來掛在廚房的后墻上。紙上用毛筆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姥爺告訴我,上面寫的都是郝氏家族已故人的名字。今天也讓他們回家過個年。紙的下方擺了一張桌子,這就是供桌,上面擺了五朵既漂亮又鮮艷的供花。靠近供花的地方擺了五個小吃碟,里邊分別裝著糖、桔子、蘋果、煙和糕點。說時遲,那時快,我的手已經伸向了糖碟,還沒拿到就被姥姥拉了回來:“別動,桌子上的東西可不能吃,這些都是供品。”姥爺拿出一瓶好酒分別倒在供桌上的兩個高腳杯里,同時又放上了兩盒煙。桌子上還有饅頭、一對魚、一對神蟲。這些東西都是用面做的,可精致了。
這時候,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的媽媽和二姨又把裝滿了香噴噴的美味佳肴的五個碗,五雙筷子擺在了桌子上。其實,最醒目的還是擺在供桌上那對棗紅色的大香爐,做工很精致。它們是用來燒香的。只見姥爺拿了一些燒紙在供桌前點燃后,磕了三個頭,我們也緊隨其后,這就是祭祖。
祭祖的規矩很多也很麻煩,但是,在城里是很難見到的。所以我喜歡在姥姥家過年,特有意思。
祭祖小學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于清明節的詩,祭奠親朋,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年復一年。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里,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老祖宗們的墓碑前,手捧鮮花,祭掃先人。
清明節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踏青、除塵的好時節,其名字也正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的意思。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卻也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卻也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卻也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爸爸媽媽帶著紙錢和冥幣,在爺爺的墓前,為他“寄”去。我向周圍掃視了一下,人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絲傷感,一絲懷念。
唉,當我在媽媽肚子里3個月的時候,爺爺就去世了,每當其他同學提起爺爺對自己 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冥幣在火中慢慢被燒成了灰,看著這正在燃燒的火,我想象著要是爺爺還在世的話,一定會加倍疼愛我……我多么希望現在在我面前的不是一座冷冷的墓碑,而是一位身體健康,面帶笑容的爺爺啊!可現在我只有默默的站在墳墓前許愿:“希望爺爺能保佑我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我站在爺爺的墓碑前,兩行熱淚像斷了線的珍珠,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祭祖小學作文4
今天是清明節,爺爺、奶奶、姐姐、妹妹和我一起去山上祭祖墳。
奶奶已經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有飯菜,有酒水,有紙錢,還有一大捆香和一對對紅紅的蠟燭。
準備出發了。我忽然想起了什么,過頭和爺爺說:“爺爺,用火燒紙錢很不安全,一個不小心就會引起森林火災的。”爺爺聽了點點頭:“你說得很有道理。可是這是我們的老傳統了。”
“現在不是提倡文明祭祖嗎?我們可以用鮮花來代替紙錢蠟燭啊。”我見爺爺猶豫著,連忙提出建議。
“對對對!”姐姐也接過了話,“用鮮花來祭祖先,既環保又安全,同樣也能寄托我們對親人的哀思啊!”
爺爺聽了,笑著說:“就依你們說的。”
我們上山了。到了半山腰,我往下一看,啊,綠油油的田野仿佛是一片大草原,美麗極了。我又看到身旁挺立著幾棵參天大樹,可神氣了。姐姐還歡呼著:“看哪,這還有許多小竹筍呢!”
我們到了墳前,把酒和飯菜放好,又放了一束鮮花,依次拜過后,祭墳結束了,我們也回家了。
祭祖小學作文5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在這天里,許多人都會去紀念自己故去的親人。
在清明節這天,我們一家人也要去掃墓。在去墓地路上,人們熙熙攘攘的前行著,在這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其中我看見一位拄著雙拐的殘疾人也去掃墓,我想:這位殘疾人可能也是去為自己死去的親人掃墓吧,這位殘疾人肯定很有孝心!我又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還是堅持來掃墓,我知道她一定對親人有著深深的懷念,借著這個特殊的日子來看望他。
到了墓地,墓碑前簇擁著人們,或站或跪,有的仿佛在默默地對著墓碑低聲訴說著一些什么。我發現了以后感覺特別奇怪?便問了爸爸為什么,爸爸說:“他們應該是在和故去的親人交流……。”我聽了爸爸的話也向曾祖母和曾祖父的墓碑跑去,用上香蠟紙燭,擺上鮮花,倒上小酒,開始掃墓,我跪在地上,默默地說:“我希望曾祖母和曾祖父另一個世界里過得快樂!”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清明節掃墓這個習俗我一定也會繼續下去,每年我都會來為已故的親人送上我對他們的懷念,讓他們感受到后輩對他們的哀思。我也希望我們這一代都要把這個幾千年的習俗傳承下去。因為中國人對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達情感的詩意之舉,是每個人發自個體情感的感恩與緬懷。
我覺得這天過得非常有意義,因為我知道了清明節的來歷,了解了人們為什么去掃墓的意義。增長了自己的知識,也為我的曾祖母、曾祖父送去了最深的悼念。
祭祖小學作文6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這天上午八時我和爸爸、媽媽乖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給祖公、祖母、奶奶掃墓祭祖。
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樸札村西面的后山。走進后山墓地,仿佛進入了仙境,那里林木郁郁蔥蔥、祖公墳頭上有幾棵竹筍在成長,我們為墳鋤了草,清理了墳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祖母的墳地去了。祖母的墳在一座較高的山上,路很窄,雜草叢生,媽媽告訴我奶奶是一個很慈祥很和藹可親的老人,爸爸都是她拉扯大的,在十年前去世……,在祖母墓前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祭祖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表、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后,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后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著祖公祖奶刻在墓碑里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仿佛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著他們慈愛的目光,聽著他們對我們的教誨……祭奠完先人后,我們便下山了。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掃墓祭祖儀式結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后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這是快樂的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
祭祖小學作文7
今天是傳統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老家的景色太美了,我們家的祖墳分布在風景秀麗的山坡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后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干凈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并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以后能考上大學!”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我不小心翻了個跟頭,把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傳統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伯伯他們家多了一份的親情。
祭祖小學作文8
咱們中國人有過年祭祖的習俗。昨天,我們家也為祭祖忙碌著。
一大早,爺爺和爸爸就去買菜了。奶奶拿出一疊錫箔紙折起了元寶,我好奇地問奶奶:“這些元寶是用來干什么的呀?”奶奶告訴我:“這些銀元寶是要燒給在另一個世界的先人們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也學著奶奶的樣子幫著折起來。
爺爺和爸爸買菜回來,馬上就在廚房里忙了起來。忙了很久,桌子上慢慢擺滿了豐盛精美的菜肴,有紅燒魚,有清燉雞,有油爆蝦,有生煎大排,有芹菜蝦仁......我和妹妹看著口水都流下來了。爺爺看到我們的饞相,連忙說:“你倆可不能偷吃哦,這些菜都是要先用來祭你們的老祖宗的。”
爸爸整理好桌椅和菜肴,又拿出香燭點燃。在香煙繚繞中,祭祖儀式開始了。爺爺對我說:“去,去把大門打開,要虔誠地請咱們的的祖先來吃年夜飯。”我答應一聲,便跑去開門,對著門口喊道:老祖宗們,快來吃飯啦。”
爺爺給桌上的杯中倒好酒,嘴里默默念叨著......然后家人輪流在桌前磕頭、作揖,我們磕完頭就靜靜地坐在旁邊,奶奶不停地告誡我們:“可千萬不能碰到桌子和椅子哦,不能影響老祖宗們吃飯,他們會保佑你們小人家平平安安的.....”
香爐里的香燭快燃盡了,這時祭祖儀式也差不多要結束了,媽媽給老祖宗們最后盛上了飯,我又和爸爸到門口給老祖宗們化了那些銀元寶。
祭完祖,一家人也開始吃晚飯,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祭祖小學作文9
在七月初的時候,我們家就會開始為七月半鬼節做準備——寫包。我老是記不住該怎么稱呼逝世的姥姥、爺爺他們,這時候媽媽就會耐心地教我。說在寫包的時候,稱姥姥為曾祖,稱爺爺為祖考,結尾為老大人,若是女性,則結尾稱呼為老孺人。
寫了包之后就是數紙錢裝包、封包。
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會開始做其他準備。如,將八仙桌擦干凈,倒干凈香爐里面的沙子和香灰,買好過節用的紙錢、紙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
在傍晚時分,我家會將八仙桌擺在堂屋的正中間,香爐倒上一些沙子擺在桌面的上方處。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處則分別擺上一條長凳。在桌子正對大門的那一方,會在桌子腿上方系上一面方正的步,我們如果要燒紙錢,就要從布的兩側遞到桌子下的盆子中。
等到準備完畢,吃過晚飯、洗過澡我們家就會由爸爸帶頭引著我們去外邊“接客”。爸爸的手上會拿著幾支香燭、一些紙錢,一邊走,一邊嘴里念念有詞,似乎是說“XXX接您回來看看”之類的……
等走到一定距離后就會開始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燭,然后點鞭炮。鞭炮點過后,我們就要鞠躬拜祖。
祭祖小學作文10
清明節祭祖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習俗,清明節每年都在4月5日前后。今年4月5日雖然天上下著雨,但仍然阻擋不了我和爸爸媽媽回媽媽老家祭祖的習慣。
等親戚到齊了我們吃完了飯到了下午三點多鐘我們準備著,踏上了祭組的腳步。由于是鄉村許多羊腸小道是泥巴的,在雨水的沖刷下土地都松軟了。盡管我穿著膠鞋,但也過不了這一關!!甚至比我年幼的幾位弟弟妹妹都跑在我前面,大家可以想象我當時的狼狽樣了吧!!再進過一番“戰斗”后我終于來到了祭祖的地方。
我們先燒錢紙給祖先,錢紙點燃后火頓時就大了起來旁邊的草、花等植被許多都烤焦了!緊接著長輩們就把運來的爆竹點燃了。“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打破了田園的寂靜。頓時一層白色的濃煙覆蓋了墳墓的的上空。人與人互相之間都看不見了,甚至和我站距離不到10厘米的媽媽也看不見了。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西游記絕域變通途中的蟒蛇精來時的樣了簡直像極了現在,只不過蟒蛇精來時是黑色的霧。爆竹放完了。煙也散了。但還是能聞到濃濃火藥味。我們磕完了頭站了一陣子,就又回到外婆家了。
我們吃完了晚飯就回家了。
今天祭祖,我看到大量的植被被燒,環境污染,卻有許多感慨呀!我希望大家以后過節回家祭祖時盡量少燒錢紙,少燃放煙花爆竹,還我們一片碧水藍天!
祭祖小學作文11
清明是我國傳統節日,我們和幾位親戚一起去祭拜祖先。
這一天,天氣有點陰沉,我們踩著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扶著樹枝一步一步地艱難走上山頂,累得我氣喘吁吁。到了山頂,我們穿過一條稻草路,再進到一條只能容下一人寬度的叢林小道,蜿蜒曲折,就來到了墳墓旁。
掃墓開始了,一位親戚把一根木棍使勁插到墳土里,木棍上面卷著五彩斑斕彩帶似的東西,另一位把一封紅紅的鞭炮拉長,認真細致地鋪在墳上,爸爸用打火機點燃兩根鮮紅的蠟燭,小心翼翼地分別插在墳前墓碑兩旁的小洞里。接著,開始燒紙錢,爸爸先把土黃的紙錢放在蠟燭上點燃,第一張燒著后,大家接二連三地扔紙錢,由于紙錢很厚,燃燒的同時不時冒出裊裊青煙。燒了一段時間,有人點燃了鞭炮,鞭炮在墳上劈里啪啦地響起來,不時有鞭炮在空中跳躍,其中還有一顆跳到了我的臉上,哎喲!好疼!一個哥哥用手一把把我抱住。鞭炮似乎放了很久,停下后,爺爺在鞭炮的薄薄青煙中,虔誠地對著墳墓說了他對我們在場所有人的期望,希望祖先保佑。然后,讓我們所有人五指并攏,放在胸口,對著墳墓中的祖先,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最后,爺爺講了許多關于這位祖先的勵志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
我想,我一定要向祖先學習,努力讀書,不辜負爺爺的希望,我相信祖先也會保佑我的。
祭祖小學作文12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這天的一大早,爸爸便開車帶著我和爺爺去農村給祖父、祖母和祖先們掃墓。一路上,春寒料峭,遠遠望去,路邊的小草、大樹,綠得充滿生機,還不時掠過一束束桃花,但我卻無心欣賞,心中飄蕩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我們來到我們張氏家族的墳山,這里山清水秀,綠樹成蔭,先人們都在這小山坡上安靜的長眠。爸爸從車上拿出一捆花花綠綠的'紙花和紙錢,爺爺也拿出一大捆的炮竹,爺爺首先來到祖母的墳前點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淚水也在眼眶里打轉;爸爸把紙花小心翼翼地掛在竹竿上,然后深深的插在墳堆上,風兒吹過紙花,隨風擺動,好像在為祖母跳著一支悲傷的舞,突然爺爺點燃爆竹,震耳欲聾。這聲音打破山野的寧靜,把我從沉思中驚醒。接著,又是一陣噼噼啪啪聲,煙霧彌漫,火焰熊熊,整個墳場熱鬧起來了,只見每家每戶都在各自的祖墳上,扎紙花,燒紙錢。他們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寄托著對祖先的感恩之心。
掃完墓,回家的路上,我仿佛看到了祖母那燦爛的笑容,還撫摸著我的頭說:“只要你認真學習,鍛煉好身體,我也就放心了……”
祭祖小學作文13
我的爺爺去年終于回到了故鄉,他一生走南闖北,為祖國的石油事業貢獻了一生。今年清明,爸爸帶我去拜祭爺爺,這是我第一次回故鄉。
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全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呀!加上藍藍的天空,漂浮著朵朵白云,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圖畫。經過了2個小時的駕車終于到達目的地——我夢中熟悉的故鄉。
一下車,我們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鄉村氣息,四周綠樹環繞,整個鄉村顯得那樣祥和。我們步行幾分鐘就看見一座磚瓦蓋得老房子,這是爺爺、奶奶、爸爸以前住過的地方,現在只有姑爺爺、姑奶奶住在那里。一進門就看見姑爺爺和姑奶奶,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見我們到來,那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問候完姑爺爺和姑奶奶,我們要去拜祭爺爺,一行人來到了屋后的樹林。鄉村的小路上真有趣,一會兒小雞、小鴨和我們嬉戲,一會兒小羊、小狗與我們賽跑。我多么希望爺爺還活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爺爺,我回來了。爺爺的墓碑前插滿了五顏六色的吊子,風一吹,沙沙作響,隨風飄舞。墓邊有一棵楊樹,青青的樹葉顯示著春天的勃勃生機,到了秋天,一定會葉落歸根吧!
祭祖小學作文14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托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祭祖小學作文15
清明節那天,我們全家人懷著沉重的心情去五指山腳下的茶園旁祭祀爺爺。
早上,天灰蒙蒙的,老天爺好像也被感動了。真像詩中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啊!大約10時,我們帶上祭祀用的雞、酒、果品等祭品和鋤草用的鋤頭,便出發去祭祀爺爺了。路上,由于下雨路滑,我腳下沒踩穩,一不小心還摔了一跤呢。
我們來到墓地,只見四周雜草叢生,我便下定決心要幫爺爺把“門前的院子”打掃干凈。于是,我拿起鋤頭,把雜草一株株的從我爺爺的墓地上“搬家”。墓地打掃干凈后,我們就拿出祭品擺在墳頭祭拜爺爺。我向爺爺鞠了躬,表達我對爺爺的懷念之情。大人們都忙著插上香、蠟燭,而我呢,卻在不停地給爺爺燒紙錢,讓他在冥府中買到他想買的一切東西。離去的時候,我對爺爺說:“爺爺,明年我還會來看你的。”爸爸和大伯點燃了鞭炮,這次祭祀就在這陣陣鞭炮聲中結束了。
我覺得祭祀就是對先人的懷念,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感恩之情,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我們應該有以這份感恩的心來感謝他們,活著的人將好好地度過每一天!
【祭祖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祭祖小學作文04-16
祭祖小學作文12-23
祭祖宗小學作文02-01
祭祖的小學作文700字01-19
祝福祭祖小學作文400字04-25
祭祖06-18
祭祖04-17
祭祖作文參考05-16
祭祖的作文范文03-07
祭祖的作文推薦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