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情緣主題征文800字?「精選」
導語:在新華書店八十年的成長歷程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各級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人士的關心和愛護,目前,新華書店已在全國擁有14000多家門店。新華書店也為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面是新華情緣主題征文800字,歡迎參考。
篇一:新華情緣主題征文800字
坐在辦公室內,目光穿越排列整齊的陳列書架,再透過整面的落地窗,正好就能看見窗外。冬日里,行人在凜冽的寒風中來去匆匆,而書店門市的展廳內,因為有著暖氣的緣故,顯得溫暖如春,在柔和的背景音樂聲中,有讀者或是在書架中搜尋,或是在安靜的閱讀。畢業后,我分配到了這里——新華書店,并在這間讀者俱樂部工作,成天置身于書海中,時時聞著墨香,這份與世事的喧鬧隔絕卻又讓我充滿智慧的工作讓我感覺很滿足。
夾著冷風,玻璃門“吱”地被推開,又是那位恬靜的年輕母親帶著可愛的女兒來了,“如玉,去那排書架找你要的書吧!”,母親指著“少兒類”書架上的書對女兒說著,被喚作“如玉”的女孩愉快的跑了過去,想必這位愛讀書的母親給女兒取的名字是出自“書中自有顏如玉”那一句吧,隨后年輕的母親也坐下來安靜的翻閱,偶爾抬頭尋找女兒時,朝我的淡淡一笑。隨后的日子,母親和女兒每有新書出版,必來閱讀、購買,一來二去的,在這間新華書店的讀者俱樂部內,我們的友情逐漸深厚起來,只是每一次的見面,我都感覺到了她的虛弱與蒼白在日漸加深。
那天,窗外有著冬日少有的暖陽,讓人感覺心情格外的舒暢,在她們母女倆踏進新華書店大門的一瞬間,我發現那母親臉上的倦容與慘白竟是那樣的不堪,與女兒紅撲撲健康的小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我的好心情一下全無,心中的疑問更不禁加重了。忙給如玉拿了本新到的“睡前小故事”安頓好她后,我關切地拉著她的手詢問起來,她是那樣的從容并很淡定的說起,原來她早已知道自已患有絕癥,于是就在自己有生的日子里,時常帶著女兒來我們的書店看書、選書,她深知書籍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多么重大的影響,于是希望用書中的故事來啟迪女兒幼小的心靈,并時常告誡女兒只有知識方能帶給她莫大的財富,勝得上世間的`一切金錢和名利。一時間,我竟無語,定下神來急切的問:“那我能怎樣幫你?”,她還是淡淡的一笑,時常在書海中洗滌過的靈魂,使她顯得那般的純凈:“可否麻煩你以后每年的六一和新年,幫我給如玉寄上本你們這新出版的并適合她的書?我想每次收到新書,如玉都會感覺到我象是還在她的身邊陪她共讀,且有你們的書陪伴她的成長,我會放心許多……”。
今年的“六一”,我從書店“少兒類”書架中精心挑選了套新出版的“少兒百科全書”寄給了她,我想已上了一年級的如玉,即使在沒有了母親的引導下,也應會用上面的拼音拼讀出一個個故事了。那里面的故事,將向她提示種種存在于生活中的奧秘、現實生活中她所遇到的不解、還有未來的路上她將碰到了各類難題,我仿佛看到了如玉那渴求知識的雙眼,正在書中如饑似渴的搜尋,小小的人兒,因為有著對知識的強烈渴望,顯得比其它同齡的孩子更堅定、更自信。
轉眼間,冬天如期而至,新的一年又向我們走近,如玉她一定又在盼望母親那本寄自天堂的新書吧?我在新華書店門市的大廳內,順著書架一本本的翻閱,仔細的尋找,那里必定有本是適合如玉成長的。我的生活因為有了那年輕母親的囑托變得充實起來,每天面對到書店來的讀者,我微笑著與他們交流,竟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原來可以是這樣的真誠。很感謝那位母親,她讓我感覺自已象位使者,正肩負著神圣的使命,并以新華書店的名義,在知識的海洋中為她的女兒如玉傳播并延續著她的那份愛,而我們新華書店的書,就如同那母親在天堂為女兒點亮的一盞航燈,引領她逐漸成長、豐富她的知識、充實她思想、并教會她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使她今后能從容的面對這個社會。
其實,對于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我們新華人亦是如此。
篇二:新華情緣主題征文800字
雖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我總會擠出時間去新華書店走走,轉轉。我喜歡這塊地方,因為它的安靜,因為它的厚重。因為我明白,它是我的精神家園。在這里,沒有貧窮和富貴之分,因為我們都可以“擁有”;這里,只有讀者和書籍在默默交流,因為沒有人會跟在你的身后問你買還是不買,帶著一股刺鼻的“銅臭”。所以,在外面呆得久了,我便會禁不住一頭扎進新華書店“呼吸”個夠。那種書香的味道,淡淡地,直向我的心里流。
我常常想,如果我沒有去過新華書店,今天的我會在哪里?如果我沒有去過新華書店享受“免費的午餐”,那我能讀過如此多的書嗎?如果沒有新華書店,今天的我會對文學這般執著嗎?我的心靈會是如此地滋潤嗎?我的內心世界會是這樣地細膩而豐富嗎?
所以,我感謝新華書店。很長時間了,總有一句話在我的心里翻騰:新華書店,我會一生跟你走,我愿一生只牽你的手。每一次回首往事,我都會深深地憶起童年那一次和新華書店的“一面之緣”,從而也就有了一生的“不解之緣”。
第一次認識新華書店的時候我大概八九歲。我記得那時是我一個人去的,那是我第一次進城。我一走進新華書店,馬上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書。到處都是書。這里簡直是書的天堂。各種各樣封面的圖書擺滿了書架,我的眼睛迷亂了,我不知道我該干些什么。那時侯因為生活在農村,除了課本之外,基本上找不到書看。但是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聽故事和看書,今天到了書的世界,我看看這里,摸摸那里。哇,這里有好多的小人書和連環畫。我那時候就在想:要是我能天天在這里,那該多好啊……也就是這次的接觸,使我與新華書店結下了緣。
我的無聲的啟蒙老師——《新華字典》,我的四大名著 我的無聲的啟蒙老師——《新華字典》,我的四大名著……都是在新華書店買來的。在這里能找到很多我夢寐以求的書籍。
在縣城讀書的那幾年,我成了新華書店的常客。那時侯,新華書店成了我的放飛心靈的地方,在那里,我可以窺測千姿百態的大千世界;在那里,我可以遨游古今中外的歷史海洋,那就是我的號望角,那就是我的心靈的樂園。每個周末休息的時候,我基本都是在新華書店度過的。那時侯,我因為沒有多余的錢買書,我就賴在書店里不走。我通常是早晨第一個進去,下午關門最后一個出來。我一本一本地看,如饑似渴。有時候幾個小時下來,我的腿都麻木得找不到了。當然,我也買書,我積攢下零錢,只要看中了一本書,寧可少吃飯,我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把它買下來。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是這本書讓我面對困難無所畏懼,我像保爾一樣,在極度貧困和匱乏的年代克服一切困難。這本書我至今保存著,只是因為翻得太多,我早已經把它翻得面目全非了。可是,它卻成了我永遠值得收藏的一本書,成了新華書店和我友誼的最好見證。
工作后,經濟上就寬裕多了,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錢。我的很多的支出都是花在買書上的。現在我的家里簡直就是一個書庫。每去任何一個陌生的城市,我首先要去而且進去之后不愿意出來的地方就也是---新華書店。我有時候想,也許今生我最傾情的地方就是新華書店。
流年似水,光陰如箭,歷經風雨的我,已經改變了許多,但不變的依舊是我對新華書店的那份執著。新華書店,像一盞燈,照亮我的前程。新華書店,像一個人,點燃自己,為蒼生照明!新華書店員工的服務也非常熱忱和周到,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華人”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對讀者的那一份體貼,那一份無微不至的關懷。
記得有一次我要找《汪國真詩集》,營業員熱情地幫我查找,在書架上找到后,我翻開書頁,讀了兩首,急忙付了款,一路被汪國真大氣磅礴的詩句推動著,硬是找了個可以坐的地方讀完了厚厚一本詩集。那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我的很多藏書也都是在這里收集的。《歐根·奧涅金》、《萊蒙托夫詩選》、《唐·璜》、《別林斯基文選》、《文學概論》、《文字蒙求》以及《夢里花落知多少》、《沙漏》等等,大量的閱讀,使我從默默無聞的文學愛好者到今天在幾百家媒體發表作品,我的人生有了燦爛的一躍,而這要歸功于新華書店無私的饋贈;我的人生有了美麗的夢,但我懂得,圓夢的路上,我要與新華書店一路同行,我要一生牽著你的手!
篇三:新華情緣主題征文800字
記憶中,我第一次見到的新華書店,不是一間書店門市,而是擺在街巷口的書攤。攤主是一位來自縣新華書店的員工。
那是深秋的墟日。聽說鎮上破天荒的來了一位賣書郎,就趕去看熱鬧。大人們圍著書攤議論,從縣城挑著書擔走到彭寨小鎮,翻山越嶺,披星踏霜,足足要走50華里啊!賣書朗卻只顧賣書,不停地吆喝著,熱情介紹各種圖書的內容及用途,尤其笑瞇瞇容忍我們這群目不識丁的小屁孩亂翻亂閱。翻閱滿地從未見過的連環畫,我手癢心更癢,于是,趕緊溜回家向父親討來零錢,即又跑回書攤,買了一本《雞毛信》。這是我人生買的第一本圖書。時過晌午,人漸散去。我離開書攤時,賣書郎正要吃午飯。我清楚地記得,他從書擔中取出一只竹筒,揭開布蓋便埋頭吃得津津有味……
那連環畫、那竹筒飯、那賣書郎,構筑成我心中的第一間新華書店,奇特而美妙,終生難忘!那年我6歲,新中國也是6歲。
“四人幫”垮臺不久,我大學畢業當了編輯。說來蠻有緣分,出版社和省新華書店共處一個大院,上班第三天我還被派去書倉當打包員,一干就是一個月,且是秋季開學前的那個酷暑難頂的八月份。滿倉是書,密不透風。沒有風扇,沒有空調,也沒有機械操作,全憑手搬肩扛,書倉員工硬是把全省千百萬中小學生的課本、教輔及教師用書等等,按征訂數目分不同市縣、年級、學科逐一打包發運,以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那時候,搬書進倉堆成一座座山,從“山”上搬下來打包,再堆成一座座山運出倉去,書倉員工都成了雙料的“愚公移山”。毫不夸張地說,拼命的八月,燃燒的八月,打包打得雙手起血泡,肩扛扛得赤膊結鹽霜。
因為從事編輯出版及其行政管理工作,我很慶幸,凡三十余年間,一直以書為業,與書為伍,真的是與圖書與新華書店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出于職業興致與責任,我對新華書店的變化與發展:有著更多的關注與期待。
真實地說,如同全國的改革開放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風順,廣東的新華書店在改革中也遇到了風風雨雨。圖書市場的開放打破了新華書店的一統天下,新華書店面臨的沖擊既有體制的原因,也有觀念的戀舊和經營的局限。
所幸畢竟地處廣東,廣東在全國率先改革開放,得風氣之先。出版發行雖然被砌入“上層建筑”但廣東的經濟領域正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文化領域的改革開放也必定是相伴而行、勢在必行的。因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初,廣東新華書店系統就進行了兩場改革:先是“三權”下放,即把省店高度集中的人、才、物權下放到市縣;二是在全國最早組建省新華發行集團。回頭來看,這兩場改革雖未盡如人意,但改革的指向與力度值得贊許:端掉大鍋飯,打破鐵飯碗!因而,彷徨徘徊的新華書店出現了生機與活力,開拓進取成為發展的主流。在改革開放的麗日南天下,廣州購書中心橫空出世,深圳書城拔地而起!迄今為止,在全國同類書城中,廣東的這兩座最具現代氣派、最聚書香人氣的新華書店,依然穩冠兩個之最:前者最早,后者最高!
在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這十余年間,廣東新華書店的改革也從“摸著石頭過河”而逐步進入“深水區”。目標是務求兩個“真”:真正把集團做實做大做強,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最初的新華集團“一股獨大”,僅是省店的“翻牌”。集團要做實做大做強,就必須與市縣書店共組共建共贏。靠行政命令,那是強扭的瓜,不符合市場規律。況且市縣新華書店的國有資產屬地方管理,憑什么就歸你來管?!類似的問題,既涉及發行體制的頂層設計,也涉及國有資產的科學配置,既關乎文化陣地的布局建設,也關乎書店職工包括離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當年,財廳領導對我說:“這些問題靠你們自身是折騰不了的。”所以,應當承認,前幾年我省書店的改革確實滯后了。
轉機出現在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文化強省的戰略決策之時:省新華發行集團被列入深化改革的重點文化企業。
新一輪的改革任務繁重而具體:推進省新華發行集團真正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實施對全省市縣新華書店的整合重組,包括清產核資、明晰產權、確認股份、投資控股、確保國資的保值增值、保障員工切身利益及人員安置……試想想,這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在全省鋪開,該是一個多么繁雜紛呈的過程,該有多少曲折跌宕的情節,又該花耗多少主持者、參與者及支持者的心血與智慧!
今年底,省新華發行集團基本完成區域內95個市縣新華書店的整合重組,集團的總資產一躍高達40多億元,真正成為廣東發行業的現代航母。這些年,南國書香節由省新華發行集團主要承辦。據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調查表明,今年公眾對南國書香節的滿意度超過80分。
廣東省新華書店則于廣州解放的第24天誕生,即1949年11月7日,今年65周歲,真正是“解放牌”的新中國同齡者。廣東新華六十五個春華秋實,是一幅雋永壯美的歷史長卷。一代代廣東新華人,發行出版物總量多達數百億冊。堅信、堅持、堅守,廣東新華書店始終成為襯亮南粵的文明之窗,輻射書香的文化磁場,呵護心靈的精神家園,成為一代代嶺南讀書人的集體追憶和向往。
新華書店要始終把廣大讀者裝在心中,讀者心中就永遠有新華書店。
更多相關征文推薦:
【新華情緣主題征文?「」】相關文章:
關于新華情緣征文范文精選03-25
我與檔案的十五載情緣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05-16
新華杯讀書征文800字08-27
以書香情緣為主題的作文450字04-27
情緣06-26
情緣06-26
教育主題征文09-12
中秋主題征文05-09
安全主題的精選征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