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引導中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讀書興趣,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小編整理了寒假讀一本好書征文600字,歡迎參考。
篇一:寒假讀一本好書征文600字
在寒假里,爸爸給我買了一本《中外故事選》,我很開心,于是,我便每天狼吞虎咽的看著,其中有一個故事使我感觸很大,里面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敘里奧的孩子。敘里奧是一個小學生,他還有一個弟弟妹妹,,一家人生活雖然清苦,但是卻其樂融融。
敘里奧的爸爸是個勤勞的人,年紀大了,但是為了一家的生活,他還是在白天工作之余,堅持晚上幫別人抄寫簽條,每天至少忙到半夜,因為工作太辛苦,敘里奧爸爸頭上的白發也越來越多。敘里奧不愿看到爸爸這么辛苦,于是有一天,他和爸爸說:“讓我來幫您抄寫吧!”可是爸爸不答應,敘里奧只有自己想辦法,每天晚上,敘里奧只要一聽見椅子向后拖的聲音,他就知道爸爸回房間了,趁爸爸睡下,敘里奧輕輕走進房間,點起煤油燈,用他稚嫩的筆跡抄寫起來。因為每天要忙到天快亮的時候,敘里奧的學習情況越來越糟,課堂上敘里奧幾乎天天打盹,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爸爸知道敘里奧的學習情況后很是生氣,態度十分惡劣,甚至說出不再管他的話,有幾次敘里奧都想向爸爸解釋這一切,但是每次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敘里奧知道爸爸那是對自己的關愛,于是他還是瞞著爸爸堅持在爸爸睡后起來抄寫簽條。
最感人的地方是爸爸知道真相后,敘里奧跪倒爸爸的面前,請求爸爸的原諒,爸爸淚流滿面的撲到敘里奧的面前,緊緊摟住自己的兒子,將他扶起:“孩子,應該是你要原諒我才對,爸爸對不起你!”這是一個多么溫馨的場面,父子情深,從那時起,我深深的喜歡上了那個為了爸爸不惜一切代價的敘里奧。敘里奧每天抄寫的哪里是簽條,那是他滾燙而又熱烈的孝心哪!
我們現在的孩子過慣了幸福的生活,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這要那,稍有不順心就發脾氣,哪里有一點體貼父母的想法,我真的希望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能像敘里奧一樣做一個會抄寫愛心的人!
篇二:寒假讀一本好書征文600字
同學們,你們知道四大名著是哪幾本嗎?對了!是《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以及《三國演義》。寒假,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
《西游記》是神話﹑寓言,再加上喜劇小說的結晶。書里主要描述了一群人性化的動物,護送一名佛教高增到西印度取經的故事。人物分別是一位高僧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他們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打敗了許多妖怪,終于取得了真經,修成了正果。我喜歡書中的每一個人物:正義的孫悟空,狡滑的豬八戒,憨厚的沙和尚和有修養的唐僧。
讀完《西游記》這本書,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退縮,持之以恒。因為唐僧師徒四人正是憑著這種執著,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也沒有退縮,最終取得了真經。這種精神十分可貴,值得我們學習。寒假中,我學習了滑板。但是,每次玩滑板總是堅持不到一會兒就摔跤了,胳膊和腿到處是淤青破皮,心里很是委屈,心想:反正我也學不會,還是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了。這時,路邊的小石子仿佛在嘲笑我:“你看你,學了這么多次還不會,我要是你早就會了!”于是我轉念又想:學習滑板不就像唐僧師徒到西天取經嗎?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都沒問題,這點小屈折還用怕嗎?最終,我憑著堅持和努力學會了滑板。
讀完《西游記》這本書,我還明白了“沖動是魔鬼”。在《悟空三打白骨精》那一章中,師徒二人只是有一些小誤會,但悟空一氣之下竟然回到了花果山!這一走,差點讓其他三人丟了性命。在生活中誤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你只要多溝通解釋清楚就沒事了。就像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同學的文具盒碰掉了,我覺得是他把文具盒放在桌子的邊緣,是他不對,我就沒道歉,于是我倆就惡語相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后來我想了想,為了這些小事損失了友誼多么不值啊!當時如果我們都能冷靜下來互讓一步,解釋清楚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西游記》這本厚厚的名著帶給我們的啟迪遠遠不止這些,他可真是我的好老師,好朋友啊!
篇三:寒假讀一本好書征文600字
寒假里我好好的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人類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人類的發展演變歷程,同時還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的生活習性、衣著服飾、飲食文化、風俗特色、生存繁衍等等方面的內容。
這本書因為實在太厚,許多的內容我都有些記憶模糊,不過還是有一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片段。
首先是關于木乃伊的形成:木乃伊原來的意思是瀝青,指一種干枯不腐爛的尸體。以在埃及發現的木乃伊的數量最多,時間最早,技術也最復雜。埃及人在制造木乃伊時,首先從死尸的鼻孔中用鐵鉤掏出一部分的腦髓并把一些藥料注到腦子里去進行清洗。然后,用鋒利的石刀,在側腹上切一個口子,把內臟完全取出來,把腹部弄干凈,用椰子酒和搗碎的香料填到里面去,再照原來的樣子縫好。這一步做完了之后,便把這個尸體在泡堿粉里放置40天,再把尸體洗干凈,從頭到腳用細麻布做繃帶把它包裹起來,外面再涂上通常在埃及代替普通膠水使用的樹膠,然后把尸體送給親屬,親屬將它放到特制的人形木盒里,保管在墓室中,靠墻直放著。
其次是關于毛利人的說辭:毛利人約于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從傳說中的哈瓦基乘木筏遷徙至此,并從此定居。今天,生活于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繼承了毛利的傳統文化。他們對族人聚首的時刻,如葬禮尤為重視,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會面的難得時刻,總趁機回鄉。說毛利人一旦離開人世,便會與祖先會合,并憑著他們賜給的力量,賦予子孫精神力量與指引。毛利人極重視他們的傳家寶物,如權杖、綠玉項鏈等,深信它們蘊藏著祖先的靈氣。他們會將這些家傳之寶傳給世代子孫。
人類神奇的故事歷程還沒有結束,人類秘密的探尋工作也還在進行,我愿意做一名考究人類發展史實的學者而努力,發現更多有趣有益的現象。
篇四:寒假讀一本好書征文600字
寒假里的一個星期天,看電視的時候,我發現哥哥居然說得出每個體育明星的名字,甚至連他們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詳,于是我便開玩笑的問:“喂!哥哥,請問你知道嗎邁克爾﹡喬丹的電話是多少嗎?”沒想到,哥哥居然反問:“對不起,妹妹!我不知道,但打聽了很久。你知道嗎?快告訴我!”我大笑起來時卻驚訝的發現:哥哥居然有了那么一丁點的幽默感。
而讓我更深刻理解幽默感的還是那本叫做《大話西游》的書,書的序言里有這樣一段話讓我印象清晰: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間的靈思,幽默的語言可能化解尷尬的場面,也可能于談笑間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為不露聲色的自衛與攻擊。
譬如在某國家的議會里,曾發生過議員之間爭斗的事,有人提議入場者應該把拐杖掛在門口。議長覺得左右為難,若是表決,無論結果總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著說:“如果為了防止不正當的動作,就須把拐杖掛在門口,那嘴也該掛在門口,手腳應該擺在保管處。”引得全場大小,提議者也在一笑之間擺脫了尷尬的處境。
又譬如伏爾泰總是贊賞某人的作品,而那個人卻總是刻薄的批評伏爾泰,當有人向伏爾泰說出這件事時,他只是一笑:“我們雙方都弄錯了!”不過短短幾個字,就用幽默化解尷尬的場面,又做了有力的反擊。
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幽默不是諷刺,它或許帶有溫和的嘲諷,卻不刺傷人;它可能是以別人和自己為幽默對象,在這當中,便顯示了幽默與被幽默的胸襟與自信。
所以,越是開放而富裕的社會,人們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寬廣,充滿智慧的人們,越富有幽默感,看來,一個幽默者最重要的條件是擁有完滿健全的人格!我們小學生雖然還不夠成熟,但是幽默感應該在我們的學習、生活點滴中慢慢陶冶。
篇五:寒假讀一本好書征文600字
寒假里我的的確確看過一些書,但是最最使我難忘的還是《小豆子叢書》。
《小豆子叢書》是我最喜歡的一套叢書,這套書一共有六本,分別是《小美人唐豆》、《倒霉蛋唐豆》、《夢想家唐豆》、《饞嘴貓唐豆》、《馬大哈唐豆》、《小好人唐豆》,這六本我都看過,里邊介紹了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主角——唐豆,每一本書都展現出他的一個鮮明特點。
我最喜歡的是《馬大哈唐豆》,這本書我看了不下5遍,每次看后我都樂得合不攏嘴,笑得直不起腰,唐豆的馬大哈表演是這本書成了最搞笑、最滑稽的代名詞。唐豆的小失誤、小缺點被展示得妙趣橫生,趣味無窮。不過雖然唐豆有著些許的不足和缺陷,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唐豆卻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一個人,他熱心熱情,禮貌文明,我們每一個小學生身上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但是我們要向唐豆學習,保留一份最純真的童心與愛心。
《小豆子叢書》故事敘述層次分明,情節發展簡單精辟,人物刻畫惟妙惟肖、語言運用個性鮮明,不但能給我們小學生帶來歡笑,讓我們在快樂中成長,還能讓我們在歡笑之余獲得一些對人生、對生活、對學習的啟示。我喜歡《小豆子叢書》,我更愛那個真實得可愛又可笑的小豆子。我覺得這是我到現在看到過的最值得看的一本書!
我希望你們也能像我一樣認真用心品讀《小豆子叢書》,也能像我一樣向小豆子學習,做一個有缺點但不失優點的孩子!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的話,請你一定記得要去找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