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學生留守兒童主題征文

發布時間:2017-12-30  編輯:孫彩秀‍ 手機版

  導語:留守兒童是祖國大家庭的一部分,他們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下面是2016年小學生留守兒童主題征文,歡迎參考。

  篇一:2016年小學生留守兒童主題征文

  我,是一位來自阿壩州的同學,從小就生長在阿壩州。雖然,那里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它又處于中國的西部。爸爸媽媽,為了明天的我,為了明天的阿壩州,送我到內地讀書。這樣,我就成了一名留守兒童。

  自打我一出生,便對故鄉的一切產生了特殊的感情。是啊,故鄉留給我總有一份牽掛,就是讓我走到天涯,也忘不了她。忘不了她巍峨的雪山,忘不了她碧綠的草原,忘不了那淳樸的家鄉人濃濃的情懷。從二年級算起,我離別家鄉已經有四年了。四年啊,整整四年啊!這是多么漫長的等待!這四年對我來說,是漫長的,是傷心的,是痛苦的!這種感受是文字所不能描述,語言所不能形容的。

  但現在,這種傷感將離我遠去,我越來越感到我現在是多么幸運,國家是多么關心我們留守兒童!學校是多么關心我們留守兒童!老師是多么關心我們留守兒童!同學們是多么關心我們留守兒童!

  學校為我們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里面有許多課外書,它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生活,讓我們的課外生活不再枯燥,不再單調。留守兒童之家里,還有微機,它可以讓我們第一時間查閱我們所需要的資料,每年中秋節、春節,老師們總會給我們送來月餅、春節禮物,讓我們不再寂寞。總之,留守兒童之家給了我們留守兒童家庭的溫馨!

  老師知道 我是留守學生后,犧牲休息時間為我輔導功課,強化重點;為我講解不懂的難題,知識拓展、延伸;還定時定期檢測我以前的知識、鞏固知識點。每次,老師們總會親熱地把我請到他家里去,在講題的同時,還會不時地給我拿些好吃的,我的老師不是綠葉,卻在滋養綠葉;我的老師不是爐火,卻在鑄造人的品格;我的老師不是偉人,卻在鑄就偉人!老師們給了我父母的關愛!

  我最先來到我們班上的時侯,我總是以為,因為同學們會排斥我,所以,我漸漸變得自卑起來。同學們看到我很“內向”,便主動和我說話,叫我和他們一起玩。慢慢地,自卑又離我遠去,代替它的,是活潑和開朗。同學們不但沒有排斥我,還更加關心我。同學之間的友情給了我無比的溫暖!

  在國家的陽光、學校的關注、老師的關愛、同學的關心下,我成為了一個自信、健康、向上、積極的人。

  國家、學校、老師、同學們這么關心我,我一定要報答他們!我會努力讀書,來報答關心我的人們!

  我會用知識武裝我的頭腦,用知識回報社會。我用知識回報我的祖國!

  我希望,在我的將來,用我的知識來建設我的故鄉,為力爭“全國藏區第一州”出一份力!

  篇二:2016年小學生留守兒童主題征文

  “為人民服務! ”是共產黨對自己提出的要求與口號。的確是這樣,在生活中,我時時刻刻可以感受到黨對人民的關愛,幾乎到處都飄散著這種關愛的氣息。在此,我就從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心、愛護說起吧。

  大家知道什么是留守兒童嗎?留守兒童就是父母有一方或者雙方都在外地工作長年不回家的孤獨孩子。他們很長時間都見不到父母,心里因此變得孤獨、寂寞,生活上、學習上的壓力便會逐漸增大。但是,我們學校卻采取了對他們特別照顧的方式。我們班上有一位叫金玉玲的女同學,她的爸爸、媽媽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看望她,她只有和她的奶奶相依為命。她對我說:“學校真的很好,建立了一個‘留守兒童’之家,里面有琳瑯滿目的書,每天我們放學后都可以去里面看書,增長知識。雖然‘留守兒童’之家只有教室大小,但卻充滿著家的溫馨。”她還告訴我:“上一次學校舉行的‘親子’運動會上,雖然我媽媽在外地打工不能回來和我一起參加比賽,但卻是由老師代表‘愛心媽媽’和我一起參加比賽的,在運動會上,我參加了拾貝游戲,我的‘愛心媽媽’汪老師把塑料桶綁在腰上,并站在2.5米的地方,由我來把乒乓球投進桶里,最終,我們獲得了第一名,學校還獎勵了很多書給我了呢!”我聽了這些,為她感到由衷的高興。

  學校為留守兒童付出這么多關愛,是希望他們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讓他們的生活多一些歡樂,少一些孤獨、煩惱。而在全國,留守兒童多達5800萬,國家已在某些省份內開展這樣的活動:巡回放映關愛留守兒童的公益電影《馬東的假期》、農民工和留守兒童之間的家書征文評比大賽、進行走訪慰問、組織針對農民工和留守兒童的健康服務、主辦專題文藝晚會等等。除以上的活動外,各地還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特色文化活動,鼓勵留守兒童和農民工積極參與,如拍攝專題片等影視作品,舉辦“孩子在家鄉還好么?”演講比賽等。

  留守兒童是祖國大家庭的一部分,他們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們攜起手來,對待這些內心孤獨且空虛的留守兒童多一點關心吧!也感謝國家、社會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吧!

  篇三:2016年小學生留守兒童主題征文

  每個人都有爸爸媽媽,而每個人都沐浴在爸爸媽媽的愛河中,而我們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沒有想到爸爸媽媽的辛苦和勞累。而有一些留守兒童,爸爸媽媽身在異國他鄉,他們又何嘗不想念自己的爸爸媽媽呢?那些孩子非常的可憐,每日度日如年,一年到頭又能見到幾次呢?

  我身邊也有這樣一個孩子。她是我的表妹,今年10歲上三年級,可學習成績直線下滑,不僅如此,而且還經常被別人看不起,這些都是我們這些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所了解的。他們比我們經受的困難多,那種思念爸爸媽媽的心情我們理解。我無意間在看書時看到一封信,就好奇的看了看,內容是這樣的:親愛的媽媽,您的身體好嗎?女兒每時每刻都在想你。當我看到別人的媽媽把她們打扮的像花一樣美麗的時候,心里就想著有一天您給我扎辮子的情景。媽媽,我多么希望每天都能在您的懷抱里,您幫我梳辮子,我們有說有笑的那樣子好甜蜜好溫馨......媽媽您知道嗎?像我這樣爸爸媽媽在外打工的學生,被稱為“留守兒童”。今天,我們班的好幾個留守兒童都成了語文活動課的焦點人物,包括我,我們被老師寵著,被同學們的愛包裹著。老師對我們說:“孩子們老師知道你們想媽媽了。可是媽媽為了你們生活得更好,所以才出去打工,你們應該理解他們,祝福他們在外地平安健康,這樣才是父母的好孩子。”我對您和爸爸多了一份理解和寬容,更多的是感恩。媽媽,看了女兒的來信,您應該放心了,您的女兒長大了,別在為我操心,您要多保重!

  這封信寫出了小李可對遠方媽媽的想念,也寫出了學習和政府要對留守兒童重視。一共有三點:一是從生活和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關心和關愛,學校要對家庭教育缺失進行補償,更多地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加強人格教育、性格教育等,并從教育教學,日常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的養成管理方面給予具體指導,對留守兒童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二是針對留守兒童特點,強化行為規范的養成訓練,在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三是通過書信,熱線電話等形式,建立留守兒童家長聯系熱線,加強與留守學生家長的溝通,為增進孩子與父母的聯系創造條件,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

  關心關愛關注留守兒童,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他們是缺少愛的孩子,那就讓我們的愛去愛他們。


相關推薦

最熱文章榜Hot  Top

  • 1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征文600字范文
  • 2中國女排精神作文800字
  • 3關于聽黨的話做好少年征文800字
  • 4小學生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征文精選
  • 5學習女排精神作文800字范文
  • 6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1000字范文
  • 7
  • 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精品网站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 | 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ⅴ日本 | 中文日韩欧免费视频 | 亚洲日韩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