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熱血教師影片改編自美國教師羅恩克拉克‘Ron Clark’的真實事跡。他運用獨特的教學規則和革新式的教學方法教育班級里的性格叛逆的學生,為家境困難想要念書的女孩打通通往課堂的道路,讓有著藝術天賦的男孩得以發揮特長。下面是觀看《熱血教師》觀后感2000字,歡迎參考。
【篇一:觀看《熱血教師》觀后感2000字】
開學后校長向我們推薦了一部電影《熱血教師》,當時沒怎么感興趣,想想也不過是教師如何如何付出,最后取得了佳績而已。但看完網站的介紹還是忍不住打開了視頻。
影片中班級里出現的狀況令人擔憂,什么樣的學生都有,連正常的上課都無法保證,很多學生不是一般的問題學生,太令人頭疼了!沙美卡有很多不良習慣,家長也根本不支持孩子上學,總是有做不完的家務,帶孩子燒飯。肖恩幫的父親有典型的家庭暴-力等等,我真不知道克拉克老師將如何堅持下來!
這部影片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為教師要有持之以恒的耐性,更要給學生們不斷改錯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找好切入點打開他們的心靈之窗,讓溫暖和陽光照亮他們的心房,不能因犯錯誤就想放棄,真的要做到反復抓抓反復將是一項任重道遠的艱巨任務,想想自己以前的做法有些方面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
對克拉克的最初印象總覺得他是一位幽默、風趣,有點神經質的老師。但看完整部電影后,他開啟了孩子們對未來封閉的心,使他們不再懦弱,不再氣餒,不再“沉淪”,而是敢于在別人否定的眼光與評語中開始做夢,敢于冒險,去追逐自己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而在我教育教學中,恰恰缺少的就是這些,所以看了這部電影后對我的觸動很大。
綜觀整部影片,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廣大教師學習:
其一:克拉克是真正的把教育當成事業來追求。
在自己的家鄉連續五年教學成績第一名,以至于學校將他的名字刻在校園的石板上,功成名就之時,他卻毅然離開,選擇了更需要自己的地方。他一直把教育成事業來追求,“紐約學校極缺好老師,報紙上說他們跪求好老師,每一年我都告訴我的學生們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敢于做夢,敢于冒險。現在是時候我來兌現自己的話了。”這是克拉克臨行之前向父母辭別的一段話。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他想的就是這么單純。
其二:克拉克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學校里,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我們總會面臨著接班的問題。如果班級原來的基礎好,接班的教師會樂意授受學校的安排;反之,如果這個班級是個問題班,接班的教師常常會找借口來推脫,鮮有人樂意幫別人收拾爛攤子。然而,克拉克卻是主動請纓,請求校長讓自己去接這樣的班級。
其三:克拉克平等對待學生,切實關愛每一個學生。
有些人教師遇到雙差生,總是抱著保平安的心態,心想,反正這個學生成績這么差,只要不惹事,我就阿彌陀佛了。對于學生總是缺乏耐心和愛心,甚至于動輒就想讓學生退學,求個眼不見心不凡。克拉克接到這個班時,可以說,班里大部分學生都是問題學生,學生受慣了教師的冷眼,他們對于教師有著習慣性的排斥心理。克拉克硬是想辦法撬開學生的心門,放下架子和學生一起學習雙跳,笨拙的姿態讓學生笑得前俯后合,讓校長覺得有失體統大搖其頭,但正是他平等的對待學生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女生莎美卡,剛開始是那么的桀騖不馴、處處與他為難,可克拉克覺得她是最有潛力的。他來到她家家訪,幫她做晚飯,幫她輔導功課。但卻遭到不理解的家長的斥責,甚至向校長投訴。就在其母拉她走出校長室,要求校長解雇克拉克的時候,她掙脫母親,一頭撲向克拉克,求校長不要解雇克拉克,克拉克的愛心終于融化了這座冰山,贏利莎美卡的信任。
愛畫畫的學生泰肖恩,把畫在畫在墻上,遭到毒打后離開家,夜幕降臨時他蜷縮在路邊;克拉克找到了他,把渾身是傷的他緊緊擁進自己的懷里,對著無助的泰肖恩說“我不會離開你的,我會幫助你的”,“壞孩子”泰肖恩感動得在他懷里放聲大哭。
其四:克拉克注意因材施教,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對于這幫孩子,克拉克想盡辦法,他把美國42個總統的事跡編成RAP,通過說唱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們快速的記住這些歷史知識。課余時間,他約孩子在咖啡廳進行個別輔導,對于胡里奧這個特殊學生,他用打牌的方式幫助掌握數學知識。對于缺少自信的印度小女孩,他熱情鼓勵她,讓她藐視困難。
其五:克拉克的敬業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
我不知道美國有沒有像我們一樣一直在進行師德教育,但是,克拉克崇高的師德真的讓我們油然而生敬意。肺部感染生病了,他堅持到班級用沙啞的聲音給孩子們復習科學課,累得暈倒在地,一開始孩子卻以為老師正在用特有的幽默幫他們掌握知識,一個學生說“克拉克先生,我知道,是重力讓你倒地的”,等發現不對勁,孩子們都著急的圍了上來。
住院期間,克拉克放不下孩子們,他讓女友幫他拍攝錄相進行視頻教學。在班上,播放錄相進行教學,盡管是通過視頻,克拉克仍然預見到一些調皮孩子的不良表現,適時的提醒,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對孩子的了解之深。
其六: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好學生是教出來的。
影片開始,那個被罰站的學生說“老師說我學不會,我應該跟垃圾一起被扔出去”,他向孩子作了自我介紹,然后故意說自己健忘,忘記自己叫什么,孩子脫口而出“克拉克先生”,他抱起孩子,說,你一下子就學會東西了,孩子雙眼放光,“說你要當我們的新老師嗎?”學生如果一直在教師的批評指責中,肯定會自我覺得是個壞孩子,破罐破摔,但是,一聽到有人夸他,孩子是那么的開心。
克拉克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鼓勵孩子的閃光點。學生們排隊去食堂,當莎美卡終于為她插隊而道歉時,克拉克說:“我為你而感到驕傲”。
對于學生的各種不良習慣,克拉克制定了著名的55條班規,從細節入手,一點點的約束規范孩子,“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與人互動,眼睛要看著對方的眼睛;別人有好表現,要替他高興;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克拉克說“之所以會有這么多規則,不是因為我心懷惡意,而是因為我想幫助他們成為好學生。當他們離開我的班的時候,會獲得一生都受用的技能。”
克拉克的55條班規發揮了極大的魔力,孩子們在班規的絕束下,從一開始的極端散漫,到最后的遵章守紀,的確,優秀是教出來的。只要去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影片留給我的啟示還有很多很多,作為一名農村中學教師,我們面對的學生也是各種層面都有,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想想克拉克這個熱血教師。我想,我們的熱血也會跟著一起沸騰的。
【篇二:觀看《熱血教師》觀后感2000字】
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事業。今天我懷著迫不及待地心情看完了電影《熱血教師》,我的心靈受到強大的震撼。參加工作已經12年了,自認為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老師了,可是和克拉克老師一比,我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很幼稚。不管是敬業愛生、因材施教還是堅持不懈地抓教學常規,自己都沒法和人家相提并論。具體說來:
1、堅持不懈地抓教學常規,源于對學生的真愛。
克拉克老師抓常規,不僅是嚴,注意,是嚴格而不是嚴厲,更多的是愛心和耐心。他明確地知道,自己抓學生這些行為習慣的原因是為了他們能成為有用的人。所以,即使是全班在陪著不承認自己插隊的莎美卡挨餓的時候,他也沒有對莎美卡冷嘲熱諷,而是耐心地真誠地告訴莎美卡:我們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間不會互相欺騙。當莎美卡迫于大家的輿論承認了自己插隊之后,老師沒有落井下石,而是看著莎美卡的眼睛:我真的感謝你,我為你自豪。老師在管理常規的過程中,始終沒有一句對學生的侮辱、不耐煩、指責的字眼,而是始終用正面、鼓勵、引導性話語告訴學生,老師愛他們,大家是一個大家庭。因為老師的言行始終是流露出對學生的關愛和期待,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對學生的愛,學生感受到了,并給予回報。
2、巧妙生動地抓教學方法,源于對學生的關懷。
克拉克老師想法設法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聽講的積極性、學習的熱情。為了吸引學生安靜認真地聽自己講課,他承諾,只要學生安靜地聽,每過15秒鐘,他就喝下一瓶酸奶。為了看老師出丑(嘔吐),也為了好奇,學生真的安靜地聽老師講課,當有人說話時,大家群起噓之。一節課下來按照30分鐘計算,老師喝掉了4*30=120瓶酸奶。難受嗎?當然難受,但是,老師讓學生看見了自己要他們學習知識的毅力和決心。為了讓學生記住美國的總統和歷史事件,老師自編了說唱,配上音樂,邊跳邊唱。當學生從驚奇、雀躍、參與中平靜下來之后,他們必定感受到了老師新穎的教學方法帶來的神奇變化,更感受到了老師為了讓他們學習好,所付出的努力。這個老師在他們心目中也是有魅力的老師。
回想自己在課堂上,除了講授、練習,我還采用過哪些調動學生興趣的、由我自己思考出的、吸引學生眼球和心靈的、對學生學習切實有幫助的辦法?12年了。我的教學藝術究竟又有那些呢?我的學生記住我的時候,是因為什么記住我呢?
3、因材施教地抓特殊學生,源于對學生的信心。
影片中有許多非常震撼我的鏡頭。一個特別特殊的學生泰肖恩,已經被記兩次大過,再有一次就得被開除。他在班級中打架兩次,一次要自己走,一次鬧到了校長室,都被克拉克老師攔了下來,他誠懇地對這個學生,對他的監護人講:我們不應該把這樣的孩子趕出校門,應該把他留在學校里。說到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克拉克老師之所以能對每個學生了如指掌,因材施教,是因為他從心里堅信:這些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們需要的是關愛,是巨大的愛心。所以,他為他們每一個人付出自己的愛心,從來沒有因為他們的特殊、格格不入、不認真學習而橫加指責,總是從跟頭去尋找原因并努力解決,采用讓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方法。
回過頭來看克拉克老師,他是一個凡人,所以他也會對著孩子生氣但是他又不是一個凡人,他心里有大愛有圣心,他當老師,源于對學生的愛;他遇到問題、處理問題,基于對學生的愛;他堅信,學生都是好的;他堅持自己制定的班規,堅定自己的目標。他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他是一個用心良苦的人,他是一個刻苦鉆研的人,他是一個熱愛學生熱愛教育熱愛生活的人。他是我敬佩的人。
【篇三:觀看《熱血教師》觀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