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學生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明明這個問題自己講了許多次了,可學生照樣錯。究其原因,是學生只是聽了,而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形成自己的東西,當然印象不深。正如孔子所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呢?
首先,作為教師,要教學生學會思考,引導學生自覺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講課不宜過細,要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不要讓學生養(yǎng)成依賴心理。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如: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然后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一次思考不出來,可以兩次、三次……學生實在思考不出來,老師可以適當提示,予以引導,讓學生真正思考起來。如此持之以恒地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就會增強。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及時表揚獨立思考較好的同學。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了,就能使學生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
其次,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評價,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本身的樂趣。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上的一顰一笑,一個動作,一個手勢,往往都能對學生產生作用。另外,學生的問題往往只停留在知識的表層,甚至是很幼稚的,對此,教師千萬不能有絲毫不悅的表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和一閃即逝的眼神。要讓學生樂于提問,教師就應保證學生的提問空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保證了人人都有更多的提問機會,從而及時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提問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聰明而樂于提問。
再次,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有正確的認識,并采用正確的方法,長期堅持,這樣,才能在這方面取得不錯的成就。
總之,我希望我的學生擁有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人格,在我看來,獨立思考、獨立人格是安身立命之本,我將其看得高于一切。學生不是某個人的復制品,更不是替代品,學生是他自己,也只能讓他成為他自己。思想和人格的獨立則可以讓學生真正成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