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語文老師_650字
三十歲左右,中等個兒,頭發總是低低地盤在腦后,臉上總漾著淡淡的笑,十分有親和力,但雙眸里總時不時地得射出嚴厲的目光,她就是陪伴著我們走過了六年的班主任——我們的語文紅老師。六年了,是她帶我們遨游書海,學習知識;是她讓我們享受成功的喜悅,銘記失敗的教訓;還是她,讓我愛上了語文,這門神奇的學科。
六年來,她上的課,我都歷歷在目,但是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學習課文《詹天佑》的'那一課:那是一篇乍一看很生僻的文章,講的是關于詹天佑如何歷盡千辛萬苦修筑中國第一條世界級鐵路的事,對于機械方面,我一竅不通,那些生詞要讀好幾遍才能讀準,更何況理解,看來,上課我只能扮一會兒木頭人了。
上課了,老師首先介紹的就是詹天佑那獨一無二的“人字形”:“我想這篇課文中最難理解的地方就是詹天佑設計‘人字形’線路的那一段,先默讀一遍,等會兒我們請理解的同學在黑板上畫出圖示。好,開始!蔽乙粋字一個字慢慢地讀,默默地寫,可還是一點思緒也沒有!斑^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是什么意思?怎么著向西北前進呢?”一遍遍地讀著,期望得到答案。
“好,有誰能畫出來嗎?”紅老師見沒人舉手,就轉過身去,在黑板上畫了起來:先畫一個向右轉動過90°的“人字形”,再在“一捺”上畫一個點,標表明青龍橋,接著拿粉筆當列車,沿著“一捺”慢慢往上移,還解釋著:“粉筆代表列車,到青龍錢這個點,用兩個火車頭,開到‘一捺’的起筆處,把兩個火車頭調換位置,原先一個推一個拉,現在一個拉一個推,這樣巧妙地利用兩個火車頭的力使火車爬斜坡,能省力,還節省時間。都明白了嗎?”哦,原來如此,我們這才恍然大悟。
四十分鐘總是在紅老師詳細的講解、透徹的分析中過去。紅老師就是這樣一個能讓我們更好地吸吮知識的甘露的老師,在她的課上我們怎會開小差,怎會抱怨課時可是太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