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以外的未知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視角以外的未知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法國著名哲學家阿爾貝加繆曾言:"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我認為,透過一個個窗口,目之所及,便深刻地反映了靈魂的真實寫照。
有人會從“靜”中讀取“動”,有人能從“動”中讀取“靜”,"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用倒T型的美學構圖將畫面構造得淋漓盡致。如今的.讀者,雖立足于同一視角。卻有著千差萬別的視覺感受,由此可見,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可意識是宏大的,未知的。意識是對物質的客觀反映。正因如此,物質的存在才凸顯了價值和意義。
馬克思曾言:“世界可知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們可以窮形盡象地看透一切呢?曾經有一幅畫在網上瘋傳,一個窮山溝里的女孩,背著一個個僅小她一歲的弟弟,著襤褸衣衫,艱難地走向山坡,有人說:“她真辛苦。”有人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女孩說:“我背負的是愛,是責任。因此,我不累。”于是,她的艱辛變得溫暖而有意義,她的貧窮變得光輝而偉岸。可誰知透過“窗”,能瞧見這份獨到景致的人,人間已鮮矣。
俗話說:“生活的廣度決定了生命的高度。”當有人在以貧窮為恥時,殊不知有人會為這份難以領略的精神藍圖而自豪。《騰王閣序》中寫道:“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由此可見,生命的厚度由品格、人性鍥成,而高度則由閱歷和視野堆砌。這厚度和高度正如一副望遠鏡,帶領觀賞者走向那深不可測的,宏遠壯闊的鏡中之景。
世殊事異,可見這個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我們更應該以相對靜止的角度來靜觀其變,而不是趨炎附勢,人云亦云。當杜嘉班納事件走火網絡時,中國人口號式喊叫“禁止辱華”,自豪的認為這是體現愛國主義、人道主義最好的方式。可有誰會去深思中華文化的傳播方式和途徑產生了什么問題?我們該切切實實做什么,才能讓外國人全面解讀中國文化?其中難道沒有我們的責任嗎?文化強國怎能不深度看待問題?
視角以外充滿了未知,若我們能深切地體悟靈魂的深意,當我們佇立于窗外時,景觀或許大相徑庭。
【視角以外的未知作文】相關文章:
賺錢要靠錢以外的功夫勵志故事02-15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后感10-09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后感范文01-20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后感(精選16篇)07-22
為什么用x表示未知數06-16
從跨文化視角解讀法語諺語的翻譯策略06-21
失敗是個未知數的七年級語文教案09-18
七年級語文《失敗是個未知數》教案07-25
校園的秋天的作文03-11
小升初的作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