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心中有夢的日子真是充實快樂的日子,那些不管不顧一心向著夢想奮斗的點滴鐫刻在生命中,成為生命里最閃亮的記憶。下面是逐夢路上主題征文,歡迎參考。
篇一:逐夢路上主題征文
我在通往夢想的路上走著,走著……
這條路很黑,我看不見一切。這條路很冷,我不停顫抖。每一步都那么艱難。身上不知被什么東西劃滿了口子,好痛,好痛,但這痛只屬于我,別人都不知道。
我迷茫了,找不到方向,我站在原地,心很孤獨,身上全是被什么東西劃傷的口子,我知道一個口子代表一次失敗。眼睛好脹,我知道淚水快流下來了,我又把它逼了我去,我說過:“在追夢的路上,不能有淚。”我祈禱誰能幫我照亮前方的路……
我望著天空,我看不見一切,風狠狠的刮著……突然,天邊有東西亮了,是流星。我睜大眼睛。這是我好久沒看見的光,它是我的啟明燈嗎?我來不及欣賞那美麗的流星,忙看了我的前方……
“啊……不………”我撕心裂肺的叫了一聲,雙膝一軟,跪在了地上。我看清了,借著這流星的光看清了,我的前方是與天交接的荊刺,那么高,那么密。在在身后看不見我來時的腳印,只是一片與天交接的荊刺。我撫摩著我身上被荊刺劃傷的口子,淚水終于流下來了。一滴,一滴。滴落在腳上的傷口上,這就是傷口上摸鹽吧……
“進不了了,回不去了我被荊刺包圍了……”我語無倫次的說著。原來我走了這么久,竟是在一片荊刺里穿梭。我不敢動了,上帝是不是對我太不公平了,為什么會是這樣……
流星來了,又走了。我跪下了,又站起來了。不為別的。只是不甘心。我付出的不比別人少。我要向上帝宣戰,憑什么我的追夢道路那么難……
每走一步,我在心里默念一句“我在追夢的路上,期盼來的流星為我照亮了一片荊刺……”“失敗后的淚水不過是在傷口上摸鹽,會讓我更痛……”
我一個人在追夢的路上走著,走著……
篇二:逐夢路上主題征文
曾經駐足在操場邊上,癡迷地看著籃球在那群玩伴手里跳躍飛舞,活力四射,我卻不能走近;曾經在月朗星稀的晚上,聽著室友鼾甜的夢語,伴著他們幸福的睡相,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夢。
我的夢在哪里?我很迷惘。
父母寄予我太高的期望,他們希望兒子出類拔萃、卓然不群。我也曾有這樣的心志,刻苦學習、心無旁騖;修煉品行,處處用心。可是當我有一天突然發現,我的微小失誤連父母都不寬容,我的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傾訴苦悶的對象時,生活的色彩便在我面前一點一點地消失了。每天一樣的飯菜,每天一樣的課堂,每天走同一條路,每天都是灰色的心情。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平淡無味,我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是個孤獨的行者!
考試以后,別的同學都如釋重負,狂奔到球場釋放青春的活力,我卻一人獨坐在教室,望著窗外秋意漸濃的景色,不禁悲從中來。成績怎樣不愿去想,只感到滿心里都是惆悵、落寞、凄涼。毫無斗志、百無聊賴,只好選擇去圖書館尋尋覓覓……一本一本,包容著智慧與思想,知識與真理的巨著呈現在眼前。我漫無目的,一冊一冊地翻閱著,終于一則故事牽住了我的目光:有一次一名新聞記者問大文豪蕭伯納:“蕭伯納先生,請問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區別何在?”回答是富有啟發性的:“這很簡單,假如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高興地大喊:‘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反之,如果對著這個瓶子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觀主義者。”故事看完了,我思緒翻騰,我不就是那個悲觀的人嗎?
辦完借閱手續,帶著那本書走出圖書館,走在校園的小路上,仿佛身旁伴著無數智者。我微笑著與迎面而過的認識和不認識的老師或同學招呼致意,走到操場的一角,在一塊草地上坐下來。夕陽將余暉慷慨地拋灑在整個校園,在這緋紅的天幕下,眼前是一幕又一幕朝氣蓬勃的畫面。
許多的煩悶在那個傍晚煙消云散,我理解了父母對我的期盼,也明白了我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不是矛盾沖突的,斗志又重新在心里點燃。我不是個孤獨者,我是個追夢人,在追夢的路上,我重新把樂觀裝進行囊,將晚霞織成信心披在肩上。
篇三:逐夢路上主題征文
聽著室友鼾甜的夢語,伴著他們幸福的睡相,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夢。
我的夢在哪里?我很迷惘。
父母寄予我太高的期望,他們希望兒子出類拔萃、卓然不群。我也曾有這樣的心志,刻苦學習、心無旁騖;修煉品行,處處用心。可是當我有一天突然發現,我的微小失誤連父母都不寬容,我的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傾訴苦悶的對象時,生活的色彩便在我面前一點一點地消失了。每天一樣的飯菜,每天一樣的課堂,每天走同一條路,每天都是灰色的心情。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平淡無味,我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是個孤獨的行者!
考試以后,別的同學都如釋重負,狂奔到球場釋放青春的活力,我卻一人獨坐在教室,望著窗外秋意漸濃的景色,不禁悲從中來。成績怎樣不愿去想,只感到滿心里都是惆悵、落寞、凄涼。毫無斗志、百無聊賴,只好選擇去圖書館尋尋覓覓……一本一本,包容著智慧與思想,知識與真理的巨著呈現在眼前。我漫無目的,一冊一冊地翻閱著,終于一則故事牽住了我的目光:有一次一名新聞記者問大文豪蕭伯納:“蕭伯納先生,請問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區別何在?”回答是富有啟發性的:“這很簡單,假如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高興地大喊:‘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反之,如果對著這個瓶子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觀主義者。”故事看完了,我思緒翻騰,我不就是那個悲觀的人嗎?
辦完借閱手續,帶著那本書走出圖書館,走在校園的小路上,仿佛身旁伴著無數智者。我微笑著與迎面而過的認識和不認識的老師或同學招呼致意,走到操場的一角,在一塊草地上坐下來。夕陽將余暉慷慨地拋灑在整個校園,在這緋紅的天幕下,眼前是一幕又一幕朝氣蓬勃的畫面。
許多的煩悶在那個傍晚煙消云散,我理解了父母對我的期盼,也明白了我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不是矛盾沖突的,斗志又重新在心里點燃。我不是個孤獨者,我是個追夢人,在追夢的路上,我重新把樂觀裝進行囊,將晚霞織成信心披在肩上。
篇四:逐夢路上主題征文
夢想呢,我不知道,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夢想,而是,夢想太多,找不出真正的夢想,那個,你明白么?
有很多人對我說,你怎樣怎樣,你不怎樣怎樣,是,孩提時總有太多單純的想法,我要干什么,我就是要干什么,別人說我要干什么,我就需要去干什么,也不會感到累,因為那時,夢想還未誕生,我們的心就像空曠的原野,遺忘了瞬間存在的煩惱,那是怎樣一種令人羨慕的純真,即使是接收到了如何如何話里帶話的小人之言,也不會有任何反擊,那樣的心態,至少是現在的我們所羨慕的,每天活在這個世界上,忍受著必要的或不必要的苛求,是,的確像某些人所說,為了夢想,繼而為了生存。說實話,很累,不如永遠做一個小孩,不會長大,不會煩惱,不會懼怕,有的只是快樂,快樂,還是快樂,無憂無慮,天真可人。也許是我放大了兩方面的利弊,但的確是這樣,由于心理生理上的原因,我們成熟了,實際上只是心思凝重了,我們長大了,實際上只是不愛說話了,行動多于話語了,因為總把話放在心里,因為沒人聽,因為聽了沒人懂,等于把自己的真心拿出來給別人踐踏,在這個過程中,夢想漸漸成形,他的沖動,那種只有自己能明白的,最原始的蠢蠢欲動,你會感覺到么。
夢想是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明白,在他出現的過程中,我們變得踏實,也許你沒有發覺,因為或許那只是一點點的變化,積累著,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成長了,心中裝著一個小小的蛋,一個正在等待破殼而出的蛋,心靈之蛋,你保護好他了么。
有了夢想,不管是白日夢,還是實事求是的,總有人去努力,成功在此言之過早,成果總會有的,于是,我們的野心變大了,蛋卻沒了動靜,因為有好多蛋在擠他,因為蛋的主人迷茫了,因為他的決心停滯了,因為在尋夢的過程中,我們就像去外婆家的小紅帽一樣,被路邊的事物所吸引,丟棄了初衷,失掉了食物。心靈之蛋是有生命的呀,你決心不堅定,內心會動搖,他也會拋棄你的,所以我用了“他”而不是“它”,你需要尊重夢想。為什么心靈之蛋會被擠呢,因為夢想太多,因為你的迷惘,但也或許是因為你內心的五彩繽紛。于是開始恐慌,以為丟失了夢想或從沒有過夢想,其實不然,但很少人會意識到。于是他們接著陷入思考,也有的放棄了自己,應該就是破罐破摔了,那時,便和兒時的幸福遙不可及了,雖然同樣都是沒有夢想,但這樣的人生恰恰是被夢想毀掉的,因為夢想是心中那個自己的化身,因自己而失去了自己,好可笑,也好可恨,因為郭敬明說過我們會死太久。那么,相對來說,就會活得太短,人生在世,何言放棄,只在自己。在一個又一個夢想接鐘而至時,在你無法確定你的夢想時,收起所有不好的情緒,相信吧,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安靜了,夢想會排排隊,你成熟了,用那份沉穩的心態去思慮,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夢想就在哪,隨緣自適吧。這怎么看怎么像寫給我自己的,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個小孩啊,在充滿荊棘的路上,偏要挺過青春中美好的灼熱年華,是灼熱,但也回味無窮,因為我有好多夢,因為有夢在帶我尋夢。你呢?
篇五:逐夢路上主題征文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行過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心中有夢的日子真是充實快樂的日子,那些不管不顧一心向著夢想奮斗的點滴鐫刻在生命中,成為生命里最閃亮的記憶。
小時候,受爸爸的影響,夢想有一天能成為一名解放軍,頭頂國徽身著橄欖綠,聽著重復著幾千遍卻不厭倦的軍號,集合出操訓練,昂首走在軍營。可這真的只是個夢想而已,沒有實現的可能。
上學后,天天和老師打交道,老師在我的眼里就像無所不知無知不曉的神,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他們站在講臺上,那“三尺”的高度足以令我敬畏,我如同一個虔誠的信徒,就那樣以仰視的姿態面對他們,銘記他們的每一句教誨,并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同他們一樣。從那時起,我轉移了夢想的方向,希望能夠成為一名老師,也能有弟子幾千,桃李遍布天下。這個夢想伴我走過整個學生時代,直到大學畢業。
我學的是教育專業,可畢業后忽然就沒有了當老師的沖動。當我已經能清晰地看到我的夢在我的眼前跳躍,我突然放手了,讓曾經執著的追求一瞬間化作了空氣消失了,理由就是不想成為一輩子的教師。可上天依然給了我一個實現它的機會,我站到了講臺上,成為了一名教師,在教壇上馳騁了三年。感謝我所有的學生伴我完成了這個幾乎夭折的夢,三年的時光回報了我年幼時的夢。那段歲月成就了我的現在,成為我一生寶貴的財富。回頭想想,當時雖苦尤甜,累并歡笑著。
現在,我已不再是神圣的人民教師,摘去了光環我活得輕松快樂無憂無愁,坐在辦公室,常常是忙完了工作就不知道該干些什么。真的是變懶了,生活的重心由工作轉移到了家庭,對將來已經沒有什么規劃,安心享受著現在的種種到手的快樂。我幸福地沉浸在現在的生活里,家庭、工作、愛情、親情、友情溢滿了我的心胸,可也常想念已離我遠去的夢想,感到一種落寞。想起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人生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的確,目標就是追求的夢想,目標就是成功的希望。而我每天正和那可怕的敵人相伴。
很羨慕那些有夢想而且正為自己的夢想奮斗的人,他們每天忙忙碌碌,為未來打拼,在未來的世界尋找合適的自我,尋找適合自己的坐標,雖然會很苦很累很茫然,有時還會不斷地懷疑自己,但他們勇敢地走在尋夢的路上,執著而堅定。他們勇于面對自己,面對每次失誤,面對可能到來的風雪雷電,不畏艱辛為自己的夢想找一個棲息的地方。他們,那些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苦苦追尋苦苦跋涉的人們是靈魂的勝者,是我的榜樣,向他們致敬!而那里就有我最最親愛的妹妹,她是追夢的勇士。為了不讓自己的將來遺憾,有夢就去追,在前進的路上,不管有怎樣的荊棘,矢志不移、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決不放棄。追夢的路還有多遠?哪里是夢想的終點?看著行進在路上疲憊的妹妹,我心生憐惜。但我堅信,只要不停下腳步,這份勇氣和定力就會助你夢想成真!
我也要再為自己設一個夢想,和他們一起,并肩走在追夢的路上。
更多相關文章: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