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荷花可觀色,可賞形,可品香,可愛其婷婷風致,可懷其濯濯清韻,可感其絕類出塵,更可悟其至善至真……荷花,有無限的美感、情韻和品格等著我們去發現和表達。下面是關于蓮性——瘦西湖荷花征文1000字,歡迎參考。
篇一:1000字關于蓮性——瘦西湖荷花征文
我從小就是花盲。在農村里長大,就認識西葫蘆,土豆,豆角之類的花,能夠辯別出玫瑰,牡丹,菊花等品種來,還是這幾年。
喜歡荷花完全是緣于一段工作經歷。
大約是十年前,一部攝制荷花題材電視風光片解說詞需要由我改定。其實,那個時候,我并不十分了解荷花,當時不會在網上百度,為了不讓別人看出來我是外行,整整在圖書館待了兩個晚上,總算完成了工作任務。大概是和荷花在紙上“耳鬢廝磨”有了感情,從此就喜歡上了荷花。
在以后工作的一段時間里,因公出差,總是忘不了去光顧荷花。在大明湖畔欣賞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荷花景色。吟著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句,走在西子湖畔,尋找白娘子和許仙的身影。也在藍天白云下,蕩舟在北京的北海公園,看荷花映白塔,感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千古名句,聆聽著“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那親切的旋律……
前幾年搬新居,周圍新辟幾個公園,友人告訴我,群力雨陽公園有一個荷花池,聽后甚喜,忙去觀看,因為去時已晚,只剩下有些發黃的荷葉在水中,蓮耦仰天望。去年,又是去不逢時,荷花剛剛綻蕾。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去成。
今年,在春天欣賞了“古梨園”里的百年古梨樹,“丁香公園”里的丁香花之后,想,一定在看荷花上搶個頭彩,早早地目睹冰城荷花姑娘的風彩。在六月末,就來個捷足先得,先睹為快,不料,荷花姑娘還是素顏,荷花葉子平鋪在水面上,有的傾斜著躺的,有的象傘一樣擎著,高高低低,顏色深深淺淺,雖然,花沒有開,滿眼的綠色,也很有風致,蘊育著旺盛的生命力,有幾枝荷花耐不住等待,大大方方地開放了,萬綠叢中一點紅,彌足珍貴,讓觀賞的人格外驚喜。
半個月后,當我再次來到這里時,著實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大片的荷花競相開放,蓮荷清香氤氳四周,賞荷的人絡繹不絕,有攝影愛好者扛著高像素攝像機在近拍蓮韻逸致,更有手機拍攝者甚是無數。荷韻喚蝶,彩蝶吻蓮,上演著一場蝶戀花,花醉蝶,人迷蓮塘的盛會;蜻蜓翻飛,或者早有立在花苞荷蕊,盡享此刻的美景。
為了方便游人賞玩,荷塘深處,有木橋彎延伸入。人們走在廊橋上觀賞,只見紅荷托露,晶瑩欲落,白荷帶雨,冰潔無瑕。盛開的,寧靜安祥,帶蕾的,嬌羞欲語,還有那綠蓋疊翠,青盤滾珠,圣潔得使人不能說,只怕言語不慎玷污了它。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蜜蜂,蝴蝶,蜻蜓在花間戲舞。我下意識地舉起像機,不住地按動快門,千姿百態的荷花撲進了鏡頭里,她們在綠葉映襯下一朵朵分外清秀,粉色的花瓣完全舒展直立,象一個恬靜淡妝的江南女子,身穿粉衣綠裙,靜靜地佇立。
荷花,水中的花,她不同于陸地上的花。陸地上的花你可以走進她,聞它的清香,而荷花,你只能靜靜地站在湖邊觀看,用手是夠不到的,如果想摘下一朵就會濕鞋,或者掉入湖中。望著荷花,人們似乎能夠感悟一些道理吧:世界上,有些美好的東西就是這樣,你只能遠遠地欣賞,而是不能得到的。即使你能夠摘下一朵荷花,但是,也會覺得失去了它真正的韻味。
今天,來賞荷花的人特別多,絡繹不絕,有的朋友們為了能夠多陪荷花,在涼亭中推杯換盞,大有一醉方休為快,好多靚女們帶來好幾套時髦新裝,彩裙,佩肩。一件接一件換著照相,與荷花媲美。看來,哈爾濱的人欣賞荷花的人不止我一個啊。
我感覺,大家欣賞荷花,是愛她潔身自愛的品格,愛她身處逆境而奮力向上的精神,愛她剛直不阿,威武不曲的風采,愛她香遠益清的雅美,愛她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操守,愛她裝點了河港和湖泊,愛她美麗了鄉村和城市。
望著藍天白云,在天人合一的穹空中,我愿為蓮,盛開在深情而嫵媚的夏天,悄然盈枝,悠然開放,盡情釋放內心的溫婉柔美。獨自享受著遠離喧囂紅塵的淡淡清歡……可惜,假如我化為蓮,也是丑蓮,沒有人欣賞的。
我想,還是找一葉小舟吧,慢慢地劃到荷花的深處,與荷花在一起,傾聽它們的心語,或是把小舟停在荷花的深處,遠離外界的喧囂,來一次小睡,享受一個安靜清涼的世界。
篇二:1000字關于蓮性——瘦西湖荷花征文
六月底,去了焦崗湖,我又看到了荷花。
小時也曾看過荷花,或是在上學的路上,或是在外出的車上,遠遠地望見一方水塘的水面上浮著幾十片荷葉。運氣好時,能看到荷葉間藏著乳白的荷花。于是,就有些驚奇,但也不過如此。待到年歲漸長,讀書漸漸多起來,對荷花的感情就起了變化,先是迷戀她的美,這里面自然是有很濃郁的少年心事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啊,那時的荷花,在我心里是總與夢中的少女形象重合著的。在這之后,十多年的歲月里,也不知是怎么了,或許是太喜愛屈子的騷賦,被他“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那樣一種內修外美,昭質未虧的高潔形象所迷戀,或許是太追慕李太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天子呼來不上船,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飄逸風采……總之是心中清邁之氣充盈,眼底污濁之事難容,常常有“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慨嘆,即便常常不為環境所容,難免有受排擠被冷落的孤清,卻自信擁有著一種人格品味。這時看到荷花,就總愛仰天長嘯“我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在我眼里,除了那一種無可爭辯的美之外,更有著一種比德的寓意。又過了十多年,人事消磨,世道滄桑,荷花隨著少女的影子淡漠了,遠去了,消失了。自己也早已從清高的云端跌落凡塵,一身的污濁市儈之氣,那種人格品德的自詡已化為人生結了疤的傷痕,再望見荷花,那瑩瑩潔白的花瓣無端地綻開了譏諷與冷嘲的笑靨……慢慢地,我竟對荷花避而遠之,直到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甚至是淡忘了荷花。
去年的一個偶然的機會,聽朋友說在我們淮南市的鳳臺縣有個焦崗湖影視城,那里有千畝荷花,實在值得一看。呀,我大吃一驚——我在鳳臺縣工作了七年,怎么就沒聽說有這樣的所在呢?那一夜,我陷入了沉思。我很長一段時間沒看見荷花了。
雖說打算去看荷花,但也不是多么渴望,更談不上激動。可是,到達焦崗湖的堤壩時,我還是被震撼了。堤壩上早已人流如潮。打傘的,提著礦泉水的,拿著照相機的……。一望無際的湖面上,鋪滿了碧綠的荷葉,像是湖面上漲起一層碧綠的潮水。成千上萬的荷花,粉紅的,潔白的,淡黃的,桃紅的……在上午的陽光下,灼灼其華。乘上快艇,我們向湖心進發。微微蕩漾的湖面迅疾被犁開一道銀白的浪花,水鳥追逐著浪花飛翔。這一刻,荷葉荷花接天蔽日,令人目不暇接。我們可真是“誤入藕花深處”了。有陣陣荷香迎面撲來,沁人心脾,讓人身心為之清爽,大有澡雪肺腑之快!
不一會,就到了岸邊。岸上有一木牌,有字曰:“荷花淀。”隨行一隊人竟不約而同地發出了驚嘆之聲,眼前一望無際的是千畝湖面萬朵荷花,這一刻,我承認我心旌動搖了,我被誘惑了,我徹底臣服了——平生看到的景色也算不少,可是,什么是美,這才是美啊!你看,離我最近的這一朵,說白卻有點粉色,仔細看時粉中又透著點淡紅,淡紅中卻還是嫩嫩的白。而那向外舒展的荷葉有著美妙絕倫的弧線,閃爍著柔和恬靜的光澤,呈現出無與倫比的美姿。朱自清《荷塘月色》怎么說的?“像剛出浴的美人”。不錯的,有點像。但是,不對,美人太含糊,欠準確。美人也可以是年近三十的風塵女子,或者歷經世事風韻猶存的少婦。不,這樣的女人是配不上我眼前的這一朵荷花的,哪怕是美女。而這些荷花,我眼前的這朵,應該是十六歲的少女。只能是十六歲。是的,一塵不染的十六歲的處子。舉目四望,一湖荷花無不美麗如斯!只見有人面對一朵荷花,呆呆地,半天一動不動,像是在喃喃低語;有人卻像是著了魔,徑直順著簡易木橋不停地走著,越走越深,似乎知道自己最心儀的那一朵就在前方。也有的人干脆坐在木橋上,就近對著荷花凝視起來,眼光流露出幾分醉意,幾分恣肆,甚至是幾分貪婪。還有一個人端著攝影機,不顧橋面滾燙,竟然斜躺著對著荷花拍個沒夠……可就在這時,忽然傳來了一陣吵架的聲音!是一個女子的尖利的嗓音,如一把利刃從湖面劃過。大家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循聲望去。同行的一位女士很是不解:怎么在這里還有心吵架呢?真是辜負了如此美麗的荷花湖色!是呀,面對著如此的美,有什么不可以放下的呢?這可是上蒼賜予的人間至美啊!此生能享有這樣的美,還有什么遺憾的呢?此刻,我的心里就不時地萌動著想為美做點什么的沖動。忽然想到了希臘神話故事,希臘和特洛伊這兩個國家為了海倫爆發了大規模戰爭,那些貴族一見到海倫,就情不自禁地說:為了她,打一仗是值得的!當年讀到這一段,很不以為然,為這兩個國家的男人不值。現在,面對荷花,我懂了!邂逅美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而沒有了美的生活還值得過嗎?對美視而不見,沒有感覺,比如那個在荷花面前吵架的人,這樣的人生豈不更是可憐?
在返回的途中,快艇呈45度傾斜,似乎要脫離水面沖向前方,激起的巨大的水浪層層涌向那些嬌弱的荷花。忽然,快艇慢了下來,原來是一艘帶篷彩舟迎面而來,船家緩緩地劃著槳,幾個游客安坐船中。對的,真心欣賞荷花是應該乘這樣的船的。在美面前,比如荷花,我們應該放下身段,慢下速度,保持距離,這是對美的敬畏,對上蒼恩賜的珍惜與感激。所以,古人說荷花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這是人的自覺,更是荷花的自覺。荷花為什么生在水中?不就是要遠離人世嗎?像她那樣圣潔的生命本來就該遠離塵囂世俗的。只不過在今天,荷花已經無處可躲了。這些遠離城市的荷花,不是一樣被我們的快艇所騷擾嗎?然而,面對惡濁的世俗,滾滾的紅塵,荷花依然美麗綻放,從容自持如故,這是怎樣強大的內心!那著名的偈子所怎么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一種徹底的放下,放下塵心,放下欲念,放心有無,放下物我……荷花以此自持,并以此綻放著她生命的儼然妙色!
這個夏天的六月,我又見到了荷花。
更多熱門作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