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精選3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
2021年5月22日1:07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這位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的偉大科學家永遠的離開我們了,今天就讓我來說說袁隆平爺爺生前的事情吧。
說起袁隆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作為農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薩”,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為大公之位,可他卻謙虛的說道:“人民科學家我談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說是什么家,我覺得農學家最合適”!
他希望“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谷像花生米一樣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愛提問,好自由的城市學生自立農家耕農業,5月10日在隴南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袁隆平爺爺說:“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因此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不僅要知識多,而且要人品好,不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體現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只有這樣才配當一個科研工作者,也才能當好一個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轉學到博學中學期間吃的是雜糧飯,點的是桐油燈,一兩個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學習還是很有規律的,每天早上6:00起,養成了他干凈利落遵守時間的作風。
1947年湖北省舉行游泳比賽,袁隆平爺爺因為個頭小沒被選上,他很不服氣,就跟上了別人的自行車進了賽場,體育老師發現后勉強讓他上去,沒想到竟獲得了漢口賽區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選了。還有很多很多他堅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跡,百折不撓,勇于博擊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袁隆平爺爺我們會永遠記著你,記著您的豐功偉績,記著您對祖國的貢獻,向您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關袁隆平的電影。就覺得袁隆平給了我很多啟發。
還記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著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里去。可是,暴雨是無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細心栽培的水稻瞬間化為烏有,雖然當時受損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卻痛在袁隆平的心里呀!過了一會兒,袁隆平的心情開始緩緩地平靜了下來,因為他在一污濁中找到一株幼苗,這真是燃燒的希望,生命的奇跡啊!此時的袁隆平心里又充滿了自信與希望,因為他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自己的愿望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電影漸漸地接近尾聲,時間在慢慢地流逝。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袁隆平是一位很堅強的偉人。他的堅決感動了我。每當他遇到挫折時他總會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并且吸取給多的教訓與經驗。
袁隆平真偉大,是他讓人們的天敵--饑餓消失;袁隆平真偉大,因為他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堅強,要用盡一切努力去達到目標。袁隆平真偉大因為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奇跡,讓我們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興奮與自豪。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3
就像是做了一場夢,夢醒來的時候,他已經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個世界。
對于他的最初記憶,是在一次看電視節目,一位主持人眼含熱淚地跟我們講,作為中國人,天地君親師,你們可以忘記和背叛,但誰都不能忘記袁隆平爺爺,誰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爺爺。
聽老人說,中國上世紀60年代,在大饑荒中去世了很多人。我還聽到身邊很多人表達著對袁隆平爺爺的感謝,是他改變了中國的“糧食命運”,讓許多中國農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種植糧食發生了改變。當聽到袁爺爺去世的噩耗傳來,人們簡直不敢相信,一遍又一遍地為袁爺爺祈禱。
因為袁爺爺,中國人,不僅僅是不再餓肚子了,他們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袁爺爺,他是國家的英雄,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讓不少國家免除饑餓的人。
國士無雙,當是袁隆平爺爺,我輩幸福,當憶袁隆平爺爺。袁爺爺只是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我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我會永遠銘記袁爺爺,沿著他前進的.道路走下去。有了袁爺爺的引領,我們會奮勇向前!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4
5月22日是一個舉國上下哀傷的日子,因為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因病去世了。
袁隆平爺爺是個有夢想的人,他的一生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了這兩個夢,袁隆平爺爺將畢生都投入到了雜交水稻事業,他十年如一日,每天辛勤地工作,把每一滴汗水都灑在了田間地頭。袁隆平爺爺說過,他不在家就是在試驗田,既不在家也不在試驗田,那他一定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袁爺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矢志不移地在田間和實驗室工作。在幾十年的不不斷嘗試和摸索之中,終于得以實現。他所取得的成就,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的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爺爺最讓我敬佩的除了艱苦奮斗、毫不退縮的精神外,更多的是他那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品質。如果袁爺爺貪名求利,他早已可能是億萬富翁,也不用以八九十歲的高齡,仍流連于田間。
袁隆平爺爺雖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夢想永遠留在我們身邊。最為新時代的少年,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一定不會退縮,我要向袁爺爺那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5
談起“雜交水稻之父”,大家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有著赫赫偉績的袁隆平。
袁爺爺1930年出生在北京,祖籍江西,一直在湖南工作,可是就在昨天,2021年5月22日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當天下午,長沙正下著小雨,有人說那是老天在流淚。數萬名群眾聚集在袁爺爺靈車必經的那條公路的兩旁,為袁爺爺送行。袁爺爺的靈車經過時,群眾們高聲喊道:“袁爺爺,一路走好!”有些人哭得泣不成聲,那場面凄涼而又感人。
袁爺爺的一生都在為“讓老百姓吃飽飯”的事業上不懈奮斗著。他生前有兩個夢想:一個在禾田下乘涼,一個是讓雜交水稻種遍全球。
袁爺爺生前獲了許多獎,其中一項榮譽是“共和國勛章”,以表彰他對共和國所做的貢獻。
同時,袁爺爺還是一位“有錢人”,當國家獎勵給他一套別墅時,他卻說:“這些洋房子我一個人住不慣,還是把它當作我們的辦公樓吧!”
有一次,袁爺爺去國外領獎時,穿了套西服,但是沒帶領帶,與他同行的科學家說不帶領帶顯得不莊重,不嚴肅。于是袁爺爺去商店買領帶,可是都非常貴,他便在附近的小攤上100港元買了一盒六條裝的領帶帶上。袁爺爺說:“雖然很便宜,質量也不錯,帶上也蠻好看的嘛!”
袁爺爺對共和國的`貢獻和他的樸素深深打動了我,我要向他學習。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6
打開手機,刷著視頻,突然一個視頻引起我的注意——袁隆平逝世,我以為是惡搞,心里還罵著那些網上的噴子。后來接二連三的刷到這種視頻,才知道這是真的……怎么可能?之前袁隆平爺爺90歲生日的時候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我不敢相信。
我對袁隆平爺爺的認識就是“雜交水稻之父”,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雜交水稻,他曾說過“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就是水稻高產夢,讓人們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造福人類,還能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袁隆平爺爺不僅培育出了雜交水稻,還有海水稻。如此偉大的人怎么可能就逝世了呢?
當袁隆平爺爺的靈車穿過長沙的街道,所有的車都默哀鳴笛;下著雨,百姓也跟著車跑,邊跑邊喊“袁爺爺,一路走好”;在袁隆平爺爺的雕像前獻滿了花,那些花成了一片花海……
聽說天上的星宿歸于天際時,天地是會地動山搖送星宿歸去的.,好多地方都在下雨,就連天公也流淚了吧……
有些地方還出現了“麥穗云”,大家都說袁隆平爺爺只是去了需要他的地方,繼續去干他熱愛的事業了。可能天上也需要糧食了吧……
網上還曬出了袁隆平爺爺之前的樣子,開會時的托腮、采訪時的笑聲、稻田里拉小提琴……原來袁隆平爺爺也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啊。
袁隆平爺爺養了一只貓,叫袁花花,是一只黑白條紋的小貓。可袁花花還沒長大,袁隆平爺爺已經不在了……花花以后只能去稻田里尋找袁隆平爺爺的味道了……
他進入了一個夢鄉,那里的稻穗比高梁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他戴著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7
袁隆平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得主。
袁隆平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平生有兩大夢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而他的一生也在實現這兩個夢想。從1960年袁隆平偶然發現一株顆粒很大的水稻,由此受到啟發,開始了研究雜交水稻的路。
2017年9月,袁隆平創造了一畝田產1149公斤的世界紀錄,震驚了全世界。從此,“東方魔稻”在全球推廣。幾年前,國外有人撰文說,21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16億,那時誰來養活中國?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食危機?袁隆平當時就揮動著滿是老繭的雙手宣布:“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要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樂觀的'人。有一個親戚曾經說他長得很丑,袁隆平沒有反駁他,而是說:“對啊,我丑得很帥啊!”從這句話中完全聽不出他對自己外貌的不自信。
他是一個自強不息的人,他在研究雜交水稻的路上,不是一馬平川,而是困難重重。就拿他剛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時發生的一件事來說吧!他在一片實驗田里種了700株水稻,而第二天卻發現稻田里一株稻子也不剩了,還是在一口枯井里發現了僅剩的5株實驗水稻,這件事不僅沒有讓袁隆平放棄研究雜交水稻,反而更加堅定了要研發出雜交水稻的決心。
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命名為袁隆平星。袁隆平一生共獲得了11項國際大獎。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國士無雙,舉國哀悼,愿天堂有稻穗如葡萄大小的水稻。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8
袁隆平爺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為了解決我國人民的吃飽飯問題,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水稻。
我國的耕地缺乏,不足世界的7%,而卻要養活超過世界20%的人口,袁隆平爺爺功不可沒。袁隆爺爺他每天都會思考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用這么點的田地種植肥美的水稻?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將這些水稻以少變多?而且他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袁隆平爺爺對工作無比的認真的,他不管是風雨,還是雷電交加,他都會去看望水稻,因為他想知道這些水稻擔受多大的風雨。他的摩托車也不知道摔壞了多少輛,他也毫不在意,因為他時刻惦記著我們吃飽飯的問題。
袁隆平爺爺還是一個可愛,富有愛心,和葛可親的人。可愛是,他每次成功,突破難關時,他總會像一個孩子得到自己心愛的玩具時那樣開心。富有愛心是從他幫助了無數人的解決溫飽問題。有人說,如果申請專利,袁隆平爺爺將是世界首富。和葛可親,他是一個對別人只有關心、溫暖,從不要求什么,也沒什么架子。
據說,素隆平爺爺有一對孿生孫女,袁爺爺則喜歡把名種零食藏在屋子里的每個角落,然后讓孫女去找,老爺子真是童心未泯,我想這也是袁隆平爺爺之所以長壽的真正原因吧!
可惜的是,他在2021年5月21日因病逝世。他的死,讓我們的心如同晴天露霧。袁老罵鶴西歸,留下未竟的'愿望——禾下乘涼夢。
袁老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恩人,是我們永遠無法遺忘的人。袁爺爺放心走好,您的科研團隊會繼承您的遺志,牢牢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的手里。
謝謝您,袁隆平爺爺,感謝您為我們的溫飽而做出無比卓越的貢獻。感謝有您——袁隆平爺爺。希望你在天國過的無比自由,快樂,一切安好!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9
天陰沉沉的,窗外的雨水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坐在房間里正上著網課,突然,電腦上彈出一條新聞:默哀!“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2分逝世。
這個消息如同雷電直擊我的心坎,腦袋里“轟”的一下,整個人都僵住了,大腦里一片空白。就在這一剎那,“金豆豆”噼里啪啦地掉落下來,淚水打濕了書本上的字。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緩過神來,低頭望了望被淚水打濕的'字跡,想起袁隆平爺爺曾經的那些事……
袁隆平爺爺年輕時收了幾個徒弟,每天,田園里都看得到他們的身影。這天上午,袁隆平爺爺和他的弟子在干活的時候,突然,大地劇烈搖晃,整個人重心往下倒,房屋也向他們壓過來。袁隆平爺爺心里喊了一聲:不好!便大聲的對附近的人們說:“鄉親們!快跑啊!地震了!”喊完馬上轉過頭對他的弟子說:“快,你們先跑,帶上鋤頭和其他工具!”弟子也著急了:“老師,可您……”“不用管我的,我拿完種子馬上就來。”話音剛落,袁隆平爺爺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房間,翻箱倒柜的找種子。終于,在床頭柜上找到了那包種子。
家具可都碎了,玻璃渣片一堆,一不小心就會刮到流血,房屋也在倒塌,很可能就在一瞬間,這條生命就會飛灰煙散。可袁隆平爺爺不顧一切,拿起了那包“珍貴”的種子。
他曾說:“假如我不在家,那么就一定在試驗田;如果不在試驗田,那也是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袁隆平爺爺一生都在鉆研水稻,為我們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讓全中國14億人吃得飽飽兒的,不餓肚子。這比天高,比地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后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因為,在每一粒米飯里都有您的功勞!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0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就會想起一個偉人——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爺爺是1930年9月出生的,小時候缺少糧食,袁隆平爺爺有時只能吃糠維持生命,所以袁隆平爺爺發誓他一定要讓中國人吃上一頓頓的飽飯。1949年,19歲的袁隆平爺爺即將報考大學,袁隆平爺爺的家人反對,他卻不顧家人的任何反對,還是執意報考了重慶湘輝學院農學系,23歲時畢業,畢業后袁隆平爺爺來到了偏遠的.湘安農學院任教,袁隆平爺爺一待就待了18年。袁隆平爺爺被中國人稱之為“雜交水稻之父。”
“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是中國工程院院的士——袁隆平爺爺。他是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爺爺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我得知袁隆平爺爺去世這個消息后,眼睛里逐漸冒出了米粒大淚水。心里是多么的痛苦啊!多么的傷心啊!多么的悲哀啊!我正在手機上搜集關于袁隆平爺爺的資料時,我看到了一個視頻——袁隆平爺爺去世的第七天,也就是2021年的5月29日。在醫院袁隆平爺爺老伴的床頭,飛來了一只人們從未見過的很大的蝴蝶。很多人看到后都看哭了。這是多么感人呀!
袁隆平爺爺您養活了半個中國的人民,如今您走了,我怎能不悲傷,怎能不悲痛呢?你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您沒有放棄,您的這種精神,我們永遠銘記在心,永遠不會忘記。
袁隆平爺爺我們永遠愛您!您一路走好!(指導老師:李其賢)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1
《我有一個夢》這首歌的詞是一位老人抒發內心的呈現,他有著偉大的夢想,并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給全世界交出了漂亮的成績!
這位老人他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越挫越勇;不因失敗而氣餒,不因成功而自負,不斷的制定目標,不斷的進取,不斷的超越自己!
這位老人他很樸實無華,他就是一顆定海神針,能帶給所有人安心!
他就是袁隆平爺爺,一位非常慈愛的老人,我曾經看過老人的一篇采訪,其中他說:“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啊,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啊,我親眼見過”主持人接著問:“您是不是害怕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老人連說:“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可知糧食的重要性!”回想老人在采訪中的神情,大有憂天下之憂而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為了讓人民不再像他看到的那樣食不果腹,他帶領著團隊開始了漫長的攻堅之路!
他瘦瘦小小的一個人,風吹日曬皮膚黑黝黝的,像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為人低調,他的。獎項非常的多,但是他從不在意這些,攻堅克難,一絲不茍!
還記得老人給自己母親寫的那封信,他為了人民不再餓肚子,卻給自己留下了永遠的遺憾,自己的母親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積攢了多少想對母親說的話,多少的悔,多少的盼,這已成為老人永遠的惦念了!
這位老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在他離開的時候有那么多的人主動的去送老人,為老人留下想念的淚水;他一次次向人民交出了漂亮的成績,他實現了自己的夢,他終于放心的離開了。
袁隆平爺爺對您我們有太多的不舍,您一路走好!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2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您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項目正朝900公斤的預期目標順利推進。幾十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谷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于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住在城市遠離農村,不知道農民伯伯種莊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糧是怎么種出來的,除了從書本上了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識以外就只能通過在農村長大的父母口中聽到關于農耕時的一些事情。我曾聽爸爸講述過60年代種植稻谷,畝產都不高,每年的清明節開始從買稻種、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過程。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學實驗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才解決了我國的糧食欠缺問題,現在我們已經不但是吃得飽,而且還吃得好,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
衷心感謝您袁爺爺您在農業領域里的.無私奉獻和付出,才換來了今天我們衣食無憂的生活!四十多年來,您和您帶領的科研研發優質高效水稻付出了寶貴的青春年華,付出了畢生精力!我知道您有一個超級水稻夢,在試驗田里種植的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高,穗子比掃帚還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十萬個穗子形成一棵參天大樹,你坐在稻穗下乘涼,悠閑地給我們講述著盤古開天地您的“水稻夢想”!我祝愿您“禾下乘涼夢”早日實現!也祝愿您安康!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3
你若是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歌德
袁隆平爺爺,他就是一個為世界創造了價值的人。袁隆平爺爺說過,“人就是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爺爺就是將他那粒種子深深地埋在稻田里,長熟了,芳香就在稻田里來回蕩漾。
當冰雪退去,萬物復蘇,所有都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稻田里也就在這時出現了一位老人和他的稻苗,那暖洋洋的春光打在的這位老人臉上,身體上,也打在了綠的發亮的稻苗上。綠油油的苗子在老爺爺手中,熠熠生輝,襯得老爺爺格外的慈祥。
爺爺撥動著水稻苗子,在他手中撥弄了一遍又一遍,眼角似乎溢出了些許期待,希望今年比去年收成要更好。
知了的叫聲,爬上了樹梢,陽光變得更加的猛烈,如開水一般,狠狠地澆在了到稻苗上。爺爺輕輕地俯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土,搓了又搓,土塊一點一點的掉落,但他揚起的`嘴角從未落下,看著眼前的一派景象,爺爺更是滿意地笑了又笑。
終于,第一片楓葉落下,隨著風跑過了一片稻田。金黃色的麥穗映著紅褐色的楓葉,金黃中飄過一抹紅,是格外的顯眼。風又跑了過來,它溜入了稻田里,不由得讓稻田翻起了一朵朵金色的波浪。
爺爺便站在這一朵朵浪花之中,臉上的皺紋堆積在了一起,被歲月打磨的留下的痕跡,也被印在他的眼角后。他撫摸著麥穗,扒拉了一遍又一遍,空氣中泛起了陣陣稻香。爺爺也沉浸在這片稻香之中,久久不肯離去。在稻田里走過一次又一次深厚的每一塊泥土上,充滿了他的腳印,這應該也是歲月為它留下的另一抹痕跡吧。
稻花有稻花的香味,爺爺的生命也自有他的芳香。稻田里,陽光下,一年四季,袁爺爺的身上一直在散發著稻花的香味。或許這就是他生命的芳香,一直在散發著,源遠流長……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4
就在2021年5月22日,有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都意想不到的消息,堪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下午1:07逝事。袁隆平爺爺走了,長沙人民都傷心欲絕,但嘴里一直說到:“祝您一路走好!”
這個消息從長沙立刻就傳遍了全國各地,各大新聞媒體、各大網站,在不間斷的傳播。每一個人都知道。來送別袁隆平爺爺的人大約有全國一半人,每個人都拿著新華來送別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同志是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在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農作物專業學習。2007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貢獻。他一生追求“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兩個夢想,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事業。全球共有40多個國家引種雜交水稻,中國境外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
袁隆平同志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突破了傳統理論束縛,發明了雜交水稻;二是創建雜交水稻學科,構建了雜交水稻理論體系;三是攻堅克難推動雜交水稻技術應用,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四是致力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為人類戰勝饑餓彰顯了擔當。
袁隆平同志的一生,是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一生,是勇于創新、追求真理的一生,是情牽祖國、心系人民的一生,是胸懷世界、造福人類的一生,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一生。
袁隆平同志的'名字,寫入了遼闊大地,印在老百姓心上。“袁隆平星”在太空閃爍,星耀大地。袁隆平同志的杰出成就,不僅屬于中國,而且影響世界。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5
2021年5月22日,我國痛失了一位巨星,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他的去世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悲傷,更是遺憾。
袁隆平爺爺因為一次意外的發現,使他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二號,1975年研制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實驗在中國是具有開創性的。但是世界上成功水稻雜交的是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亞完成的,但袁隆平爺爺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斷的鉆研,最終也有了不少成就。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袁隆平爺爺,有一句話說:“我雖然是大年紀,但是我還沒有癡呆,我仍然要繼續鉆研!”這令我非常感動,袁隆平爺爺其實早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可袁隆平爺爺沒有放棄,堅持要研究出雜交水稻,這些都起源于19世紀中國一度鬧饑荒,光河南就有上百萬人因為饑荒而餓死,袁隆平爺爺那個時候雖然還小但那顆種子早已在他心里萌發,才使得袁隆平爺爺開始研究雜交水稻。
其實我們現在的中小學生真的很幸福,以前的人吃上一口飯都不容易,而我們現在有肉有營養的蔬菜,還有新鮮的水果,更有甜甜的牛奶,都是因為國家的`科技的發展。
我們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兒童,雖然不能像袁隆平爺爺那樣做出如此偉大的壯舉,但是我們最起碼能做到不浪費食物,不浪費每一粒米,從我做起!
雖然袁隆平爺爺不幸離去,但他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蕩漾著,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一定要像袁隆平爺爺一樣,做一個愛國為國做出奉獻的人!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6
今天,我看了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新聞,我心里非常的難過,他在2021年5月22日13時去世,享年91歲。它是我們國家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他是所有中國人的英雄。
袁隆平爺爺這位可敬可愛的科學家,為中國解決了吃飯問題,一生奉獻給了水稻事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都能吃飽。
我聽爺爺奶奶講,在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人們,都是一個個吃不上人飯,天天餓肚子,個個餓的皮包骨頭,還有很多人甚至被餓死,那時候沒有糧食吃了,人們都是吃野草啃樹皮,有的連樹皮也吃不上。袁隆平爺爺發現了自然雜交水稻,他反復雜交試驗,研究出了人工雜交水稻,糧食的產量大大的提高,終于人們都有飯吃了。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他都在他的實驗田里忙碌著,就算在他生病的時候也堅守在他的稻田。
他一生就為了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就矢志不渝的在田間和實驗室艱苦奮斗,他幾十年如一日,在不停地嘗試和摸索,最終終于心愿得以實現。他艱苦奮斗,不怕困難的精神,他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他為祖國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樣的大人物,是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的。
今天中午我看著一大碗白白的米飯,心里想著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了袁爺爺,我們每天才能吃的飽飽的,幸福的生活著。袁爺爺一路走好愿天上您能笑著看著我們成長,我們會珍惜每一粒米。希望您歸去路上稻花飄香,溫暖明亮。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7
5月22日,一位年齡高達91歲的爺爺去世了。他,就是我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上午時,微博官博號散布了虛假信息,只因袁爺爺去了醫院,就為了蹭熱度說袁爺爺去世了。但當下午一點半時再次看到這個信息時,我不知道是應該怎么辦,手足無措。
袁隆平爺爺一直有兩個夢,第一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追求水稻高產更高產的夢。爺爺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爺爺始終都還在努力追求著他的兩個夢。
袁爺爺說:“年紀大沒關系,但是自己還沒有癡呆,今后要向1300公斤沖刺。”爺爺最大的夢想就是把這個飯碗牢牢的端在中國人的手中。
為什么要立下這個夢呢?他1930年出生,那時很多人還吃不上飯,每天都要忍饑挨餓。“我真的`見過滿大街餓死人的情景”——于是,袁爺爺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農業。袁爺爺從一開始就把讓更多人吃上飯作為自己的終身理想。
他在研究雜交水稻這十幾年,他經歷了失敗,經歷了人為破壞,經歷了外界的質疑,也經歷過田間山野的極端氣候。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袁爺爺31歲的那一年,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了。這一年,也是中國雜交水稻元年。
這幾年袁隆平爺爺也拯救了幾千萬人吃飯的問題。袁爺爺的夢想之路從未停過,袁爺爺他一生奮斗在田野。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的雜交水稻產量甚至達到了1100公斤。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就在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時代的楷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華民族的拓荒人——袁隆平爺爺,與世長辭了,享年91歲。這是一代巨星隕落,但民族的梁永生。
我們要永遠記住袁爺爺,能讓十幾萬人吃上飯的袁爺爺。我們也一定要原爺爺那種精神,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沖向目標而努力!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8
風在哀鳴,雨在嗚咽。在通往殯儀館的道路兩旁,人們默不作聲,不約而同地佇立著,看著那輛靈車緩緩駛過。淅淅瀝瀝的雨簾為靈車打開一面帷幕,人群中,男女老少,一起悼念著一個人,心中呼喚著一句話:“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袁爺爺,您是那樣淳樸。您時常在稻田間勞作,頭戴草帽,挽起褲腳。我彷佛看到了您用粗糙的雙手撫摸那一串串金黃飽滿的稻穗,深邃的眼神望著無邊無垠的金黃,流露出希望的`光。我依稀聽到了您少年時立下的誓言:“讓每個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里!”于是,數十年的田間研究,歷經無數次實驗、無數次挫折,伴隨著雜交水稻的問世,您解決了中國十四億人的溫飽問題。
袁爺爺,您是那樣無私。您研究水稻長達四十多年,付出了極大的忍耐力和智慧。因為有您,多少中國人不再餓肚子,多少中國人一日三餐米香彌漫。而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晶瑩飽滿的米粒背后是您一生為其努力的心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頓飯都凝結著您的智慧,每一粒米都流淌著您的汗水。在這個豐衣足食的年代,我們定會珍惜您在背后傾注的一切努力。我想這是對您最好的報答,也是您對我們最大的希望。
袁爺爺,您就這樣離開了我們,離開了您熱愛著的每一片稻田。您創造了雜交水稻的奇跡,留下了雜交水稻的種子,更把勤勞的種子、智慧的種子、無私的種子留給了我們。您說過,“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您放心,終有一天,我們會結出豐滿、厚實的果實,不讓您失望。
稻香陣陣,感恩斯人!袁爺爺,一路走好!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19
在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一點七分,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出:袁隆平爺爺去世了。聽到這個消息我悲痛萬分。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袁爺爺曾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中國人的飯碗要拿在自己手里。”他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表彰他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世界許多國家都為他頒發獎項。聯合國糧農組織聘他為國際上發展雜交水稻的`首席顧問,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還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而現在袁爺爺去世了,一天是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認為是假的,是在開玩笑,是在造謠,因為水稻之父怎么會說走就走呢?他為人類做出了那么多的貢獻,他現在一定還健健康康的生活著,可當新華社在微博上報道后,我才面對了現實:袁爺爺真的走了。我陪同萬分,難道這次是因為上天餓了嗎?怎么會這樣?原因也雖然您去世了,但我們永遠會牢記您,您做出的貢獻,我們將銘記在心,我們會不浪費任何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袁隆平爺爺,天上的行星以他命名,地上的水稻認他為“父”,居功不自傲,妙語常留香,為人類做出的貢獻,為他人帶來的歡樂!永記人們心中!一路走好,袁爺爺!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0
榜樣是我們人生的航標,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袁隆平爺爺是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的功名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他是江西九江人,是中國雜交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無黨派人士的杰出代表,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是"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雖然他的名譽很高,但是,他依舊自稱是一位農民伯伯,九十多高齡的他依然不服老,像一位老小孩一樣說自己是"九零"后,很多人都說:"這個年紀該去享福休息,"但袁爺爺還是表示自己要追夢。
學農從來不是一個熱門的行業,學農也不是很快實現財富自由的行業,在這一門里面精耕細作,如果是為了自己,為了個人,為了家庭。這個投入產出比太不值了,所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袁爺爺的畢生追求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沒有這樣一個宏愿,如何能在農田里堅持下去?
袁爺爺一生做的這一件事,讓全天下的人們遠離饑餓,我們中國的占地面積僅占世界的百分之七,人口卻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袁爺爺,您創造了奇跡,將水稻畝產從三百公斤提高到八百多公斤,您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自己可以養活自己,更能為世界糧食做出巨大的貢獻。
袁爺爺的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要有這種態度,遇到困難時,要堅持不懈地鉆研,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認真做了,就要奔著目標前進,永不后退,我們還要有袁爺爺報效祖國的精神,努力學習,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梁。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雖然袁隆平爺爺已經走了,但他還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我們要好好學習,實現袁爺爺的"禾下乘涼夢。"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1
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一聲聲聲音從耳邊傳來什么袁隆平爺爺去世了,雖然我們曾在電視中見過幾次,雖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見面但眼淚還是不爭氣的從眼睛里流出。
它就是那位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因病因致無效于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那是多么的悲哀,緬懷偉大,讓我們一起來傳遞哀思。他曾說過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說的一句話,他也有一生用這句話寫了助教它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第1個成功的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沖破了學術觀點的束縛于19在1965年開始研究水稻成功選育了第1個使用高產量水稻品種雜交水稻的成果,在1976年全國面積大門框出2他重復。他最大的一生最大的夢想并不是雜交水稻,嗯,讓全國不餓,不是全中國,他是想讓雜交水稻走向全世界,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渣水稻攻關接連大面積的吃飯,于是每公頃16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2021年2020年又實現了豬苗倒走3000斤的攻關目標。
但最近在學校我發現了一種很可恥的`行為,注定年紀雖然有了袁隆平的照片,但我們不能隨便浪費糧食,我們63班不見太多,咱六1班62班那參與桶可謂是一個半桶一個都將近。嗯,我還記得小時候學過語文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請現在開始我們不要再浪費糧食了,好好珍惜糧食,不要忘記曾經有一個叫袁隆平的爺爺幫助了我們中國不再是那種吃不飽的國家。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2
這是全國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級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舉國上下,悲痛欲絕。
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消息在各個媒體平臺上出現,廣大人民紛紛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對他們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
袁爺爺真的是太偉大了!
他年雖近百,卻不在家樂享天倫之福,而是終日奔波在實驗田,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一株株如同一只只精靈的.秧苗,在和風中翩翩起舞,那鐫刻著歲月滄桑的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爺爺畢生追求的是所有人遠離饑餓,他做到了。我們中國人,因為有袁隆平爺爺,端穩了飯碗,不再為一日三餐發愁,世界都為之震驚。
像這么一位對人民做出卓絕功勛的杰出科學家,廣大人民怎么忘得了他?請看看各個媒體平臺下的評論: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稻花香處憶袁老,泣雨聲中送英雄。我們的“神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帶著種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了。再聽聽人們的請求:天安門廣場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為中國人的溫飽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的袁爺爺。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寫道:“有的人活著,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著。”司馬遷也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袁隆平爺爺的死,重于泰山,而且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袁隆平爺爺生前說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將一生奉獻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說我浪費糧食,其他人沒有資格。因為是他讓我們不再饑餓,不再擔憂溫飽問題。
請求國家將5月22日設為珍惜糧食日!以此紀念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學生們應該銘記5月22日,好好學習,帶著袁隆平爺爺那份對我們的希望,為國家爭光!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3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解決一個國家吃飯問題的大功臣。
我國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他金質獎章和“杰出的.發明家”榮譽稱號。國際同行稱他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產稻谷3500億公斤,相當于每年解決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爺爺是我們最大的貴人,沒有他發明的這個技術,我們可能會在今后幾十年依然會挨餓。
袁隆平爺爺他說過他買過最貴的衣服是花了70元平常都是30,40塊錢。想想我們現在買一件衣服動不動幾百或者上千,可謂是浪費至極。
近代的中國是非常落后的,人們幾乎連溫飽也達不到。是他讓我們吃飽飯能有力氣干活,也是他讓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美滿。
我們要學會感恩,如今他走了我們都很悲痛,我們今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報效祖國,為祖國做出貢獻。
我們都會像千百年來的那些人們一樣,為祖國奉獻出自己來換取更美好的生活。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4
2021年5月22日是個不尋常的日子。
下午我寫完作業,坐到沙發上,媽媽卻哽咽著告訴我一個消息說:“袁爺爺走了!”接著淚水像斷線的珠子從臉上滑落,我看著媽媽哭了,瞬間鼻頭一酸,眼睛模糊,我小心的問:“袁爺爺是誰?”
媽媽從網上找來袁爺爺的資料。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張古銅色的臉上滿是皺紋,那是太陽的'印記。他一生都在研究雜交水稻,他研究的種子,鹽堿地可以種,柴達木盆地可以種,連迪拜大沙漠都可以種。糧食產量增加,我們的飯桌上都有了白米飯,讓我們不再饑餓。袁爺爺的夢是禾下乘涼,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袁爺爺一生都在堅持,不畏艱辛,執著的為夢想奮斗,田間地頭總有他樸實的不能再樸實的身影,最終憑著一己之力,用一粒種子,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但是袁爺爺并沒有停歇,繼續尋找著他的下一個對手—海水,讓海岸線都稻谷飄香。
袁爺爺5月22日13時07分走了,離開了我們,去到了另一個國家,但是當我聽到有人說:“袁爺爺最后也是等我們好好吃完午飯才走的”,我的眼淚就奪眶而出,止不住的往下流,袁爺爺對我們的溫暖,留在了每一粒稻米中。
袁爺爺,您一路走好!我會好好聽您的話,乖乖吃完每一粒米飯,不浪費一粒糧食。光盤就是守護袁爺爺的夢!袁爺爺,您好好休息!我會以您為榜樣,努力學習,做一顆好種子,好好長大。禾下乘涼夢會繼續傳承,只因有我們,只因我們是中國少年!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5
2021年5月22日是一個悲傷的日子,因為在那一天雙星隕落,第一個是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第二個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享年91歲。而他們的逝世時間僅僅只隔了五分鐘。這件事情對我們國家和人民來說是一件非常傷心的事。甚至有的人還認為應該降半旗為這兩位英雄致哀!
袁隆平爺爺生前為國家做了重大的貢獻,讓全中國十四億人口都吃飽了飯。在袁隆平爺爺小時候他經常看到有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失去了生命。所以袁隆平爺爺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人們都吃飽。之后袁隆平爺爺就專心研究雜交水稻,就是因為袁隆平爺爺研究出了雜交水稻才讓中國十四億人口都吃飽了。
今天老師讓我們看了一段袁隆平爺爺生前的采訪,采訪中袁隆平爺爺說到自己有兩個夢想,第一個是禾下乘涼夢,袁隆平爺爺一次做夢夢見試驗田里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有掃帚那么寬,穗子有花生仁那么大。他和助手在水稻下面乘涼。第二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因為他特別希望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袁隆平爺爺是當之無愧的國家英雄,而且有一次國家獎勵給袁隆平爺爺的豪宅,袁隆平爺爺活生生的把他改成了辦公室。他還曾經說過錢夠用就行,多了都是包袱。
袁隆平爺爺一生都在為國家做貢獻,他明明早都到了退休的年紀了,但是知道他去世的`幾天前還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所以袁隆平爺爺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6
5月22日,對于全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無比悲痛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消息傳來,舉國悲痛,全網盡是對袁隆平院士的哀悼與送別!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在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社會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饑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的進步樹立了豐碑!
當我深入了解袁隆平的事跡后,再一次瞻仰他的儀容,袁隆平爺爺,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滿臉皺紋,慈祥可親的笑容,一副地地道道的.農民形象,然而在這樸素的外表下卻有著無窮的智慧與力量,因為他的科技研究讓中國老百姓實現了吃飽飯的夢想,在查閱袁隆平的視頻資料時,袁隆平爺爺說過他曾做過一個夢,他夢見超級稻長得比高粱還要高。稻穗有掃帚那般大,谷粒兒就和花生粒一般大,風兒輕輕吹過,他戴著草帽和他的助手高興地在水稻下乘涼!雖然這是他在夢境里出現的場景,但中國的每個人都該記得他的這個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新一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將會實現這個夢想。
一粒一飯,當思之不易,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時,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7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老,看到您逝世的消息,我眼淚瞬間就下來了,雖然我們素未相識,但一想到您以一己之力讓中國人填飽了肚子,也讓世界減少了饑餓。您太偉大了,向您致敬。看新聞才知道一直到今年年初您還帶著團隊在海南三亞發展科研,您和團隊一直在刷新水稻產量記錄。您的真是一生都獻給了黨和人民。我從小就在課本中看到您,到現在在視頻中看到您一直都是那么的和藹可親,您有農民的質樸無華。第一次覺得名人其實離我們那么近,就像一顆星星,即使滑落,也有長長的蹤跡,但是袁老,以您命名的星星那顆星星一直掛在天上,一直亮著光芒。
古話說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看到全國上下在為您送行,為您致哀。您的恩情重于泰山,值得我們永遠悼念和銘記。
您曾經說過“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我有一個夢,叫“禾下乘涼夢”,我們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掃帚那么長,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著好高興,坐到稻穗下乘涼”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飽食者當常憶袁公致敬袁老,國士無雙人間播種子,天上灑甘霖。袁老,“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的孜孜追求。
稻香陣陣,感恩斯人!袁爺爺,一路走好!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8
袁隆平爺爺,你是唯一一個讓中國人民吃飽飯的偉大的人,讓中國人民不再受禁挨餓,不再餓死,你是偉大的,我們應該像您學習,學習您的那種堅持到底的決心。
袁隆平爺爺,你從小的.夢想就是讓中國人吃飽飯,您家境很好。本來可以上那種很好很好的學校,但是您雜交水稻的事業而進了農業學校。拿到畢業證書后,您發現了一株很飽滿的雜交水稻,于是就產生了發明雜交水稻的愿望。您在實驗室里研究了近二十多年雜交水稻。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有失敗,就一定會有成功。當時很多人諷刺和嘲諷您,說你不可能研究出來。最后您并沒有因為挫折而放棄,而是努力研究出雜交水稻讓中國人民吃飽飯,當您研究出來雜交水稻時的那種興奮,笑容滿面。
當取得雜交水稻的成功之后,全球都在使用雜交水稻,讓中國人民吃飽了飯。那些外國人民因為糧食的問題來借鑒我們中國的雜交水稻。美國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國家,他們還沒有發明出來雜交水稻,我們中國竟就發明了出來。當得知我們中國先發明出了雜交水稻之后,就打聽到了我們中國有一位普通農業教師發明出來的雜交水稻,當時美國并不敢相信我們中國的一位普通農業教師竟發明出來了雜交水稻,就借鑒了我們中國。
袁隆平爺爺,你一生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第二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始終都在努力使您的夢想成真。我們作為小學生更應該向您學習。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29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是世界上第1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科學家。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開始研究雜交水。成功教育了世界上第1個使用高產雜交水的品種南優2號。1976年起,在我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時,水稻的單產與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到攻關。于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分為公頃15噸的目標。他曾經這樣說,我一直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世界夢。袁隆平爺爺曾經說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緊緊的扣在自己的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曾經袁爺爺和記者說過這樣一段對話,他說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上世紀60年代饑荒的時候餓死人他都親眼見過,大家沒有飯吃,叫花子都去討飯,飯都沒有你討誰?記者問他,您是不是特別害怕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袁隆平堅定的回答了4個字,不可能了!四字雖短卻字字千斤,與他曾說過那句: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一樣的擲地有聲!謝謝您成為稻田的忠實守望者,謝謝您讓這句不可能成為實現!
我要向袁隆平爺爺學習他堅持不懈,堅定頑強的精神!愿袁爺爺一路走好,感謝你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讓我們都吃飽肚子不再挨餓,你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30
說起雜交水稻,相信所有人都會想起“袁隆平”這個名字。他憑著自己一生滿腔熱情和不懈追求,讓十四億中國人都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飯。
袁隆平爺爺一生都在追求一個夢想——禾下乘涼夢。禾苗跟樹一樣高,谷粒比花生還要大,他就在禾苗下乘涼。我相信“禾下乘涼夢”一定不是夢,在我們所有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相信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陪著袁隆平爺爺在禾下乘涼,圓他的畢生夢想。
在我的腦海里,袁隆平爺爺的.形象永遠是頭戴一頂草帽,身穿一件白褂和一條黑色褲子,綰著褲腿。或田邊滿面笑容地與助手查看禾苗長勢,探討下一步研究工作,或彎腰弓背與農民共同勞作。滿臉皺紋,皮膚黝黑,在他身上絕對找不出半點科學家的影子。助手們都戲稱他“剛果布”。
袁隆平爺爺曾說過:“科學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這個是關鍵。”是的,袁隆平爺爺帶著他的科研團隊,幾十年如一日,踏遍祖國大江南北,飛遍世界。用他一生的精力,培育出了雜交水稻一系、二系和三系,解決了中國十四億人的吃飯問題,也幫助了世界上很多國家解決了溫飽問題。
可是,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這顆人類的巨星卻永遠離開了我們。他已經化作宇宙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著我們奮勇前進。吃水不忘挖井人,端碗銘記袁隆平。碗中有米,心中有你。袁隆平爺爺,您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 31
媽媽告訴我說,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是誰,但是媽媽很嚴肅的告訴我如果沒有袁爺爺,我們今天就吃不飽飯。
聽了媽媽的話,我拿起手機查閱了一些關于袁隆平爺爺的資料,原來袁隆平爺爺是“”雜交水稻之父”和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袁隆平爺爺五月二十二日,在湖南長沙去世,享年91歲。一生樸實無華的袁爺爺養育了億萬人口。
袁隆平爺爺不分夜晚和早晨,都在辛苦的`研究雜交水稻植物,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穿著水鞋,在濕漉漉的水稻田里親自插秧,培養水稻,袁隆平爺爺曾說過“成功沒有捷徑,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我不在試驗田,就在去實驗田的路上,有愛好,不但讓你的世界更豐富,還可以在知識,文化,精神層面上相互雜交,互相啟發。”
袁隆平為能培養出超級雜交水稻,用了40多年的時間,經過了上千次上萬次的失敗。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沒有放棄,最終終于成功了,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就會想起,讓人類擺脫饑餓,讓天下人民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我們國家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袁爺爺,以后我會乖乖把飯吃光,珍惜每一粒糧食。
致敬袁隆平爺爺,袁隆平爺爺千古,爺爺一路走好!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爺爺作文】相關文章: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作文06-13
我最敬佩的人爺爺作文02-10
我最敬佩的人――我的爺爺09-15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作文范文(通用31篇)12-08
我最敬佩的爺爺作文02-09
我最敬佩的人08-18
我最敬佩的人09-09
我最敬佩的人11-11
我最敬佩的人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