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發現_450字
我的發現_450字1
只要我們多觀察,多思考,就能從我們身邊的世界發現更多奧秘。
為什么響尾蛇尾巴會出聲音?我看了動物書,想了又想,還是不知道。
我發現貓的眼睛會發光而老鼠的眼睛不會發光。難道貓有特殊功能?我問了老師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磷”貓的眼睛夜里會發光。還有螢火蟲尾部會發光。都是因為有“磷”。人們向動物學習,做成熒光棒螢火燈等等。
我發現跟其他鹿對比,長頸鹿的脖子怎么特別長呢?我又想是不是長頸鹿比較聰明,其他動物吃不到樹上的葉子,果實就跑到別處去找。長頸鹿卻是伸長脖子,往高處找果實吃,所以它的脖子才會這么長。,作文老師夸我愛動腦子,想得真好!
我發現多看課外書對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書看得多的時候,寫作文會寫得又快又好。為什么看書會幫我提高作文呢?因為看書會讓我們的大腦轉動,積極思考,還可以裝進許多的知識。所以看書可以讓作文提高。
我發現自已上課老愛發呆,我問爸爸,爸爸說:“發呆是因為上課不集中精神,心不知道飛到那里去了。”我還問,那為什么我上課分神呢?爸爸說:那是你自己管不住自己。是一種毛病。發現了,就得改掉。
我發現,生活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這樣,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我的發現_450字2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風輕輕地吹拂著,喚醒了沉睡的大地,萬物復蘇,爭相傳播著春的信息。
昨天,我在莫愁湖公園發現和接收到來自春天的信息,親身感受春光無限的美好,讓人心曠神怡。瞧,最先發現的是垂柳已經悄悄換上了她們嫩綠的“春衣”,輕風吹拂過,無數的柳條像仙女在扭動柔軟的腰肢,隨風擺動,又像是用綠絲線織成的帶子,非常好看。莫愁湖精品海棠園內,開出了像紅霞一樣的粉紅,棉花般的白色,雖然還沒有完全綻放,但是,一朵接一朵,都露出了甜蜜般的笑臉,就連那不起眼兒的小草也不甘示弱,偷偷地從土里探出了綠油油的小腦袋,放眼望去,一片綠色,最可愛的發現是,小燕子和它的爸爸媽媽也從遙遠的南方趕回來了。它們快活地呢喃著,好像在向我們報告:“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不像冬天那樣寒冷,春風吹拂著臉龐,暖暖的,像媽媽的手撫摸著我;春光多么明媚,春風多么和煦,人們都出來抖擻抖擻精神,你看,老人們愜意地演奏著悅耳的了民謠,走到哪里都能聽到悠揚的樂聲。我發現莫愁湖公園池塘里的金魚,在池塘里歡快地游來游去,好像是去把春的信息告訴了莫愁姑娘,瞧,不然莫愁姑娘怎么會露出這般開心的容顏,再不憂愁了。
我發現春天已經悄悄來到我們身旁,只要你有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春天就無處不在。
我的發現_450字3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題記
都說油的密度小,科學課上,老師向我們反復強調這個知識點,還拿出各種液體的比重,似乎不把這個重點刻在我們腦海中絕不罷休。這下我倒疑惑了:油的密度能小到哪兒去呢?我決定做個試驗。
回到家,我準備好一個量杯、食用油和色素。先將杯中加一些油,然后加入50毫升的水,但水和油之間像是有層屏障一般,將兩者隔開,層次分明,真是奇了!接著,我滴入一兩滴黃色色素,瞬間融合在水中。這杯特制“雞尾酒”——黃發,上乃橙黃,下乃金黃,看起來秀色可餐,無但如果色素滴在油上,又是怎樣一番景色?
我洗凈杯子,先倒入半杯水,再加30毫升的油,再滴入紅藍黃色的色素。奇跡發生了:那幾滴色素并沒有直接融在油中,而是一滴滴凝固在油底。我心底一驚,拿出一根攪拌棒,輕輕攪拌,首先那一層油分成了數小塊,在水中一彈一彈的,甚是有趣。而那小顆的色素,由于被搗碎,竟猶如杭州絲綢般款款飄落于雨水,三色交融,在水底融合在一起,先是淡紫色,繼而變成了淡綠,最后合成了深綠。深綠的水、金黃的小水珠,一系列的變化讓我感受到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
看著這絢麗的色彩,我不由得產生了疑問:為何油如此特殊呢?打開百度,原來油的重量輕,不會溶于水,但會浮在水面,而色素是水溶性的,不會溶于油,但會溶于水,且容度比油大,會沉入水中并溶解
世界那么大,有無數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世界并不缺美,而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在生活中多留個心眼,去發現美吧!
我的發現_450字4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發現過一些新事物,而一旦發現后,可能會興奮、緊張、難過……我也不例外。下面就讓我說一說我發現了什么。
一天下午,外面晴空萬里,太陽拚命地炙烤著大地,花草樹木一見到光,便垂下了頭,在這種炎熱的天氣里,我們在學校里上美術課。我正聽得入迷時,有人扭過頭來拍我,說:“你看看玻璃窗上有什么。”我便心不在焉地抬頭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玻璃窗上有一只大馬蜂,正在玻璃窗上爬動著。我頓時把身子縮起來,然后往右移動。因為我知道,馬蜂尾部有刺,會蜇人。我又看了一下,幸好玻璃窗不在我身邊,于是懸吊著的一顆心放下了一些。只見馬蜂在左上角往右邊爬動,然后又往下爬,接著又往上爬。突然,馬蜂瞬間往下掉了一下,但沒有掉下來,又艱難地往上爬,我們倒吸了一口冷氣。我依然聚精會神地看著,生怕馬蜂掉到我桌子上。而馬蜂還在不停爬動著,又過了一會兒,太陽光弱了一些,照在我們身上暖洋洋的。馬蜂這時騰空而起,飛到窗邊了,在空中又待了一會兒,就嗡嗡嚶嚶地飛了出去。我緊張的心終于放下了。
雖然我知道馬蜂會蜇人,但是我發現,你只要不惹它,它就不會蜇你。我們能和馬蜂和平相處。
我的發現_450字5
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領,常常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這次,烏龜就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我家養了一只烏龜,是一只調皮的黑頸烏龜。看著烏龜那伸縮自如的脖子,我不禁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烏龜的脖子能伸縮呢?我對烏龜進行了觀察,原先,烏龜的皮粘在龜殼上,烏龜的皮異常多,像圍了一條異常寬大的圍脖,似乎圍了好久,顯得皺巴巴的。當烏龜伸長脖子時,它的“圍脖“就伸長了,不那么皺了,當烏龜把頭縮回殼時,”圍脖“也就跟著又縮了回去。我經過查資料,最終揭開了烏龜能自由伸縮的秘密,原先,烏龜的構造很特殊,它的體內有很大的皮,烏龜的頸部連接的骨頭具有伸縮性,同時,龜殼包住了伸縮的最里層,因而能夠伸縮自如。經過烏龜的脖子,我受到啟發,如果我們人也能這樣隨心所欲地伸縮脖子,那該多好呀,由此,我想發明一種伸縮脖子膠囊,人吃了以后,能伸縮脖子,還能長出像烏龜一樣的”圍脖“感到溫暖。這樣一舉兩得。不要擔心,不會難看,長出以后會變成你心里所想的樣貌,好看極樂,就像戴了花環。真是一箭三雕啊!
在不久的將來,我必須會發明出這樣的膠囊,為人類的發明創造作出貢獻,造福人類。雖然這個烏龜膠囊也有缺點,可是我會改善,或是由你來改善這些缺點哦!期望你開動自我的腦筋,努力改善這些缺點。
我的發現_450字6
“吱吱、吱吱”,什么聲音?正在寫作業的我神經頓時緊張起來。我停下筆,屏住氣,側耳傾聽。沒有啊!什么都沒有!噢,錯覺!我拿起筆,繼續寫作業。
“吱吱、吱吱”,又來了!真奇怪,難道是老鼠,不像!我心里直納悶。我索性放下筆,站起身,環顧四周,搜尋聲音的來源。這時放在音箱背后的熱水瓶引起我的注意。我悄悄走過去,“吱吱”,這聲音正是從熱水瓶里發出的!只見瓶塞還在一上一下地跳動呢!我恍然大悟,使勁按了一下瓶塞!小聲嘀咕:你真不太平,厭惡!
我撅著嘴又回到座位上寫作業,寫著寫著,突然“嘭”的一聲,嚇得我打了個哆嗦。我回頭一看,熱水瓶的瓶塞在地上滾呢!咦?瓶塞為什么會跳呢?難道――它有魔法,不會!難道――它在練氣功,不可能!或許它――,想不出來!這究竟是怎樣回事呀?
對,查查《十萬個為什么》。我踮起腳尖,把書從書柜里拿出來,我將目錄一連看了三遍,也沒找到有關資料。怎樣辦?還是打電話問爸爸吧!爸爸在電話那頭解釋說:“你明白熱脹冷縮的道理吧!熱水瓶里剩一半水,另一半是空氣,空氣被熱水蒸熱了,體積就增大,瓶里呆不下了,有一部分空氣就被‘擠’了出來,空氣經過瓶塞時,帶動瓶塞就發出‘吱吱’聲。你把瓶塞塞緊,空氣體積越來越大,這不,就把瓶塞沖出來了!傻丫頭,明白了嗎?”
“明白啦!”我高興地回答。做生活的有心人真好,我們多留意一些,多傾聽一些,多思考一些,腦瓜就會變得聰明起來!
我的發現_450字7
春天的田野,一眼望去,到處是金燦燦的油菜花。一壟壟碧綠的小麥,被油菜花包圍著,像綠色地毯伸向天際。一列列蠶豆,正豎著小耳朵享受著陽光帶來的溫暖。
我正在和鄉下的小妹妹玩耍。妹妹提議:我們做一個渠道吧!于是,我拿起小鏟子,挖了一個長約50厘米,寬約五厘米的渠道。挖完后,我們兩個人走到河邊,站在小木橋上,蹲下來,用容器舀水,舀到渠道。舀了一次水,兩次水,三次水,四次水……終于,在水快溢出來的時候,我們停止舀水,把容器放回原來的位置。
渠道終于做完后,我和妹妹玩了一會兒,又看了一眼渠道,發現渠道里的水都沒了,可是用手輕輕地按一下,土就變形了,手上全是濕潤潤的泥。土壤是吸水的,澆在土上的水,過一會兒就會被泥土吸進去。可是河邊上也都是泥土,為什么河水就不會被泥土吸掉呢?
回家后,我查了一下百度。原來,如果有足夠的能量,水分會不停地滲入地下,但是入滲的速度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越來越小,最終趨于穩定。這樣的話,又有一個問題,如果水可以滲入地下,為什么河里還會有積水?原來,如果供水速度大于滲入速度,地表就會產生積水,而當土里的水呈飽和狀態時,水就停止了滲入。
我恍然大悟,原來小何有這么多秘密!在生活中,我們要多觀察,要有一顆愛觀察,愛探索,愛發現的心。
我的發現_450字8
記得今年夏季的一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我和爸爸去楊村玩,一會兒到了一條小溪邊,小溪水清澈見底,但沒有看見小魚兒游動的身影。我們開始玩起來。我叫爸爸捉幾只螃蟹玩,爸爸翻開好多石頭,可一個石頭里也沒有螃蟹。爸爸對我說:“可能是水太急了,沒有大石頭,我們到前面去看看。”我們又往前去,在一個水流平靜、石頭又多的地方,爸爸又給我一個一個石頭找,找了很久,可一只螃蟹也沒抓到。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又往前去,又到了一個小溪邊,我和爸爸一起找,可還是一只沒抓到。爸爸說:“這件事倒是很有趣,為什么這溪里面沒有螃蟹呢?我們應該找一找原因。”這時我想起楊村的溪邊有很多農家樂,是不是在建農家樂的時候,把石頭大量移走了,加上很多游客來了,把螃蟹抓走了?也有可能大量的人們活動,破壞了小溪周邊的環境,造成螃蟹的食物減少,或者有很多有害物質產生,使螃蟹怕走或全部死亡。爸爸說:“這時一個深刻的教訓,它告訴我們,人類不能因為做一件事情而破壞大自然,那樣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這件事的發現,不僅“有趣”,還從中提醒了我們要熱愛大自然
我的發現_450字9
今天,奶奶去菜市場買回來一條鯽魚,說晚上給我們做鯽魚湯喝。為了保持它的美味,奶奶先把它養在院子里的大水池里。
我坐在水池邊想逗魚兒玩,看了半天,魚兒潛在池底一動不動,可沒意思了。我想,不如讓魚兒和我的遙控潛水艇來次比賽?
我把潛水艇放到池里,魚兒沒有理會它,不但不愿意比賽,反而躲得遠遠的,潛水艇前進一點,它就退后一點,我加快潛水艇的馬力向它靠近,魚兒突然躍出水面,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我伸手想要抓住它,想把它放回水池里,剛碰到它,它掙扎得更加厲害,看得出它十分的難受。我連忙叫奶奶來幫忙,好不容易才把魚兒弄回池里。這時的魚兒可不得了了,它在水里迅速地游動,亂闖亂撞完全失去了方向,幾次把頭撞到了水池邊,嘴被撞破了,魚鱗也掉了幾片。
魚兒這是怎么了?為什么會這么慌張?過了一會兒,魚兒慢慢地平靜下來,但是腦袋還是不停地左右搖擺,眼神也很慌張。我悄悄地讓潛水艇靠近它,這次魚兒出乎我的意料,它不但沒有逃跑反而加快速度向潛艇沖過來,來回不停地攻擊潛水艇。幾個回合下來潛艇敗下陣來,發生故障掉到水池底不動了。魚兒發現潛艇不動,它又用頭頂了頂潛水艇,潛水艇依然沒有反應,這下,魚兒不再理睬潛水艇,自由自在地在水池里悠閑地游來游去。
我納悶了半天,終于明白了,原來魚兒和我們人類一樣,當發現不明物體的時候都會害怕,躲避,不明物體對它有威脅的時候就會反擊,如果不再受到威脅,它就會不再理睬。
我的發現_450字10
今天上課鈴聲還沒響,語文陳老師端著一個藍色的盆,走進教室,同學們都好奇的圍了過去。只見,里面裝了:半袋鹽、一個雞蛋、一根筷子和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
開始上課了,陳老師清了清嗓音,神秘地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
實驗開始了,陳老師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進了玻璃杯里,“撲咚”雞蛋就像吃了增大藥丸似的,一下子“變成”鵝蛋,穩穩地沉到了杯底,像是在呼呼大睡一動也不動。這時,“小問號”李詩叫到:“陳老師,雞蛋怎么變成鵝蛋了?”陳老師笑而不語。她一邊倒鹽,一邊用筷子不住的攪動。旁邊的“智多星”常青騰坐不住了,站起來問道:“陳老師,您的筷子怎么像是折斷了?”陳老師仍然笑而不答,繼續加鹽、攪拌、加鹽。突然,雞蛋就像一個淘氣包一樣,一下子躥上去,躥到了水面。這時陳老師說道:“李詩同學的問題答案是凸透鏡的原理;常青藤的問題答案是光的反射;第三個,雞蛋上升的答案是:鹽水密度大于雞蛋,所以它會浮到水面上。通過這次實驗我們明白什么道理了嗎?”馬上,一個個小手舉到了半空中,陳老師喊“機靈鬼”劉希玲回答,劉希玲說道:“通過這次實驗,我們明白了:要善于觀察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沒錯!劉希玲說地很對,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只是有些人不會去利用它來發現美好。同學們,你們要用這雙眼睛發現美好未來!”
“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
通過這次,我明白了要善于觀察思考,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我的發現_450字11
星期天,我、弟弟和爸爸一起去看畫展。回來的路上,我們看到一只可愛的小鸚鵡,鸚鵡的翅膀頂部是白色的,中間是綠色的,最下面是紅色的,色彩鮮艷明麗。我對它說:“吃過飯了嗎?”它用無錫話回答我,說:“剛吃過。”我又說了一句:“hello!”想測測它的英語水平,誰知,它卻說:“什么?”哈哈,看來這是一只土鸚鵡,沒受過高等教育。
突然,我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鸚鵡為什么會說話?我去問我們家的“百科全書”—老爸。可他卻聳聳肩,說:“這我可不知道,只有靠你自己去發現啦。”我翻開《十萬個為什么》,竟然什么也沒找到。無奈之下的我,只好去“百度”里搜索一下了,查到了。哦,我知道了,原來鸚鵡這種鳥的口腔比較大,舌頭矩形而且肉多。特別不同的是,它的兩條支氣管交叉處的鳴管與其它鳥不同,這個地方的管壁非常薄,成為薄膜狀。當空氣通過鳴管時很容易就能發出聲來,鳴管外還有很發達的肌肉,叫鳴肌,通過這部分的收縮和放松,能改變鳴管的形狀,因此鸚鵡通過訓練能模仿人說話。看到這里,我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看來動物的學問真不少,以后我要學習更多的關于動物的知識。
我的發現_450字12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晴空萬里的好日子,我吃完早飯就去上學了,到了學校,我發現有一個同學有點兒不對勁。
事情是這樣的:我在學校早讀的時候,發現一個經常遲到的同學竟然在七點三十分準時到達了學校,我記得他以前早讀課的時候很調皮,總是跑來跑去的,時不時還跑出去。班長叫他回教室,他還罵班長。可是今天卻在認真地早讀。他一手拿著書,一手指著書上的子認真地讀著。
下課了,同學們都在他們的游戲天堂——操場上玩,只有我和那個不對勁的同學在教室做黑板上的筆記。我們倆都做好筆記后,我跑到他的面前,問道:“你今天為什么沒有遲到?”那個不對勁的同學說:“因為我有一個鬧鐘,以前都沒有用,今天我是被鬧鐘叫醒的,所以沒的有遲到。”我又問:“你以前早讀課很調皮,為什么今天又專心致志早讀呢?”那個不對勁的同學說:“因為昨天的早讀我沒有認真讀,考試的時候很多道題不會做。我怕今天又要考試,所以認真地讀。”我說:“原來這樣啊。”
我的話音剛落,上課鈴就響了。老師一來到教室,我就把下課的事情告訴老師。老師聽了,指著那個不對勁的同學說到:“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同學們聽了,情不自禁地鼓掌起來。
小朋友們,我今天說的那個同學也有對勁的時候,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我的發現_450字13
聽了題目你們一定很想知道我的新發現,那就跟我去看一看吧!
星期六的早上,天氣晴朗,媽媽帶我去朋友家玩,一進門我看見有一個小盒子放在茶幾上,盒子的兩旁有兩個小孔,我很好奇,就跑過去看,哦,原來盒子里有三條白白胖胖的蠶寶寶,其中有兩條在吃 桑葉。于是我坐在沙發上仔細觀察,發現有一條蠶寶寶睡著不動,它怎么啦?我用手碰了碰它,它的身子動了一下,我看見在這條蠶的肚子下面有些黃色的東西,我以為它生病了,就趕快叫我的朋友過 來看,她說“這條蠶是在蛻皮,它把這層皮蛻下來就算是長大了一歲,蠶要蛻五次皮才能結繭。”于是我和我的.朋友在盒子邊靜靜的觀察。大約過了30分鐘,這些黃皮蛻到了這條蠶寶寶的尾部,然后它 開始動了,在桑葉中間爬來爬去,當它爬到一片桑葉的豁口時,它借助桑葉的力量終于把皮蛻了下來,然后就開始悠然自得的吃桑葉補充食物,為下一次蛻皮做好準備。在旁邊的那兩條大蠶寶寶從頭到 尾都沒有幫助它,它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這一次蛻皮。
原來,這些蠶寶寶小小的身體里蘊藏著這么大的力量,能夠自己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蛻皮,我想,我們也應該學習蠶寶寶的堅強意志,勇敢的去面對成長中的困難。
我的發現_450字14
星期六,我和爸爸去爬蓮花山。下山的時候,我們在山溝里發現了一只有半只手掌大的螃蟹。我說:“爸爸,我想把這只螃蟹抓回家養,可以嗎?”老爸二話沒說,馬上伸手去抓,爸爸靈巧地用兩只手指夾住螃蟹的大鉗子的上部,然后放進了一個大罐子里。
回到家后,我把它請進一個小魚缸里。我發現它十分好動,一會兒揮舞著大鉗子,一會兒爬來爬去,一會兒夾起魚缸里的石頭,一副耀武揚威的樣子。過了幾個小時,它似乎餓了,連動都困難了。我想:它吃什么呢?它樣子這么兇狠,大概吃肉吧?我連忙跑進了廚房,切了一小塊豬肉出來,放到缸里。它有氣無力地爬了過去,瞪大那綠豆眼看了看,就走開了。我想:它既然不吃肉,會吃菜嗎?于是,我又跑進廚房,切了一片白菜扔到缸里。誰知,它看都不看。我想了許多辦法,試了十幾遍,餅干、火腿、蘋果、面包、面條,全都試過了,可它總是不理不睬的。
我便不管它,回到客廳看電視。當我看到有趣的海底生物時,我興奮極了:大海豚是吃小魚的,可能我的螃蟹也會吃。于是,我拿了一個撈魚網,跑到村里的大池塘邊,一口氣撈了幾十條小魚回來。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陽臺上,把小魚都放到魚缸里。螃蟹一看小魚,立刻精神百倍,馬上用它的“鐵鉗”夾了一條小魚,放到嘴邊慢慢地嚼了起來。看著它的樣子,我高興地笑了。
在這個周末,我偶然地發現了螃蟹的食物。雖然這是一個小小的發現,但它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處處留心皆學問。看著平凡的大自然,事實上,有無窮的奧秘,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我的發現_450字15
春天來了,草兒綠了、花兒也開了,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現在,我就帶領你們去感受一下春天的魅力吧!
我發現,春天是竹筍出場的季節。雨后的清晨,它從濕潤的泥土中冒出來一點點尖尖的頭,那么細小、那么柔弱。但是,沒過幾天它就長成了青翠挺拔的竹子了。使人聯想起“筍應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使化龍”這句俗語。悄悄地告訴你們,竹子是世界上長的最快的植物,每天大約可以長40厘米。
我發現,春天是蒲公英的飛翔季節。山坡上、田野里、小溪邊到處長滿了蒲公英。蒲公英開著黃色的花朵,有趣的是它的花朵凋謝后,花柄上會長出潔白的毛茸茸球。摘一朵毛茸茸的球,放在嘴邊一吹,一朵朵白色的降落傘排著隊,帶著它種子隨著風兒輕輕地飛走了。蒲公英還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我發現,春天是小溪歌唱的季節。奔騰的小溪旁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花朵,淺綠的草叢里長滿了蒿菜。這不禁讓我想起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中的“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看著滿地的蒿菜使我想到了媽媽做的美味可口的蒿菜飯,所以嫩嫩的蒿菜便成了我們這些吃貨的寶貝!
我發現,春天是我們長身體的季節、春天是我們學知識的季節、春天是我們放飛夢想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