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1
那還是在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的事情。有一天下午,科學老師給我們科技興趣小組的幾個同學每人發了幾條說白不白說黑不黑的小蟲子。要我們帶回家觀察,還發給了我們一些像樹葉一樣的東西。
我們紛紛問老師:“這蟲子叫什么呀?它們吃什么呀?”
老師告訴我說:“這蟲子叫蠶,專「I吃桑葉的。我給你們的就是桑葉,你們拿回去之后,對它的生活習性做一些觀察,還可以做一些小實驗。”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難道這蠶就一定只吃桑葉嗎?不行,我得做一次小實驗。回到家里,我把這些蠶分為了三份,分別裝在了三個小紙盒里,并且給每個紙盒編了號。然后,我馬上去市場買回來一些離筍葉和青菜葉。
我的實驗開始了。我把桑葉放進1號盒,把離筍葉放進2號盒,把青菜葉放進了3號盒。
很快我看到了幾種不同的現象。1號紙盒里的蠶一發現桑葉,就開始蠕動著身子,向桑葉爬去。開始大口吃起來。而2號紙盒里的蠶只吃了一小口就不再吃了。3號紙盒里的蠶只是懶洋洋地動了一下身子,連理都沒有理一下身邊的青菜葉。哦,我這下明白了,老師說的話是正確的。
這時,我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這些蠶在非常餓的情況下,會不會吃離筍葉和青菜葉呢?我決心試一試。
我狠下心來,整整一天不給它們喂桑葉。到第二天下午,我放學后,趕緊去看我的紙盒,這些蠶還活著,但已經奄奄一息了。我把所有的蠶全部放在了一個紙盒里,然后把桑葉、離筍葉和青菜葉也全放在這同一個紙盒里。有趣的現象出現了:
這些蠶再也不像昨天那樣彬彬有禮了。全都爬到桑葉上狼吞虎咽起來,但它們對其他兩種葉片就是不吃一下。
我還不死心,又做了一次很殘忍的實驗。我又把它們分別放在了三個紙盒里和第一次一樣,又分別放進桑葉、離筍葉和青菜葉。
幾天之后,我迎來了悲喜交加的時刻。吃了桑葉的蠶長得白白胖胖,即將破繭成蝶了,而其他兩只盒子里的蠶全都已經英勇棲牲了。
經過這次實驗,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只要肯下工夫,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功。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2
大自然奇奇怪怪,什么事在它的懷抱中都會變成可能。比如:一滴水日夜不停地滴,一天又一天就可以滴穿石頭;一只鳥在空中高速飛行,突然遇到一架飛機就可以把飛機撞墜毀……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事都是意想不到的,有些讓人驚奇、有些讓人驚訝、還有些讓人嘆為觀止。
一天,我在家里沒事,正趕上中午艷陽高照、烈日炎炎,熱得讓人直冒汗。路邊的小樹都低下頭,好像都忍不住這般熱似的,人們走到柏油馬路上,似乎路都軟了一樣。我也忍不住這太陽的毒辣,只好躲在家里看電視。
過了一會,我在家里瞄了一遍,突然,我發現了一個放大鏡和幾個塑料袋子我突發奇想,想用他們做實驗,于是,我做起了用陽光燃燒塑料袋的實驗。
首先,我拿來一個袋子放到窗臺下方,然后,我拿來一個放大鏡,一面對著陽光,另一面對著塑料袋的一個地方,頓時陽光從放大鏡穿過聚集到中心又發射到塑料袋上,袋子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光點。過了一會后,有光點的地方好像縮了一些,宛如一個生了病的病人一樣。過了幾秒鐘后,袋子更加縮了,好像就是一位老奶奶臉上的皺紋一樣。又過了一會,塑料袋似乎冒了幾縷青煙,煙又淡又少,幾乎看不見。
這時,太陽更加猛烈了。整個世界好像被蒸在蒸籠里一樣,讓人又熱又煩躁。比剛才熱多了。
過了大概幾十秒之后,那個光點在袋子上發黃了,如同人臉上的“雀斑”一樣。這時煙比剛才更顯而易見了,一縷淡淡的青煙在空中漂浮,好像在跳舞一樣各式各樣。又過了幾秒……快幾分鐘了,袋子里出現一股糊味,煙更加多了,顏色更深了。持續了將近十分鐘后,光點變成了黑色,拿起來一看,哇!塑料袋居然被燒了一個小洞。這使我不禁想到了一篇課文《小水滴與大海》這篇文章。小水滴就是努力日夜不停的滴水,才是石頭開了一個洞,難道這個實驗不就證明了這一點嗎?
通過這次試驗我明白了:再小的力量聚集到一起就會變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再大的大海也是一滴又一滴的水匯聚而成;再廣闊的草原也是一棵又一棵的小草聚集而成的。這使我不禁想起了幾個成語: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3
科學是神奇的,它能讓火箭升空,它能讓飛機飛行,它能讓艦艇航行,它能讓……在生活中,科學無處不在,今天,就讓大家來看一個神奇的科學小實驗——制作一瓶飲料。
這個小實驗所需要的材料有:350ml的礦泉水、調味劑1(檸檬酸)、調味劑2(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香味劑(1.水蜜桃2.橙子)、食用色素(1.檸檬黃2.橙紅)
步驟一
首先,將含有檸檬酸的調味劑倒入350ml的礦泉水中,蓋上杯蓋,將檸檬酸搖勻,放置30秒后,水還是那么的透明,好像什么都沒有,但是打開杯蓋,你去嘗一小口,會發現這時礦泉水變得特別酸,讓人難以忍受。
步驟二
接下來,將含有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的調味劑倒入350ml的礦泉水中,搖勻后放置30秒后打開,這時,水還是看不出有什么異樣。現在,你再去嘗一小口,你會發現這時的礦泉水會特別的甜,比糖還要甜百倍,甚至上千倍。
步驟三
這下,一瓶飲料就大致做好啦!然后,讓我們再給飲料加上香味劑吧。將水蜜桃香味劑向礦泉水內滴上兩滴,搖勻后打開,這時的水還是那么清,根本沒有變化。但是你把鼻子湊過去聞你會發現一股水蜜桃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沉醉其中。
步驟四
最后,改為整瓶飲料上它的顏色啦。將食用色素(檸檬黃)向礦泉水瓶中滴幾滴,食用色素向周圍擴散開來,你會發現剛剛還清澈透明的水頓時被食用色素的顏色侵占了。這時,整瓶飲料的制作就完成了。
現在,讓我來介紹一下這些材料的作用吧,檸檬酸:會頓時使物體變酸。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會使物體變得十分甜,三者混合在一起比白砂糖要甜一千倍。香味劑(水蜜桃、橙子):會使物體發散出相應的味道。食用色素(檸檬黃、橙紅):會使物體變成相應的顏色。
我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知道了這個飲料的制作原理了吧。雖然你看起來這個飲料非常美味,但是它所使用的添加劑不僅沒有營養,而且對身體沒有好處,我建議大家不要多喝飲料,水才是最好的、最天然的飲料。
怎么樣?這個神奇的科學小實驗不錯吧!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科學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4
今天上午,黃老師拿著四個雞蛋和一只碗走進了教室,笑呵呵地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科學小實驗。看看能不能握碎一個雞蛋,誰愿意來試一試?”“哈哈,這不是小菜一碟?”我不禁樂出聲來。“我!”“選我!”“我來!”同學們紛紛舉手,教室里刷地長出了一片小樹林。黃老師滿意地點了點頭,叫小明上去。小明激動得手舞足蹈,喜滋滋地走上了講臺。他拿起雞蛋放入掌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握了起來。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雞蛋沒有碎,但小明的臉已經憋得通紅。“加油!”“用力啊!”“堅持!”同學們喊了起來。小明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就是奈何不了小小的雞蛋。一會兒,他小心翼翼地放下雞蛋,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同學們議論紛紛:“一定是他的力氣太小了。”“雞蛋殼多脆弱呀,怎么會握不碎呢?”“老師,我來試一試!”小偉、小宇、小紅興致勃勃走上臺去,握過雞蛋之后,垂頭喪氣地回到座位。
同學們一致推舉小輝去試試。小輝是我們班個子最高的,身材魁梧,就像一座小塔。他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上講臺,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他伸出一只大手,把雞蛋握在掌心,開始用勁。我想:雞蛋應該會被握碎吧!同學們都緊張地看著他。只見他額頭上青筋暴起,沁出了細細的汗珠,指關節都變白了,可雞蛋似乎穿了一層堅固的鎧甲,安然無恙。
當老師說誰去一手握兩個雞蛋時,同學們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怎么也鼓不起勁來,沒有一個舉手的。浩浩頑皮,舉手又放下,被老師發現了,被叫上去。他十分無奈地拿起兩個雞蛋,硬著頭皮一握。我的天!雞蛋竟然碎了!他大概也沒有料到,嚇得臉都白了。難道浩浩才是我班的大力士?
黃老師見我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解釋道:“這就是薄殼結構的神奇之處。雞蛋殼能把受到的外力均勻地分散到各處,每一處受到的力就變得非常非常小。所以,你力氣再大,也握不破一個雞蛋。但握兩個雞蛋就不同了,受力點在兩個雞蛋相接的地方,所以只要稍稍用力就能握破。”“建筑師們利用薄殼結構的原理,設計出了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我國的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
這個科學小實驗,令我們大開眼界。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雞蛋,竟然蘊藏著不為我們了解的秘密。我要發奮學習,勤動腦筋,以后當一個科學家。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5
“叮—叮—叮”上課鈴響了,大家都從高興的心情平淡下來。只見老師神神秘秘地從一個袋子里拿出了倆個不同顏色的氣球和一個吸管。我很好奇,雙眼直瞪。心中暗自猜想:老師要干什么?為什么要拿平時最不起眼的氣球呢 …… 再想就要成《十萬個為什么》 的副本了。
老師先吹了一個小氣球,而后又吹了一個大一點的氣球,一會兒,老師問道:“你們平時都是怎樣來玩氣球的呢!”問題剛提出,就聽到刷的舉手聲,一位男同學率先站起來說:“可以把氣球當排球來玩。”有的同學說:“可以灌一些水在氣球里,用來打水仗。”老師聽后搖搖頭,說:“你們那樣只不過是為了取樂而已。讓我們做個小實驗吧……”不一會功夫,老師成功的完成了實驗。老師也發了些材料讓我們親自實踐一下。
先是吹兩個大小不一樣的氣球,用繩子系好,在把兩個氣球的頭頭弄在吸管上最后把系在吸管的繩子解開,沒多久,你一定會觀察到大的氣球在變的更大,小的氣球在變的更小呵,太好了,我們的實驗成功了。
從這個試驗中我得到了一個啟示:光看是不行的,只有自己去實踐,親身感受。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6
這次,老師說這是一個神奇的課堂。
老師拿出一個碗,一直鉗鑷子和一瓶70%的酒精,放在桌子上,又從袋子里拿出一塊手帕,在我們面前抖了抖,神秘地說:同學們,手帕是易燃物吧?對啊。那你們知道酒精有什么作用嗎?能消毒。能幫助燃燒。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回答。那么你們信不信,我有魔法,把酒精灑到手帕上,點上火,手帕也不會燒焦?
有的同學說信,有的說不信。我想:老師怎么可能有魔法?況且手帕是易燃物,還加了酒精?那肯定是焦的!老師一定在騙我們!
老師看我們答案不一,干脆也不說了。直接開始做給我們看。
老師首先把手帕放在盤子里,再把整瓶酒精倒下去,開始點火了。
我急忙背起書包,拿起袋子,準備逃跑了。因為一瓶酒精都倒下去了,點起火,那還不爆炸?還是趕緊走人吧!免得惹禍上身!
轟的一聲,老師點上火了。不過還好,沒有我想象中的爆炸發生!
啪!老師把燈關了。
現在,我清清楚楚地看見火焰的真面目了。火焰底部呈深藍色,越往上越淺,到了最頂就變成了金黃色。它像一個穿著藍色衣裳頭上戴著金黃色帽子的舞者,正在跳著舞,扭動著身體;又像一個張牙舞爪的魔鬼,在吞噬著這塊可憐的手帕。我想:現在那手帕應該燒得體無完膚了吧?
感覺燒了有整整一個世紀。啪的一聲,老師用碗向火苗上一蓋,火滅了。我覺得下面手帕同志好可憐啊!應該是灰飛煙滅了吧!
老師問我們手帕有沒有燒焦?那還用問嗎?這么大的火,鋼鐵也會被燒焦,何況一塊小小的手帕?
但老師打開了碗,手帕正靜靜地躺在盤子里,向著我們笑呢!還是那么的鮮艷,好像剛才那場大火不是發生在它身上似的。
這怎么可能!同學們就好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老師見我們一臉懵逼的樣子,就告訴了我們魔術背后的真相。
原來,老師用的是70%的酒精,里面還有30%的水。同體積和水比同體積的酒精重,酒精是浮在水的上面,所以燃燒只在盤子的表面進行。只要水沒被火燒干,就會一直保護著手帕,這樣,手帕就不會被燒焦了。
原來,科學就在身邊,只要肯去觀察,肯去發現,就能夠發現真相。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7
寒假里,媽媽交給我一項任務:給陽臺的植物澆水。春天來了,這些植物開始萌發新芽,嫩綠嫩綠的,十分惹人喜愛。每次給植物澆水的時候,我很好奇,植物的根在土的下面,莖葉在土的上面,為什么我只需要給土澆水,而上面的葉子也能喝到水呢?我跑去問媽媽,她說:這是毛細現象,等你以后學了物理就明白了。說完,她開始忙起自己的工作來。毛細現象是什么?為什么叫毛細現象?什么情況下會發生毛細現象?我心里的謎團太多了!
于是,我上網查詢資料,有一個博士叔叔說,其實毛細現象就是水遇到極小的縫隙,可以向上運動,植物體內有極細的毛細管,它能把水輸送到莖葉里。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毛細現象,比如海綿吸水、毛巾吸汗等等。
為了更好的了解毛細現象,我在網上查找了一個關于毛細現象的小實驗,名字叫水往上爬。我先準備實驗用的材料:一個量杯,里面裝入10ml的清水,一瓶色素,一個透明的平盤和兩張塑料卡片。一切準備就緒,實驗開始了,我首先把量杯里的水倒入平盤里,接著往平盤里滴入適量的色素,搖晃盤子,清澈的水馬上變成了橙紅色,鮮艷奪目,漂亮極了,然后我把兩張塑料卡片貼在一起,放入平盤中。我盯著卡片,一秒、兩秒幾分鐘過去了,橙色的液體懶洋洋的在卡片的底部爬了兩步就不動了,水怎么沒往上爬?我忍不住用手去捏卡片,這時,液體像被激活了一樣,一下子竄到了卡片的中部。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很疑惑,回到電腦旁,又看了一遍關于毛細現象的視頻,心想:難道是卡片之間的縫隙太大了造成的?我請教爸爸,爸爸說:我們可以找兩個夾子把卡片夾緊再試一下。我把卡片取出來擦拭干凈,重新放入平盤里,爸爸看著我緊張的樣子,說:不要著急,毛細現象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慢慢的,我看見橙色的液體就像被牽引著一樣向上攀爬,幾分鐘后,水已經爬到卡片的三分之二處了。成功了!我高興得叫喊起來。這時爸爸說:兩張卡片貼在一起夾緊,就形成了許多連續細小的‘毛細管’,水會沿著這些‘毛細管’向上運動。真是太神奇了!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真不敢相信,水也可以往高處流。
通過這次實驗,我終于明白了毛細現象是如何發生的,這讓我很開心,大自然是如此的奇妙,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8
這周三我們上了一節科學課,在這節課上,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加熱白糖。
一上課,老師簡單囑咐了幾句,便開始下發器材。我很興奮,畢竟對于我這種科學愛好者來說,科學實驗是很有誘惑力的。很快,我們組便拿到了實驗器材:一盞酒精燈,一盒火柴,一個小鐵勺和一小堆白糖。我心里很高興,但又很緊張,因為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同學們,規則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試驗不規范,受傷怎么辦?保證安全,人人有責!收拾一下桌面,試驗馬上開始!”說干就干,我手腳麻利,很快就擺好了器材,同學們也收好了桌面,實驗正式開始。
“嗤!”我擦亮了一根火柴,引燃了酒精燈。等酒精燈開始噴射出穩定的藍色火苗后,我對姜家季說:“勺子準備好了嗎?”“好了!”他那邊干脆利落地答道。“勺子離酒精燈3厘米,預熱!”我說。于是,他把勺子擺正了位置,又往里面放了一些糖,我們開始靜靜地觀察。
說實在話,我在做這種加熱試驗時心里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因為有無數血淋淋的經歷告訴我,如果弄不好,在糖沒有融化前就被引燃的話,那么爆炸的火苗將燒傷同學們的手、臉!伴隨著火苗的長長落落,我的心也跟著起起伏伏。這時,時間仿佛停止了一般,守著一堆可能爆炸的東西,誰不脊背發麻呢?在四雙眼睛的注視下,終于,白糖開始融化了,警報解除了!我長舒了一口氣,對組員說:“一會兒白糖可能會燃燒,請做好準備!”同學們都點了點頭。
果不其然,過了十幾秒,白糖開始變黑、冒泡、冒煙,并發出陣陣“嗤嗤”的響聲。忽然,從糖汁側面噴出了一條手指長的火苗,緊接著另一側也開始噴出火苗,然后整塊糖都燃燒了起來,仿佛一座座小火山正在噴出巖漿,又好像一頭發怒的野獸在嘶吼。我看得入了迷:多么迷人的場面啊!這么多的白糖同時燃燒,簡直比煙花還好看哩!慢慢地,火熄滅了,只留下了一堆黑色的.物體,散發著燒焦了的味道。
就這樣,一次奇妙的試驗結束了。它帶給我的快樂和視覺享受是多么地難得,所以,我們應該去學習科學,讓它帶來更多的快樂!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9
你家的飲水機是什么樣的?你自己制作過飲水機嗎?周末,媽媽帶著我在家里做了一項實驗,這個實驗就是自制飲水機,來看我是怎么做的吧!
首先準備材料:一個紙杯、一個空飲料瓶、一個吸管、一把小刀;接著,我在紙杯和飲料瓶上用小刀各挖一個小洞,挖洞的時候要注意:小洞不要挖太大,能塞進吸管就行,紙杯上的洞和飲料瓶上洞的位置要能對齊。紙杯好挖,但是飲料瓶太硬了,我挖了好幾次都沒成功,急得我直跺腳,抱怨說:“瓶子太難挖了!挖都挖不動!”媽媽微笑地對我說:“不要急,我來給你挖一個小眼,然后你再用小刀挖大一點點。”小洞終于挖好了。然后,我把空飲料瓶放進紙杯里面,把紙杯和飲料瓶上小洞的位置對齊,接著,我把吸管小心翼翼地同時插進紙杯和飲料瓶的小洞里。飲水機就要做好了!我高興的手舞足蹈。
最后,也是讓我最激動的一步,我要往飲料瓶里倒橙汁了!但是當我在倒橙汁時,橙汁竟然從吸管里流出來了!我急得大叫起來:“媽媽!媽媽!橙汁從吸管里流出來了,怎么辦?”媽媽耐心地對我說:“你先用手指把吸管口堵住,再倒橙汁。”我按媽媽說的試了一遍,我成功的把橙汁倒進了飲料瓶里,我把瓶蓋擰緊,把堵住吸管的手指松開,奇跡出現了!蓋子擰緊,橙汁從吸管里流不出來了!我要接一杯橙汁喝了!我把瓶蓋擰的越松,橙汁流出的越大,瓶蓋擰的越緊,橙汁流出的越小。
我興奮地把這個神奇的現象告訴媽媽,又疑惑地問:“為什么會這樣啊?”媽媽建議我去網上找找答案。我從網上一查,原來是大氣壓的作用呀!當擰緊瓶蓋時,瓶口沒有和外界連通,因此,瓶內氣壓小于瓶外氣壓,瓶外的空氣會通過小孔把水往下壓,所以,水就不會流出來。而打開瓶蓋后,瓶口和外界空氣連通,瓶內外氣壓相等,空氣一面從底部小孔把水往里壓,一面從瓶口把水往外壓,所以水就能靠自身重力流出來了。
我把從飲水機里接的這杯橙汁一飲而光,感覺格外香甜,你要不要也來制作一個飲水機啊?不僅能提高你的動手能力,還能學習不少科學知識呢!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10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今天,語文老師給我們做了兩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回到家,我揣著一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有在家能做的科學實驗嗎?爸爸微笑著說:“在家能做好多的實驗。”我一邊拉著爸爸的胳膊一邊興奮地喊道:“你趕緊陪我做一個。”爸爸不慌不忙地從沙發上站了起來說:“你就在這等著我,一會兒我喊你的時候,你再過去。”看著爸爸一臉神秘的樣子。我使勁地點了點頭。
“行了,卉卉,你過來吧”終于聽到爸爸叫我的聲音,我箭一般地跑了過去。雖然只是等了短短的兩、三分鐘,但是對于我來說卻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跑的桌邊定睛一看,只見半碗水里面一支小針浮在上面。我猶如被澆了一盆冷水不屑地說:“這有什么呀?誰都知道那么粗的樹枝都能浮在水上,何況這么細的繡花針呢!”“哦?是嗎?那你來試試看。”爸爸一邊遞給我那根針一邊笑著說。“試試就試試,這么容易的事,……啊?”話音未落,手里的針已經沉到了碗底。“這是怎么回事?”我心里犯著嘀咕。我輕輕搖了搖碗,可針像是故意和我作對一樣,依舊靜靜地躺在水底。就在我快要生氣的時候,我看到了碗旁邊的筷子,我又不由得意地笑了,心里想“爸爸一定是用筷子夾住再放的。”可是沒等我高興太久,現實又深深打擊了我。經過我多次嘗試可依然不行。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時候,爸爸笑著說:“你實驗了這么多次,接下來按我說的,你再試試。你的針也會游泳!”仔細聽完爸爸說的方法,我小心翼翼地撕下一小片紙,并把它放到水面上,紙片一沾上水迅速就濕透了,不過它還是浮在水面上。接下來我拿著針輕輕地放到紙上,我屏住呼吸一手一支筷子慢慢地往下按紙片,奇跡出現了,原來怎么也不聽話的針,這會像個乖寶寶在搖籃里一樣,飄呀飄。它終于學會游泳了!我也深深呼了口氣,心里樂開了花。
這個小實驗可真有趣,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趣味,也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我們需要不停地去探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11
水晶泥是一種女生喜歡玩的手工材料,它顏色豐富又美麗,有的是香香的,里面還帶有小閃片,看上去還亮晶晶的,閃閃發光呢!我就非常喜歡玩水晶泥,可是市面上賣的很多水晶泥都是由工業色素和香精制成的,不夠安全衛生。正好今天放假有時間,媽媽建議我,讓我自己動手操作,嘗試親手做一做水晶泥。
我在網上查找了制作水晶泥的方法,然后一樣一樣仔仔細細地記錄在小本子上,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準備材料了。需要的材料很簡單,剛好家里也都有:一些小蘇打、一瓶60ml液體膠水、適量的清水和一個能放下這些材料的恰當容器。
首先我把一整瓶膠水都倒入了容器中,接著再放入三分之一膠水量的清水,用筷子攪拌均勻,然后準備加入小蘇打,但是這個時候我犯難了,網上沒說加入多少小蘇打啊!這可怎么辦呢?我從廚房跑進屋子問媽媽,邊跑邊喊:“媽媽,媽媽怎么辦?”媽媽笑著告訴我:“沒事,孩子,小蘇打要少量加入,看成形情況,再依次添加就可以了,加多了可就拿不出來啦!”聽了媽媽的建議,我小心翼翼地分幾次加入小蘇打,最后使勁攪拌,手腕和肩膀都累酸了。我迫不及待地從盆子里拿出了自己制作的水晶泥,可是水晶泥太粘手了,拿在手里粘乎乎的,哎呀!看來第一次實驗沒有成功,但是我并沒有就此放棄,因為我想起了一句話,那就是“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二次我改變了一下用量,這次我把小蘇打多放了一些,大約是之前的三分之一,接著我屏住呼吸,緊張地使勁攪拌,終于“黃天不負有心人”,第二次我終于成功了,水晶泥的手感和外面賣的一樣了,不粘手,不也硬,真是剛剛好呀!但是媽媽鼓勵我還可以再研究一下,于是我又增加了小蘇打的用量,這回我驚奇地發現:之前的水晶泥變成了起泡膠,用力一捏還發出噼里啪啦的爆炸聲。上網一查,我發現水晶泥可以變成起泡膠都是小蘇打在當中起到了發酵的作用。為了讓水晶泥顏色更好看,我準備加入食用色素試試,讓它變成五顏六色的。看!我在水晶泥里加入了藍色和紫色的色素,就變成了一盒深藍色的水晶泥,最后還在里面加了閃粉和亮片。這盒水晶泥看起來就像深夜里閃爍著星星的夜空一樣,讓人浮想聯翩,愛不釋手。
自制水晶泥無毒又好玩,原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動手操作就會發現很多小玩具都可以在家制作呢!我親愛的朋友們,你們也親自動手實驗一下吧!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12
同學們可知道,把一個生雞蛋拿起至你的肩膀處那么高,再把你的手一松,會發生什么事嗎?當然知道了!雞蛋會掉到地上,打碎了唄!而我特制的生雞蛋,卻完好無損,并且還彈了上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哈哈,不知道了吧!下面,就讓我給你一一道來吧。
那天,我閑著沒事干,就翻了翻最近訂的雜志,然后在“玩轉科學”的欄目看見了“摔不破的生雞蛋”想不到,生雞蛋有摔不破的時候!原來,只要將生雞蛋放到醋里三天,就ok了。我非常的好奇:生雞蛋真的會摔不破嗎?就自己實驗了一下。
我倒了一碗醋,放了兩個生雞蛋到倒滿醋的碗里。起初,我發現生雞蛋老是沉不下去,我還以為是碗太淺了,沒有雞蛋那么高。于是,我拿了一個杯子,把醋倒到杯子里,想不到,那雞蛋好像硬跟我作對似的,還是沉不下去。看來,雞蛋不會沉到倒滿醋的任何器皿里呀!最后,我還是把生雞蛋放回了碗里,因為碗的空間大,好觀察嘛!
才過了一會兒,我就有點不放心生雞蛋,便用筷子夾出其中的一個。因為我知道醋是有腐蝕性的。想不到,剛剛夾出來,我用手摸了一下,雞蛋上外面的有一層皮竟然被我搓爛了,我也是剛剛才知道,原來生雞蛋的外面還有一層東東,搓掉以后,生雞蛋竟然變白了!就像煮熟的一樣。看來,醋的腐蝕性還不小啊!
我又把生雞蛋放到了醋里,大約過了20多秒,生雞蛋的外殼上冒出了許許多多的小泡泡,就像倒可樂時的的氣泡一樣,但是沒有那么多。
兩天以后,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將生雞蛋從醋里夾了出來,可是我又怕實驗失敗,于是,又將生雞蛋放了回去。
終于等到了第三天,當我再次去“探望”雞蛋時,它已經被小泡泡包圍了。我便把雞蛋從醋里夾出來,接著,再拿到洗手間洗干凈。這時的雞蛋摸起來軟軟的,我在往地上一扔,真的彈了起來!我十分疑惑,為什么生雞蛋真的打不破了呢?我絞盡腦汁還是沒有想出來,后來我想到了電腦,我上網一搜,原來是雞蛋殼會變軟,雞蛋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人的牙齒的主要成份也是碳酸鈣),而醋是酸性的,其原理即是強酸制弱酸:醋酸制碳酸(碳酸即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使鈣離子游離出來,利用雞蛋吸收,之后再把雞蛋吃下去會能更好的吸收鈣,不過也不能常吃,人體對鈣的吸收還是有限度的,過分的補充會有反效果。
這次實驗真好玩,通過這次實驗,我還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有耐心。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13
科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今天的科學課上,老師就告訴我們許多動物都有感覺,如視覺、聽覺、觸覺等,我半信半疑,真想趕緊驗證一下。
一回到家,只見正在準備晚餐的奶奶剛要把菜葉上的蝸牛扔進垃圾桶。“哎,別扔,別扔,奶奶!”我奪過差點被拋棄的蝸牛,心想:蝸牛有沒有老師說的感覺呢?此刻,它也會了解被拋棄的感受嗎?會感激我的救命之恩嗎?哈哈,一想到這些,我就忍不住發笑。于是一旁的媽媽也被我吸引過來,和我一起興致勃勃地探究起蝸牛到底有沒有感覺的問題。
實驗探究一:蝸牛有視覺嗎?
我把蝸牛放在玻璃板上,打開燈,讓它在強烈的燈光下爬行。蝸牛一直不停地轉來轉去,好像很難受。過了一會,這只蝸牛居然爬到陰影里,不肯出來了!
“這難道是‘巧合’嗎?”我嘀咕著!
“關掉電燈,改用手電筒照著蝸牛,看它往哪里走?”媽媽給我出主意。我撓著頭考慮了一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趕緊照做。三分鐘后,蝸牛爬到了黑暗的地方。
“這說明什么?”媽媽問我。
“蝸牛有視覺!”我豁然開朗,高興地手舞足蹈。
那它的眼睛在哪里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用放大鏡仔細地尋找著。原來,第一對觸角的頂端有兩個小圓點,那就是它的眼睛。如果不仔細找,還真發現不了這雙瞇瞇小的眼睛。
實驗探究二:蝸牛有聽覺嗎?
我在離蝸牛5米遠的地方拍手,它一點反應也沒有。我走近了一些,大吼了幾聲,可是它仍然只顧著自己。我又走近了一點——離它只有0.5米遠,又拍手又大叫,蝸牛依舊沒有反應。不管我離它多近,叫得有多響,它都沒有理睬我。原來,蝸牛沒有耳朵,沒有聽覺。
實驗探究三:蝸牛有觸覺嗎?
我用一根棉簽,碰了一下蝸牛的外殼,它居然一點反應也沒有!難道蝸牛沒有觸覺嗎?我又碰了一下蝸牛肥厚的腹足,它的足微微地動了一下。之后我又輕輕地碰了一下蝸牛的觸角,它的觸角馬上縮了回去。原來,蝸牛是有觸覺的,只是不同的部位觸覺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據剛才的實驗,不難發現它的觸角是最敏感的。
三個小小的實驗,讓我愉快地結束了美妙的探究之旅。我為自己能探究到蝸牛有觸覺、視覺,卻沒有聽覺的事實而自豪。它也驅使著我去探究更多的奧秘。相信只要我們認真鉆研,就會有更多的發現。說不定哪一天我們能找到與動物們溝通的金鑰匙,毫無障礙地與動物們聊天呢!-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14
這天,我興致勃勃地找到媽媽,神秘地說:老媽,你相信我畫的東西能變成真的嗎?不相信,這怎么可能?媽媽一臉堅定地說道,你實際一點兒,你一不是馬良,二沒有神筆,肯定不行!我嘴角上揚,一臉驕傲的反駁道:媽媽,我就知道你不相信,睜大眼睛看好了,我馬上叫你信得心服口服!哦?那好吧!你等等,我找個凳子,坐下來看你的實驗。希望能成功。媽媽笑著說。聽了媽媽的話,我想:我怎么覺得媽媽這話里有點不對勁呢?好像有一絲絲不相信我的感覺算了,趕緊開始吧。那好!我宣布,實驗正式開始!我對媽媽大聲說道。
首先,我們先準備一些實驗所需的材料,有:一面鏡子、一根馬克筆和一碗水。媽媽疑惑的打斷我:材料這么簡單,難道沒什么化學用品嗎?我回答道:當然沒有。媽媽,你作為一個合格的圍觀者,請不要打斷我。聽了我這番話,媽媽乖乖地把嘴閉上了:對不起,你繼續。接著前面的,我們用馬克筆在鏡子上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圖案,我畫了一個小愛心。最后,小心翼翼地倒上水,輕輕地吹一吹或搖一搖,你就會發現,小愛心飄起來,變成真的啦!看到我的成果后,媽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你是怎么做到的?這個嘛我神秘一笑,聽我慢慢道來。
其實原理很簡單。白板馬克筆的墨水里主要有三種成分:1、顏料2、溶劑3、樹脂,樹脂是我們本次試驗的關鍵。白板馬克筆的樹脂是一種油性固體,它可以輕輕的粘在白板上。在馬克筆內部,樹脂是溶解在溶劑化學物中的,當你在白板畫了一條線后,溶劑就會快速蒸發,樹脂就會變成固體。在這次試驗中,當你在鏡子上灑水時,你就引發了一場戰爭。樹脂會粘在鏡子上,就像粘在白板上一樣,但它同時也會附著在水面上,水面的吸引力,也就是科學老師常說的表面張力,是足夠強大的,我們可以利用這種表面的張力,將碗底的馬克筆印記完整的剝去,這樣的話,圖案就變成真的了。另外說一下,表面張力威力很大,在最近的一次試驗中,來自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們利用表面張力將一塊玻璃上的永久性馬克筆的印記剝離了下來。
看不出來啊,原來你懂這么多。媽媽贊揚道。嘻嘻,怎么樣?是不是相信了?我開心的說道。嗯嗯,心服口服。媽媽表示很佩服,沒想到,我竟然不知道。媽媽,你不知道的多著呢!以后你和我一起做實驗吧!我說道。好嘞!媽媽笑容滿面,開心地答應了。
知識的力量真強大!以后我要好好學習,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15
"用力!努力!小心逃之夭夭!快點……"咦?這是誰的啦啦隊在這里大喊呢?哦!原來是快樂魔方在做一個小實驗呢!
今天我們早早地來到了快樂魔方,相互猜疑著老師今天上什么課?據有關人士透露,今天要做一個實驗來證明一句話……過了十幾分鐘,老師來了!果然手中拿著一些道具。可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道具竟是幾份報紙和兩張A4紙。
上課了,老師終于說出了那個同學們猜疑已久的秘密:"今天,我們做一個實驗。目的是要證實‘一張紙,完全對折,對折次數不會超過九次’這句話,認為這句話正確的坐在教室的左面,反之則右面,分別為A組和B組。"介于我平時的知識積累,我毫不猶豫地站到了B組,出乎意料的是還當了個代表。
實驗開始了,老師分別發給我和"木乃伊"(穆南穎的諧音)一張A4紙,看我們能折幾次。剛開始我信心十足,不時還輕蔑地瞟對方一眼,給對手精神上的打擊。果然對手緊張極了,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這時我"哎吆"一聲,把對手嚇了一大跳,哈哈!由于我折的很快,有許多地方折的不整齊,導致我越折越難。但我天生力大無窮,前幾折都很容易,再看看對手弱不禁風,連第一、二、三、四折都很費力!不知不覺,我折到了第六折,可是再怎么折也折不動了!這時我的啦啦隊為我加起油來,于是我一鼓作氣完成了第七折。
再看看對手,老半天才折了六折,我以為他能折七折和我打平手,誰知她費了吃奶的勁都沒能折到七折。所以我們贏了,可是對方不服,要求用報紙來比拼,還口口聲聲說:"A4紙又硬又小,有本事換個大點的紙比比看!"我們爽快的答應了,于是老師拿來了報紙,接著開始第二輪比拼。
為了公平起見,老師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張同樣的報紙,由于上一輪的勝利,我們全體隊員都輕松了不少。
比賽開始了,我們迫不及待地折開了。第一折,第二折……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終于折到了第九折,可是這一折就難了,無論如何碾壓,紙還是無動于衷,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怎么也不肯低頭。這次折紙最后以九次告終。
這兩次實驗對折次數都沒有超過九次,正應了老師開始說的那句話。通過這次折紙實驗,我親身領悟到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以后遇到問題不能輕易下結論,要學會親自動手驗證。
【小實驗_小學生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記一次小實驗03-08
科學小實驗日記11篇02-17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400字以上03-13
小學生哲理小故事作文素材04-14
實驗班六年級語文答案05-17
六年級下冊《夜晚的實驗》教學實錄03-08
實驗近義詞04-09
一次實驗作文02-16
小六年級語文模擬試題03-09
失敗的實驗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