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煮湯圓的作文(精選2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煮湯圓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煮湯圓的作文 1
時間過得很快,又到元宵節了,今天,我親手做了一回煮湯圓,可好吃了!
我先打開冰箱,從里面拿出了一包“五豐寧波湯圓”放在碗里,那湯圓十分硬,如果咬上一口,你的門牙就會自動從牙根里“跳”出來的。打開煤氣灶,在鍋子里倒入兩大碗水,蓋上鍋蓋,再耐心地等上幾分鐘,忽然,鍋子里傳來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后來聲音慢慢地變成了“吱吱吱~~”的聲音。我三步并作兩步地跑過去一看,哦!原來是水開了,我把湯圓一個一個沿著鍋邊往下滾。放下湯圓后,水面立刻恢復了平靜,我又耐心地等待著,過了一會兒,我又打開鍋蓋一看,有的湯圓直挺挺地浮在水面上,好像浮在水上的人一樣;有的沉在水底不肯上來,像幾個潛水員在水底找寶藏呢!還有的跳上跳下,好像在表演“水中芭蕾”。我記得母親說過,湯圓全部都浮起來才算熟,于是我再次蓋上鍋蓋,耐心地等待著,第三次水開了,湯圓全部都生活在水面上,沒有一個沉在水底。
我見了,迫不及待地把湯圓盛入碗里,咬上一口,皮又嫩又滑,餡又香又甜,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不由地想到老舍的話:“勞動最有滋味。”
煮湯圓的作文 2
上星期五下午放學前,我們小組幾個同學在一起討論做湯圓的準備。最后,我的決定是:后天星期日下午四點到華標廣場金太陽幼兒園做湯圓。各人的分工是:朱旭東帶鍋,黃湘旖帶相機、余星辰帶花生、劉安琪帶芝麻、陳心言帶白沙糖和我帶湯圓皮。
星期日早晨,我和媽媽吃完早飯就到菜市場去買湯圓皮。菜市場里的人真多,挨挨擠擠的數不勝數,真熱鬧!
下午三點多,我坐車到金太陽幼兒園跟湯圓小組同學集合,朱旭東帶我們到幼兒園的廚房,到了廚房,我們把準備的材料拿出來,放在桌面上,大家先洗手,然后,朱旭東把鍋清洗干凈,打開水龍頭,把透明清流的自來水裝到鍋里,放到煤氣爐里去煮。我們開始做湯圓了!首先拿來一塊圓皮,在湯圓皮上放一些芝麻餡,便馬上把它包起來,再磨圓就做完一個了。我們把許多包好的、圓溜溜的`湯圓放到熱開水里,再往水里放一些白沙糖,過十五到二十分鐘后,煮熟了,才可以嘗吃。我們各人拿起筷碗裝湯圓吃,咬一口,熱騰騰的,感覺到香甜可口的、美味的口感。啊!真是太好吃了!
今天,我學會了做湯圓。而且,味道比往常吃的更好吃,因為這是我們的勞動食品。
煮湯圓的作文 3
在這個星期五,老師準備組織我們去包湯圓。
首先,老師給我們去做湯圓之前去了解一下關于吃湯圓、包湯圓和冬至節的一些資料。老師還專門給我們上了一節班會——冬至節,讓我們了解了冬至節的來歷、傳說和習俗。
關于冬至的來歷,是有關唐、宋時期的。在唐、宋時期時,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這天要到郊外舉行一個祭天大典,百姓就在這天向父母尊長祭拜。關于這些,現在還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呢!
還有關于冬至的傳說,是在江南水鄉,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用以驅避疫鬼。
既然說要做湯圓,就知道為什么要吃湯圓。其實在這一天,中國的.北方是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老師還專門給我們看了怎么做湯圓的視頻。先用糯米粉、面粉等材料做湯圓皮,然后用芝麻等材料做餡心,最后用開水煮,煮熟即可。
做湯圓的日子是星期五,我們都懷著興奮、期待的心情來等待這一天的到來,這一天,是多么令人高興啊!一想到這些,恐怕我今晚都睡不著覺了吧。
煮湯圓的作文 4
媽媽和爸爸一大清早就上班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家里,都已經九點多了,我還沒吃早飯,肚子早就餓空了。
我來到冰箱前,打開一看,里面有一包我最愛吃的寧波湯圓,今天,我可以一試身手了。
拿好湯圓,走進廚房,我先把鍋洗干凈,然后倒入清水,再把煤氣灶打開,最后我就坐在旁邊,一邊看故事書,一邊等待水燒開。
沒過一會兒,水開了,我把湯圓放入鍋中,一個個冷冰冰、硬邦邦的湯圓爭先恐后地跳入水中,就像跳水運動員從臺上跳入水中一樣,水面上濺起無數的小浪花。當湯圓沉入水中,我趕緊用鏟子在鍋底推了幾下,小湯圓在水中打轉,好像在跳“水中芭蕾舞”一樣,漂亮極了。
我把鍋蓋蓋上,燜了大約七八分鐘以后,我打開鍋蓋,一個個湯圓不停地在水里舞蹈,仿佛在對我叫嚷:“小主人,我已經熟了,快把我撈上去,別把我燒糊了。”我趕緊用鏟子把他們全部撈到碗里。
涼了一會兒,我美美地享用了自己親手煮的湯圓,感覺特別的好吃。煮湯圓的`經歷讓我體會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也體會到父母平時做家務的辛苦,我決心以后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幫父母分擔。
煮湯圓的作文 5
每年大年初一媽媽都會給我煮湯圓,圖的是一家人能團團圓圓。今年一樣是吃湯圓,但是煮湯圓的人卻是家里的小皇帝我,親自下廚煮湯圓。
大年初一勤起早,太陽剛剛露出小半邊臉,便見一個忙碌的身影在廚房里,沒錯那正是本人。雖說以前也吃過湯圓,但是卻從沒試過自己親自動手煮湯圓。說干就干,先拿出今天的主角—湯圓。挑三十個白白胖胖的湯圓,嘴里一邊嘀咕,湯圓湯圓,就是得像煮湯一樣把湯圓放進水里煮。
我加了差不多半鍋水,把鍋放上灶,打開煤氣,然后把湯圓放進鍋里,只聽見“咚,咚,咚”湯圓與鍋底硬碰硬的聲音。我蓋上鍋蓋,一聲高呼“解放咯!”萬事俱備只等湯圓熟了,就叫爸爸媽媽起床吃早飯了。我便躺在沙發上等啊等,等啊等,剛開始的時候還時不時跑去看看,后來簡直沒耐心了就打開電視看。不知道過了多久,媽媽起床了,看看我問道;“湯圓下鍋了嗎?”“嗯”我驕傲地回答。“那你煮多久了?”“很久了,我去看過,還沒熟!”我甜甜地回答。“啊?煮湯圓水開就下鍋,一般就煮十多分鐘吧!”一聽此話,我嚇得臉色大變,顧不得好看的電視節目,一頭沖進廚房,揭開鍋蓋,原來白白胖胖的.湯圓已經化成了水,湯圓真被我給煮成了一鍋湯啊!怎么辦,新年都沒有好兆頭,我越想越急。媽媽也跟著我進了廚房,“趕緊關火啊!兒子!”“哦!”然后我回頭驚恐地看著媽媽。媽媽一副無所謂的表情,摸摸我的頭說;“沒事的,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只要你有勇氣邁出第一步,那就證明你已經成功一半!”
今年的湯圓沒有媽媽煮的好,但是我吃起來卻覺得很甜很有滋味,因為這是我親手煮的,我從這次煮湯圓的過程中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一件事情無論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是要勇于嘗試,失敗了從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抱著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問題,不能悲觀失望,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對自己要有信心,因為丑小鴨也有變成白天鵝的時候,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這是做一件事情之前最起碼的要求。
煮湯圓的作文 6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吃完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夫子廟看燈會。
到了夫子廟,啊!這里人山人海,到處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美麗極了。我看見很多小朋友騎在爸爸的肩上,他們高高興興的吃著冰糖葫蘆,手里提著美麗而可愛的牛頭燈籠,他們多開心呀。夫子廟到處是燈的`海洋,連十里秦淮的水中都倒映著千姿百態的燈火。
今天我看到牛燈最多,因為今年是牛年。我玩得很開心!
煮湯圓的作文 7
今天上午,我高高興興和外公一起去看打龍燈。一開始就來了三輛彩車,接著來了二排龍燈,龍騰虎躍。隨后又來了老年腰鼓隊,她們穿得花花綠綠,打著腰鼓跳著舞,好看極了。緊接著又來了一條三百米長的木板龍燈,還有秧歌舞、蚌舞…她們跳著舞、打著鼓,敲著鑼,使我們看得目不轉睛,眼花繚亂。看的人成千上萬,來來往往,川流不息。馬路兩邊熱鬧極了!
大家都說今年燈會辦得真好!
煮湯圓的'作文 8
清早,我剛起床。看看鐘,才七點半不到。我想:光坐著也沒什么意思。于是我拿起一個小鍋,里面盛滿水把鍋蓋蓋上開火燒水。然后我想:水開了還要等好久呢!于是我拿了一本書看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我想:水該開了吧!于是我便走過去,揭開鍋蓋一看,水已經沸騰了,可可以放湯圓了。我把湯圓從冰箱里拿出來,湯圓還沒開封呢!我拿起剪刀剪開了一個大口子。
我把湯圓用手拿出來然后一個個放到鍋里煮,湯圓沉到了鍋底。這時我想起了媽媽告訴我湯圓沉在鍋底就是沒熟。湯圓浮上來就是熟了。我揭開鍋蓋一看,湯圓還沉在鍋底。過了一會兒,我又揭開鍋蓋看,湯圓還沉在鍋底。我等不及了,把火調到最大。不一會兒,湯圓便煮好了。我嘗了一個。嗯,好吃極了。我連忙盛了一碗,真好吃!我想:自己做的'飯,比誰做的都好吃。
煮湯圓也不是很難呀!
煮湯圓的作文 9
今天,大家都帶來了自己的平底盤、筷子、扣碗和桌布來到學校,只見老師把桌子分成了一組一組,讓大家跟著組長坐下來。等我們都坐好了之后,老師請家長進來,分發糯米團和芝麻,大家都分到了一大塊糯米團和芝麻。接下來,就由家長來教我們做湯圓。
先剝下一小塊糯米團,然后抓一小把糯米團揉成一個小圓球,最后把湯圓放在盤子里,這樣,一個可愛的小湯圓就做好啦!接著,我們又做了許多湯圓,那些湯圓白白的,胖胖的,像一個小娃娃的臉蛋。
我們把一大盆一大盆的湯圓給老師和家長們。老師和家長幫我們把湯圓烤了一下,拿出來,在上面撒上了一些豆沙粉,然后把湯圓端給我們。
我們開始品嘗香噴噴、好吃的麻糍了。咬一口,甜甜的`。我們還帶了一些回家給爸爸媽媽吃。
啊!自己動手做的湯圓可真美味啊!
煮湯圓的作文 10
有一天,媽媽在廚房里煮湯圓。
過了一會兒,湯圓煮好了。媽媽把一碗碗湯圓端到了餐桌上。“啊,真香啊!”我和爸爸異口同聲地說。媽媽微笑著說:“好了,快吃吧,待會兒涼了!”我很快吃了一個。“嗯,真好吃!”我不禁贊嘆道。于是,我就非常想學這一招。我每一次煮,都非常認真。經過我的`多次嘗試,終于學會了煮湯圓,心中無比興奮。
可是一次,我在煮湯圓的時候,光顧著看湯圓在鍋里“跳舞”了,忘了湯圓已經熟透了,結果,湯圓都燒糊了。
我體會到了,做事情只要勤學苦練,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煮湯圓的作文 11
關于元宵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傳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像是“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于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并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帳,照樣在民間流傳。
還記得我第一次煮湯圓的時候,沒有時不時的攪拌一下,結果出鍋的時候大都粘在了鍋底即使后來還是有驚無險的盛倒了碗里,但是在鍋底還是留下了一個個白色的小圓點,刷鍋的時候還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刷干凈的。
圓滾滾的湯圓,一個接著一個的跳入滾燙的熱水中,翻滾著享受著熱水澡的浸潤,隨著時間的流逝,小湯圓們一步步膨脹,一步步變軟,直至它們的餡心完全融化在白色糯米的`外衣中。一個個圓溜溜的湯圓,象征著愛討彩頭的中國人希望“團團圓圓”的心意。
元宵和湯圓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元宵的皮與湯圓的皮相比較,元宵的皮較為厚,所以在食用方法上湯圓可以煮著吃,元宵可以炸著吃。
湯圓的餡心,遇熱水的時候,化作液體,遇冷的時候,凍作固體,就像真心對待一個人的時候,他也會以真心回報,而冷淡對待一個人的時候,他也會以冷淡回報。
煮湯圓的作文 12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準備搓湯圓。食材有熱水、面粉、雞蛋。媽媽先開始燒水,讓我看著水壺,等到水100度沸騰的時候叫她。只見先媽媽把面粉倒在一個盆里,又打了兩個雞蛋放進盆里。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放雞蛋?媽媽說:“這樣不僅可以做湯圓,還可以做餅啊!”“媽媽你可真會創新!”我給了媽媽一個點贊。
水燒好了,開始做湯圓了。媽媽在面粉里倒入一些溫水,然后讓我慢慢攪拌。攪拌好了后,媽媽把面團捏成長條形,然后放在手心里不停的搓,一會兒一個圓白可愛的小球球就出來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一個,可媽媽說太小。我又做了一個,媽媽又嫌太大了。我不服氣,又搓了一個,這次剛剛好。就這樣,我的.動作慢慢熟練起來。再看媽媽,搓的速度太慢了,而我呢,差不多八秒鐘一個。我搓啊搓,越搓越開心,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湯圓在我面前排著隊,好像在等著我來檢閱。媽媽見了,便夸獎我:“搓得真漂亮!”不一會兒,一個面團就被我搓光了。接下來做第二個面團的時候由于水太少了,我搓了搓,沒想到面團裂了開來。后來我加了一些水,果然好多了,但是我的手不知怎么痛起來,媽媽說:“你的手太干了。”我便去洗洗手,手真的不怎么痛了。我又搓了起來,一會兒又搓好了兩大盤湯圓。
搓完之后,我迫不及待的讓媽媽煮了幾個湯圓給我吃。湯圓軟軟糯糯的,透著一股甜香。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我覺得既開心又美味。
煮湯圓的作文 13
今天早晨,媽媽從大街上的菜市場回來,看到我就大聲地說:“小明,你看我給你買回來一些什么東西了?”我驚喜地看到媽媽手中提著的籃子里面放著做湯圓的作料。我高興得拍著手說:“媽媽真好,今天我們可以吃湯圓了!”
吃中飯前,我拿來了一只小臉盆,來到水龍頭下面把臉盆清洗了一遍。然后,我把媽媽從菜市場上買來的糯米粉放進了小臉盆里面。我對媽媽說:“媽媽,今天這米粉就由我來和,好嗎?”“好呀!我就站在邊上看!”我往臉盆里面再放了一些溫水。然后,我就著溫水和糯米粉和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就把米粉給和好了,成為一個米粉團了。媽媽看了笑著說:“小明,你的和粉技術不錯呀!”我笑笑說:“全靠你在旁邊,所以我才有信心,才能夠這么快就和好了!”然后,媽媽拿了一小團米粉,搓成了長條,再一塊塊掰下。我站在邊上看著。媽媽拿起一塊米粉團放在手心里搓成一個長圓形。接著,她在長圓形的一頭挖了一個洞,把事先剁好的'肉餡放了進去。最后,媽媽把上面的口子慢慢地捏攏,還捏出了一個小尾巴。湯圓做好了,她就把它放在桌子上面鋪著的毛巾上面。然后,媽媽又做了起來。我看了一遍以后覺得自己可以做了。因此,我也像媽媽一樣做了起來。雖然,我做得不太像,但是,媽媽還是說我做得不錯。
湯圓全部做好了,媽媽就去煮了。不一會兒,媽媽就把煮熟的湯圓盛出來了。我立刻吃了起來。我吃著湯圓心里甜甜的,因為這里面有我的一份功勞。
煮湯圓的作文 14
元宵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我記得那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在廚房包餃子。我們首先準備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餡。就要拌面條了。我先把白面粉倒進盆里,然后把水倒在面粉上,但我不小心倒得太多,面粉幾乎變成了面粉湯。沒有辦法。我必須做我想做的事。我又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在上面。那更好。
看著快速的動作,我祖母捏了許多糯米團,整齊地放在盤子里。我很快拿了一塊面粉,在手掌上搓了搓。小面團在我的掌心間滾動,一圈又一圈,像一顆大珍珠。然后,我把它壓成一個圓形,放上芝麻餡,用力把它合上。我在手里滾啊滾。過了一會兒,它變得又白又胖又圓,像一張又白又胖又圓的臉。就這樣,一個可愛的餃子在我手里誕生了。和大家相比,我發現我的餃子小了一整圈。爸爸開玩笑地說:“我不知道;孩子們像孩子一樣打包我反駁道:“孩子們都像孩子一樣打包。”;它和其他的不同!你看,多可愛啊。
大家工作之后,盤子里的餃子越來越多了。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所有的面粉包好。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奶奶檢查了一下,把餃子放在開水里。過了一會兒,餃子慢慢地從鍋底浮上來,不時地滾動,像小銀珠在鍋里歡快地跳舞。
鍋開了,鍋開了我高興地歡呼。聞起來很香!我圍著鍋,找到了我自己的餃子。我高興地想:這個鍋里的餃子不僅有芝麻餡,還有無限的快樂!
煮湯圓的作文 15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媽媽決定自己給我們包餃子。
母親準備了糯米粉、水和肉末。她先將糯米粉放入大盆中,倒入適量的水,揉成面團。然后把面團分成小塊,揉成均勻的小球。用拇指擠成小面團,擠成一個圓窩,就像一個“小袋”,把肉放進“小袋”,最后封緊。所以餃子準備好了。我已經洗了手,像媽媽一樣把手伸進盆子里攪拌。“哦,米粉怎么都在我手上?太黏了!”對此我無能為力,所以我不得不求助于我的母親。她笑了:“你放的水太多了。”我往盆子里加了點面粉,終于把手抽出來了。接下來我們又要開始和面了。我掄起袖子,模仿媽媽的`樣子,開始使勁揉。我抓起一個小面團,放在我的手中間。第一,右手不動,左手輕輕轉動。越擦越圓。不一會兒,小面團就成了一個球,我成功了!
餃子要煮了。我媽說一定要用大火煮到水開了,不然會粘在一起。當餃子第一次浮在水面上時,加入一點冷水,再煮一次。用同樣的方法煮三遍,直到湯圓變得圓潤透明,香香甜甜的湯圓可以煮透。
一邊在自己的包里吃餃子,一邊聽媽媽講餃子起源的故事。原來梁武帝時期,有個宮女叫元宵,很會包餃子。她離開父母多年,每次思念親人,正月十五包餃子來寄托思念。從此,世人以這個宮女命名餃子。原來元宵節是個人名。多么有趣的元宵節啊!
煮湯圓的作文 16
快過元宵節了,媽媽說圖書館里有一個教小朋友包湯圓的活動,春節我剛學會了包水餃,這下我又將學會一個新本事了。
我們一早來到圖書館,哇!還有好多小朋友比我們來得還要早。因為學的人多,材料不夠的緣故,圖書館中途還去“補充”了湯圓粉。
活動開始了,大家圍著坐了一圈,我先把湯圓面用手掌搓呀搓,搓得圓圓的',邊搓還得邊把一些干的粉撒在手掌上,以免面粘在手上,搓圓了湯圓后,再用大拇指壓進湯圓,另外四根手指在外面捏,一只手捏,一只手轉湯圓,這樣“坑”就越轉越大,這“坑”是來干什么的呢?哦,叔叔給我們分豆沙餡了,原來是把豆沙餡放進“坑”里,再用周圍的湯圓面把它埋上。唉呀!我在捏的時候一用勁把餡給擠出來了,我趕緊用手指頭把它擦掉,這樣餡又到了手指上了,這東西怎么把它弄掉呢?我手上有東西,又拿不到紙頭。我左看看,右看看,突然靈機一動,想,把手上的餡舔了不就可以了嗎?我一舔,覺得這味道還不錯,甜甜的,于是我就邊捏邊舔,包起來了。哈哈,這樣我也成了活動的亮點人物,大家鏡頭都對著我,喜笑顏開。
大家都說湯圓代表團團圓圓,可我的湯圓卻“害羞”了,因為被我的手把白白的“臉”給染紅了。就跟我一樣!下一次我一定要包得更好。我的新年要努力!
煮湯圓的作文 17
大人們都說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吃團圓飯;初一早上吃湯圓;初二回外婆家……告訴你們一件事,今年初一早上我家吃的湯圓可不是在外面買的,而是我和媽媽親手做的哦。
那天臘月三十,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床為明天初一做湯圓的材料做準備。媽媽說,首先我們要和面,說完,就開始和面了,媽媽說讓我試一試,我便答應了。打了兩個雞蛋放進碗里,再把雞蛋攪勻,然后倒入面粉和水再次攪拌,最后就成變成了濕面粉。我在盆里用手把面粉翻來翻去,經過了辛苦的15分鐘,我終于把那濕面粉變成了面團。當然了,媽媽也就把餡做好了。
初一到了,要開始做湯圓了,我十分高興。媽媽先拿了一坨面團,揉成圓,壓扁,用小勺子挖了一小勺餡,然后把兩邊的邊緣捏在一起,最后再次揉成圓形,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就這樣誕生了。
我看著覺得很簡單,學著媽媽一樣,先拿了一坨面團,揉成圓形,壓扁,隨隨便便挖了一勺餡,然后把兩邊的邊緣捏在一起,正當我想揉成圓形的'時候,我聞到手上有一股餡的味道,我低頭一看原來湯圓露餡了,弄的滿手都是。媽媽笑著對我說:“孩子,你挖的餡都快比面團多了,當然包不住。‘’我摸摸自己的后腦勺,慚愧極了。
最后,經過媽媽三番五次的指導下,我終于做出了一個千奇百怪的湯圓,后來又經過我細心修整,終于做成自已認為比較像樣的湯圓了。
原來做湯圓也沒有我想象的這么簡單呀!
煮湯圓的作文 18
馬上就要到元宵節了。媽媽說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我們全家決定今年元宵節自己動手包湯圓。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了許多制作湯圓的材料,有糯米粉、花生、芝麻、南瓜、菠菜、紫薯、西紅柿……。回家后,我們迫不及待地將買來的食材洗干凈,就立刻開始做湯圓了。我們首先將花生、芝麻炒熟磨成粉,與糖、油混合在一起做餡料;然后把南瓜、紫薯蒸熟搗碎,菠菜、西紅柿榨汁后分別與糯米粉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團。看,黃色的是南瓜面團、紫色的是紫薯面團、綠色的是菠菜面團、紅色的是西紅柿面團,還有一個白色面團,就這樣五個顏色的面團就都準備好了。
開始包湯圓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中,揉成一個圓球,壓扁,把邊捏薄,在中間放入餡料后,沿邊緣小心地將面餅捏合起來,最后兩手輕輕地將捏合在一起的面團揉成圓形,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就變出來了!就像做手工彩泥一樣,真好玩!不一會兒,所有的面團就都變成了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小圓球,好像一隊隊士兵排著整齊的方隊在接受檢閱。媽媽說,中國人過年有一種祝福叫五福臨門,我們包的湯圓正好是五種顏色,就給它們起名叫“五福湯圓”吧。我很喜歡這個名字,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老師和同學們全家團團圓圓、福氣滿滿,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
煮湯圓的作文 19
今天是大年初七,一大早我起床后發現天灰蒙蒙的,原來是外面下起了雨。媽媽說:“今天下雨我們不走親戚了,我來教你煮湯圓吧!”我聽了一蹦三尺高,因為湯圓是我的最愛了。
媽媽先到樓下超市買了一包速凍湯圓,它們一個個圓溜溜的,白生生的,胖乎乎的,非常惹人喜愛。媽媽先在鍋里倒了些冷水,打開煤氣開始燒水。過了一會,我發現鍋的周圍出現了小泡泡,不時地發出“滋滋”的聲音。再過一會兒,鍋中間也有泡泡了,而且是很大的水泡,媽媽說:“水開了,可以放湯圓了。”我一聽,趕緊抓了幾個放了進去,由于我放的太快,鍋里的開水濺到我手上了,“啊,好燙!”媽媽看到了幫我吹了吹手,接著說道:“你不能太急,放湯圓是要慢慢的.放。”我聽后將剩下的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鍋里。一粒粒小湯圓像一個個小雪球一樣掉進了河里,濺起了一朵朵小水花。媽媽趕緊拿來勺子沿著鍋邊旋轉,并跟我說:“這是為了防止湯圓粘在鍋底。”沒過多久一個個小湯圓翻起了身,跳起了舞,爭先恐后的鉆出水面,接著媽媽又往鍋里加了三勺白糖,然后讓我嘗嘗湯的味道如何?“哇!味道好極了!”
媽媽讓我用漏勺將湯圓盛進了碗里,分發給每個家庭成員。奶奶吃的最開心,從她的眼里看到了我的成長。爺爺和爸爸也都夸獎了我。我說:“今天媽媽的功勞最大,是她教會了我煮湯圓。”
我吃著自己第一次煮的湯圓自然別有一番風味。
煮湯圓的作文 20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可見中國人對吃可是講究極了,湯圓就是中國人在吃文化方面智慧的結晶。
湯圓的種類繁多。有大大的麻心湯圓,也有圓滾滾的實心小湯圓。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小巧玲瓏、香氣撲鼻的桂花湯圓。
桂花湯圓的做法很簡單。將米粉混著水揉成面團,再把面團搓成一個個指甲蓋般大的小圓球,排列整齊,放在盤子里,再燒開一鍋沸騰的開水,把一盤的小湯圓倒進鍋里,大約五六分鐘后,一個個湯圓就浮了起來,這是第一次浮。第一次浮起來時要打開鍋蓋,讓它們再沉下去。約一分鐘,湯圓再一次浮起來時,就得把火關了,燜個一兩分鐘,湯圓就煮好了。將一鍋湯圓倒進一個個碗里面,撒上芳香四溢的.桂花,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桂花湯圓就這樣完成了。
我將碗捧在手上,聞一聞,一股湯圓甜絲絲的味道伴著淡淡的桂花香流進來,沁人心脾,讓人不禁感嘆桂花與糯米湯圓真是天生一對。吃一口,那桂花的香與湯圓的香完美結合,我仿佛整個身子都浸泡在桂花湯圓里,無法自拔。甜甜的滋味流淌在整個喉嚨里,回味無窮。圓滾滾、白胖胖的湯圈上點綴了兩三片橙紅色的花瓣,簡直是一個點睛之筆。桂花湯圓的湯更是一絕,清甜清香的湯汁流入口中,可謂是唇齒留香。
別看它只是一道簡單普通的點心,湯圓的寓意就是團圓,它代表著人們對家家戶戶都團團圓圓的美好心愿。假如拿湯圓送給別人,那絕對算得上對那戶人家最真誠的祝福了。
這就是中華的美食——湯圓。
煮湯圓的作文 21
一個又一個的湯圓,里面包含著的不只有不甜不膩的餡料,還有這背后不為人知的愛……
“起床嘍!小女子,今天有湯圓吃!”外婆用沙啞的聲音朝熟睡的我喊道,“湯圓”像魔法似的散去了我的睡意。瞇著眼看到了門檻上沾著昨夜的露珠,讓我格外親切的感覺。外婆做的湯圓是黑芝麻口味的,昨夜熬夜包好的湯圓,任然完整的保存著。一顆顆湯圓下了鍋,它們肆無忌憚的.在水里翻滾著,而那黑黑甜甜的芝麻餡永遠都不會在外婆的鍋里露出破綻來。
湯圓越煮越透,透明的都可以看到里面的芝麻了,我搖搖外婆,叫她別煮了,熟了!外婆總是粗糙的手梳理著我的頭發,笑著說道:“不急不急,等熟了給你乘上一大碗!”慢慢的,火紅火紅的煤燒完了,只剩下一灘白灰沾在里面,外婆打開鍋蓋,指揮我去拿碗勺,一勺、兩勺……知道我的碗里裝滿湯圓,她才放下湯勺,叫我去吃。
我急急忙忙的爬上燒熱的火炕,生怕有人搶走位置似的,再讓外婆在湯圓上澆上一層香甜的桂花醬,輕輕咬上一口,甜味彌漫上來,芝麻混著桂花的味道被我吞下了肚,肚子瞬間暖烘烘的,外婆看著吃的心滿意足的我,才會給自己舀上一兩顆湯圓,精細的品嘗了起來,抬頭露出一抹微笑,擠出了額頭上的皺紋,很甜,很美。
吃完湯圓后,一杯涼好的甜茶是我對湯圓最后的念想,冰冰涼涼的下了肚,散去了火熱,也散去了甜膩。
長大以后,我嘗過不計其數的湯圓和茶,在我眼里,都不及那樸素的芝麻湯圓和涼好的甜茶。
煮湯圓的作文 22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在外婆家里玩。
這時,外婆笑瞇瞇走過來對我和表妹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包湯圓吃好不好?”我和表妹聽了,高興極了,一蹦三尺高。我們還在討論著做芝麻餡、紅豆餡,還是綠豆餡。
可是,外婆端上來的只有一團小面團。表妹疑惑地問外婆:“奶奶,你想讓我們包‘白湯圓’嗎?”“哈哈,我可不會讓你們包‘白湯圓’,因為這面團是甜的,我讓你們包小湯圓。”外婆笑著回答。
外婆給我們做了個示范:先抓一個小面團,再揉成了一個小湯圓,最后放進了一個盒子里面。看完了外婆的示范,我和表妹就開始做起小湯圓了。我照著外婆的樣子,抓起一個小面團,再揉成了一個小湯圓,最后放進了盒子里。我心里想:這湯圓做的好容易啊!正當我洋洋得意的時候,突然表妹提醒我:“哥哥,快看看你的湯圓!”我立刻低下頭,看了看盒子里的小湯圓,媽呀!我剛包的小湯圓,竟然裂成了兩半。沒辦法,我只能用手捏,捏出方不像方的,圓不像圓的'。再看看表妹做的小湯圓,則像一塊塊大“石頭”。我們倆你看看我,我看看我,開心地笑出了聲。
最后,外婆把我們倆包的小湯圓煮了,我吃了自己做的小湯圓,感覺我吃到的是最好吃的小湯圓了,雖然樣貌難看,因為這是我自己親手做的。
煮湯圓的作文 23
今天,老師要和我們一起包湯圓。
老師先給我們準備一團糯米面和餡。開始包湯圓兒了,我拿了一點面,然后再把五仁或者黑芝麻的餡放入面中,再把它揉圓,一個湯圓就包好了。我包呀包呀,當我包完四個的時候,我發現我們組盆里的面已經所剩無幾了。我們包了十六個了,我想,這些湯圓煮了應該非常好吃吧。最終,在我們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包了二十一個。這時,我們的面團沒有了。張博文就去問別的組要面團。張博文要了四塊面團。我想,這應該夠包的'了吧。老師開始檢查了,從一組到我們組。檢查我們組戰果時,我很激動,生怕老師說做的不好。直到老師露出微笑,我心里的石頭才落地。終于可以下湯圓了。老師先讓我們下去玩一會兒。沒過多久,老師就把我們叫上來吃湯圓了。我趕緊夾起一個吃起來,吃了第一個竟然是黑芝麻的。我感覺非常的嫩,而且又很香。我緊接著又夾起一個吃了,這個是五仁味兒的,也很香。吃完之后,老師讓每個人說一說吃湯圓兒的感受。從第一個人到最后一個人,前面的四個人終于說完了。到我說了,我意猶未盡地說:“我吃了三個黑芝麻的,三個五仁兒的。它們又香又滑,美味極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湯圓,也品嘗到了美味的湯圓。你會包湯圓嗎?也來嘗試一下吧!
煮湯圓的作文 24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猜燈謎,常花燈,舞獅……其中最重要的活動便是包湯圓,吃湯圓。這不,今年的元宵節剛過,老師為了讓我們深度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元宵節的節日氣氛,便帶我們學包湯圓。剛一上課,沈老師就把和糯米粉團和豆沙餡拿進了教室。吳老師熟練地把糯米粉團揪成了一小段一小段,分給了我們。
開始包湯圓了。我們在吳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先把糯米粉團捏了一會兒,接著把它搓成圓球,再把大拇指按在圓團的上面,食指放在圓團的旁邊,一邊按一邊轉,一個個像小碗一樣的湯圓皮就做好了。
我往那個像小碗一樣的湯圓皮里放入豆沙餡兒,最后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夾住湯圓皮,一邊往上轉,一邊把互沙餡兒按下去。漸漸地,小碗的口越轉越小,越轉越小,把手一邊轉一邊往上提,“小碗”的口就封好了。
我再把多余的`米粉團掐掉,把做好的湯圓團搓成一個圓球,湯圓就大功告成了。
接著,我們一起又做了很多個湯圓。沈老師把我們做好的湯圓下在鍋里,又加了點開水,蓋上鍋蓋煮。等湯圓一個個浮上水面,湯圓就熟啦!
我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上去盛湯圓。吃著我們自已做的湯圓,大家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啦!
這次包湯圓的活動,不僅讓我們對“元宵節”這個節日有了深刻的認識,也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煮湯圓的作文 25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這四句詩句,都是大家熟悉的,描寫的是元宵佳節。今天就是元宵節了,在此我祝全世界的人們元宵節快樂!既然是元宵節就應該吃“湯圓”,今天下午老師組織了動手包湯圓的活動,聽我來說說吧。
下午我帶著準備好的食材,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學校。到了教室才發現,教室己被老師和同學們打扮得喜氣洋洋,讓我一下就感覺到了節日的`氣氛,我們的教室就像無比璀璨的天堂。沒多一會兒,我們開始包湯圓了,先和面團,左和一和,右和一和,費好大的勁終于和出了一團像樣的面團。我們把面團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小面團,就開始包了。我用手按一按小面團,將它按平,放上一點餡,然后把它們包起來,再弄成圓形。可能是我太心急了,包了幾個沒包好,但我并沒有垂頭喪氣,繼續努力地包。終于我包好了一個,我高興極了。
后面包湯圓的過程中我越包越好,更是樂在心頭。我包了一個又一個,最美麗的一個白白嫩嫩,胖胖圓圓的。終于等到湯圓下鍋了,我和大家用期盼的眼神盯著鍋,終于出鍋了,我和同學迫不及待地吃起來。我們吃得很開心,高興的心情就像放飛的風箏一樣,飛出了教室。
通過這次勞作,我懂得了集體勞動的快樂,今天是個很開心的日子。
煮湯圓的作文 26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六年段每個班級都進行了“我們愛勞動”之搓湯圓比賽,班級前五名還可以去參加學校的比賽呢!
當廣播里傳出老師的“開始”,就好似發令槍響,我們個個都熱火朝天的開始忙碌起來了。我和郭鎮杰合作,我來和面,他負責加水、加糯米粉和搓湯圓。我向周圍的人望去,看,黃蘊蘊胖乎乎的臉上鋪著一層薄薄的糯米粉,誰見了都會忍俊不禁的笑出聲來吧。瞧,陳銘澤兩只肥肥的手上沾滿了黏黏的加水過多的糯米粉,看起來像戴了一副白白的手套。我又看了看劉晨熙,哇塞,劉晨熙已經把糯米粉和成一團面了,而我們的呢,才剛剛浮現出了輪廓,我不由自主的加重了和面的'力道。幾分鐘過去了,我終于把松松散散的糯米粉和成了面,然后叫郭鎮杰趕緊搓湯圓。搓了幾個后,老師走了過來,看了看我們搓好的湯圓,說太大了,數湯圓個數的時候會輸。我聽了,連忙把搓好的湯圓揉在一起,重新搓。不知道過了多久,我正在給新和的面加水,莊斌把一條什么東西舉到我跟前,說:“周玲,你要不要?”“不要!”呀,一不小心,“洪水”泛濫了!我連忙移“陣地”,放到另一個盆里面和。終于,在我倆的努力下,幾乎所有的糯米粉都變成了湯圓。
收拾完“殘局”后,老師公布了前五名:陳瀟雨、林荔敏、鄭澤宇、黃晨悅、葉瑜彬,祝他們獲得好成績!
煮湯圓的作文 27
“白球球,里面藏著黑娃娃――打一食物”。你知道謎底是什么嗎?啊哈,那就是我們寧波的湯圓。其實,在我們寧波并不管它叫湯圓,而是叫湯團。
做湯圓有學問,吃湯圓也有講究。湯圓燒好以后,你只能輕輕地咬它。如果你咬的力氣太大的話,就像這個外國人一樣會鬧出笑話:有一個外國人來寧波吃湯圓,他猛地一咬湯圓,里面的餡全都噴出來了,芝麻、豬油弄得到處都是。這時,他竟然還用很不流利的普通話說:“寧波的`湯圓真好吃!”你輕輕地咬下去后,里面的芝麻豬油餡悄悄地流出來,甜滋滋的,像蜜一樣甜,味道好極了!
湯圓又叫元宵,還有一個傳說呢:袁世凱篡改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可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整天憂心忡忡,他發現民間有一種叫元宵的食物,“元”與“袁”同音,“宵”與“消”同音,“袁消”不就是袁世凱被消滅的意思嗎?于是他就下令把元宵改稱湯圓。
在寧波,數缸鴨狗湯團店最為有名,缸鴨狗原本叫江阿狗,是按店主的名字取的。可店主不會寫字,他就在招牌上畫了一口水缸,一只鴨子,一條小狗做記號。舊時還有這樣的順口溜:三點四點肚子餓,豬油湯團缸鴨狗,吃了銅鈿還勿夠,脫落衣衫當押頭。
如果你們來了寧波,可別忘了吃上一碗寧波湯圓哦!
煮湯圓的作文 28
昨天早上,在教室里的每個同學都興致勃勃、神采奕奕的,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今天老師要教我們做湯圓。
我們坐在教室等待著上課,時間就像沙漏一點一點地墜入我的心房。“鈴……”上課鈴響了,今天的鈴響聽起來是那么地悅耳動聽。只見老師拿來了糯米粉、熱水,還有肉餡。我們圍在老師身邊,便開始做皮了。只見老師把糯米粉和熱水倒進鍋里,然后使勁按壓,把它們溶成一團,正在這時我們聞到了一股糯米的香味。最后老師捏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發給我們。我最先把糯米揉成一團,再按壓幾下使它變得更柔軟。接著取下玻璃珠大小的'一小塊糯米團,用無名指在中間壓一個小洞,把餡放進洞里。選什么餡呢?杏仁?好!花生?可以!朱古力?我最喜歡吃!還是果凍?我猶豫不決,最后我決定每樣做一個。與此同時,昊陽和祚南兩個人一邊包湯圓一邊在斗嘴,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吵個不停,場面真是一片混亂。他們吵得非常激烈,快把我們的耳朵也震聾了,就連聾子也被他們吵著受不了了。還好老師在場,才把這場面給制止住了。大伙都靜下來了,能安心地包著湯圓。我掃視了一下桌面,同學們包的湯圓千姿百態、形狀各異。同學們有的包成了一個愛心桃,有的包成了冰淇淋狀,有的包成橢圓形……而我卻包了個子彈形的,我突然間發現我們大家都很有創意。
最后,我們不僅學會了做湯圓,也吃到了我們自己包的湯圓。
【煮湯圓的作文】相關文章:
煮面條的作文09-24
作文煮東西09-24
煮魚湯作文09-01
煮玉米作文09-25
煮面條作文09-26
煮牛奶作文06-10
煮元宵的作文12-08
煮面條作文(經典)10-22
煮面的作文01-02
煮雞蛋作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