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詩歌作文五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詩歌都不陌生吧,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還苦于找不到好的詩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歌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歌作文 篇1
品一杯香茗,嗅一瓣花香,讀一首好詩,與詩結緣……
夕陽與晚霞如一對情侶,手挽著手,在天邊散步,淡淡的白色薄紗為他們添上一抹神秘。你一邊欣賞這對情侶,一邊歡快地劃船。你迎著晚風,誤入蓮花深處,雪白的鷗鷺打量著你這個外來者。你望著美景吟唱: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畫面定格于此……再見你時,已是數年后的晚春,時間將你的青絲染成白發,你望著湖邊的小舟,回首舊日的種種不堪,晶瑩的淚從滄桑的布滿皺紋的臉上滑過,隨風滴落到地上,你獨自低吟:“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我曾經不屑于你的愁苦,但是,自從與你的詩歌結緣,我開始能理解你的“凄凄慘慘戚戚”里的無處訴說的孤獨。
你與好友出門游玩,可天公不作美,豆大的雨滴從天空落下,如瀑如簾,狂風大作,沙石卷起,友人勸你回家,可你卻淡然一笑,披上蓑衣,向風雨中瀟灑地走去,迎著風,漸行漸遠。空中回響著你豪邁的聲音:“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我曾心疼你的“黃州惠州儋州”,但是,自從與你的詩歌結緣,我知道,我所有的擔心都是多余。
夜墨如玉,涼如水。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如三軍吼叫,而你靜靜地進入夢鄉:千軍萬馬拼殺著,嘶吼著,血流成河。你騎著馬,不斷地廝殺,看著你的敵人一個個倒下,你用盡全力揮舞武器,戰斗到最后一刻,鮮血噴灑。涼意透心,寒冷將你從夢中喚醒,你只能嘆息一聲,用你那因勞作而布滿老繭的手寫下千古名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我曾驚訝于你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自從與你的詩歌結緣,我理解你為國而生為國而死的執著。
與詩結緣,我認識了李清照,看到了她戲劇化的人生,也看到了她那份堅強。雖嘆息人生的艱苦,卻依舊堅強的活著,并留下一首首好詩。
與詩結緣,我結交了蘇東坡,佩服他不服老的精神,贊嘆他敢于與時間賽跑的勇氣。
與詩結緣,我認識了陸游,看到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他的憂國憂民。
與詩結緣,我穿越時空,與詩人促膝長談,與墨客品茗而語。
香茗已盡,花香已淡,吾與詩,緣未了。
詩歌作文 篇2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擂臺賽,日記擂臺賽、作文擂臺賽、唱歌擂臺賽、跳舞擂臺賽詩歌擂臺賽大家沒參加過也觀賞過吧。
今天我就來說說我們學校的詩歌擂臺賽吧!
今天下午天氣熱的如同在蒸籠一般。熱的河水都快干了;熱的小雞耷拉著翅膀;熱的我汗流浹背。可是我依然去了學校。到了學校我聽見今天下午去學校舉辦的詩歌擂臺賽。班里的同學個個都欣喜若狂。
擂臺賽開始了,濤濤是第2個上臺的,榕榕是第4個上臺的,星慧是最后一個上臺的也就是第12個。
濤濤是吟誦《望廬山瀑布》經過他幾天的練習,功不可沒,他平常字短入生快那是相當對。
榕榕上臺時穿的裙子,非常漂亮,全場一片熱烈的掌聲
我最喜歡的是蓉蓉的詩歌,名字叫《傾聽春天》是金波爺爺寫的。
房檐上的積雪化了,
春姑娘搖向了雨鈴。
天空飛過雁陣,
湖水睜開了亮眼睛。
我聽見蚯蚓在耕耘,
我聽見蒲公英在播種
詩歌擂臺賽結束了,星慧和榕榕一等獎,濤濤二等獎。我們班總共就三個人,一等獎總共就5個,我們班卻占了兩個。星慧、榕榕真是太棒了。
詩歌作文 篇3
我在三生石畔誦了五百年的佛經
靜坐了五百年的苦禪
可依舊無法拒絕這心頭一顫
于是佛送給了我 一個世紀
那善良的佛送給了我一個世紀
我卻徘徊在紅塵孽緣的邊緣
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心愿
蒼天凄涼的一嘆驚飛了云霧
蒼天凄涼的一嘆驚飛了云霧
我在人間看不到永恒的愛和美
富人用金劍刺穿了窮人的淚泉
明月下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間
明月下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間
我無法跨越這個人吃人的時代
黃土地上的牛羊還沒有青草可吃
誰的鞭兒可以造出個美麗的人間
誰的鞭兒可以造出個美麗的人間
我愿青燈畔誦五十年的佛經
靜坐五十年的苦禪
只是走過佛給我的 這一個世紀
詩歌作文 篇4
俗話說:“敲鑼賣糖,各干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關于行業,很多古代典籍都有清楚明確的記載,像宋代周輝的《清波雜志》,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余》等等。其實行業就是在古代詩歌中也可略見一斑。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一之月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豳風。七月》)、“雉離于羅”(《王風。兔爰》)、“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魏風。伐檀》)等詩句就反映了《詩經》時代狩獵行業已經普遍存在了。而“萋兮斐兮,成是具錦。”(《小雅。巷伯》)、“綠兮絲兮,女所治兮。”(《邶風。綠衣》)則又給人們提供了紡織行業歷史悠久的資料佐證。除《詩三百》之外,宋代梅堯臣《織婦》“織婦手不停,心與日月速。誰知公侯家,賜帛堆滿屋。”、于演《里中女》“吾聞桑中女,不識華堂陰。貧窗苦機杼,富家鳴杵砧”也反映了中國的紡織行業。
我國古代紡織業的發展與我們的祖先很早發明養蠶有關。《詩經》中“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召南。采蘩》)就是描寫蠶婦為公侯養蠶的詩。它所反映的養蠶行業在后來的詩人筆下也出現過許多次,如:明代詩人高啟《養蠶詞》“東家西家罷來往,晴日深窗風雨響。二眠蠶起食葉多,陌頭桑樹空枝柯。新婦守箔女執筐,頭發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后今年好,滿簇如云繭成早。檐前繰車急作絲,又是夏稅相催時。”,清人朱奕曾《蠶婦謠》“日間防蠶饑,夜間防鼠咬。保蠶如保嬰,刻刻難離抱。”養蠶是為了繅絲,繅出來的絲除了極少一部分留做己用,更多則是被養蠶人賣掉。宋代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繅絲行》“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清朝董恂《賣絲》“初生小滿梅正黃,市頭絲市咸開張”就很好的說明了絲市行業的普遍性。
眾所周知唐代是古代詩歌的黃金時代,也是茶之盛世,專門從事產業經營的茶商也便應運而生了。白居易名篇《琵琶行》“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梁買茶去。”及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中“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等詩句,都反映了茶行的情況。唐代的詩鬼李長吉《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以及早于他的另一位唐代詩人韋應物《采玉行》“官府征白丁,言采藍溪玉”則又直接說明了玉石行的存在。從李賀的另一首詩《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傭刓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痕。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干膩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碩何足云!”我們則可以直接看出文房用具行的存在及其生產情況。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在《買花》云:“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而宋代陸放翁《臨安春雨初霽》則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二者從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說到了賣花這個行業。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行業,還有李白《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寫鐵器行的;李白《江夏行》“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以及杜牧《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則反映了酒米行的存在;元朝王冕《傷亭戶》和楊維楨《鹽商行》則勾勒出了從事鹽行業工人的悲慘生活,略晚與他們的明代高啟的《牧牛詞》、《伐木詞》則是直接描寫牧牛和伐木行業的。
其實自古以來行業的工種絕不止三百六十行,而古代詩歌更是浩如煙海。通過詩歌對三百六十行的反映和描寫,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行業的情況。
詩歌作文 篇5
讀書十余載,讀過的詩歌不敢妄稱千千萬,卻也頗豐,自然對詩歌有著不少感想。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看不僅應該會吟,更應該會品。
既為亂談,自然是天馬行空、不拘章法,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萬一靈感戛然而止,即刻收筆。
唐詩是詩歌的頂峰,傳承數百年,當然也極具個性。各家詩派風格不一,或奔放豪邁、不拘一格,或清新自然、超凡脫俗,由此構成唐朝詩壇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然而我以為,名家雖多,卻不見得都名副其實,有些詩人的作品并沒有后世傳誦的那么出神入化。我且妄言,一抒看法。
盛唐田園詩人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孟浩然。文人殷璠稱其詩為“文采豐茸,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體。”但在我看來,這位仁兄實在是有些故作高深。這些評價過于神化了孟浩然的詩句。舉例如《夜歸鹿門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我實不知此詩妙在何處。全詩寫景并抒情,四聯共二十八言。雖是五臟俱全,卻毫無亮點。用詞陳俗,言語平淡,雖說此詩是歌行體,韻律要求沒有那么嚴格,但是全詩押韻過于散亂,并沒有詩歌應有的韻律感,讀起來生澀拗口。教材上評論此詩“語調流暢,言語質樸,有流轉自如的韻律感。”當真不知此言從何而來!他的其他名句諸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等等,更是手筆稚嫩,措辭膚淺,著實難以經得起細斟慢酌。倒是蘇軾的評價更為中肯:“浩然之詩,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爾。”實為正解。
同為盛唐山水田園派的詩人,與孟浩然并駕齊驅的王維則顯得功力深厚一些。有《過香積寺》一首:
不知香積寺, 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
首聯正面寫人入云峰,實際映襯香積寺之深藏幽邃。還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霧罩,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恍如香積寺之幽深只在眼前。頷聯寫寺前古徑僻靜曲折,雖是無人留跡卻又可聞鐘聲陣陣 ,仿佛從深山中杳杳而來,荒僻幽靜,可見一斑。頸聯兩句仍意在表現環境之幽冷,而手法異于前兩聯。詩人以倒裝句,突出了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咽”字用得極為形象:山中危石聳立,流泉難以輕快地流淌,只好在嶙峋怪石間蜿蜒蛇行,仿佛痛苦地發出幽咽之聲。而用“冷”字形容日色,乍看之下似乎有違常理,細品卻不禁稱妙:余暉之下,凄凄之日色涂抹于青青之松林,其狀不甚冷寂乎?
全詩采用由遠到近、由景入情的寫法,徑入古寺之景,潛心參禪之心,渾然天成。詩人描繪幽靜的山林景色,非極言僻靜,而是以鐘鳴、泉聲為意象,不但沒有打破寧靜的意境,反而增添了深山叢林的僻靜之感。這種以動寫靜的反襯手法,是孟浩然那種如平地流水般的言語功底所不能比的。
此二者作為山水田園派的代表,稍一比較便高下立判。那么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李白和李賀二人自然也不能錯過。
李白之名自是家喻戶曉。其詩歌天馬行空,浪漫而富有想象力,因此他被尊為“詩仙”;李賀系出同門,其詩歌辭藻之華麗,風格之俊逸,比太白猶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被尊為“詩鬼”。然李賀之名望比起李白有如滴水之比汪洋,難及九牛一毛。原因在于此二人對于把握華麗辭藻和高深立意之間平衡的功夫火候不同。李賀的詩如《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乍看之下內容豐富,言詞瑰麗,連用數典,極言李憑箜篌技藝之高超,細細斟酌卻難經推敲:全文主題單調,內容空洞,修飾雖多卻皆言一處,沒有對比,沒有鋪陳,沒有循序漸進的層次感,更沒有深刻的內涵來升華全文。且每句之間缺乏聯系,使詩讀起來如同拼湊縫補的華服,冶艷瑰麗卻難為整體。嘗聞李賀作詩乃背負書囊紙筆,隨遇靈感而偶得佳句,夜歸后再逐句整理成篇。如今看來,此言不虛。
相比之下,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就嫻熟得多。全詩描繪天姥山之險峻壯美,穿插有詩人狂放大膽的想象之景,措辭同樣瑰麗壯闊,格調不凡。且結尾不失抒情之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更是直言不諱,傲岸不羈,用自身的理想與意志升華了詩歌的內容。整首詩流暢自如,天衣無縫,不失為上上之作。
才疏學淺,乃敢于此口出狂言。史上名家如云,然一詩人所承絕大多數溢美之詞皆值得商榷。有太多泛泛空談之輩,本身不具備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只不過人云亦云,找個名高望重的詩人,溜須拍馬,不吝贊辭。實為一竅不通,有違做學問“實事求是”的宗旨。
末了,謹獻不才劣作古體詩一首,筆墨粗淺,平仄不分,韻律凌散,萬乞指點:
寄愁雨中
春寒料峭雨滂沱,銀針沒處盡蕭索。
畫欄獨倚酒穿腸,千杯難掩人輕啜。
愁云欲蹙蹙成鎖,霜月含珠珠長落。
山盟不消流年梭,前塵裁作斷綾羅。
【實用的詩歌作文五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詩歌作文匯編七篇03-12
實用的詩歌作文400字合集六篇03-01
實用的詩歌作文600字合集5篇02-19
詩歌的魅力作文02-21
【實用】詩歌作文300字集合7篇03-13
詩歌的戰爭現代詩歌02-02
勵志的詩歌01-17
詩人的詩歌08-07
關于詩歌的作文(8篇)10-15
關于詩歌的作文(15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