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里作文(精選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節日里作文(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節日里作文1
我多希望“清明節”踏青能夠萬里無云,陽光明媚,而春雨不期而至,給這次踏青之旅增添了別樣的風情。
在我們下榻的農莊周圍,拱橋石階,白墻黑瓦,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畫。細雨蒙蒙,如煙、如霧、如塵。風拂過臉頰還略帶著一絲早春的涼意。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而此處的河水是別樣清,卻依然可見魚兒在歡快地游著。
最迷人的是那片油菜花田——綠色的葉上一簇簇黃花,那黃和綠緊密地連為一體,春意盎然!細雨飄撒在天空中、湖面上、花叢里。應了那“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
我和家人坐在亭中,聽著古曲,沏一杯明前茶,聊著清明節的由來與習俗,農莊贈予的幾個青里透紅的豆沙青團,甚是讓人喜歡。
離開鋼筋水泥的喧囂城市,聽琴、看雨、賞花、品茗。與家人享受著這份從未有過的恬靜,無比愜意……
這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清明節,一個與家人團聚與大自然親密邂逅的踏青之旅。
節日里作文2
中秋節,一個全家團圓的日子,一個圓圓整整的月亮在空中走著,人們在家里的熱鬧聲,該是多么完美的一幅畫卷。
中秋節,它來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我想他們應該都很高興、快樂。
在中秋節的晚上,每家每戶都會拿出柚子與月餅放在門口,接著再打爆燭,仿佛是表示讓月亮來吃,但我卻認為很高笑。
到了傍晚,我家每次都會一家人幸福地坐在一起賞月。那月亮又圓又大,月亮里面仿佛真的像電視劇里演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在砍樹。
正在開心的開著玩笑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月宮上的嫦娥,看見人間這般的歡喜,她肯定會觸景生情的,我不由自主的惋惜起來。
晚上的月亮特亮,組織賞完月亮之后,我們一家人又開始去與別人家打氣呼呼。
而我,經常一個人去找同學玩,那個時候還小,不懂什么事,直到到了開學之后又會想起父母。
我知道,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像小時候一樣黏在父母身邊了。但我還是覺得中秋節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不管少了誰,都歡喜不起來。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升學還是就業,不管是閑還是忙,我都會抽出空來與家人過中秋節。
想起中秋,我就會想起一首詩叫《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作者思念家鄉的詩句,也是我們思念家鄉的詩句,每個家庭都希望是圓圓滿滿的。
節日里作文3
“你干嘛呀你!每天就知道挑我毛病,煩不煩呀!”我面紅耳赤的責罵著母親。只見母親無奈的。離開了我的身旁。
上了初中后,不知道母親是愛嘮叨了,還是我到了所謂的叛逆期。母親走開后,我卻才漸漸意識到了,我的錯誤。去向母親道歉,我實在是拉不下這個臉。在怎么說,她也是生我養我的媽,對她大吼大叫,確實是不孝,但是怎么樣也壓抑不住自己內心想要爆放的怒火。而母親卻成了我的撒氣筒。
無意間拿起了手機,屏幕上顯示著“母親節”這三個字。“我的天哪!今天是母親節”我驚嘆到。果真,我一如既往的忘掉了母親節,但是在今年的母親節,我讓這個女人傷心了,感到可無奈。作為她的孩子,我想,應該讓這個女人好好享受一次屬于她自己的節日。我帶著含有歉意的目光四處尋求著母親的痕跡。
哦!她在廚房里。我慢慢的走過去,衣角已被我柔得不成樣子。“媽……媽,需要我幫忙不?”我巴結道。“算了吧!”母親無奈道。我終于鼓起勇氣:‘’媽!你去坐著,今天我給你做飯。”還沒等到母親反應過去,我早已把她拉到炕邊。看看廚房里的一切,它們認識我,我不認識她們呀!算了,還是靠運氣吧。
經過我一番熱火朝天的“戰斗”。一盤不想樣子的土豆絲擺在母親面前,“媽,你嘗嘗”我要求道。母親看看菜,又望了望我,小心翼翼的拿起了筷子,望著充滿期待眼神的我,母親嘗了嘗,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還不錯哦!”“媽今兒個是母親節,沒有禮物可以送給你,只有一盤菜,希望你能原諒我,對你的不敬。”我哽咽道。母親笑了,我含著淚光望著她……
節日里作文4
時光荏苒,我翹首企盼的六一兒童節又要到了。打開記憶的匣子,往日的回憶一幕幕的在腦海中浮現。
記憶在三年級的六一兒童節停住了,那是一段美麗的回憶。
那天下午,我們的大型慶祝活動終于拉開了帷幕。學校活動紛呈:有唱歌的、跳舞的、演小品的、彈琴的……很多很多的節目,看的我們眼花繚亂。集體慶祝后就是我們在班里的自由活動了。我記得那天,我們玩了一個游戲,叫吹乒乓球,這個游戲讓我記憶猶新。一個圓圓的盆里放滿了面粉,兩隊比賽,誰先把乒乓球吹出來就贏了。輪到我了,我拼命地吹,可是我怎么吹,都吹不動,突然我深吸了一口氣,用力地一吹,哇!球沒吹出來,滿臉都沾滿了面粉,嗆得我直咳嗽。同學看到我的臉,都哈哈大笑起來。可我的對手,他一吹就吹動了,乒乓球就變成了一個聽話的孩子了,我們看了都目瞪口呆了。回到家,爸爸媽媽也給了我一個驚喜,他們幫我買了一個我最喜歡的手表,我好開心。
我很喜歡過六一兒童節,因為這一天會有很多很好玩的東西,也會收到自己喜歡的禮物,我希望每天都過六一兒童節,每天都有好玩的東西可以玩!
節日里作文5
我國有很多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春節。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
有一次,中秋節的時候,叔叔、爸爸、媽媽、我和妹妹一起去公園玩,我們還帶著一盒月餅,五瓶牛奶,五包清香。然后,我們就上車啦。到了那里,我就看見許多漂亮的花,爸爸和叔叔一起對我和妹妹說:“你們先去玩吧!”我們玩了碰碰車。過山車。滑滑梯。蹺蹺板。好玩極了。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該吃午飯了。可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妹妹不想吃,她把大家弄得很不高興和開心。幸好叔叔是醫生,叔叔還偷偷的把他的醫生箱帶來了,他把箱子打開,拿出溫度計給妹妹量。妹妹一看見溫度計就跑了,我看見妹妹跑了就快步追去。媽媽心急地說:“萬一她們都跑不見了,怎么辦呢?”媽媽剛說完,我就拉著妹妹回來了,我生氣的對妹妹說:“你給我老實點,有沒有哪里不舒服。”妹妹害怕地說:“沒有那里。”我又說:“那你為什么不吃飯呢?”說完,我就拉著妹妹去買東西吃了。吃完后,我們就乘叔叔的`車回家了。
我覺得今年的中秋節真是一個快樂、有趣的節日呀!
節日里作文6
又是一年葉落知秋日,不知那老燕兒在隱瞞著什么,不知那雛燕兒又在遙望著什么……
——題記
這是第十六年的十一黃金周,我再一次的走出了這座城市的火車站,完成著我并不完全想去做的事情。往年,歷歷在目的黃金假期,都是在這里度過的,只因為這里有我的祖母,我的小姨等等一些親人。雖然刺骨的風吹著,但是我的母親卻依舊熱情不減,在我認為我的母親現在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奈何我擁有著我所想念的人,奈何我還想和我的兄弟們在大街上做混混,只因為“百事孝為先”,我只能完成著使命般的探親。
為了削弱我身在樹葉,心卻在樹枝上的心情,玩游戲便是我的解決方式,電腦前,一坐便是一天,吃飯了,取上碗扒拉扒拉,因為帶著耳機,仿佛置身于虛無,不管親人們如何勸告,我都聽不進去,而我的母親知道管我根本是無用功,便不去浪費口舌,直到有一次,朝陽下的我好像個幽靈一般,離開家門,來到,或許是回到游戲世界里,我不知道過去了多長時間,直到有個人拍了我一下,我的思想才游離回來,一回頭,才發現那是我祖父。心里猛地一驚,我的父母管我很嚴,發生了這種事,都不敢去預想后果,但是,我還是強裝鎮定,反正柿子已經爛了,倒不如淡然面對了好,只是,現實和我的預想不一樣,我的母親并不知道,父親也沒給我不好的臉看。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我的姥爺根本沒有告訴我的父母,而是讓我自己明白事情的對錯。這樣的愛,讓我遠離封閉,和親人們呆在了一起。
為什么我心在樹枝上呢?有很大一部分關系是因為我擁有著這個年紀不該擁有的感情,即使不是第一次擁有,但是它還是像牽風箏一樣拉著我走。她是個小我一歲的女孩,我喜歡她,同樣,她也喜歡我,早起的時候,互相叮囑吃早餐,喝牛奶,互相說著要好好學習,卻時不時拿著手機看,她要補課,我讓她多穿點,早回家,夜晚,她要在網上寫稿子,我就陪著她,我學習,她寫稿,第一天,聊到十一點,第二天午夜零點。有一天,家里人太多,我怕被發現,就在門外聊,她一直叫我多穿點,多穿點,我說沒事,第二天,便發起了“霍亂”。她生氣,語音中都有仿佛要哭的聲音。我想,這樣的愛,不提倡,但是我卻很高興我能享受到,在我還是雛鳥的時候。
在這一叢金黃,一叢火紅的節日里,我得到了別人可能永遠都得不到的思念,我得到了別人幾乎得不到的寬恕;這樣的愛,讓我在迷茫中有了尋找的勇氣,在迷失中有了正確的方向。
節日里作文7
“媽媽,你知道10月31號是什么日子嗎?”五歲多的悠悠神秘兮兮地問媽媽。
“嗯……十月的最后一天唄。”忙碌著的媽媽心不在焉地敷衍著。
這下,小悠悠可就得意啦:“媽媽,你真差勁,這都不知道——10月31號是萬圣節哦!幼兒園會有化妝舞會,我們可以帶面具、穿斗篷,打扮成魔鬼的樣子,我們還可以要到很多糖果……媽媽,你趕緊幫我準備舞會的東西吧,我要南瓜燈、鬼臉、斗篷、魔杖……”
不得已,媽媽在悠悠的軟磨硬泡下去批發市場買他需要的舞會“行頭”。不去不要緊,一去才發現,現在的“萬圣節經濟”可紅火得很呀,而采購萬圣節用品的,幾乎全是幼兒園老師、孩子家長。
一位六十開外的婦女,受孫女“重托”專程來買萬圣節服裝,忍不住叨叨著:“你說這幼兒園,還特別發了通知,讓家長準備萬圣節活動的服裝,我跑了好多地兒都沒買著我孫女喜歡的。我以前可從來不知道‘萬圣節’是個啥,這兩天凈為這個洋節跑腿兒了。孩子上了兩年幼兒園,過中國節的時候啥事兒沒有,就過這洋節,真折騰。”
同樣忙著采購的還有幼兒園的老師們。“現在幼兒園不是嘗試雙語教學嗎?我們就想利用‘洋節’搞些特色活動,讓孩子們了解西方的節日與西方的文化,這已經成了我們的辦學特色之一,一定得堅持的。”
而據攤主介紹,萬圣節銷售從半個月前就開始了,一天光斗篷就能賣出百十來個。雖然只能熱賣半個多月,但是不怕,“萬圣節過了,還有感恩節、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呢!”
買完東西回家的路上,悠悠媽媽就覺得心里挺不是滋味——這個和絕大多數中國人八竿子打不著的萬圣節,在幼兒園怎么就過得那么熱鬧?仔細想想,近年來,中國人的節日過得越發新奇豐富,什么洋節都“拿來”過,反倒是我們自己的許多傳統節日越來越邊緣。
回到家,悠悠接過媽媽買來的斗篷、魔杖、南瓜燈,樂得屁顛屁顛的。媽媽告訴悠悠:“其實啊,萬圣節不是咱們中國人的節日,是西方的節日。咱們中國人也有這樣的節日,名字叫‘中元節’,古代的人們把這節過得可熱鬧啦。”于是,悠悠媽媽給孩子仔細講了講“中元節”的時間、來歷、風俗、意義等。末了,她問悠悠:“現在,你知道‘中元節’是怎么回事了嗎?”悠悠使勁兒點點頭說:“知道了,‘中元節’就是中國的‘萬圣節’嘛!”媽媽這下徹底無語了。
孩子的記憶是深刻的,引導他們了解“洋文化”的同時,對于本土文化的記憶和認同會不會斷裂?民族節日內含一個民族特有思維方式的想象力和文化意識,這種文化如同基因,必須靠活態傳承才會得以發揚光大。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傳承民族文化的血脈,堅守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這成為了一個相當嚴肅的話題。
【節日里作文(精選7篇)】相關文章:
節日里作文800字清明節03-10
關于初二節日里作文合集九篇11-09
宋詞里的秋天精選07-24
歌聲里作文03-31
春天里作文03-02
關于節日的謎語精選05-12
躲在草叢里的星星想象作文精選15篇03-24
節日的脈搏作文03-09
照片里的初三作文03-07
角落里初三作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