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三月三作文

時間:2023-04-19 10:59:58 少芬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三月三作文(通用2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月三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月三作文(通用23篇)

  三月三作文 1

  三月三,少數民族傳統的節日,時間在農歷的三月初三,古代稱上巳節。魏晉以后,上巳節才改為三月三。后代的子子孫孫逐漸的在今天飆歌、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等。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是紀念黃帝的節日。同時,華歷三月三日,古軒轅生于之世,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誕辰。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所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一大早我就起了床,看見媽媽在用一種我不知道的青菜煮雞蛋。我禁不住好奇心就問:“媽媽,這是什么菜?為什么用它煮雞蛋?”媽媽一邊煮雞蛋一邊對我說:“這叫薺菜,薺菜味甘、性涼,對肝、脾、腎經、明目等效用。因為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所以民間傳說,于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借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

  下午,我們一家四口一起到久負盛名的魚峰公園。來自全國11個省市的41位民歌手匯聚柳州市首屆三月三“魚峰歌壇”飆歌。壯族山歌、侗族大歌、苗族歌鼟、蒙古族長調、回族花兒、陜西信天游、四川巴山背二哥……人們以歌敘事,以歌傳情,詠嘆生活的喜怒哀樂。原生態山歌盛宴讓在場的每一位聽眾都大飽耳福、眼福。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三月三,大家來飆歌;三月三;你我樂呵呵!

  三月三作文 2

  奶奶今天可終于來了,這算是第二次來了,記得這年第一次是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個大日子!按著奶奶說的,這天必要吃一種雞蛋、地菜、黃豆、海帶混在一起煮的湯,叫它是湯只因為里頭滲著好些水,但只要輪到我這里也就不能稱湯了,因為我碗里被雞蛋、黃豆、海帶擠得沒有一點盛湯的地方!且這還不足,媽媽、奶奶在我吃時,又會順勢加幾個雞蛋,等這些都吃了,才可以吃些湯,湯里沒放糖但卻十分甘甜、潤口,久久不散,正對了十分耐飽十分香。

  奶奶是三月三的'掌勺,但味道仔細是怎樣,也就是散不去的甘甜,加上奶奶又不是什么大廚,不會在雞蛋上繡花、黃豆上寫字,那個用瓷碗盛著東西也就是了了,但卻可以綁著我的神經一天一天數掛歷。

  三月三的奶奶精神煥發、容光滿面、神采風揚!一年中只有幾次,一應是春節團圓飯、二是元宵發湯圓、三是三月三的地菜煮雞蛋、四是清明發艾粑粑、五是端午發月餅、六是臘八吃粥。月餅、臘八粥近些年停疏了一些,但湯圓、地菜煮雞蛋、艾粑粑管夠。

  除團圓飯,奶奶每次都按份照輩的分著、發著,地菜煮雞蛋也同樣。奶奶腿腳不大行,每次送完東西,必要停下歇歇。奶奶在歇息時總不忘帶說∶這個是我自己找的東西,親手做的,外面的統統比不了,吃一點試試她不說我們也都懂,但媽媽偏搶著說∶真的啊!那就吃些 便揚了揚手,摧著我拿碗裝著,到這里奶奶總會笑笑,如同小孩被夸了一般。在我小時候,我總會端著薺菜湯、圍著奶奶、拉著奶奶的衣角,問∶為什么今天要吃地菜煮雞蛋呀?奶奶便會撫著我的背,笑著望著我的臉,說∶今天啊!王母娘娘擺宴,神仙老爺們都要吃這些,王母娘娘便差著仙女們去采,這些地菜沾上了仙氣,在這一天,便可包治百病了!你如果多吃一些,便可以考試考一百分啰!聽到這些,我就會猛吃幾大口,就盼著得一百分。

  幾次我問奶奶為什么送東西,還送來送去的。(奶奶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嫁出了瀏陽)奶奶總會卷卷手說∶沒事做,心里就虛得荒這也就難怪奶奶在自己房后開荒 種菜了。

  奶奶熬過了七十年了,加上腿腳病惡化,奶奶好像也不像前些年一樣,上下充足著使不完的勁。但一年四次保管!但這次以訛傳訛出來的流言裴語,有心的奶奶也各戶說明了。

  今天,奶奶到我們家是有事找媽媽,但在閑談時,奶奶卻在那里說∶再過一陣就端午了,那粽子啊!我又會一種新式樣啦!其實奶奶在前些年也變了。

  三月三作文 3

  天空細雨綿綿,我來到了壯鄉。這壯鄉隱藏在群山懷抱之間,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腳樓,滿地都是嫩綠的野草,一副多么美麗的田園詩畫啊。樸實的壯族人們熱情地邀請我們這些外來的游客進屋里歇息,避雨。

  我進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熱情地給我沏上了一杯熱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談起來,對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傳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人們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

  雨住了,人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熱起來了。只見方圓幾十里的壯族男女青年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來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臺上載歌載舞。圩臺周圍人山人海,煞是熱鬧。

  我好奇地望著舞臺上,只見男女分成了兩個隊,像拋繡球一樣,你拋來一句,我就回一句。對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內容也更精彩紛呈了。姑娘唱問:“什么結果一條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結果一條心呀!”

  還有很多斗智的歌詞,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到了思索歌詞之下句的境界中了。驀然回過神來,才知壯鄉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壯鄉人民對于歌曲的追求之多,這些早已把人們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們漸漸散去了,但這壯鄉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們心中。

  三月三作文 4

  農歷三月三,也叫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為讓更多的人解和參與三月三活動,廣西首次在三月三節日放假兩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細雨綿綿,我來到壯鄉。這壯鄉隱藏在群山懷抱之間,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腳樓,滿地都是嫩綠的野草,一副多么美麗的田園詩畫啊。樸實的壯族人們熱情地邀請我們這些外來的游客進屋里歇息,避雨。我進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熱情地給我沏上一杯熱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談起來,對三月三民俗有更多的解: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人們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

  雨住,人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熱起來。只見方圓幾十里的`壯族男女青年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來到精心搭制的歌圩臺上載歌載舞。圩臺周圍人山人海,煞是熱鬧。我好奇地望著舞臺上,只見男女分成兩個隊,像拋繡球一樣,你拋來一句,我就回一句。對山歌到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內容也更精彩紛呈。姑娘唱問:“什么結果一條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結果一條心呀!”還有很多斗智的歌詞,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到思索歌詞之下句的境界中。驀然回過神來,才知壯鄉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壯鄉人民對于歌曲的追求之多,這些早已把人們都折服吧。

  天色晚,人們漸漸散去,但這壯鄉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人們心中。

  三月三作文 5

  同學們一定知道,“三月三”是壯鄉的民歌節,那一天,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對山歌,吃色香味俱全的五色飯。

  五色飯是用嫩綠的楓葉、紅藍草、黃枝子等可食植物的汁分別放到糯米中浸染后蒸出的黑、紫、黃、紅、白五種顏色的糯米飯。不過,要做五色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選一些比較好的糯米,糯米里不要有石頭、米糠之類的東西。淘洗干凈之后,用清水浸泡一天。如果糯米不經水浸泡,那么,做出來的.五色飯就很硬,而且色澤也不鮮艷。

  然后,取五種顏色的汁。這五種顏色的汁中最難取的是黑色的,所以黑色的汁必須在浸泡糯米的當天取好。要取黑色的汁,應找來一些楓葉,揀其中較嫩的葉子,把這些葉子煮熟,再把煮熟的楓葉放到米舂里搗爛,然后把搗爛了的楓葉放在清水中浸泡。第二天,把頭天用水浸泡過的楓葉拿出,此時浸泡楓葉的水已經變成黑色,把這些黑汁過濾一下,然后,把浸泡過的糯米放到黑汁里浸泡。提取紫色汁的辦法是:把紅藍草洗凈,放到鍋里,一邊燒水一邊把紅藍草揉爛。在揉草的過程中,要不停地燒火,直至水色變成紫色為止。待把這紫色的汁過濾放涼后,把一些浸泡過的糯米放到紫色的汁里浸泡。取黃色汁的辦法是:把黃枝子的花放到鍋里,加水燒火,待水開幾分鐘后,水就變成黃色了。仍是過濾放涼后,把浸泡過的糯米放到黃色的汁中浸泡。提取紅色汁的辦法,以前是提取一種可食植物的汁,現在科學技術發展了,生產有可食的紅色素,因而,把這些紅色素用水沖一下,把糯米浸泡其中即可。最后一種是白色,因為糯米就是白色的,所以不用加顏色,只需在頭天把糯米浸泡好即可。

  最后,把這五種顏色的糯米放到鍋里蒸,二十多分鐘后,五色飯就做成了。

  五色飯只能在“三月三”前后十天做,因為這段時間才有嫩綠的楓葉和黃枝子的花。五色飯不僅顏色好看,還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五色飯象征著來年五谷豐登,人們五臟無恙。

  同學們,歡迎你們在“三月三”前后到壯鄉來,嘗一嘗我們的五色飯。

  三月三作文 6

  廣西壯族傳統歌節。又叫“農歷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廣西壯族人民每到“農歷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方,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方,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方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方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三月三作文 7

  “三月三”是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感受各民族獨特風情的節日。

  節日當天,我們一家來到市民廣場,節日里的市民廣場熱鬧非凡,有來自各個地區的山歌愛好者,有與家人共同來觀看演出的,還有各地方有名的山歌代表隊前來參賽。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表演者們,他們身著民族盛裝,有身著壯錦,頭戴帽子的壯族代表隊,有戴著漂亮銀飾的苗族姑娘,當各個少數民族代表在一起合影時,讓我想起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中華民族”,我們血脈相通,命運相系,休戚與共。

  在開幕式的大型演出中,相繼上演了舞香火龍,跳旱馬、旱船,及各民族服飾秀等平時難得一見的民族特色節目。我來到主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地區少數民族富有特色的手工制品,有柳州著名的棺材,侗族刺繡、蘆笙制作,讓我飽食了一頓美的盛宴。山歌比賽開始了,第一個節目是山歌表演,歌曲是《山歌好比春江水》,隨著音樂的節拍歌曲旋律悠揚,唱出了我們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唱出了廣西柳州山歌愛好者對山歌的無限熱愛,和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最后大家共同齊唱“愛我中華”,充分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和諧相處、血脈相通的親密感情。

  在“三月三”這個傳統的節日里,我們共同感受了各地區不同的民族風情,今天我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三月三作文 8

  “草長鶯飛二月天,湖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三月初三,碧空如洗,萬里無云。我和哥哥來到了草地上放風箏。哇!各種各樣的風箏布滿天空,有燕子的,有恐龍的,有兔子的,還有大象的,奇形怪狀的風箏數也數不清。

  我拿起風箏向天上一扔,飛快的向前跑,可風箏怎么也飛不起來。哥哥也試了一試,還是飛不起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我疑惑的問。

  這時哥哥對我說:“你不要灰心,雖然前兩次都失敗了,但他總會飛起來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聽了哥哥說的話,要放棄的我又充滿了信心。一鼓作氣的拿起風箏,這一次我和哥哥一起來完成。我在前面拿著風箏,哥哥在后面放線。三,二,一,跑,我拼命地向前跑,哥哥也努力的在放線,慢慢的風箏像飛機一樣飛了起來,我看著它快樂的身影在天上越飛越高。

  我和哥哥在地上隨著風箏的飛行軌跡追逐奔跑,周圍是喝彩聲和歡笑聲。風箏在天上飛,我們在地上追,風箏就是快樂的`使者。天上有一群快樂的風箏,地上有一群快樂的孩子。

  通過我和哥哥的努力,風箏終于飛了起來,我們也通過自己找到了快樂。經過這次放風箏的經歷讓我知道:“做一件事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快樂就在我們的手中。

  三月三作文 9

  壯家人過三月三,是由于居住地區海拔較低,氣候常年酷熱。而就在農歷三月時,正是氣候溫和的一天,是一年里最溫和的一天,最舒適的日子,然后就產生了過這個節日的想法。

  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傳統歌節。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米飯和染色彩蛋,一起來歡度節日。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圍著圈歌唱跳舞,老人兒童可以圍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兩千人,打的可達數萬人之多。

  歌圩旁邊,攤販云集,民貿活躍,不管相識與否他們都熱情地接待他們。如果是一個比較大的歌圩的話,方圓幾十里內居住的男女青年都過來參加。這是壯家人多么盛大的節日!多么隆重的活動!歌圩廠商人山人海,人人抱著激動的心情,睜大眼睛,期待這歌圩的開始。活動正式開始了,人們紛紛上歌圩場上賽歌對歌或者賞歌。不但可以享受民族美食和欣賞民族傳統民歌,男女青年還通過對歌情投意合。

  說道三月三歌圩有什么娛樂。最傳統的'不單單是對歌,還有拋繡球和碰彩蛋等。拋繡球只是歌圩上少年兒童一種娛樂游戲,但最多的還是姑娘看中某個小伙子時拋繡球給他,和對歌一樣是男女青年的喜愛娛樂呢!

  壯家人的三月三過得是多么隆重!多么盛大啊!你難道不要親身體驗一下嗎?

  三月三作文 10

  楊柳依依,春風徐徐,放風箏的季節又到了!

  周末,天格外的明朗,正好比我的心情,因為這天爸爸老媽帶著我去放風箏嘍。

  今天爸爸為我準備的是兇猛的老鷹風箏,躺在地面的風箏看起來有些大,但是在魁梧的爸爸身旁顯得并不笨拙。爸爸高高地起風箏,奔跑,放線,飛起來了,真要感謝爸爸靈巧的雙手。爸爸的大手把風箏傳到了我的小手中。可風箏并不肯乖乖聽我的話,在空中撲騰了幾下,又來了幾個高難度的跳水動作,一頭栽了下來。看著狼狽墜地的風箏,我追了過去,幸好,沒有傷到筋骨,還可以繼續放飛。

  “別灰心,繼續來!”我回頭一看,是老媽。我又鼓起了勇氣,重新收回風箏線,拖著調皮的風箏跑了起來。我越跑越快,線繩傳來的力量也越來越大,風箏看樣子要急著重整雄風了,奔向藍天了。“樂樂,風箏飛起來了,快放線吧!”爸爸老媽又對我喊道。

  我剛一放手,它便“嗖”的一聲,向上竄去,風兒吹動它的.翅膀,尾翼,給我送來陣陣笑聲。我小心地搖著風箏的“轱轆”,風箏飛上了天,老鷹在空中展開雙翅,自由翱翔。我們的笑聲也與風箏一起飛向了天。

  仰望藍天,我不禁回憶起了那首優美又清新的歌: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上天,帶著我們的歡聲笑語,越飛越遙遠。”

  三月三作文 11

  盡管距中國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還有2天,但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已經進入狂歡狀態——各地民眾忙著享受各種民俗活動,包括唱山歌、拋繡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

  慶祝活動在4月17日前后陸續開始,南寧市一些學校還將“三月三”歌圩搬進校園,并展示少數民族歌舞和民族體育比賽等,以增進學生對優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而在一些社區,民眾在歌舞之余還一起分享了艾葉糍粑、5色糯米飯和三角粽等傳統美食。

  古代女子有拋繡球招親的習俗,每年三月三,少數民族的節日時,少男少女對唱山歌,女孩覓得心目中愛郎,便將繡好的繡球拋給對方,作為訂情信物——在南寧舉行的“三月三·趕大圩——華南城首屆民俗文化商貿節”上,也舉辦了廣西首次巨型繡球展,素有“中華巧女”之稱的黃肖琴現場展示巨型繡球制作工藝,為民眾展示中華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外,同樣是由廣西電視臺綜藝頻道攜手華南城舉辦的活動,還有“獅子上刀山”、免費抓豬雞魚、跳火繩、打火球、下火海、搶親、頂竹等特色活動。

  四月二十一日是農歷三月三,廣西全體公民放假兩天。在節日期間,由廣西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在全區各分會場以“歡度‘壯族三月三’,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為主題,將舉辦150多項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諸如駱越祭祖大典、“三月三”歌圩以及各類民俗文化節日,也將井噴上演。

  三月三作文 12

  三月三的早晨,天剛蒙蒙亮,媽媽就已經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倒進大圓盆里,熱騰騰地活像一個鮮花競艷的花盤。我吃了幾口糯米飯,就來到媽媽身邊,幫她選蛋煮蛋。媽媽說:“煮蛋的時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鍋里開裂。等水開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將蛋上下翻一翻,好讓它們受到均勻的熱度,蛋在鍋里就安然無恙了。”媽媽說完就忙別的去了。我照著媽媽說的煮好蛋,并把這些蛋涂上七彩顏色,碼在竹籃里就像一籃五顏六色的貝殼。

  你可知道,碰蛋比賽是三月三孩子們的最大樂趣。我和妹妹揀了幾個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們展開碰蛋大戰。

  村里的伙伴也紛紛來到村口。我們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來;有的把蛋放進毛線網袋里,掛到胸前;有的兩手中各拿一個蛋,興沖沖地跑來。碰蛋開始了,村口頓時熱鬧起來,小伙伴們這一群那一伙地圍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個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發出一陣歡笑聲。我和妹妹拿了四個雞蛋、四個鴨蛋,和小伙伴碰了起來,結果三贏五輸,我們把碰破的蛋一個個剝開皮吃掉了。小伙伴們也在剝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滿各種顏色的手抹著沾在嘴邊的蛋,笑了。

  我們回到家里,只見媽媽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熱氣騰騰的魚、肉、菜擺滿一桌。這時,爸爸笑盈盈地拎來了幾瓶好酒,同邀來的親戚好友開懷暢飲。一桌人高高興興地吃飯、喝酒,歡笑聲在屋里回蕩著。

  三月三作文 13

  每年的農歷三月三是我們壯鄉的傳統節日。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時間在飛逝,明天就是我一直以來盼望到來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就別提多高興了。晚上,媽媽就開始開始為三月三的食品準備。首先媽媽拿來紅蘭,炒了一下就滾了熱水,就把紅蘭泡入水中,媽媽就用手弄著紅蘭,過不了多久,紅蘭便冒著熱氣,水變成了紅紫顏色的了,真的香透了。沒多久,媽媽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紅蘭水,等到明天早晨再蒸。聽媽媽說明天才蒸,我就焦急了。但還是得明天吃上這香噴噴的糯米飯,因為明天是“三月三”嘛,這只是準備。

  然后,媽媽做另一種食品,就是雞蛋。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來,穿上衣褲就聞到一股糯米飯的香味。于是,我趕忙來到廚房。早起的媽媽見了我說:“快快來吃糯米飯了。”我興奮地歡呼起來,擰開飯jin的蓋,哇,好香啊,只見飯jin里乘著美麗的糯米飯,有黃色的,白色的,紅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飯,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了一會兒,媽媽又遞給我雞蛋,我驚喜極了。

  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雞蛋來。原來這些美味食品是媽媽一清早起來做的。我想:“……”這天,有的小朋友還結了個雞蛋網,掛在胸前,網里放著個紅通通的雞蛋。我們還拿著雞蛋,和別的同學斗呢,真是有趣。我想:人們為什么要做各種顏色的糯米飯,肯定是它表示著使人們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吉利的含義吧!雞蛋呢,也許是祝愿我們小孩呢感快長快長,健康成長呢。

  三月三作文 14

  陽春四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迎來了一個節日,大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這,就是我們的“三月三”!

  大家一定想問,三月三是怎么來的呢?其實,三月三有多種不同的來歷,但最著名的非“劉三姐”莫屬。

  相傳,劉三姐的歌聲婉轉動聽,被譽為“歌仙”,但她的.山歌里,揭露了財主們犯下的滔天罪行,財主們對劉三姐恨之入骨,于是趁其上山砍柴的時候讓她跌入山谷身亡。于是人們在歌仙逝世的三月初三唱山歌來紀念歌仙。這,也就形成了三月三最有名的習俗,歌圩節。

  三月三不僅僅是壯族的節日,也是漢族、瑤族等多個民族的節日,在一些地方,三月三甚至比過春節更重要。

  三月三這一天,壯族人民家家戶戶制作五色飯,染彩色蛋,穿上節日盛裝,趕去參加“歌圩節”。“歌圩節”的地點一般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歌圩節”一般持續兩三天,附近的群眾無論相識與否,都以飽滿的熱情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歌圩節”上,各村的花季少年,紛紛三五成群地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男青年先唱“游覽歌”,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邀請歌”。得到女生回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了解后便唱“愛慕歌”和“交情歌”。分別時,唱“送別歌”。歌曲隨心所欲地編,隨心所欲地唱。親切感人。

  這,就是三月三,我們的三月三!

  三月三作文 15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三月三作文 16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年一度的“畬鄉三月三”又在我們景寧人民廣場拉開了序幕,這次大會的主題是,《詩畫畬山》。

  這天晚上,廣場門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都十分期待這次演出,來的人可謂是“各種各樣”。有年邁的老人;有挺著大肚皮的孕婦;有還背著書包的小伙子;還有頑皮可愛的小孩子。

  這里擺小攤的也很多:有賣牛角燈的.,為了吸引顧客自己頭上也帶了一個,樣子挺滑稽的;有買氣球的,一大團飄在空中,像一朵七彩的云;還有賣火炬燈的,那些彩光在夜晚的襯托下顯得十分美麗。

  我隨著媽媽走進人民廣場,里面也非常熱鬧。演出在主持人的話語中開始了。“太陽月亮醒著唔?大山鳥兒醒著唔?”再一束淡藍色燈光下,畬家后生面對著眼前的世界,充滿了驚奇和疑慮;剎那間,鳳凰鼓齊鳴,聲聲震天,舞臺上燈光正在舞蹈,幻化出多彩多姿的美麗圖畫。頓時,臺下掀起一陣陣掌聲。

  一眨眼,燈全熄了,又是一陣鳳凰鼓聲,一束綠色八爪燈直射出來,接著兩束綠燈從一個燈口冒出,鼓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快,燈也越來越快,讓人眼花繚亂。

  鼓不再響了,停留在八爪綠燈上,八爪綠燈開始動了,在天空直射,像一個碧玉做的屏障;接著又豎著很快掃過現場,天空上的綠燈卻像流星掠過天空,臺下又爆發出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接下去又表演了許多精彩的節目,觀眾都十分歡迎。

  三月三作文 17

  三月三,是我們壯家掃墓的節日。

  我的家鄉在廣西扶綏縣,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我媽媽回岜盆老家去掃墓。一大清早,爺爺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飯。紅色,是用紅藍草染成的;黃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楓葉染成的;紫色,是用紫葉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鈑香噴噴、亮晶晶,一聞到那股清甜的香味,總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團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風景的日子。掃完墓,大人們就帶著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圍的'風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學的逐羊景區和游泳山泉銀泉山莊,還可隱約望見遠處的縣城,風光美極了。

  三月三也是我們壯族唱山歌的節日。青年男女成群結隊來到歌坡唱起情歌,穿著壯族節日盛裝的大伯大嬸們也聚集在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喲尼羅……你來看羅!左江兩岸好風光哩……”錄相播放到市里的電視上,她們還得過市里的獎狀呢!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三月三。

  三月三作文 18

  三月三吃雞蛋,是我們中國的一個習俗。

  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很久前,三月三有個神奇而又神秘的'故事,三月三是王母娘娘她的生日,善良的王母娘娘就讓觀音娘娘把圣水灑到凡間,為人們消災解難,觀音娘娘就把圣水灑到了凡間,圣水灑到凡間后就被薺菜把圣水全部吸收了。

  于是有了這樣的一個傳說,三月三人們都會吃煮雞蛋,煮雞蛋要把薺菜放在像電飯煲樣的車里煮,不過要放薺菜還有蛋,蛋的殼不天,直接煮。

  煮好了,打開會有蛋和薺菜合在一起的獨特氣味。

  中國有句俗話,“農歷三月三,薺菜當靈凡”!還有一句,“春食薺菜賽仙凡”!意思是三月三薺菜如靈凡、仙凡、很補身子。

  所以三月三中國人都會吃煮雞蛋。

  三月三作文 19

  今天我特別激動,因為我期待已久的三月三終于到了。

  在早上和平常一樣,起床以后,洗完臉,吃完早餐,又看了一下電視。中午,爸爸帶我去大街上,大街上可熱鬧了,有很多東西:大龍蝦、大蔥餅、草鞋我還買了一個蹦蹦,還開了一次車。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表姐一起去看晚會了。我們在路上看到有些沒有票的人,他們有的在山上看,有的爬到樹上看,還有的把木頭墻拆了一個大洞,爬進去看。

  到了廣場,我們把票交給警察叔叔,進了廣場后,我們看見有免費的銀光拍拍手拿,我們就拿了幾個:我拿了三個,爸爸拿了一個,媽媽也拿了一個,表姐拿了兩個,我拿得最多。媽媽帶我和表姐走到觀眾席上面,往下一看,真是人山人海。媽媽走到一個空位,叫我們先坐下來,爸爸去找我們的.位置。過了一會兒,爸爸上來了,說:“我已經找到了位置,我們先下去。”而表姐托給一個老爺爺,我不肯下去,因為看不到嘛!還有表姐在這里我們就沒意思了。最后,我和表姐還是下去了。

  在下面,我東看看,西看看,就是看不著,又叫爸爸抱我看,才抱了一會,手又酸了。又過了好長時間,才開始節目。我在心里想:怎么這么慢呀,整整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時間。我又叫爸爸把我抱起來看,可是又像剛才一樣,才抱一會兒,手又酸了。然后,爸爸提出一個主意,同意回家看的舉手,我們都舉了,于是,我們騎著摩托車開走了。

  到了家里,家里可熱鬧了,有表伯,姨父、姨媽大家都來了。我就坐下來看電視,我看到三個男人在打鼓,打的可精彩了,還有八個女演員在跳舞,舞臺上燈光閃爍,金碧輝煌。看了一會,我覺得想睡覺,就去睡了。

  三月三作文 20

  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三是老昆明的一個小節日。在昆明有一種說法:“三月三,耍西山。”在這一天很多昆明人都會去西山游玩。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的,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年,耍西山的傳統在昆明人的心里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了。

  今年的清明節,恰逢昆明三月三——耍西山的節日。老爸老媽在這一日帶我去西山游玩,也算是過一個小節,湊個熱鬧,增長一點見識。

  一大早我們就乘車到了西山。今日的人真多啊!我看到許多人都在往西山趕,長長的人流看不到頭和尾,象一條長長的巨龍。人群中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看樣子都是一家人出來游玩。因為天氣熱,有的人戴著涼帽,有的人扇起了扇子,有的人打起了傘。一路上我看到了許多民俗表演:有唱花燈的,有雜技表演的,有民族歌舞表演的,還有耍猴的……在觀眾的笑聲和掌聲中顯得好熱鬧。這是一幅人與人之間多么美麗和諧的風景畫呀!這一路上我們還逛了西山的龍門和華亭寺,玉蘭園,瞻仰了聶耳墓,欣賞了煙波浩渺的滇池……

  這是一次難忘的出游,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期待來年的“三月三”我再去耍西山。

  三月三作文 21

  三月三是一個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對山歌,跳竹竿舞,嘗美食。廣西到處都是歡樂的海洋。

  我們來到明歌湖看三月三文化藝術節表演。廣場上人山人海,一排排紅色的燈籠隨風飄動,好像在歡迎四面八方的游客。草地上,這里一群,那里一群的奶奶爺爺、叔叔阿姨們,在歡快的對唱。這時,民歌湖水上舞臺的主會場上傳來震耳欲聾的馬山大鼓聲,表演開始了。演員們帶來了原生態民歌、壯族民謠、少數民族服飾展。還有穿著漢代服裝的女子成人禮儀式和少兒經典誦讀表演。我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了解了許多古代民族傳統文化。

  我們來到壯族三月三游藝體驗區,我參加了立蛋比賽。我拿了一個雞蛋,小心翼翼地把它的“大頭”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按住“小頭”,我眼睛掙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著我手指下的雞蛋,還不停地調整它的位置。過了幾分鐘,雞蛋好像能站穩了。我輕輕地放開手指,蛋立起來了,真神奇。在這里我還參加了滾鐵環、穿板鞋、跳竹竿等等體驗。

  豐富多彩的三月三活動,不僅帶給我們許多歡樂的感受,還讓我們了解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三月三作文 22

  早晨,人們的說話喧鬧聲打破了寧靜的清晨。原來,今天是三月三!我覺得三月三就像是過節一樣。可是,三月三這個掃墓的節日,又能叫什么節呢?我也不知道。

  三月三有很多習俗,例如:吃五色糯米飯,放風箏,趕歌圩等等。我和爸爸媽媽,穿好衣物以后,坐上面包車,帶上早就已經準備好的食物和酒,米飯,紙錢和其他祭拜的東西就出發了。我和爸爸媽媽沿著上山公路出發。這期間,車里也是挺安靜的`。到了路口,而且還是比較狹窄的路口,旁邊都是一些比較矮小的野草,我們順著那狹小的路出發。上路期間,旁邊還有一些來祭拜的家庭和朋友。到了祭拜的地方,爸爸說:″把盤子放在這,這個放在這里……″我們先擺好雞肉,然后,再在雞肉兩旁擺上兩碗裝了一點飯的碗,還有一些水果和餅干。再擺三個一次性的杯子,每個人都要在每一個杯子上倒上三次酒,并祭拜。

  三月三呢,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雞蛋了。就是這樣一個傳說,請聽我細細道來。其實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有一天,善良的王母娘娘叫觀音娘娘去降神水,這個神水可以為人們消解災難。可是很不巧的是神水被一種叫薺菜的菜吸收了,所以,如今我們三月三就是因為這個傳說才要吃薺菜煮雞蛋的。

  三月三作文 23

  農歷三月三,是我們壯家掃墓的節日。

  我的家鄉在廣西扶綏縣,每年農歷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媽媽回岜盆老家去掃墓。一大清早,爺爺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飯。紅色,是用紅藍草染成的;黃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楓葉染成的;紫色,是用紫葉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鈑香噴噴、亮晶晶,一聞到那股清甜的香味,總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團放到嘴里。

  農歷三月三是登高看風景的日子。掃完墓,大人們就帶著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圍的風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學的逐羊景區和游泳山泉銀泉山莊,還可隱約望見遠處的縣城,風光美極了。

  農歷三月三也是我們壯族唱山歌的節日。青年男女成群結隊來到歌坡唱起情歌,穿著壯族節日盛裝的大伯大嬸們也聚集在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喲尼羅……你來看羅!左江兩岸好風光哩……”錄相播放到市里的電視上,她們還得過市里的獎狀呢!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農歷三月三。

【三月三作文】相關文章:

三月三作文04-18

三月三作文范文04-08

三月三作文參考04-03

寫三月三作文04-03

壯族的三月三的作文04-03

難忘的三月三作文04-03

三月三的專題作文04-03

三月三的主題作文04-03

三月三廟會作文04-03

三月三的作文范文04-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大全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伊人大杳蕉久久综合 |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 亚洲高清aⅴ日本欧美视频 亚洲性爱国产性爱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