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一種品格,我們應該學會寬容,做一個寬容的人。
作文一:
學會寬容別人,就是學會善待自己。怨恨只能永遠讓我們的心靈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寬容,卻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獲得解放。寬恕別人,可以讓生活更輕松愉快。寬恕別人,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朋友。
那是一個平常的秋季,我穿了一條媽媽新給我買的白色運動褲,精神抖擻的去上學。到了學校,許多老師與同學都夸我這條白褲子,我心里得意洋洋的,覺得今天特別瀟灑。
那 天,正好有體育課,我由于興奮,沒有顧及到自己穿的是白褲子,便玩兒了起來。那時,我和幾個男生正在玩兒籃球,突然一個身影竄了出來,我沒有看清楚,就把 球傳了過去。說時遲,那時快,球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他的衣服上,我定睛一看,那位不大友好的同學的淺藍色襯衫上留下了一個燒餅大的黑印。我急忙道歉,可是他 火冒三丈,朝我的腿上就踹了兩腳,再看我的白褲子上也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腳印。要是以往,我早就回敬他了,可是這次我卻出乎意料地冷靜下來,不知是什么力量 抑制住了我內心的氣憤,繼續玩球
放學后,同學們紛紛回家。這時我發現有個同學在心急火燎地找東西。我熱情地走過去,一看,正是踢臟我褲子的同學,我轉身想走,可又一想:何必呢!就幫他一起找,留他在一旁尷尬。當我熱情地伸手相助的時候,迎來的是那位同學感激的笑容,我的心里也蕩漾著溫暖和快樂。
寬容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海納百川的大度。這次我學會了寬容,還給了心靈一份純凈。
作文二:
今天早上吃飯時,媽媽和我一直在談論“寬容”這個話題。媽媽說:“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品格,寬容就是能容納別人,原諒別人所犯的錯誤。”我急忙接過來說:“你說的就像《負荊請罪》那一課上面的藺相如寬容廉頗的一件事,像藺相如這樣寬容大度、品德兼優的人一定是君子。”媽媽說對呀,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嘛!
這些話讓我聯想到放假前一個星期發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最后一節體育課時,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國凡和其他同學打乒乓球,我看得正入神,國凡突然跑過來把我衣服扯了扯,我當時很納悶,他用眼睛盯住我的腳,我這才知道我的腳把國凡發過去的球給擋住了,剛想賠禮道歉,他就很生氣地拽著我的衣服說:“你干嘛擋著我們打球呀!”只聽“哧”的一聲,衣服被他撕破了。那天正好起了點風,加上我穿的又是早上媽媽剛給我換上的羽絨服,只見風“嘩嘩”地吹著,羽毛飛散在空中,須臾,衣服里的羽絨幾乎被風吹的差不多了,我本能地用手堵住破洞。可氣的是他不但沒有向我道歉,反而還說我的衣服是我下來的時候被石頭劃破的,接著就像沒事人一樣打他的球去了。我當時很生氣,后來又想想我和他是從幼兒園就是好朋友了,不能為了這點小事而污染了我們這么多年的友誼,加上他也不是故意的,在這件事中我也有錯,誰叫我擋了他們打球,所以我決定容納他的過錯。國凡看到我沒有責怪他,反而寬容了他,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這件事也讓我和他的友誼變得更加純潔,更加牢固。有一次我的鋼筆不小心弄丟了,我十分著急,當時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最后還是國凡幫我找到了,我當時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樣甜。
通過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寬容別人是一種美德,也請大家都去寬容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作文三:
在生活中,在工作上,我們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聽到難聽的話語。這時候,如果我們能用寬容的心態去面對,我們就會很輕松地應付過去,否則我們就會很難受或很痛苦,甚至會激化矛盾,引起很多麻煩。
其實我們都是為自己而活著,只要自己感覺到幸福或快樂就可以了。對某些事情或人真的沒有必要太認真太計較。“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說的就是讓我們學會忍耐,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緒。還有句話說得也很透徹:退一步海闊天空。希望我們在面對痛苦與憂愁的時候,多想些快樂的瑣事,盡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強人未必能強一生,弱者更不會軟弱一世。在與人交往中,我們要運用戰略戰術,知道避讓強勢,懂得攻擊其弱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人的一生,也不都是鮮花與掌聲,更多的時候卻是荊棘與泥濘;人的一生,也象是座沖不破的城墻。喜怒哀樂也好,悲歡離合也罷,我們都不能任心情隨意擺布,我們要學做心情的主人。
微笑地活著是一生,痛苦地過著也是一生。其間的意義與否,只有自己能知道了。寬容直面人間冷暖,快樂應對征途漫漫。前面的道路還很長,需要我們用勇氣去走,需要我們用智慧去跨越。
寬容是一種心情,更是一種境界。只有擁有寬容的我們,才能體會人生的歡樂與激情。做一個寬容的人,是永遠快樂的。
作文四: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們都需要學會寬容,以一顆寬厚的心原諒別人;我們都需要懂得寬容,像原諒自己一樣原諒別人。這是最基本的吧,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或大或小的摩擦,若總是記恨別人,那生活便總是昏暗的,懂得寬容別人也是給自己的生活一些美好。
愛迪生發明燈泡成功后,要一個學生把燈泡拿到樓上去,可能是太過緊張了,學生一個趔趄把燈泡打破了,其他學生都埋怨他,可是愛迪生卻沒有責備他。第二次成功地制出燈泡,愛迪生依舊要那個學生拿到樓上給他,這回,燈泡沒有再被打破了。其他學生都不明白,為什么還要那個學生,難道不怕再打破燈泡嗎?愛迪生回答說,只有這樣才能讓那個學生不再有負擔吧。是的,表面的寬容遠沒有心中的寬容來得真切,若是真正的寬容,那就應該用行動來體現而不是用言語來表達。
紀伯倫曾經說過,“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這是怎樣的境界呢?我以前一直都不懂得,哪會有這么傻的人呢,或者說,怎么會有這么好的人?
可是后來,我漸漸懂得了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感。在被別人傷害后,那一陣苦痛是難免的,但是我們也也這苦痛中成長,用微笑對待曾經傷害過你的人,用寬容的心原諒他們的過錯,甚至感謝他們曾經那么深的給予我們傷害,才使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中不斷成長。感謝親人,感謝朋友,這是我們常常做的事。可是,感謝傷害過自己的人,寬容他們,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若是能夠做到,那我們就是真正長大了。世上本沒有好人壞人,只是你放大了他的優點或是缺點,他便成為了你眼中的好人或是壞人。聽說過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們做過一個游戲,老師要小朋友們記下自己討厭的人的個數,然后有多少個討厭的人就帶多少塊石頭在身上,一天結束之后,老師問同學感覺怎么樣,結果有個帶了十多個石頭的小朋友說道,“好累啊,干什么事情都不方便了!”老師回答說,“這些石頭就像那些你討厭的人一樣,越多便越影響你的生活,若是寬容別人,把這些石頭都放下的話,你們就會每天都很開心的。”就像這樣,學會放下,懂得寬容,我們才會有自己想要的生活。齊桓公寬容了曾與他為敵的管仲并重用他,唐太宗寬容了直言不諱的魏征并以他為鏡,楚莊王寬容了在慶功宴上行為不端的功臣并不記恨。這些成就了一番事業的人都有著一顆寬容的心,不因為自己的地位而任意妄為。而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更應該培養自己的品質,做一個寬容的人。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讓我們懷著一顆寬容的心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