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五:幸福】
什么是幸福?小時候的幸福就是一顆甜蜜的糖果,再長大一點,幸福就是無拘無束的看電視玩游戲。而現在的我,幸福就只是期待著父母的鼓勵。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越來越認識到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媽媽的皺眉,爸爸的失望,長輩們的嘮叨,不全是分數欄上那不是“九”字開頭的成績嗎?越來越難的題目,越來越低的分數。爸爸媽媽啊,你們可曾知道,我缺少的是理解,我多想聽到你們的一句鼓勵的話來作為動力啊!
今天上午,數學試卷宣布成績了,當數學老師公布到我的分數時,我愣了。才“87”分!不知為什么,我腦海里就浮現出了這樣一幕----
剛過七點,我便把一件玩具乖乖地交到了媽媽手里,掩上門的那一剎那,媽媽憤怒地對我說:“不好好學習還這么貪玩,考試只有八十幾分,下次不給我考九十幾分試試!”說完便“砰”把門關上了,心也黯然了。媽媽,我真的讓您這么失望嗎?
在記憶中,好像自從那次后,爸爸媽媽就再也沒有鼓勵過我了。每當我考的不好時,媽媽總是說:“又考的這么差?”再狠狠地瞪我一眼,然后冷冷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吃飯時,媽媽把成績告訴了爸爸,爸爸的臉一下子陰了下去,悶聲不響地喝著酒。飯桌上只剩下媽媽喋喋不休的責備聲。
今天,考了87分,后果不敢想象,明天又是家長會,媽媽會親自拿到我的試卷,還是今天回家就向媽媽坦白吧?這兩條路都是死路。哎!聽天由命吧!
現在能聽到一句鼓勵的話就是我的幸福,而我的幸福是那么的可望不可即。
【篇六:幸福】
人人都很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有時候幸福很遙遠,有時候卻近在咫尺。
奉獻是幸福,給予是幸福,獲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有時候一句祝福的話語,一個理解的眼神都會給予別人幸福。幸福是心靈的感覺,還是生命的體驗。
家的張奶奶有三個兒子,在三個兒子很小的時候,他們的父親就去世了。張奶奶不辭辛苦的陪養著他們直到長大。張奶奶那時候的工資很低,但是足夠供得起支柱這個家了。可是張奶奶不怕辛苦,一天做好幾項工作,為的就是供她那三個兒子讀書。如果換成有些人,我想應該不會為了供自己的孩子讀書,而拼命賺錢吧!現在,張奶奶的三個兒子都很有成就,真的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現在,她們一家人都過得很幸福美滿。真是苦盡甘來呀!
一個朋友給我講這樣一個事情。一個婦女帶著她的女兒,生活過得很苦。因為那個婦女是個殘疾,不能做什么事情。每天她們靠乞討為生。有一位好心人,看著她們很可憐,就每個月支助她們生活費,現在已經過得很好,很幸福。這就是給予的幸福。
有一次我曾從報上看見過這樣一個事情,一個小男孩從小就被他的父母親拋棄。無依無靠,這個小孩搭了一個帳篷,這個帳篷很簡陋,里面的東西都很破爛都是撿來的,每天也都靠乞討維持生活。有一個好心人,看他這么的無依無靠,這么可憐,就收養了他。從此他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再會像以前那樣無依無靠,孤苦伶仃了。
是美好的,因此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有些人現在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還有一些人沒有得到幸福呢!因此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得到幸福。也就是奉獻的幸福。
在覺得擁有幸福人真的很幸福。幸福真是很好呀!給人們帶來幸福。
【篇七:感受幸福】
我從小就在奶奶背上長大,奶奶的背就像我生命的搖籃。
在我七歲那年,我的爸爸媽媽只顧著工作,但小小的我就要上學了,送我上學,接我放學的人我就落在已有六旬的奶奶身上。奶奶走得很緩慢,我在奶奶的背上感到很暖和,我拍著奶奶的背說:“奶奶快走,奶奶加油!”如今想起,那刺骨的寒風,但我還是那么的不懂事,如今想起來真讓我感到后悔。
奶奶不但是我的幸福盒,還是我知識的搖籃。
那是一個暑假,爸爸把我和奶奶載回了鄉下,奶奶背著我在鄉下村里走著,我摘了一顆龍眼,吃了以后,贊嘆著:啊!李伯伯家的龍眼真甜呀!”奶奶把我重重地放在地上,我很害怕,我從來也沒有見過奶奶那么生氣,在我眼里那慈祥的奶奶變成了生氣的奶奶,我哭了,想:“我只吃了李伯伯家一顆龍眼,奶奶就生氣了嗎?半晌,奶奶把我背到背上,嘆了一口氣,說:“乖乖,做人要一輩子清清白白,沒經過別人同意,怎么能擅自拿別人的東西呢?以后不許這樣,知道嗎?”我抽泣著點了點頭。“我會記住奶奶的話。”我說。奶奶給我上了第一節課。
兩年過去了,我又和奶奶一起回到鄉村里。我來到了小溪旁,小溪仍是那么清澈見底;我又來到了龍眼樹旁,啊!龍眼樹變大了,樹葉綠得發亮,就像一塊碧玉。我看著樹上的果實,想起了那個幸福的寶盒,想起了奶奶的背,想起了奶奶給我的教導,也想起奶奶給我的莫大關懷。
啊!奶奶,您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我想對您說千言萬語,但千言萬語又匯成一句話:“奶奶,我愛您!”
我在奶奶身上感受到愛,感受到奶奶對我的關懷,這種關懷使我感到幸福。
【篇八:我要的幸福】
古往今來,無數人執著地追求著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懷抱著幸福的夢想,吞下了長生不老丹,飛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獨守著寒冷的廣寒宮,她是否會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進入上流社會的馬蒂爾德,在戴上項鏈做著幸福的夢的同時,卻沒有想到這幸福是那樣地短暫,她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對嗜財如命的葛朗臺,擁有如山的金幣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當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輪椅上盯著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時,這樣的幸福是多么的可悲。
許多時候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覺別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對自己不適合,更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正是自己的墳墓。
當中國的封建學子們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為人生的最大幸福,并且為之奮斗終身時,吳敬梓則用他的筆給我們繪出一個中舉后的范進喜極而瘋的場面,幸福就是如此嗎?我懷疑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詩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杜甫認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寫照。司馬遷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詮釋著自己對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陽樓的范仲淹面對滾滾的江水,吟誦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此為幸福。
感嘆古人對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漸漸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樣的。它不是千金的財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為人,為別人著想的奉獻,是付出,這就是我要的幸福。
一份有自己聲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