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愁
鄉愁1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鄉愁,自古以來便縈繞在人們的身邊。古時,布衣書生寒窗苦讀數十載,只為他日科舉金榜題名步入仕途。可仕途并非一帆風順,寥寥可數的人步入青云,參理朝政,遷來家人與其共享天倫之樂,但是更多的人卻是只得一官半職,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更無法與家人團聚,心中的無奈與思鄉的苦悶雜糅在一起,便成了鄉愁。有著像“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的白居易因思鄉所想與所嘆;也有像“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王維所流露的濃濃思鄉之愁。
不僅僅是古時人們有著思鄉之緒,現如今依舊遍布在中國的各地。因為對故鄉的濃濃所憶與對家人的深切思念,孕育出了只有中國獨有的——“春運”。這場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人類大遷移,究其原因,皆是因為濃濃的鄉愁呀!人們不惜擠在擁堵的人群中,搭上人聲嘈雜的歸途火車,花上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時間來回到家鄉,與朝思夜想的家人團聚。為什么他們能做到呢?是有魔力推動嗎?或許是吧,那股魔力暫時趕走了糾纏千年的鄉愁。
鄉愁是什么呢?是郵票嗎?是船票嗎?還是墳墓亦或是海峽呢?或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鄉愁2
手指撫上帶有暗香的木門,摩挲上面斑駁的紋路。“吱呀呀”一聲輕輕推開,也推開了這封塵已久的回憶。驚醒的塵埃在破門而入射進屋的房里的幾縷陽光中上下翻飛。
新生的榕樹撐破了土墻,微光中看到了生命的頑強。家具還是記憶中的位置,似乎又回到老屋子里的珍貴記憶。我悠閑地坐在小椅子上。兒時常常跳到椅子上,兩條還夠不著地的胖乎乎得小腿有規律地擺動著的畫面躍入眼前。我笑著翻開從前的相冊,一手扶著頭,一手翻看著老外婆的照片,想不到年輕時的外婆是這樣個美人兒。
踏入后院,入眼的是交錯排布的農田,田埂上的雞群悠然自得地踱著步。貪玩的孩童們在夕陽余暉下略顯可愛,遠方忽的傳來“快回家吃飯”的喊聲。臉上綻開一抹笑容,原來誰家都有個因為玩耍不愿歸家的孩子。太陽的半個身子已經藏在遠方的群山中,似個嬌羞的少女。夕陽放出的萬丈光芒為麥田鍍了金。鳥兒也在這金色的畫卷中歸了巢。
家家戶戶升起裊裊炊煙熟悉卻又陌生得香氣鉆入鼻腔。在外漂泊的游子啊,是多么想念這魂牽夢縈的土地。朝夕之中,月已為空曠的夜亮起了一盞明燈,漫天的繁星為它點綴,靜靜享受著城市中見不著的景。老人們吃過晚飯搬著張小矮凳坐在門檻前。鄉里鄰間聊著家常飲著熱茶。
離開這片土地,人走了,心卻還停留在那。望著玻璃窗外冰冷的月光再也感受不到那許柔情。
一絲一股的鄉愁牽引著我。閉了眼,與你在夢中重逢。
鄉愁3
故鄉已經離我很遠了。上五年級時,我就隨著父母離開了故鄉,來到了海門。
當我知道要離開故鄉,離開和自己朝夕相處了那么多年的小伙伴時,我不但沒有傷心,反而很是興奮激動,巴不得立馬飛過去,去那外面的世界大開眼界。就這樣,在滿懷期待中,我終于踏上了海門的土地。當我看到海門的高樓大廈后,心想,這兒比老家漂亮多了!故鄉就此從我的印象中淡去,絲毫沒有一點思鄉的情緒。一天過去了,兩天、三天……我開始隱隱覺得好像少了點什么,但到底是什么,我也說不清,只是覺得心里空蕩蕩的。
我告訴自己不要去想這些,可能是初到異鄉玩得太累了吧,或許睡一覺就好了。可是真躺到床上,我卻怎么也睡不著,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大大的院子,幾間平房,圍墻邊我親手種的三葉草,還有那個土坡,土坡后面那條河,河邊有人在玩水,河邊的大樹下有人在捉迷藏,又像是有個女孩在摘三葉草……我猛地驚醒了,原來,不知何時我已經睡著了,剛才的一切都是在做夢。我揉揉眼睛,腦子開始清晰起來,那個摘三葉草的女孩應該是我,在河邊玩水、捉迷藏的是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在故鄉曾經經歷過的事情竟然如此清晰地出現在我的夢中。
我恍然明白,家鄉的一切已經深深烙在我的心里,揮之不去了。現在我已經離開家鄉,離開伙伴,離開兒時的樂園,夢里的情景不會再現了,盡管它們曾經那么清晰地出現在我的夢中,卻只能永遠存在回憶中,伴隨著我的童年生活珍藏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時時牽動我的情思。
鄉愁4
窗外是綿綿的細雨;今夜風聲又敲打著我的窗欞,思鄉的心猶如一粒浸透了的種子,無端地膨脹起來。漂泊了許多日子的夢就模糊地爬上了村中那條彎彎的小路。
那是誰,在月夜里用笛聲吹奏著那支思鄉的歌,憂傷的曲調不經意塞滿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誰在夜夜釋讀那首思鄉的古詩,憂傷的平仄滴動著無垠恬靜的鄉愁。曾一度認為自己在這陌生城市過慣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里,故鄉的山山水水,已漸行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那塵封于心底地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飛的風箏,無論身置何方,身在何處的心靈之繩永遠栓在故鄉門前的梧桐樹上。
一場霽雨打濕了我所有的記憶,鄉愁好像是滿園的韭菜;長了割;割了又長。故鄉的一切都在我的記憶中閃爍。在我孤單的心靈中思緒如魚在暢游。一度沉湎于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純樸的人家,故鄉的恒古不變的姿態,在詩歌中演譯著淡化成一首無字的歌,一篇無韻的詩章,而我的靈魂早已游離出去,透過千山萬水,回歸了故里,正和憨厚的鄉親們一起品嘗那純純的米酒。
當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飛的雁群,當梧桐樹上的葉子黃了又青,我那不變的鄉愁卻又如此悠悠蕩蕩地演奏著,一如故鄉那清遠的笛聲,縷縷不絕;亦如李后主的“離恨恰如青草,更行更遠還生。”
鄉愁5
真的長大了。
雖然我的心態仍然停泊在五年前,但現實告訴我,我真的長大了。出門在外漂泊雖然無心去計算時間的軌跡。但每一年年底回到家鄉都會感受家鄉的人物變遷。
記得兒時隔壁住的老爺爺、老奶奶現如今已見不著了只剩下空房在風雨中搖拽著。村子里原有的泥巴路已被水泥路給取代了。村了里的人越來越少了,差不多全搬走了。
那些兒時見過的人,一起玩過的小伙伴都已成了我人生當中的過客。這種境況兒時何曾想過。關于家鄉的鄉味也覺得越來越淡了,一年比一年淡忘。那遠山,那流水,那人們都已不復當年那種情感了。
社會進步的號角已使得很多情感都用物質上的享受替換了。那股熟悉的味道只是在夢里顯得特別濃厚。現實生活中家鄉的影子只是像村里那條河里面的水那樣一去不復還。
鄉愁還有嗎?我不太確定,對于出生在一個平凡且沒有文化特色又沒有濃郁的風土人情也沒有異域風光的山村。我想現如今的鄉愁只是寂寞時分的一種寄托,一種難以忘懷且又不那么能忘記的眷戀。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只是時間改變了我的容顏、軀殼,同時也承接的禁固了我的思維方式的轉變。
不是生活改變了我們,只是我們為了生活必須舍棄許多生命之中那份純真和純潔。鄉愁?在當下新中國高速騰飛腳步聲中,跟生存比起來根本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一枚棋子而已。大部分人根本不會去懷念它、擁有它、珍惜它,它不過是童年那段時光,只是個可以做完就可以遺忘的夢罷了。
鄉愁6
《鄉愁》出自余光中之筆,但描寫的卻是天下游子包括我的心。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現在,正值月兒圓的時候,我故鄉的孩童們,你們是否正在環在一起唱月兒彎彎呢?母親,你也在為兒子包豆包吧!這次又回不去了呢,兒啊,還有學業未完成呢,只得寄枚郵票告訴您,我愛您!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我美麗的新娘呵!莫怪我,莫怪我,別再點著燈等待我了。這次又回不去了呢,你的丈夫呵,還有事業要拼搏呢,只得把歸家的船票硬塞進衣袋里了,我愛你!
“后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娘啊!您知道嗎?兒現在出息了,可是……為何走得這么早,等等啊!兒還有事沒跟您談,還有家常未和您嘮呀!兒帶豆包來了,母親呀,兒想你,兒想你!兒的寂寞又有誰知呢?只有您呀!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久久身處他鄉,但從未忘記你——祖國。好像祝賀你祖國的生日,十月里點亮一根根蠟燭,照亮海灣,照亮所有華人的心。祝福祖國,全體華人用鮮艷的花朵,用放飛的白鴿,用心中的贊歌,祝福祖國。即使身處他鄉,你也是我們永遠的牽掛和眷念,海峽的那便是我們永遠的家。
鄉愁并沒有結束,但它終究,終究會結束的。
而《鄉愁》正是我們每每思念往事的精神食糧。
我愛鄉愁,更愛《鄉愁》。
鄉愁7
猶記孩提時,泛黃的窗臺上短暫停留的白鴿,遠處飄來的郵遞員清脆的車鈴聲,總能讓心中憂愁的寂湖上泛起欣喜的波瀾,小心翼翼地拆開牛皮紙信封,捧出薄薄的一張信紙,字字都留存著溫度,字字都讓人熱淚盈眶。于是,再不吝嗇筆墨,將所思所想皆化作肝腸寸斷的文字,貼上郵票,鄭重地投進郵筒,我知道它會讓一切思念到達彼岸。
長大后,那縷縷愁思則化作手中緊緊攥著的船票,只有握著它,我才知道我將再一次能夠用手去輕撫新娘那如墨傾瀉般的長發終于,這小小一張船票將我的思念與三千青絲纏繞在了一起。
轉眼間,十載光陰匆匆逝去,當我再次踏上日思夜想的故土,卻再也見不到母親那慈愛的笑顏,兩行清淚無聲地滴落在爬滿青苔的墓碑上,沉睡的母親呵,你可知孩子心中憂愁?
如今,我站在海峽一岸,面朝蔚藍大海,向著對岸的故土,那想架起一座橋梁溝通兩岸的愿望愈發強烈,是啊,到底何時這兩相遙望的人兒才能并作一家呢?
鄉愁8
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鄉愁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懷,春節的鄉愁更能撼動人心,是一種更為強烈的情愫。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中國人的共同愿望。
鄉愁是春節風雪封堵不住的溫熱,是買不到票走著也要回去的沖動,是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渴望,是漂泊在外無法回家的人的奢望,是游子對故鄉的依戀。
鄉愁是春節回家時的一聲呼喚,鄉愁是春節時回家時祠堂的一柱香火,鄉愁是春節時回家時老屋的一縷炊煙。
因為,小時候的春節是那么誘人,那么難忘,同時也很神往。
小時候,給長輩叩一個頭,就會得到一角錢或是一顆糖。小時候,買一百響的鞭炮,要拆開響上幾十次。小時候,春節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美味。小時候,春節或許能穿上新衣裳。
大城市過年,聽不到鞭炮聲,看不到劃旱船,吃不到家鄉味,感覺不到春節的滋味,體驗不出歡樂的熾熱。回家過年,濃烈的思鄉之情,與家人團聚,成就了代代傳承,鑄就了每一個人的鄉愁。
故鄉的遙遙守望,故鄉的詩情畫意,故鄉的海闊懷抱,永遠是身在異鄉的游子奮斗的動力。不管你事業有成,還是掙扎奮斗,你都會想念回故鄉;不管你是衣錦還鄉,還是風塵仆仆,故鄉都一樣歡迎你。故鄉有的是包容,故鄉有的是溫情。
新春已到,故鄉早已在風塵中為你守望,母親早已做好吃的在村口等候,父親叼著旱煙袋不言不語的在街頭期盼。那是世界上最真誠的守望,是地球上最美味的等候,是宇宙中最深切的期盼。
你準備好了嗎?快快啟程吧。
鄉愁9
材料給了三種人,我想他們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都會通向成功。
捷徑在某個方面雖然是個貶義詞,它會使人變得懶惰,不勤于動腦想事,造成工作失利,缺乏鍛煉而導致節節敗退。但偶爾走走捷徑也會比死腦硬套來的容易,甚至會引人從此踏上成功的路途,贏的至高無上的光榮和鮮花,甚至是一聲聲肯定的贊美。
所以有時,捷徑也是個褒義詞。“捷徑”既然有貶義和褒義之分,我們也不必過分糾結于怎樣去定位它們的解釋,而是學會靠本身的行動和努力來賦予這個詞的含義。
有句話這樣說道“社會就像一個大缸,其中什么顏色都有,要想融入社會,就得學會接受社會為你染的顏色”。我非常不贊同這種肯定式的語句,因為畢竟是人在生活,是人主宰本身的生活,而不是生活掌控人的思想乃至一切,社會的確是個大缸,從壞境或者某些方面來講,人是要懂得適應本身所在的環境才能走的更長更遠。但這個環境,可以社會給,也可以自我來創造。70,80后的時代人才濟濟,人們各懷絕技,大都是社會之棟梁,可是為什么還是會有那么多高科技的人才尷尬的面臨無業是因為學歷不夠嗎是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嗎是因為人生閱歷還很淺薄嗎我想一方面是來自于社會的需求與壓力,一方面來自于自身的.死板硬套,非要吊死在一棵樹上才安心。我想數不勝數人就是把大量的時間糾結于本身是否該另謀出路而錯失了擺在本身面前一個又一個的機會,正是這樣的猶豫不決成了大多數人
鄉愁10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題記
余光中,在讀者眼中就像一位游子,尋找著自己的家園。海峽兩岸都寫滿了他的鄉愁。他的足跡幾乎遍布全球,但他的心仍駐留在祖國的大陸。在這本散文集中,我們能看到他絕妙的文筆,也能動窺到他那迫切的歸鄉之情。
生活是詩和遠方,但我們會倦怠、會害怕、會受傷,心中的理想會無法慰籍現實的骨感,這時,只有家才能帶給我們溫暖,無論多么風光,回到家鄉,我們都是它的孩子。我們就像風箏,線將我們與故土連接在了一起,我們無論飛出多遠,風歇時,我們就將回來。
寒風吹——我看見了它的去向,它承載著我的祝福與期望,飛向了我的故鄉。離家數載,不知那海風是否依舊清涼,那花一般的海浪,是否依舊充滿稚氣。但我的心中仍裝著大海,耳邊的海浪聲仍依稀可聞。那是我的家,我永遠的依靠。
“時常在冬日的深宵,詩寫到一半,正獨對天地之悠悠,寒顫的汽笛聲會一路沿著小巷嗚嗚傳來。凄清之中有其溫婉,好像在說:全臺北都睡了,我也要回站去了,你還要獨撐這傾斜的世界嗎?”
書中的這段話打動了我,我們是自己的英雄,支持著自己微小卻不渺小的世界。當我們離開了故鄉,失去了往日堅實的依靠,沒了保障,我們是否還有勇氣挑起生活的擔子?這或許就是余光中內心的獨白吧……
“你不能真正了解中國的意義,直到有一天你已經不在中國”。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鄉愁11
一抹夕陽,千萬種愁緒。
斜暉映照長廊。我,獨自一人,校內彷徨。一股莫名情緒踴于心房,迷惘、惆悵。
驀然發現:家鄉的山,是最巍峨壯觀的山;家鄉的水,是最清澈明亮的水;家鄉的人,是最有人情味的人。拾一片落葉,我嗅到了母親做菜時飄出的香味;望飛雁掠過,我似乎看見了父親田地辛苦勞作的背影。秋風瑟瑟,激起我對家鄉的想念。余光中的《鄉愁》就是我此時此刻的心情的寫照。
從沒體會過背井離鄉的滋味,也曾在心底偷偷嘲笑那些思鄉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離開家鄉是一種怎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又何曾不像他們一樣,感概生活的不如意,但感嘆之后的我并非從此一蹶不振,而是重拾信心,繼續過我的生活。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這首《天靜沙.秋思》,把思鄉情懷表達的淋漓盡致,多少身在異鄉很少回家的游子,每讀此詩有哪個不潸然淚下。是啊!誰又能阻止那一股思鄉情懷呢?
斜輝漸漸隱去,我忽覺時間不早了,是時候該“回家”了,我似乎又看見了家家戶戶炊煙裊裊,大人們門前長椅上高談闊論的情景,門前小孩子們嬉戲玩耍的歡笑聲,老人們榕樹下點著燈火下象棋的吵鬧聲,家禽們的叫聲,各種聲音匯聚在一起,構成了一曲優美和諧的旋律。
夜幕降臨,黑夜繁星點點,是時候該收起思鄉愁緒了。
鄉愁12
念舊日到,所有人都停止了工作,閉上雙眼,慢慢回憶。
記憶被喚醒,一點點一點點從封印中慢慢流出。最后,封印終于被沖破了,記憶一涌而出。
哦,已經是20年后了。我曾上的學校肯定也變了吧。變成了一個像糖果屋一樣有魅力的學校吧。有更多孩子的足跡、更多孩子可愛天真的笑臉,涂滿了回憶直入心田。她現在肯定更美了,更讓大家喜愛了吧!
她——我那可愛的母校,我何時能回去呀!
我以前的家,是否還是那么溫馨?可能早已布滿了灰塵,早已爬滿青藤了吧。或許還長出了一小叢綠草、幾朵野花,還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我的娃娃,是不是還坐在那籃子里,靜靜地等我,紐扣做的眼睛里,高光還是那么閃亮。
我溫馨的家園,我何時能回去呀!
斑斑駁駁……
哦,我何時能回去,回去從前的家呀!它最了解我心靈的呼喚……
我呼喚著家,希望她能給我點安慰,減少我的痛苦。我的眼淚滴在了手上,凝結了深深地悲傷,所以如此冰冷。
我何時能聞到故鄉的味道?我何時又能重新回到故鄉的懷抱!淚水浸濕了心,浸濕了回憶。眼淚不愿停止,不停流淌,飽含了情感,飽含了一個離家許久的孩子的情感。
鄉愁13
望著天邊昏黃的夕陽,我的愁思更加濃烈。回想著,不禁潸然淚下。
我對家鄉有著與生俱來的特殊情感,隨著慢慢長大,這份感情越發深厚。它已成生生不息的焰火,將我被鄉愁浸染的心煎熬。
暮色靄靄,我的心也凄迷蒼茫。異鄉苦難的深淵也異常漫漫,何時能給我愁緒萬千、苦思家鄉的靈魂得持久、永恒的解脫!
此時,我正在鄰居婚禮的酒席上強顏歡笑,開懷暢飲,內心的悲苦卻占據了我的全身。難道,世事就這樣無情嗎?僅回家十天便要遷至異鄉嗎?在摯愛眷戀的港灣停泊了十天的孤舟便要繼續苦海浪跡天涯嗎?
余輝斜照在家門口的海門河上,粼粼波光上似燃燒著熊熊烈焰,那清明的浪花一層層地涌動,卻也細水長流,在不知不覺中逝去。看著它渺茫的翩翩身影,不由得同病相憐。水的流勢與人的運勢一樣嗎?那樣果斷決絕,容得人為了守護那一份弱不禁風的情感而徒勞地掙扎嗎?
門前的參天大樹看起來仍精神煥發,卻落下多少與枝干生死依存的蕭蕭殘葉,這以心相許的情感,不也敵不過這冷酷無情的世道嗎?情感再怎樣完美無瑕,面對世態炎涼,面對不可摧毀的輪回,又能如何顧及得到超越一切的情?
訴不盡的鄉愁,都吐泄在這文字之中。我無奈,但我不相信,再如何,人生運勢與世道也不至果決無情至此呀!回首這一切,流水、殘葉,夕陽照著我,暮色映著我,它那樣柔和,可它們的凄迷仍像刀剜著我的心。哎,鄉愁何時了啊,這份對家鄉悅來的情何時能得以延續成全……
鄉愁14
聽著爆竹聲,看著美妙的霓虹燈,伴著鐘表的滴答聲。00:00在轉瞬間走過了。明天的曙光在前方等著我,新的一年在前方等著我。15歲,我來了。
璀璨的除夕夜,噴香的年夜飯,溫馨的歡聚。大人,小孩,和永別許久的鄉友,在這團圓的飯桌上圍成了一個笑臉……“電視上的春節聯歡晚會隨著時光的歲月持續的播著,家人們聊聊家常,幾個小孩在自家門前放放鞭炮”這些場景在每年的這個時光都會重復上演,可這平平凡凡的小事,卻是那么的難以忘懷。
今年,溫馨的除夕好像少了些什么。同樣是一如既往的春節聯歡晚會,同樣是圓圓的餐桌,同樣是美味的食物,但是——在天津的哥哥還未回家,怪不得今年的除夕少了些歡笑。不知身在遠方的哥哥過得好嗎?
還記得,小時候。我和哥哥每天都會吵架,幾乎我每天都被欺負,每天都會哭。哎!現在想想,真幼稚。曾想:哥哥,你趕快走吧,永遠都不想看見你!等到今天事實的到來,心情變得好復雜……身在遠方的哥哥啊,什么時候回來啊?最近過的好嗎?今晚會像我們一樣在吃年夜飯嗎?
時光推移著,年華流逝著。牽掛的祝福隨著風,是否能飛到你那旁的世界呢。哥,我們都長大了。都學會了寬容,都學會了感恩。相信,我們不會因某些雞毛蒜皮的小時事而傷了之間的關系。嶄新的未來在明天等著我們……
鄉愁15
一個人,一個故鄉,一段愁。
小時候,世界就是一個村莊。村頭的老桑樹,爬上去喊一聲,村另一頭的大嬸便會拿著掃帚走出家門嚷嚷道:“哪家的兔崽子亂叫嚷?”而這個時候,所謂的小兔崽子們早已溜進大片的番薯地中。他們用酒瓶蓋、樹杈挖著隔壁老王的番薯。如若什么都沒有,就直接用手刨,當然回家是免不了一頓臭罵的。不過,跟香噴噴的烤番薯相比,一切都值得。在外面浪了一天,回家的號角就是母親那已帶怒氣的叫喊。
村頭老桑樹的新葉一茬又一茬,當年的小淘氣們都已長大成人。每一個人多少帶了些外面的習氣。在城市的酒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向某某敬酒,與大家一起干杯。酒后,扯些當年一起做的淘氣事。某某被嚇尿褲子;某某在挖隔壁老王的番薯時,被老王抓了個正著,之后被他媽媽扯著耳朵訓回家;還有,當初一起捉弄那個新來的的老師,鬧得村長連續盯他們盯了好幾天。
再后來,村頭的老桑樹,也不知還在不在。每個晚上新聞聯播,總要瞅一瞅有沒有故鄉的影子。最近的央視紀錄片——《鄉愁》,看看別人的故鄉,差不多還有從前的樣子。而如今的每一個夜晚,仰望城市的夜空,卻沒有了星星的蹤影。窗外的汽車聲,總是將他從夢里拉回現實,當年的人已經不在,去哪一訴衷腸呢?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鄉愁】相關文章:
《鄉愁》說課稿308-25
風吹鄉愁起散文03-02
鄉土 鄉情 鄉愁散文欣賞01-31
荷塘月色鄉愁散文01-30
鄉愁初一600字作文12-19
描寫鄉愁的現代詩朗誦01-27
中學語文《鄉愁》教學反思精選06-27
余光中《鄉愁》評課稿 06-07
余光中作品《鄉愁》教學實錄06-03
蘇教版九上《鄉愁》教學案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