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
風箏1
我們自呱呱墜地起,便像栓了線的風箏,迎著風,抖動著雙翼,慢慢飛向遼闊的天空。
——題記
兒時,我曾親手做過一只風箏。春日溫暖的陽光灑在窗下的四方桌上,照得空氣中細碎的灰塵像一簾金沙,閃動著耀眼的光芒。姥爺俯下身子,在桌子上比劃,教我怎樣做風箏細長的骨架。
我做了一只四方形的風箏,用兩根竹篾交叉成十字,正是四方形的對角線。沿著對角線倒上粘膠,把黑白報紙糊上去,一只簡單的風箏便成形了。我抱著做好的風箏,躍躍欲試。
姥爺說,風箏要想飛起來,必須選在有風的天。風箏不像鳥,鳥天生就有翅膀,具有飛翔的天賦。我那時年幼,暗想,風箏是死的,鳥是活的,怎么能一概而論呢。
后來,我漸漸長大,才明白姥爺想要教給我的道理。像我們這些出生農村的孩子,家境普通,想要出人頭地,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借助學習,只有取得高學歷,才有可能進入高平臺,進而實現非凡的理想。
風來了,我不斷放線,想把風箏升得高一點,再高一點。隨著線放得越來越長,風箏沒有飛得更高,卻開始在原地打擺了。姥爺只是一笑,眼角的皺紋加深,接過我手中的線,用他那雙粗糙滄桑的大手慢慢往回收緊。
我疑惑地看著姥爺。
他說,你看,只有把線掙緊了,拽著線用力抖動一下,風箏才有上升的驅動力,這時候你再放線,風箏就會上升一個高度。
我懺愧地看著姥爺。是我太急功近利了,生活中怎會有扶搖直上的好事。我們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停下急匆匆的腳步,調整自己的心態,以更謹慎更積極的態度朝前走,尋求進步的空間。飛得最高的風箏并不一定是線放得最長的風箏。
夕陽西下。我抱著風箏與姥爺走在田梗上,兩邊麥田里的麥苗茁茁生長。我想起人們常說的風箏與自由,便問姥爺,風箏若是斷了線,是不是會飛得更高,更加自由地在天空翱翔。
姥爺點頭。
過了許久,姥爺又和我說了另一番話。他說,若是風箏斷了線,沒有人操控它的方向,短期之內,確實會飛得更遠,它可能飛過山川河流,飛過一望無垠的田野。它自由了,卻沒有方向,它不知道自己要飛向何方。它失去了往高處飛的意志,若是遇到丁點兒風吹雨打,就會摔到深谷之中。摔得粉身碎骨。
夜里,我抱著風箏入睡,夢見我變成了風箏,在春光明媚的天空,奮力飛向天空。
風箏2
——你就象風箏,飄得很遠很遠,逐漸消失在我的視野里。
——可是線還在你手里,只要你扯一下線,還是可以找到風箏的。
——可是,我找不到線了。
老妹,總是會在那么不經意的時候想起了你。我看到瘦弱的女子時會想起你亦單薄的身軀;我看到桌上一份精致的冰淇淋時,會想起你激動扯我衣袖的模樣。還有米老鼠,還有我左手上,你為我戴的黑色手鏈,這些,都可以讓我想起你。
原來想起,是那么簡單又瞬間的事情。可是,為什么想起你,總會讓我嘗到有些憂傷的味道?
我們不是親姐妹,我們沒有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關系。我們只是一時興起,以姐妹相稱,然后便一直互稱至今。那時侯的我們,總覺得要以什么親昵的專屬我們的稱呼來代表對方,以為這樣我們便可以一直這樣親昵下去。于是,便會與周圍的好友結拜什么姐妹,兄妹,姐弟,玩得不亦樂乎。可是呢,人的心就只有這么大,只能容得下這么多人,有人進來,便會有人出去。我們在不斷的結識新朋友,我們開始有著各自的生活,我們的行程表開始沒有交集,甚至連通話里的內容,也開始變得蒼白無力。你在電話那頭,沒有說話,是因為你文靜,我在電話這頭,沒有說話,是因為我沒話說。我們開始草草地說聲結束話題,然后我就會搶先掛了電話,因為掛電話后的“嘟嘟”聲音會象在空寂的房里,不斷回響的聲音,那么的清晰和有力,一下一下地敲擊著心房。
已有多久沒聽到你銀鈴般的笑聲?你又已多久沒看到我夸張怪誕的表情?
我記得我們手挽著手將大街上的小吃通通吃遍;我記得,你委屈地喊我一聲“姐”,然后調皮地再喊一聲“老姐”;我還記得,你拿著手機,興奮地給我看手機屏幕上王子的相片,然后和我談論棒棒堂和飛輪海。
可是,這些都已經是回憶了。
我知道,你已挽著另一個人的手,然后高興地穿插在大街小巷。那么我呢?我也有一個很好的朋友,陪著我吃美味佳肴。
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是。我們并不是象當初想象的那樣,沒有誰便生活不了。我開始相信一句話:這世上沒有誰離不開誰,只是看你接不接受。那么,我接受了,老妹。我懂得,并不是悲痛欲絕才能顯示我有多舍不得,把你安靜地放在心里,貼上“美好回憶”的標簽,是不是更顯得我珍惜你?我知道時間總會磨滅一些東西,但也總會有一些人或事在時間的雕刻下形成雕塑,屹立在記憶的廣場里,成為一段回憶的標志。
你第一次對我唱的歌,是的《風箏》,寂靜的教室里,只有你的歌聲在夜空里撞擊著。知道嗎?老妹。對我而言,你也是一個風箏,只是我不想辛苦地去尋覓牽引你的線頭了。因為我知道會有另一個人接替我來放飛你,因為我知道,我們有各自的遠方。
我明白: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悲傷,那么你就會錯過群星。
風箏3
記憶如同蚌殼里的沙礫,在時間的磨礪中最終變成光滑圓潤的珍珠,而他,用自己的品質與內涵,給我記憶的珍珠添上了更精彩的一筆。
我一直都叫他哥哥,有時候也會叫他的大名,他是我媽媽的同學的兒子,比我大幾歲,幽默風趣,又貪玩好學,更重要的,他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
我們很小就在一起玩耍,大幾歲的他總是在我面前賣弄他的“博學多識”,不過,這也激發了我對知識的向往。他貪玩卻也好學,總是能在玩中拿到很好的成績,小學的我對他有無數的羨慕,我總是希望自己長大也能像他一樣。但我忘不了他,還是因為那件事。
那是個風和日麗的周日,他媽媽和我媽媽準備去逛街,順便把我們帶到昆吾園玩,那時我還是個小孩子,一聽到“昆吾園”就激動的不得了,迫不及待的就出發了。早春的天氣還帶著些許涼意,我們就那樣漫無目的的游蕩,最后,我把目光停在了路邊賣小雞的小攤上,我總是特別喜歡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每次來都央求媽媽給我買兩只,媽媽總是不答應。這次有那么好的機會,我當然不會放過。
我輕輕的卻又迫不及待的把他拉到那的小攤旁邊,可他卻皺起了眉頭,當時的我并不懂這緊皺的眉中包含的些許憐憫與無奈,只是一個勁地說我喜歡這些小雞。他蹲下來,輕輕地摸了摸那些嘰嘰喳喳卻永遠不知疲憊的小雞,又轉身對我說:“我們不買行嗎,我帶你去吃棉花糖……”“不”沒等他說完,我就撅起了小嘴,不高興了。“唉!”他輕嘆了口氣,仿佛是在責備我的不聽話,又說:“這些小雞買會去之后,過不了多久就會死掉的,它們離開了自己的媽媽,已經很可憐了,我們既然養不活它,那就不要再讓它們和自己的伙伴分開了,好嗎?”
他說話的語氣很輕,似乎是在懇求我,但仔細思索,竟覺得這些話是那么的不容抗拒,一瞬間,我就想帶了他幫我給很久沒有照顧的花草澆水的情景;給路邊乞丐自己零花錢的情景,還有他說的那句話:“不論他是不是真的乞丐,我只知道,他也是迫不得已。”……這些是讓我更佩服起這個善良的哥哥。相比之下,我以前是多么自私啊,口袋里有錢,舍得買玩具也不舍得給乞丐;買來昂貴的花草玩弄過后卻丟在一邊……
我最終還是沒有買那些小雞,不僅因為自己擔不起那些生命的重量,更因為他在我心里埋下的善良的種子。
記憶的珍珠依然在時光的蚌殼里越變越美,我知道,最亮的那個光點是已經長大的越變越美的善良的萌芽。
風箏4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古書中稱“風鳶”,南方叫“鷂子”,北方稱“紙鳶”。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鳶”。由于社會不斷進步,風箏的材質也發生了變化,陸續出現了帛鳶和紙鳶。如今也有人選用質輕、不易破損和經久耐用的化纖來替代紙和絹。
“風箏”一詞始見于五代,大約唐、五代時風箏已由最初的軍事工具和宮廷娛樂逐漸普及到民間,成為一種藝術性和觀賞性很強的'娛樂游戲,同時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運動。每年的臘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風箏的好時節,據說這一時期放風箏可以去晦氣,祈平安。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已成為一種節令性很強的民俗活動。
風箏種類繁多,造型各異。中國制作風箏技藝精湛,經驗豐富,《南鷂北鳶考工志》將制作風箏的技藝概括為扎、糊、繪、放“四藝”。其中扎、糊、繪是風箏制作的關鍵環節。扎是用竹子扎制風箏的骨架。一只風箏能否飛得高、放得遠,關鍵看骨架的扎制。要根據風箏的大小來選擇竹子的粗細軟硬,還要做到對稱均衡。從風箏的骨架結構可以把風箏分為硬翅、軟翅、長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風箏等。按形象分有人物、鳥獸、水族、草蟲、器皿等。糊是用紙、絹、綢、無紡布等糊在風箏的骨架上。糊的的技藝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緊適度,對稱的部位要一致,這樣才能保持風箏的平穩。繪是在風箏上繪上各種吉祥如意的美麗圖案,有的是凰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好后畫,制作技藝高超的多選擇后者。
中國各地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風格各異,有的粗獷豪放,有的活潑精巧,有的色彩絢麗,有的清淡素雅。
北京風箏歷史悠久,在長期發展、借鑒、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的興起,還是從曹雪芹的《南鷂北鳶考工志》開始的。大約乾隆二十年(1755年),曹雪芹所創圖式的風箏出現在京城,自此迎來了北京風箏的鼎盛時期。
天津風箏以造型優美、人物生動、色彩艷麗、風格獨特而聞名于世,其最顯著的特征表現在骨架扎法和繪畫上。杰出代表為魏元泰,人稱“風箏魏”。
山東濰坊舊稱濰縣,是著名的民間美術之鄉,不僅風箏名揚四海,楊家埠也是木版年畫的產地之一,“家家能染墨,戶戶會點青”。把制作木版年畫的工藝與風箏藝術相結合,更加突出了濰坊風箏的地方特色。 江蘇南通風箏又稱“鷂子”,其造型優美,工藝精巧,音響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主要有“板鷂”和“活鷂”兩大類。
風箏5
在迷人的春天里,最快樂的事兒莫過于放風箏了。盼呀盼,終于盼到了星期天的早上,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吃過早餐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著新買的“蝴蝶”和“金魚“風箏,拉著爸爸,一家四口高興地往山頂奔去。
來到山頂,濃濃的春意便撲鼻而來。春風像母親的手輕輕撫摩著我們的臉,多么親切,多么溫暖。我們找了一塊寬闊的空地停了下來。開始放風箏了,爸爸說:“一、二、三,放!”只見爸爸將手中的風箏輕輕一拋,風箏就飛向天空,我羨慕極了。看得我手都有點發癢了,也學著爸爸的樣子,使出渾身的力氣把“金魚”使勁向天空拋,可是,風箏怎么也不聽我的指揮,并沒有乖乖地飛向藍天,而是鼓著眼睛躺在地上看我笑話,惹得我氣急敗壞。
站在旁邊的爸爸笑了,對我說:“放風箏是有訣竅的!”
“爸爸,有什么訣竅!快告訴我!”
“首先,要觀察風向,然后……”
“為什么要觀察風向呢?”我問。
“因為放風箏都要逆風而放。風箏在天上時,將線一拉一放,它才不會往地上掉。”
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一、二、三”,隨著爸爸的喊聲,我又一次向前跑。這次風箏在天上飛了一小會兒才落下來。
第二次,我迎著風把風箏往上一送,然后逆風而行緊跑幾步,風箏果然飛上了天。這下可把我樂壞了,高興得又蹦又跳。正在我高興的那一刻,風箏卻象是驚濤駭浪中的魚兒,不停地在空中掙扎,最后急轉直下,一頭猛扎在地上。我那開心勁兒頓時煙消云散。原來我只顧著放線,沒有在風大的時候拉線,所以導致風箏掉了下來,我又失敗了。
我只好再次去請教爸爸,爸爸認真地說:“凡事要多動腦筋,要善于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你不但要看準風向還要注意風力的強弱,在風力不算太猛的時候送上去”。這一次,我沒有慌亂,回想著爸爸說的那句話,迎著緩緩吹來的和風放飛風箏,逆風而跑,我輕松自如地放線,邊放邊注意觀察風向以及風的大小等情況,我的風箏慢慢地升高了,最后穩穩當當地停在了空中。看:那兩對翅膀在天空上翩翩起舞,美麗極了!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穩……
這時天空中的風箏漸漸多了,“米老鼠”、“貓頭鷹“、“小燕子”……把天空打扮得絢麗多彩。我早已如我的風箏一樣,在心靈的天空里,快樂地飛翔,那片來自心靈空間的美麗風景,靈動地鐫刻在我成長的心上。
風箏6
周末,閑來無事,正逢多云大風的天氣,便與友人一同去放風箏。
草地上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大多都是放風箏的。幾個風箏已經成功“升空”,在藍色的天幕上抒寫著初春的旋律。風箏,有著天空最美的笑靨,又像是一位翩躚起舞的仙女,給這春天帶來了一抹亮色。一陣勁風吹過,風箏搖曳,那“蝴蝶”似乎扇了扇輕盈的翅膀,越發栩栩如生起來。
我們也趕緊忙活起來,生怕這一塊小小的天空里容不下我們遲來的風箏。用兩根細長的棒子一支,一個豎著,一個橫著,便將這“鳳凰”的羽衣撐了起來,倒也算得上結實了。再給風箏系上風箏線,牢牢地打了一個死結,唯恐這風箏斷線而去。
輕提風箏線,恰逢一陣風來,那“鳳凰”便輕而易舉地飛上天了。風出奇的大,樹葉交錯間,簌簌作響,不多時,“鳳凰”便越飛越高,風箏線也飛速抽離著,線軸“嘶喇”作響。原本控制風箏線的雙手感到摩擦帶來的灼熱,不由縮了一只手回來,只剩單手控制著線軸。風愈發的大了,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我凝視著那風箏緩緩升高,心也隨之而去。恍惚間,忽覺有絲異樣,耳畔似乎沒有了線軸的轉動聲。俯首一看,竟是線已用盡,線軸上早已空空如也。凝視著斷線而去的風箏,我不禁有些悵然。
是欲望在作怪吧!總想自己的風箏飛得高一點,再高一點,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這上面,卻忘了控制風箏線,忘了控制自己的欲望。在這強風的影響下,風箏越飛越高,直至箏線用盡,隨風而去,唯余下我的懊悔與失落。
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這利欲熏心的時代,我們總奢望著多一點利益,多一點便利,越多越好,毫無上限。在欲望的不斷膨脹下,我們的“胃口”越來越大,不滿足于現狀,企圖擁有更多。可現實總是殘酷的,萬事不可能皆如我們所愿,我們所被給予、所能接受的終究是有限的。風箏線只有那么長,如果想飛得更高,擁有的更多,反而會適得其反,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線斷了,風箏飛了,甚至連你原本擁有的也會隨之而去。
古人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誰又能獨善其身、無欲無求呢?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節制欲望,把住欲望的船舵,駛向正確的人生港灣。既然欲求無法摒棄,那么就用心的韁繩來節制它吧!即使在這過程中,會有擦傷、挫折,甚至失敗,但我們不能放手,因為,一旦放手,我們將失去擁有的一切,兩手空空,落魄而歸。
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強烈的欲望,有欲望并不可怕,關鍵是不要被欲望牽著鼻子走。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吧,這樣,你才不會失去你已經擁有的一切!
人生_放風箏所想到的
風箏7
江南三月,春風拂習,正是放風箏的大好日子。
西湖上白堤斷橋一帶,空間開闊,是我們杭州人放風箏的最理想的場地。
中午,我帶上自己喜愛的燕子風箏,來到了斷橋。這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放風箏了。小孩子天真爛漫,有拉著線正讓風箏起飛的,又因為風箏放得很高很高而激動得又蹦又跳的。也有小伙子來放風箏,他們身邊往往會有姑娘在一起,真是親密!十有八九在戀愛中。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也不少,有的在給自己的孩子做示范動作,耐心地教孩子如何把風箏放起來,有的則自己在放,像個孩子,恐怕是溫習兒時玩風箏的舊夢。三五成群的老年人算是最悠閑的一族,隨身攜帶了馬夾,坐下來,手里收放自如拉著風箏線,嘴里相互之間親切地交談著,一望而知都是幸福的晚年生活。風是吹向西的,風箏自然在西邊,看那西邊遠處高空中的風箏,喲,形狀可真是千姿百態,米老鼠風箏,小白兔風箏,雄鷹風箏,蜻蜓風箏,金魚風箏,鯉魚風箏,巴掌大的迷你蝴蝶風箏——令人叫絕。還有龐然大物,一節一節的,三四十米長的蜈蚣風箏。風箏品種多得根本沒法數,就不白白浪費精神了。再密切注意風箏的顏色,各與鳥獸蟲魚相配,五彩繽紛。西邊一片天空被無數層層疊疊的風箏裝扮得神奇非凡。
斷橋是傳說中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地方,是外地游客游杭州必到的景點。這時候游客們都被我們杭州人熱愛風箏的生活場面所吸引了,紛紛駐足觀看,又禁不住嘖嘖感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真沒說錯,今天算是親眼見到杭州人的神仙生活”。當然游客們不會忘記用照相機攝下寶貴的畫面留作紀念:放風箏的人們,堤上芊綿青草與桃紅柳綠,堤下湖水瑩澈閃亮與游船徐徐行駛,空中風箏飄飛。“咔擦”,“咔擦”,快門聲響成一片。
我拿好燕子風箏,一邊跑一邊放線,風箏越飛越高,很快就飛得差不多二十層樓那么高了。最后,它融進了空中風箏大家庭,幸福地成了其中的一員。
風箏輕盈地飛,我的心也跟著飛動。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太陽就搭在了西邊的山崗上,不能繼續放了,我戀戀不舍收好線回家。
白天,風箏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夜里,風箏竟又飛入我的夢中。我做了夢,我沒有回家,我繼續在斷橋上放著風箏,我興奮地跑著、笑著、叫著。我夢見我竟同時放著好幾個風箏。我夢見我的好朋友沈士心、來依靜、錢菁菁也來到了斷橋,我夢見我們學校三(1)班全體同學都來了,人人都把自己喜愛的風箏放向遠空,人人都興高采烈。“咯咯”,我禁不住笑出來聲來,驚醒了睡在一旁的爸爸。爸爸推醒我,“你白天放風箏著了魔,剛才做夢還在放風箏吧!” 爸爸一向與我心息相通。
風箏啊!風箏!
風箏8
淡藍色的天空,有我最愛的淡藍色,又與淺綠色的草地融洽的剛好。草地上的少年,穿著簡單的白色T恤。在陽光的照耀下,他們的手中隱約地看見一絲白線折射出異常的光芒。再仰望,一只只可愛的風箏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曳著飛向高空。聲聲歡笑中伴隨著樹葉的狂歡像溪流般淋漓盡致。純真,映刻在每一個少年的臉頰上。
卻轉眼,天空突變,變得黯淡無光,再也不是我最愛的天空藍。冰冷的風刺骨,溪流停了,樹葉也好似要落光了,周圍死一般的沉寂,寂靜地想讓人窒息。再仰望,風箏線斷了,一只只風箏搖搖墜落。少年轉身走進一條漆黑的望不著盡頭的長巷里
我猛地坐起,額頭上一顆顆豆大的汗珠順勢地滾落,滾燙地讓我明白我還有知覺,又是同樣的夢、夢中的畫面不斷地在我腦海中浮現,每次都讓我渾噩地驚醒,如同一件美好的東西放在我的眼前卻又讓我親眼目睹它被摧毀。這一次,我哭了,哭得很厲害。我掖著被角,難過地抽泣,卻又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音。
時光荏苒,現在的我們或許真的變了,變得我們自己都不認識了。我依稀記得我再沒有像那個盛夏時開懷大笑了,笑得沒心沒肺。現在的我,只是笑著笑著眼淚就掉了。生活的壓力迫使我不斷地低頭,不斷地扼殺那個曾純真的自己,卻又學會了堅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委屈,心酸,無奈,我都能將這些情緒掩飾地好好的,然后一笑浮過這一刻,我才真正地開始明白:笑著哭最痛,哭著笑最狼狽。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向往的生活,我不明白這就是“長大”,難道,風箏與線就一定會在雷鳴時分離嗎?不,我不甘心,我不要!我不要讓我的風箏在風雨的摧殘下虛脫地成為一張廢紙;我要握緊我手中的風箏線,不讓它斷掉
現在,我所能做的并不多,只是竭力做好自己,讓我自己重新振作,在風雨中飛得更高更遠。幼稚的年齡已經過去,我太清楚我自己了,清楚到不需要別人告訴我“你需要怎么做、你不能怎么做、你還能怎么做”
人生就像是放風箏,如何才能讓風箏飛得更高更遠?關鍵是靠線,要鑄造出很牢固牢固的線。堅強的線,能在風雨中,雷鳴下經受折磨,卻絕不折服,努力向上,更加堅強,用毅力把自己變得強大,戰勝一切。這樣,風箏與線將永遠不分離,他們將一齊飛得更高更遠
我的理想,不斷地被風雨摧殘,卻不斷的顯露光芒;不斷地望不見希望,卻不斷地勇敢堅強。
瞧!陽光出來了,往物如昔,我的風箏線飛得那么高,那么遠
風箏9
又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天空中又出現了五彩的風箏。望著它們,我搜索著腦海中的零星碎片,眼前打開的天幕,正放映著留在我心底的風景。
6歲了,奶奶送給我一個大風箏,看著其他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抱著,手里捧著一個個大風箏去實現自己的飛翔夢,我也撒嬌地纏著爸爸放風箏,卻冷不丁換來一句:“沒長眼睛啊?沒看到我正忙嗎?滾一邊去!”我難過極了,委屈極了,一邊哭,一邊獨自走到一旁的空地。
看著小伙伴們和他們的爸爸媽媽燦爛的笑臉,我停止了哭泣。來吧,讓我也享受一下這快樂的滋味吧!于是,我拿著風箏線狂奔,看著風箏從地上慢慢躍過我的頭頂,我自豪極了——不料被腳下的一塊小石子絆倒——鮮血涌出,翻著的皮肉混著泥沙,既疼痛又難看。我不禁哭了起來。現在想來,那時的情形無論是誰看到,或許都會生出些憐惜之情來吧?
8歲了,我上了小學。老師說下次活動課讓我們放風箏。我既興奮又害怕——會有小朋友和我一起放嗎?如果又是我一個人,那該多丟人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干脆先跟同學葉葉約好,讓她陪我一起放風箏。
盼呀盼,終于盼到了活動課!當我拿著風箏去找葉葉時,怎么也沒料到她早已和另一個女生一起走了!
我怏怏地來到她面前請求她和我一起放風箏。
“哼,你的風箏那么難看,我才不要和你一起呢!”葉葉一臉的不屑。
幼小的我,腦海里還不曾有“羞愧”一詞,但那時的情景或許只有“羞愧”才能準確傳達吧——我的風箏很小,上面只凌亂地涂著三個單調的顏色,遠不及她們手中的貓頭鷹風箏來得好看。算了,不要再在這里丟人了,還是走吧!沒有她,我的風箏一樣能飛得很高,盡管我只是一個人。這個時候,自我安慰似乎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努力地希望自己的風箏飛得高些,再高些。可是,任我怎么努力,它都只在半空中盤旋一會兒便栽向地面。它是不是也感覺自己長得難看,不想跟天上的“天仙”們爭寵呢?
10歲了,春天的芬芳氣息和悅耳的鳥鳴吸引著我。我仍舊一個人拿著風箏奔向大自然的懷抱。今天的風,和煦而溫柔——或許,上天也會眷顧執著的女孩吧?我終于在這里幫助風箏實現了
飛翔的夢,它站在高高的天空望著我——小,卻極可愛。也許遠方會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是誰放的風箏啊?飛得好高!”
正遐想之際,忽聽見來自手心極細微的繩子繃斷的聲音,手里攥著的風箏線頓時失去了一切力量。我抬起頭,看見它飄飄然地離我而去——
我終于把它送上了藍天了!我驚呼。
今天,我早已如我的風箏一樣,在心靈的天空里,和許許多多朋友們一起飛得很高很高,但那片來自心靈空間的美麗風景,卻靈動地鐫刻在我的心幕上……
風箏10
有人說,我們是漂泊的船,父母就是海岸上的指明燈,在茫茫黑夜中給予我們力量和希望;有人說,我們是被驕陽烤蔫了的草,父母就是潤物但無聲的細雨,在萬分炎熱中,為我們帶來一絲清涼和生的渴望。而我說,我是風箏,父母是線,在狂風中為我把定方向,在消怠中催我前行。
我是風箏,父母是線。當一陣陣風從遠處刮來,線一次又一次努力的抖動著,催促著風箏向遠方進發;而風箏總在盤旋,依賴著線,不肯離去。這是小時候。
我是風箏,父母是線。當風箏再也拗不過線的執著,再也頂不住風的催動,終于晃晃悠悠地、慢慢地升向高遠處。線始終是放心不下的,當半空中的風箏回頭看看時,他知道背后有線在陪著他,他不怕,也便安心。這是少年時期。
我是風箏,父母是線。風總是習慣性的在這時變得猛烈,呼嘯著,怒吼著,風箏禁不住熱鬧,使出渾身解數,左旋右轉,迫切地想掙脫著拉住他的鐵鏈般的線;他感到:線在限制他的自由。他無止息地、激怒地一次次鼓足勁地向前沖,一次、兩次……線明白,前方有去無回,所以他小心翼翼的拽著暴怒的風箏,不讓他離去,他想:風箏早晚會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這是青春期吧。
我是風箏,父母是線。風箏升得更高了,飛得更遠了,風兒變得沉穩、方靜了許多;風箏不再沖動,不再莽撞,反倒因風的沉穩而變得老練,他一次次憑借自己的努力,飛得更高遠。而線,卻變得松弛了,他對風箏的束縛不再那么苛刻,留出更多的空余任風箏去發揮。這便大概是中年了吧。
我是風箏,父母是線。當線對風箏的管束越來越力不從心,線對于風箏來說已變得若有若無時;風箏總會不顧一切的從高空向地面沖去,像俯沖機,迅捷而有力。但線往往纏作一團,風箏快要回歸時,線就“啪”的斷了,斷得那樣悄無聲息,但對風箏來說猶如天塌地陷。失去線的風箏不知所措,他變得無依無靠,在低空徘徊一陣后便會一頭猛地扎在地上,頓時無了動力。這便是父母暮年的時候吧。
我是風箏,父母是線。斷了線的風箏終于明白,明白了當時線的用心;而他在也不會飛起,因為他已成了線,等待著下一個風箏,幫助他飛翔藍天。
我是風箏,父母是線。風箏對線的依賴,便是我對父母的依賴;線對風箏的束縛,便是父母對我的約束;線對風箏的小心翼翼,便是父母對我的呵護;風箏與線,便是我與父母。
風箏11
又是一年秋天!我心中暗暗感嘆,坐在窗前,微風輕輕拂過我的臉頰。我好似又看見了那漫天飛舞的風箏,又看見了那若隱若現的絲線。
天真爛漫的童年,純真無邪的我習慣與父母牽伴。坐在家門口的青石上望著越飛越高的風箏,心中不由自主的擔心它會飛走。可是,不到一會兒,它又會重新回到父親的手上。面對我疑惑的目光,父親總會說:“風箏依賴于風箏線,風箏線將它送出,它玩夠了,自然會跟著線回來。”面對父親突然蹦出的一番話語,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風箏承載了我整個童年,而風箏線卻放飛了它。
時間飛逝,正處青春期的我與大多同齡人一樣叛逆獨立,渴望能夠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而父母卻一次又一次的戳破我的夢。
“砰!”我又一次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可是,關門不到一分鐘,開門聲又響了……
我!被父母強行硬拉了出去,又塞進了車中,最后在橋上重新被拉了下去!你們知道他們想干嘛嗎?鬼才知道!隨著余光掃去,發現了母親手中正抱著一個大大的風箏。
天啊!不會吧!你讓我堂堂一個初中生站在這一群小屁孩中放風箏?真是要有多丟臉就有多丟臉!
我心中暗暗埋怨父母的古板,看著已經飛上天空卻被絲線三番五次扯住卻飛不高的風箏,不由感覺是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看啊!這風箏線真討厭!”我把心中的不滿借風箏線發泄了出來。
“哦?是嗎?為什么我不覺得?”母親似乎沒有聽出我的言外之意,反問我道。
“因為風箏明明可以飛得更高更遠,這該死的風箏線卻扯住了它。你說討厭不討厭呢?”我繼續發泄自己的不滿。
母親此時應該是聽出了我的意思,但仍不動聲色,只是遞給了我一把剪刀。
“干嘛?”我對母親的舉動感到很吃驚也很意外。
“如果你覺得風箏線討厭,你大可將其剪斷,看看離線的風箏是不是和你期盼的一樣,越飛越高?”母親靜靜的望著我。我拿起剪刀二話不說,只聽見“咔嚓”一聲,線斷了……離線的風箏,剛開始時,借助風的力量,的確向上飛了小會兒。正當我得意洋洋的望著母親時,卻發生了讓我大跌眼鏡的一幕:風停了,風箏停止了向上運行,直線下垂,沒有一絲停留,就掉進了濤濤向東的江水中,瞬間消失。
“看到了嗎?”一旁靜坐的母親開口了“其實風箏線并不是牽絆風箏,阻礙風箏飛得更高的阻力。它是護送風箏飛得更高更遠的階梯。”
不知道為什么,聽了母親的話,我就覺得自己是那掙扎想飛的風箏,而母親就是那默默保護我的風箏線。
……
望著床頭那斷了的風箏線,落滿了塵埃。心中有一股不知名的情緒涌上心頭,我是不是應該重新再買一個風箏,讓它重新飛翔?我想它一定不會再埋怨絲線的牽絆,只會默默感激線的守候了吧!
風箏12
正月里過罷大年過小年,吃罷餃子挑花燈。二月里春風一起,就該放風箏了。現在的孩子們想放風箏,隨便到街上買一只就行,而我們小時候要想放風箏就得自己去扎制。
扎制風箏的過程甜蜜而美好,就像春風在心里吹拂,暖洋洋的。扎風箏用的材料比較簡單,幾根竹篾,幾根棉線,一兩張有光紙和一些紅、黃、綠的彩紙,再調上一勺半稀不稠的糨糊。我們這里不產竹子,竹篾不好找,就把破掃帚把兒劈開,破成竹篾,扎風箏好用得很。
最簡單的是扎一個大圓圈,中間交叉綁上8根“筋”,糊上紙就算完事;上面寬,下面窄的那種,叫“拽啦燕兒”;一個大一點兒的圓圈,周圍扎上6個小一些且大小相等的圓圈的那種,最難扎,名字卻好聽,叫“七星高照”……把扎好的風箏糊上白紙,晾于了,再用蠟筆畫上圖,風箏尾巴上綴上紅、黃、綠相間的穗子,一只心愛的風箏就算誕生了。
在陽光下,在春風里,在田野間,放飛自己做的風箏,那是一種何等的自豪和愉悅啊!放飛風箏最好是兩個人,一人牽線,一人拿風箏,拉開一二十米的距離,拿風箏的把風箏舉過頭頂撒開,牽線的人立即向后跑動,邊跑邊扯線、放線。如果風速大小適中,風箏尾巴輕重相宜,風箏就會迅速升上天空。風箏升起,越升越高,直至把手中的線放完,偌大的風箏穩穩地掛在天上,這是我們最為得意的時候。再把預先準備好的紙片畫上圖畫,順著風箏線送上天空。“哧溜”上去一片, “哧溜”又上去一片,每上去一片,心頭便會涌起一股暖意。藍天白云,綠地芳草,地上的孩子成群,天上的風箏成片…
放飛風箏也不是回回順利的。風小了,風箏的尾巴沉了,任你跑掉了鞋,跑丟了帽,氣喘吁吁渾身冒汗,風箏就是上不了天;風大了,尾巴輕了,風箏就會左右晃蕩,翻幾個跟頭一下子栽下來,摔得傷筋動骨,得拿回家重新修補。可氣的是,正好端端地放著, “嘭”的一聲,牽線斷了,風箏跑了,飄飄悠悠順著風勢遠去,你就得飛奔著攆過去,有時一口氣跑了一兩千米才能攆上。可惱的是,等你喘著粗氣跑到跟前,卻發現風箏掛在樹上或電線上了。別說摘不下來,就是摘下來,也被掛得稀巴爛,不能再放了。
夜間放風箏另有一番情趣。把豆秸灰用黃表紙卷成卷,綁在風箏尾巴的下端,放飛時點燃了,隨著風箏升高,這自制的“煙花”便在空中散開,閃閃亮亮, “噼噼啪啪”,那情景在鄉村初春的夜空中升騰,也會叫人激動不已。
二月里來刮春風,歡天喜地放風箏。
風箏13
“放風箏嘍!”隨著李老師的話音,我們像小鳥一樣迫不及待地沖出車門。
今天,我校六年級師生乘車來到新市政府對面的一片綠地放風箏。哇!放風箏的同學真多呀!那一只只風箏有的像一條龍,拖著一條彩色的尾巴,扭動著;有的像一只漂亮的花蝴蝶在空中展開斑斕的翅膀……各種各樣,千姿百態。
我也拿出了自己的風箏,看著這只笑盈盈的福娃妮妮風箏,我不禁想起上午做風箏的場景,一位來自風箏博物館的年輕老師站在講臺上,在她身旁是一大堆風箏“骨架”,她為我們悉心講解了做風箏的方法,并總結出了三個基本要領:1、骨架要貼牢。2、涂色要均勻。3、尾巴粘貼的位置要適中。可是,我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風箏,生怕風箏被外星人搶走,呵呵。終于發風箏了,我都顧不上傳風箏給其他同學馬上取出風箏的“面”并拿出準備好的蠟筆小心翼翼地開始上色,不一會兒,我就涂好了。接著,我又貼好骨架,穿好引線,可我并沒有給風箏貼尾巴,因為我想看看沒有尾巴的風箏會不會飛……這時,周靜怡在李老師的幫助下風箏放得好高,和那條足足有兩百多米長的龍風箏放得差不多高。咦?那個黑點是什么?仔細一看,原來是只六角板鷂,細細聽“嗚嗚”的聲音多有節奏!我也學著李老師的模樣:用一只手先將風箏托起,另一只手慢慢放線,并快速地向前跑動,風箏迎風而飛,越飛越高,我可高興了。
我的風箏沒有尾巴所以總是在天上轉圈,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一陣風吹過,又來了一個鯉魚跳龍門,這一跳可鬧大了,我的風箏和周靜怡風箏搞到了一起,不好,又有一只風箏也來“湊熱鬧”可真是火上澆油啊!我急了,一個勁地往下扯,可是怎么扯風箏們都不愿意分開,反而線越搞越亂,風漸漸的小了,風箏們才好不容易降落下來,我看見那搞得有麻花般大小的結,愣住了,那位男同學不管三七二十一“咔咔”硬是把那線咬斷了,我也不管了,猛地一扯,呵!完好無損的線居然從結中抽出,我欣喜若狂,并吸取教訓找了一塊人比叫少的地方重新開始放風箏,我的風箏在天空中飛翔,我的心有也坐上了風箏,我仿佛看見了各種各樣的風箏在我身邊,那只巨大的板鷂,我伸手就可以摸到,我似乎能看清上面每一個小板栗哨子……
一陣大風吹來,我的風箏一頭栽了下來,這時李老師走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風箏不能沒有尾巴,因為風箏的尾巴可以起到平衡和穩定作用,所以一定要貼尾巴的。說罷,我和李老師一起精心修復我的風箏,不一會兒,我的風箏又可以重返藍天了。
今天,風箏與我心飛翔在藍天,明天,南通與風箏騰飛在世紀!
風箏14
一縷縷陽光灑向大地,顯得那么溫暖明媚。微風迎面吹來,雖然感到幾分寒意,但也不是那么凜冽了。再向四周看看,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哦,原來,是春天來了!
是啊,春天來了,孩子們,也活力四射,一個個都拿起準備好的風箏,就直奔公園,我也是一樣。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后,媽媽帶著我,來到了公園,“呼呼----”聽啊,是風來了!我急忙拉起風箏,使勁向前沖,幸好,風箏老弟沒讓我白費功夫,不一會兒,就順著風,飛上了藍天。我不斷地放線,風箏在風姑娘的幫助下,越飛越高,最后,竟成了芝麻大小的米粒兒了!
我環顧四周,五顏六色的風箏飛來飛去,大的,小的,紅的,白的,比比皆是,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看啊,那只蝴蝶風箏,正在空中翱翔呢,不好,前方有不明飛行物,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蜈蚣風箏啊。
哎呀,不好,風箏線斷了!早知道,就專心放自己的風箏了,看別人的干什么?而且,還放那么高,線不斷才怪呢!
風箏在空中飛了一會兒,便晃晃悠悠地朝一顆大樹飛去,天哪,竟然卡在樹上了,我和媽媽費勁了心思,卻還是拿不下來。在說,此時天色已晚,我只好悻悻地跟著媽媽回家了。
唉,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不過,玩嘛,只要開心就好,不是嗎?
篇六:放風箏
今天,我正在寫作業,忽然從外邊傳來小伙伴的聲音:“放風箏去嘍!放風箏去嘍!”我寫不下去了,便走出房間。爸爸見我不想寫了,便說:“我就知道你想玩了,我們去放風箏吧!”我高興極了。
我們來到一片空地上,看到天上有許多風箏:金魚、章魚、孫悟空、老鷹……各式各樣的風箏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們也不甘落后,說放就放。
我們先向空中扔一把松土,看看風向——是東風。然后讓爸爸拿著風箏站在西邊,我拿著線軸站在東邊。爸爸說:“跑!”,我便飛快地跑起來,而且,一邊跑一邊松線,眼看我的福娃風箏就要飛起來了,便喊了起來:“飛起來了!飛起來了!”正在高興的時候,風箏又掉了下來。真掃興。連續幾次都是這樣。爸爸沉不住氣了,便說:“看我的。”他把放風箏的動作完美地做了下來,結果真的放了起來。爸爸還得意地說:“你真不行,看我,一次就放了起來。”風箏越飛越高,看著在天空翱翔的風箏,我長大也想像風箏一樣在天空自由的翱翔,飛向月球、飛向宇宙。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少,扭過頭來看我們的風箏,不好,歪歪扭扭的要掉下來。哎,真掃興!原來風停了。我趕緊纏線收好風箏,這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風箏15
夕陽黃昏,公園中火紅的楓葉飄落,我看著剛與你一起放飛的風箏。隱約覺得,那上面印有我的名字。
考場上的風箏
記得那次考試,我拎著書包走進了考場。老師一次次地威脅我,如果還考不好,要請家長。別人嚇得噤若寒蟬,可我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因為我知道你相信我,你固執地相信我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我在旁人異樣的眼光中仿佛看見了你的微笑,如同一束陽光般為我驅散風雨迷霧。我自信地落座,等待著一次次的考試。拿起筆,想著你的鼓勵,我好像不在像以前那樣懼怕考試。我的身上充滿了陽光,只想推開窗戶向外面大喊:讓暴風雨來的再猛烈些吧!
你的微笑是我的太陽,讓我迎風而飛,不懼風雨。
賽場上的風箏
記得那次運動會,老師給我報了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項目女子一千五。那天,你為了給我加油,也來到現場。呯開跑了,開始時我們五人不分快慢。一圈,兩圈過去了,我的體力漸漸不支,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很快我被甩在了最后,我的眼神有些模糊,快要分不清方向了。這時,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你,你朝我揮著手,嘴里不知喊著什么。那一刻,我笑了,既然你不顧工作趕來為我助陣,我又怎敢不努力奔跑呢?我鼓足了剩下的力氣,努力飛奔,終是獲得第四名。
你的身影好像一盞引路燈,指引著我尋找方向。
商場里的風箏
記得那次你拉著我來到了商場。你自己不買新衣服,你卻非要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還說我是最美的。于是,你帶過接連逛了好幾個商場,直到我舊貌換新顏,自己對著試衣鏡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孩子在母親眼里總是最美的。那一刻,我仿佛從一只用木架和白布做成的風箏被你變成了一篇美麗悠然的畫作。
你的畫筆點綴著我,使我獨一無二。
我像一只風箏越飛越遠,但那條你牽著我的細線,永遠牢牢地牽在手里,不會斷。
【風箏】相關文章:
《風箏》教學反思12-20
風箏高一作文07-30
關于放風箏01-19
幼兒園春游畫風箏放風箏活動方案04-08
放風箏作文(集錦)04-13
《風箏》說課稿(精選5篇)09-30
風箏遐想的心情日記03-10
追風箏的人 讀后感12-08
斷線風箏的成語解釋05-15
放風箏的好段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