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梅蘭竹菊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竹
竹1
我家門前種了許多的花草,它們在春夏秋冬各展芬芳。但我最喜歡的是那一排排翠竹。
春天,一陣瀟雨過后,春筍便鉆出地面。不過幾天,新竹便長有半人多高。俗話說:春雨過后竹三尺。清明前后,新竹開始脫衣,露出了翠綠的肌膚,那時的新竹特別的嫩,仿佛小鳥在上面啄一口都能流出汁來。
夏天,竹子已經有一人多高了,他的葉子也大起來多起來,又扁又長,象一只細長的小船,竹葉總是三四片簇擁在一起,陽光從上面照下來,地面上留下一個個的雞爪印!又象一個個大寫的“個”字。蘇州有一個私家園林起名“個園”就由此而來。雷雨過后,嬌嫩的花草都低下了頭,只有竹子昂首挺胸,好象在說:下吧,下吧,正好我渴了;下吧,下吧,正好給我洗個澡。雨后的竹子更加生機勃勃,竹葉散發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令人心醉。
秋天,許多花草都枯萎了,一個個就象生了病的老人,頭發牙齒都掉光了,竹子卻還象健壯的青年,在蓬勃地生長。
冬天來了,北風凜冽。一點點的小雪浮在竹葉上,使它看上去好象戴著護士帽,更加顯得俏麗無比。那綠綠的竹竿被雪映的青黑,他們也在同嚴寒做斗爭。
我喜歡竹子,它雖百節常青,但非常謙虛。“虛心竹有低頭葉”就是它品格的真實的寫照。
竹2
春天來了,悠悠的春風吹綠了楊柳的枝丫,銀針般的春雨潤濕了小草眉,此時竹林又煥發了新的生機,鮮嫩的竹筍像小姑娘一樣,羞羞噠噠地探出一個小頭。
過不幾天,這些小姑娘就長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少女,亭亭玉立沐浴著明媚的春光。這些竹筍的外面都包著一層筍殼,筍殼上長滿了細細的絨毛。剝開筍殼就可以看見那嫩白的筍肉了。采摘著這些竹筍,通過加工就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清爽可口。這時的竹子是勇于奉獻的。
盛夏,一陣微風吹過,垂柳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小草換上了青翠的衣裳。這時,竹筍變成了青松翠竹。在這個炎熱的盛夏,人們找到了他們理想的小天地——竹林。在這里,小朋友們玩耍嬉戲,大學生們在看書,大人們在談天說地,有說有笑,老人們則在這里盛涼。大家都感到無比愜意。盡管自已被曬得發燙,還偶爾為人們送上陣陣清涼的風。這時的竹子是助人為樂的。
秋天,樹木枯黃了,花兒更是少見了,田稻里、地里都是一片金黃,只有在竹林里才是春意昂然。因為不論是仰視,還俯視,見到的都一片蔥翠。在秋天,果實和稻子都豐收了。而竹子早已準備犧牲和獻出自我。人們把竹子編織成竹筐、竹籃、竹床和竹婁。這時的竹子是無私奉獻的。
冬天,雪花紛飛。所有植物都敗在了嚴冬的淫威之下,只有竹子不怕嚴寒。寒風把它吹彎了,可它又挺起來。這時的竹子是頑強不屈的。
我愛竹子,更愛它的精神和美好品行。我堅信,它能帶著我走向成功之路,它能成為我生命中的一盞明燈。
竹3
竹,植于深山之中,四季常青。
初春時分,細雨霏霏,其芽破土而出,上尖下圓,形似尖錐,其名曰筍。外罩筍衣層層,其色嫩白。去衣留筍肉,刀切塊,油爆炒之,加之雞卵,濃香四溢,風味獨特,不可比擬,人咸愛之!
爾后,每遇春時小雨,竹芽蛻殼,節節高升,直插蒼穹也。數十日后,竹芽已高二十尺有余。其干中空,為數十也;其葉狹長,好似梭子,中稍圓,尾尖,嫩而有幽香,細聞之,沁人心脾,頓覺神清氣爽。
竹之妙用,甚多也!可以盛米,置于火上,熟,米香加竹之淡香,味妙哉!曰“竹筒飯”也。竹之干,可作家具之材。橫架于半空,亦可作晾衣之用。
吾愛竹,尤愛其性,或生于山之懸崖縫隙,或散至四野,不擇家園,任爾風雨,皆風度翩翩,正應古人吟詠傳誦之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其節節高風,錚錚傲骨,令吾嘆服!
竹4
爸爸媽媽養的一罐竹子,共有十一枝,大竹媽媽"生"了"寶寶",爸爸決定把"寶寶"交給我撫養。
我為兩枝"竹寶寶"起了名字:一枝上面帶有一小塊黃葉的叫"小綠",一枝上面一點雜色都沒有的叫"竹竹",合起來叫"小綠竹"。zhai
"竹寶寶"先長第一片葉時,還在"竹媽媽"的"肚子"里呢!生根后,被摘下來放到罐體里養。可愛的葉子綠油油的,看竹子所有葉子的最里面,有一層嫩綠色的小芽,含"苞"待"放",煞是可愛,葉尖兒上面,有一滴晶亮的露珠兒,很香很芬芳,香味兒飄向遠方。
竹桿很細滑,裹著一層透明的"白紗裙",像著了一層淡雅的"蕾絲花邊",根上面有一個小小的包包,像"公主"穿著"紅舞鞋"翩翩起舞一般美麗。
竹子一天一天長大,我也一天一天長大,我要和竹子比"身高"、"體重"、"舞姿"、"形態",天天快樂成長!
竹5
我家的窗臺上,有許多盆花,什么海棠啦,韭蓮啦,珊瑚豆啦……真是咤紫嫣紅,各有豐姿,可我最喜歡的卻是那盆紫竹。
紫竹,顧名思義,就是紫色的竹子般的植物,它的葉子又寬又長,中間深深地凹下去,像一葉即將出發的小舟。紫竹莖一節一節的.花骨朵就長在頂端節上,紫竹雖然沒有韭蓮那樣清雅,也沒有海棠花那樣艷麗,但是它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記得去年著瑕,我到爸爸那里去,媽媽忘了給紫竹澆水.紫竹被曬得于巴巴的,葉子枯黃了,莖也干得發了白。媽媽以為它活不了,就把它的上半截折斷扔了,只留下根在盆里面。誰知,今年春天的一個早晨,我忽然發現了三四個綠中帶紫的小嫩芽,像剛剛出土的春筍。我高興地喊:“紫竹發芽了!紫竹發芽了!”從此,我天天給它澆水,它一長得旺盛極了。
紫竹長了小骨朵,一個個嫩綠,逗人喜歡。沒過幾天,紫竹開花了,每朵花兒有三個花瓣,是淡紅色的,中間有六根黃色的花蕊兒,一朵朵小花散發著一陣陣幽香,沁人心脾。紫竹不需要人們的精心護理,就能破土而出,并且生長、開花。它堅韌不拔的毅力是令人敬佩的。想一想目己,我的條件要比紫竹好多了,在學校里有老師的辛勤培育,在家里有爸爸媽媽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是我貪玩,學習中怕苦怕累,不愿動腦筋。想起這些事來,我臉上就一陣陣地發燒,羞愧不己。?我呀,我真不如一棵小小的紫竹。
啊,紫竹,我感謝你啟迪了我幼小的心靈,使我懂得了學習也應該有頑強的毅力。我今后要在學習的道路上邁開新的步伐。
竹6
竹子,是我見過的最頑強不屈的植物了。杭州最近忽冷忽熱,一下烈日炎炎,一下暴雨如注,而竹子卻突破重重難關,依然昂首挺立。
我仔細觀察過竹子:一桿桿直直細細,卻蒼翠挺拔,竹葉上留著風雨后的痕跡,竹桿上也有一條條清晰的白印,大概是從山坡上滾下的碎石撞擊后留下的疤吧。從竹桿的上方往下移動視線,主桿越來越粗,而上面的白印也越來越密集,在翠綠的竹桿上顯得格外猙獰。竹葉也是飽受風霜,有的葉面發黃,帶著點點黑斑;有的葉面破損,露出根根葉脈;有的已經被風吹走了,只剩下葉柄孤零零地矗立在寒風中。盡管它被大自然折磨得狼狽不堪,但它對生命的渴望,戰勝了所有的風霜雨露,正如鄭板橋所寫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子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學習。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要像竹子一樣,昂首挺胸,勇于面對,勇于挑戰。為什么有些人會敗在困難的腳下?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或是失敗了一次后,就再也沒法抬頭面對困難了。為什么竹子在風雨后依然頑強地延續著生命,就是因為它有必勝的決心。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我們要像竹子一樣,“咬定青山不放松”,終有一天,我們會迎來我們自己人生中的彩虹。
竹7
千百年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用妙筆生花,或描繪它們清麗可人的容顏,或歌頌它們高潔的傲岸的情操,那就是蓮。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詩人用他們巧妙的文字來贊美蓮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描述和胸襟,可是對竹的喜愛是頗為少有了吧!
也許是因為目睹采蓮少女的勤勞;見證青年男女的愛情……詩人在詩詞歌賦中暢談愛蓮的深情;畫家在潔白的紙上描繪蓮花雅潔的身姿;匠師們則在器物上鐫刻蓮花動人的風采;就連那一向高不可攀的神仙菩薩,他們或手持蓮花以示高雅,或身坐蓮臺以示莊嚴。這些都是人們重視蓮花的特點。
竹雖然沒有蓮花迷人的風姿,但是它那翠綠的枝葉為人們遮風擋雨;竹雖然沒有蓮圓圓的綠裙舞動但是卻有優美的舞姿和美好的音樂和它伴舞;竹雖然沒有蓮晶瑩的珍珠,卻有像流星雨樣的水珠;竹雖然沒有蓮迷人的芬香,卻有著彎彎而細小的腰在像人們招手;竹雖然沒有蓮那冰清潔的青春美少女,但是竹卻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蓮雖然是一位高雅、清純、堅貞的君子,可竹卻是一位在奉獻卻不圖回報,不慕名利的植物,它就像是生我們,養我們,愛我們的人——母親。
竹8
在我們儀隴的鄉下山里,你若要尋人家,只需看哪兒有竹子。有竹子的地方,一般都有人家隱在中間,一家,兩家,三四家。每天三頓飯之前,白色的炊煙都從那些青翠的竹林間升起。再近些,你可以聽到竹林中傳來的雞鳴犬吠。沒有竹子的地方,倒也有人家,不過很少。
屋子周圍種上竹子,好聽風聲雨聲。
可鄉下的人,并不覺得風聲雨聲有什么好聽。他們一輩子就浸在這些平凡的聲音中。若有城里來的'人,在夜中臥聽這么一兩次,還是會感覺愜意新奇的,感到有一點點所謂的詩意。因為他們所聽的,向來都是打在金屬雨篷上的金屬雨聲,或者從鋁合金的窗縫里,擠進來的風聲,嗚嗚咽咽,使人不舒服。
在我看來,我們鄉下的那些聲音完全就是自然的,是人為不了的。雨自百年的檐頭落下,打在青石板上,點點滴滴,綿綿不絕。三五之夜,清風入篁,只有葉子相互摩擦的聲響。若三四月間,春風正勁,那些竹子在夜晚拼命地搖來搖去,還伴隨筍殼掉落的聲音,竹干破裂的聲音。平明,風聲驟停,天地澄清,呈現出一種似乎從未有過的安寧。只見滿地枯黃的竹葉(原來竹子也是掉葉子的,不過,掉過之后,依然蒼翠)。
而就是這些簡單的東西,伴我漸漸長大,伴我翅膀長硬,又離它而去。
竹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絕句,將竹子忠貞不屈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是啊,也只有竹,能在暴風雨來臨時傲視群雄。
記得一年前的國慶節,我去蜀南竹海旅游:那是一個艷陽天,抬頭仰望,一縷縷陽光,透過竹葉間的縫隙照了下來,仿佛是上帝送來的福音。雖說許多竹子上都刻著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樣,可這些絲毫不足以玷污竹那擁有鐵一般意志的靈魂。
晚上,狂風呼嘯,雷鳴閃電,嚇得年幼的我縮進了被窩,豆大的雨珠猶如一柄柄利劍,瘋狂的刺向無邊的大地……第二天一早,經過這暴雨的洗禮后,地上的野花大多都低頭彎腰了,唯有竹,依舊屹立在原地,雨水的沖刷使它褪去了身上的灰塵,更加的精神煥發!
我又繼續往前走著,突然,一片金色的竹林映入我的眼簾,伴著微風,輕輕的搖曳著,發出“沙沙”的響聲,看似飄逸,卻絲毫沒有要向誰臣服之意。此時,我不禁想起一首詩:“莫嫌雪壓低頭,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短,青尖露后,立刺蒼穹。”這便是隱忍之力——通向成功的唯一捷徑。
是啊!竹葉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縱使有百般的柔情,卻從不會嘩眾取寵,也不會盛氣凌人。唯有謙虛,才能使竹為之驕傲。你學會了堅強,學會了隱忍,你本該鳥瞰我們的靈魂,卻又默默撐起這個世界。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你縱然孤寂千百年,卻成就了這博大浩瀚的竹海。我置身于這片翠綠之中,不由加快了腳步。
竹10
在初夏之時,姹紫嫣紅的花園中,往往一片喧鬧的場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嬌艷的玫瑰,有傲立的菊花,還有……看著人們在花圃中擠來擠去,爭先恐后地想一睹它們的風姿,而我,就想靜靜的看著竹子發呆。
竹,是雅物。每當晚霞鋪天,夕陽西沉的時候,那由一株株亭亭玉立的竹子構成的一把把綠絨大傘,在微風的吹拂、夕陽的照耀下,與天地構成一幅和諧的畫面。難怪千百年來,竹一直被藝人所雕刻,被詩人所贊美,被游人所向往……正當我心潮澎湃、無限感慨之時,一陣陣微風夾著一縷縷清香向我襲來。"什么香?如此淡雅?"我深深地陶醉了,急切地來到翠竹邊,我望著那青翠欲滴的竹葉鑲嵌在挺拔的竹竿上,不禁思緒萬千,便低聲吟誦起來: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
任爾東西南北風。
古今中外,是誰,在白茫茫的世界中撐起一片難得一觀的綠色?是竹子;地北天南,是誰,在大地冰封之時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了一片片的勃勃生機?是竹子!
我愛竹子那高大挺拔的身軀,我愛竹子那青翠欲滴的綠葉,我愛竹子那優雅高貴的品質,但是,我更愛竹子那堅韌不拔的精神!
竹11
金色的秋天飛走了,飛奔而來的是白色的寒冬。太陽也像怕冷似的,把云綿被蓋的緊緊的,只發出一點點微弱的光。風哥哥開始囂張起來,在人間四處穿梭,展示自己的力量,人們被這刺骨的冷風攻擊的直哆嗦,只要一出門,仿佛成了縮頭烏龜,縮頭縮腦。
這是冬天的清晨,不管爸爸媽媽愿不愿意,我硬拉他們出門,一起迎接冬天的黎明。走在林蔭小路上,看著這些挺拔的松樹,不禁讓我吟起來了陳毅的詠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因為松樹四季常青,而且很堅強,再大的雨雪也壓不彎它,再大的寒風也吹不倒它,它總是給我們展現的是青春常在和堅強不屈。我若有所思,問媽媽:媽媽,你最喜歡自然界什么植物?媽媽看著我,若有所思,對我說:你喜歡什么我就喜歡什么。
咦,怎么有股清香,我隨著這清香來到了一棵梅花樹下,看它那姿、色、香、韻、全都有。果真是十大名花之一啊!你想,百花凋零,唯獨只有這梅花含苞欲放,讓香氣布滿整個冬天,可真是可愛又可貴啊!我扭頭看了看跟在后面的爸爸媽媽,問道:爸爸媽媽,你們真的最喜歡什么樣的植物?媽媽看了看我,再看了看梅花,笑而不語。
奧,在路旁邊有一些竹子,啊,那么挺拔,和梅花在一起還真是郎才女貌,這竹子是高雅、純潔、虛心、有節的象征。竹子,一年四季,青翠挺拔,引發多少高雅人士的吟誦。我低頭,想了想,回頭問爸爸媽媽:你們究竟喜歡什么植物?
媽媽看了看竹子,又看了看我,對我說:只要是自然的,爸爸媽媽都喜歡,但是我們更喜歡有精神的!
竹12
在森林深處,生長著很多植物,但山崗上的翠竹卻牽動著我的心,這使我想到了鄭燮的《竹石》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沒有花的美麗,沒有樹的粗壯軀干,但他堅強不屈的從尖尖的竹筍,慢慢的長成高大挺拔的竹子,它堅韌不拔,筆直地伸向蘭天,讓我們感受到它頑強不息的生命力。竹子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有著君子氣度。
君子正如竹,高雅、優美、清廉正直,擁有著高貴血統。它樸素而典雅,在惡劣環境中成長磨煉著品質。它沒有名氣,從不氣餒,只是默默地生長著,雖是那么渺小,也從不放棄成長,它的理想是頭頂的蘭天!
竹,我贊美你的執著情懷!
一場大雨下過之后,竹子沒有被狂風暴雨屈服,只是在拼命地汲取著雨水和養分,一陣風吹過,竹林沙沙作響,竹微微地擺動著身軀,這時的它像一位少女,不停舞動身姿,多象古箏曲《清風弄竹》這曲里的主角啊!
在竹的身上有著那么高貴的品質。我愛竹,愛它的正直,堅強不屈。它象是在邊疆的軍人們一樣,在他們的身上都有著頑強不屈的性格,從來不在因難前低頭屈服!
竹,我贊美你,你是我人生的榜樣!
竹13
我的家鄉寧國一直以來就素有“中國元竹之鄉”的美稱,我家旁邊就有一片竹林。
翠綠的竹子挺拔的站立著,在那里形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它的枝干又粗又壯,竹葉十分茂密。元竹全身都是寶。竹葉型體非常小,細細長長的,生活在竹林里的人家,會用小小的竹葉吹出動聽美妙的樂曲呢!我聽過一次,那種音韻,既使人驚嘆,又叫人敬佩,既使人沉醉,又叫人嘆為觀止。在這種境界里,連身旁的雞鴨,都有時呆立在那里一動不動,似乎也沉浸其中,回味著樂曲的絕妙之音。
元竹的果實就是竹筍。每年的四月中旬幾場春雨過后,竹筍就從土里冒出了毛絨絨的小腦袋。每到這個日子,鄉親們就背著大大小小的竹簍上山采竹筍。當天漸漸的黑了,人們背著竹簍樂滋滋地滿載而歸。別看竹筍貌不驚人,它的味道可是極其鮮美。竹筍燒肉、竹筒飯這些香噴噴的食物都是用元竹的家簇成員精制而成。從山上砍摘下來的新鮮元竹,還是上等的農用、蔑用竹種。能工巧匠們用它可制作捻泥竿、曬竿、烤煙竿、瓜架、葡萄架等竹用工具。把鮮嫩的元竹從頭端撕裂開,選出細長細長的竹條,可編織各種涼席,這些涼席不但制作精美更是夏季防暑的好幫手呢。
有始以來,元竹都有“節節高升”的美好寓意。每當家家戶戶有喬遷的喜訊,都要在家門前的樓道口擺上三兩棵粗壯的元竹,以表示節節高升的好消息。元竹是綠色植物之首,它柔而不弱,高風亮節。多少文人墨客不惜文筆稱贊它,它卻虛懷若谷。它是我們寧國的象征,充滿希望、奮發向上。寧國元竹給人以美的享受,它綠的那么清新,翠的那么深沉。整片整片的元竹林把寧國裝扮成了綠色的小康市。
竹14
兩情一景,隨心而定。滿目蕭條,淅淅瀝瀝的秋雨勾勒出一幅悲涼的畫卷,泛著絲絲涼意;落葉滿地,似有若無的提醒秋的哀傷。這是悲。
絲絲雨幕,為人消去濃濃的暑熱,還大地一分清涼;落葉歸根,宛如一只只蝴蝶,歡快的撲進媽媽的懷抱,享受溫暖。這是喜。
于秋,我愛他的靜,無關心境。頗有一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感觸。
萬物無言,少了那份喧囂,撫平了那顆躁動不安的心。望著那落葉會升騰起對家的思念;望著那彎腰的稻谷會有分收獲的的喜悅;望著那風中傲然開放的菊花會堅定戰勝挫折的決心。不言中,已領悟很多。秋的靜,讓你卸下心靈的防備,撕下虛偽的面具,直面最真實的自己,坦坦蕩蕩;秋的靜,讓你領悟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真諦,人生原本就是在失去中不斷得到;秋的靜,讓你對未來多了一份期待,多一份體會未來的勇氣
或許有人認為秋是結束的象征,卻不知有些結束亦是新的開始。他是一種沉淀,對過往的沉淀。因為沉淀所以顯得靜,只有靜下來方可沉淀。秋之靜,是一種喧囂后的寧靜;是一種飽經風霜的沉靜;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靜獨愛靜秋。
竹15
我的家鄉在那十分偏僻的山區里,那里環境非常優美,四季常青的翠竹,把家鄉扮的格外秀麗。
春天來了,微風輕輕地吹過。竹子舒展著枝葉,貪婪地蕓吸著春天的甘露。翠竹淋浴在春雨中,發出“沙沙”的聲音,仿佛是贊美春天,感謝著春天。
當春風還沒有融進殘寒時,新筍就悄悄的在地里萌發了。地上出現了一道道裂縫,當春雨一到,它就破土而出,先是冒出了一個個像小尖塔似的竹筍子,而且都帶著一項有黃穗的小帽子。竹子大約長三米多高時,它就讓春風拂去筍衣,逐漸換上一身嫩綠的新裝。活像天真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一片春光中,竹子長到一丈多高,就開始長葉了,剛長出的葉子是翠綠的,十分鮮嫩。到了盛夏,正是竹子成林的時候。他舒展開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婀娜多姿。不久,竹子的尖慢慢地耷拉下來,遠遠看去,像一位成熟的姑娘羞羞答答的站在那里。
到了秋高氣爽的秋天,竹子換葉了。黃葉紛紛落下,秋風吹來,那竹葉漫天飛舞,很是壯觀。暑去寒來,萬木凋零,它卻蔭蔥蔥,蒼翠欲滴,笑迎嚴寒風雪。
竹子最大的用處是可以做許多的玩意兒。長成的竹子可以做笛子,吹出來的聲音悠揚清脆;還可以用來做筷子,編竹籃,大的還可以做房料。心靈手巧的山民用竹籃編制各種各樣精致的工藝品,深受人們喜愛。
我喜歡幽靜的竹林,因為可以在竹林散步,爬桿,乘涼……這里一株株翠竹高聳挺拔,頂天立地,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它都四季常青,象征著山區人民正直,質樸的品格和積極向上,艱苦奮斗的精神。
我愛家鄉的翠竹,更愛像翠竹一樣正直質樸的人民。
【竹】相關文章:
《竹影》說課稿范例05-06
《竹影》教學設計05-01
《竹影》課文原文05-01
《竹影》 教案設計11-25
竹石古詩原文及賞析03-29
王維《竹里館》唐詩賞析03-30
山竹的簡筆畫步驟11-06
黃魚和竹護寓言故事01-17
為什么山竹又叫“夫妻果”06-08
《畫竹歌并引》唐詩鑒賞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