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塔》想到的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從《烏塔》想到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
那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烏塔是“我”在羅馬認識的,她獨自一人去游歐洲,自已掙了一半的錢,爸爸又出了另一半。她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領悟。
當我讀到“說話間,她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她告訴我“……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的時候,我就看見了一位熱情、活潑,生活經驗很豐富的小女孩。要是換作我,決不會與她一樣,與別人交往,生怕別人會“吃了我”這種感覺。
我繼續往下讀:“喲,這么長的路程,我有點驚訝……不到400馬克!蔽矣挚匆娨晃挥赂摇⒂泻阈,有毅力的小女孩,我決對還沒有去歐洲就會緊張的要命,何況我們中國小孩從來都是嬌生慣養,一個人去的話,自己不怕,可爸爸媽媽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外出旅游的,是吧!
烏塔這個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強,而且十分孝順家人,關心家人,有責任感,烏塔在我的印象中記憶猶新,我還要再讀一遍!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2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學完后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愛孩子,為什么不能讓他們獨自出門?”這句話讓我深有感觸。我們中國孩子很少自己出門旅游,在家里像小皇帝一樣嬌生慣養,每個星期還有很多的零花錢 。烏塔不一樣。她獨自一人游歐洲,不花家長一分錢。她才十四歲!
烏塔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她花了三年時間游歐洲,而且為了讓父母安心,她每到一個地方就查警察的電話號碼。還給家長寄張明信片或者打個電話。而我們做事卻沒有什么計劃性。我們班有許多同學寫不完作業,要拖延好幾天才能寫完。
烏塔能一個人游歷歐洲,正說明她堅強、勇敢、堅持不懈。大多數的中國孩子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我最大的活動范圍是在我們小區里自由玩。烏塔的父母愛孩子,讓她不斷地鍛煉。中國的父母也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和他們一起出門。兩種家長的做法各不相同,所以兩種孩子的成長也不同。一種是自強型的,一種是依賴型的。但我們都明白:雄鷹翱翔天空,是因為它練就了一雙狂風也吹不壞的翅膀,千里馬縱橫馳騁,是因為它練就了一副鐵打的筋骨。
我們得狂奔,這樣才能趕上比自己強的人。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3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一課,我收獲了很多知識,比如:作者是用人物的方法來命題,作者重點描寫了烏塔的獨立性以及很熱愛生活等內容。不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烏塔的獨立性這部分,烏塔的生活和我們形成對比。
比如我想參加夏令營,獨自去森林時,我媽就會用無數個理由來反駁我。例如說:“森林里有什么好玩的,要是走丟了或被蛇咬著該怎么辦呢?”或者給我看一些被猛獸咬到的圖片和視頻,弄得我瑟瑟發抖。
而就在今年9月,學校組織了一個自愿去新西蘭交流的活動。我剛回到家,還沒來得及說這件事,老媽已經開始如同連環炮似的說起話來:“童童,你是不是想去新西蘭?咱不能去,咱還得打比賽呢。而且太貴了,以后靠自己的本事去。再說了,你要是崴了腳,怎么打比賽呢?”
是的,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不能讓他們受傷。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虐殺了兒童的獨立性和對生活的熱愛的積極性。所以,如果孩子想獨自去某一個地方,家長們可以設計一條安全又方便的旅游路線。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4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烏塔》,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小姑娘烏塔自己游歐洲的故事,在羅馬旅館和“我”的對話。當我讀到:“她還告訴我她叫烏塔,已經14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這幾句的時候非常驚訝,一個14歲的小姑娘一個人游歐洲,烏塔很勇敢,獨立生活能力很強。但是我連玩遍楚雄我的家鄉都不敢,不要說去歐洲旅行。
烏塔是家里的寶貝,我也是家里的寶貝,但爸爸媽媽絕對不會讓我外出旅行的,即使出門購物,媽媽都會千叮嚀萬囑咐的,而烏塔是靠她自己的能力游玩了歐洲,在課文里我還知道了烏塔的旅游歐洲的金錢是靠她三年的勞動,自己去餐館或是超市里賺來的。還閱讀了許多的關于旅行的書籍,在家里就訂好了行程路線,我要學習烏塔學習、生活的方式,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等會兒,要和媽媽商量一下,讓我也能獨立自主生活,每天幫爸爸媽媽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還有要向烏塔學習有計劃的好習慣,認真地訂一份生活規劃表,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5
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讓我們認識了一個獨立的歐洲小女孩烏塔,她的自立值得我們學習。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我”在羅馬的旅館里初次發現了一個金發小姑娘,她的名字叫烏塔。烏塔僅14歲,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游。為了這次旅游,烏塔經常發廣告單。在旅游的過程中,每到一地總要查好警察局的電話后給家人打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回家。
在中國,幾乎找不到這樣的青年,他們即使自己想去,家長都一個勁地說“不行”。有時,家長還把我們當成五六歲的小朋友看待。
但在國外,家長們都會支持孩子們的想法,比如烏塔,她也是家里的寶貝。國外的家長支持、贊同孩子的看法,讓孩子們養成獨立的好習慣。不然,孩子們就是“大樹”懷抱里的“小草”了,只有獨立才能使我們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有我們的客觀想法,讓我們獨立完成每一件事吧!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6
我懷著崇高的敬意讀完了《烏塔》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
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女孩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烏塔也肯定在這次旅行中學到了不少知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讓我去培養自己。比如:有一次,我要回奶奶家,我非常高興。但一聽到爸爸媽媽不去,讓我自己坐車去,我立刻縮了回來。爸爸媽媽想讓我去,只不過我怕管不好自己才不肯去。現在想起來真有些后悔,烏塔都敢自己出國旅游,更何況我還只是去奶奶家,如果我和烏塔比,我肯定生不過她。
說起來我的獨立性也不是很好。又是冷的時候不知道加衣服;還有時不記得戴紅領巾回學校,還得再買一條……再看看烏塔吧,為了這次旅行她準備了三年的時間,閱讀了其他國家的書籍;為了掙旅費,烏塔又去幫別人發傳單……如果我有這樣的機會,家人一定不放心我一個人外出,誰讓我是家里的寶貝呢!
獨立生活、獨立學習是每個小學生必做的事,讓我們一起學習烏塔吧!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7
《烏塔》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姑娘才14歲就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我讀了之后,我非常敬佩她。我還有許多的感想。
我想到了我們國家的孩子,有的在假期里看電視玩電腦寫作業。他們都是家里的寶貝。父母一般不讓他們一個人外出,更不要談一個人出去旅游了。我又想到了自己,我雖然不能去游歷歐洲,但我可以一個人出去玩,在我上一年級時我就可以自己一人出去玩了。第二,我沒有時間在雙休日內玩耍,因為我在雙休日有兩個興趣班,我還要拿出半天時間寫作業(多時寫一天)。我根本沒有時間去玩。
我希望父母們不要管的太嚴了,讓我們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不是說玩電腦,是一個人出去玩,鍛煉一下。如果時間夠多,還可以去各地旅游,去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讓孩子開拓視野。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8
學過課文《烏塔》,我深有感觸。烏塔是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女孩,可是她卻能一個人游玩歐洲的許多國家。
從烏塔身上,我看到了外國孩子的獨立能力特別強。由此,我想到了我們中國孩子,從小一直依靠爸爸媽媽,做一些稍微危險的事,父母就不放心了,他們總是把我們保護的很好。正因為這樣,我們就養成一種依賴父母的心理,碰到一些不會做的事,會讓父母來做,這樣就少了我們親身體會的機會。而外國父母對孩子卻十分放心,從小讓他們自己出去玩,遇到困難讓他們自己解決,還很放心讓孩子獨自去外國旅游。外國父母對孩子會有一定的要求,讓孩子自己去爭取勝利,而中國的父母總是把我們安排得十分細致。
同樣是父母,同樣是愛我們的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呢?我想:我們中國的教育方法是應該改一改了。我們雖然不能很自由的成長,但可以學習烏塔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9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了歐洲的事情。 讀了這篇課文,我十分羨慕烏塔,她的爸爸媽媽能讓他自己一個人出去游歷世界。可我的爸爸媽媽卻連我一個人去斗門也不放心。上次,我想去斗門阿姨家,媽媽雖然答應了,但還是不放心,千叮嚀萬囑咐:“乘車時要當心,錢要藏好,下車時眼睛要看牢……”還有一次,放學后我想一個人回家,但是爸爸媽媽就是不同意。不是怕我路上貪玩,就是怕碰上車子。
我想:要注意的事我全知道,真的不用爸爸媽媽操心,可是,爸爸媽媽為什么總是不肯放手呢?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你們能不能換一種方式來愛我。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讓你們操心的孩子了。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很愛我,但放手也是一種愛。你們放手了,不但使我們感到快樂,而且還讓我們學會了自強、自理、自立。你們過分的溺愛,讓我們變得嬌生慣養,卻得不到快樂…… 爸爸媽媽,我們真希望能像雛鷹那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0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14歲的小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事情讓我特別佩服。烏塔為這次旅行做了充分的準備,她每天幫超市和餐館發廣告單,周末還要去陪別人家的孩子玩,整整三年才掙夠了旅游費。我覺得烏塔不僅自理能力很強,而且她還膽大心細,她在家里就已經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安排,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候請求幫助。這種能力是我們中國的孩子所不能比的。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暑假,我第一次和英語興趣班的同學去青島夏令營。當時爸爸媽媽猶豫再三,在我的極力爭取下才勉強答應了。媽媽幫我交了幾百塊錢的旅游費,又買來了一大堆吃的和用的東西,走時還再三叮囑我,跟好隊伍,注意安全,不要走丟了。烏塔也是家里的寶貝,只不過她的爸爸媽媽給她的是信任、關懷和鼓勵。中國的孩子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的生活,家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讓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的機會。
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學生。也希望爸爸媽媽能給我機會,給我支持和信任。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1
烏塔是個德國小姑娘,14歲,趁暑假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她和中國姑娘鄧小潔偶遇于羅馬時,烏塔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弗洛倫薩,準備前往希臘。關于烏塔的故事收錄在在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課本里。那是一篇略讀課文。
班上的學生讀完課文哇哇叫個不停。我問他們不住地哇哇什么。異口同聲:“我們也想旅游啊。好羨慕烏塔啊!蔽艺f:“前兩天學校不是組織你們去歡樂谷了嗎?”急性子何卓毓說:“那是老師帶著去的,一點都不自由,不算!
我們的孩子出門旅游是件大事,要么父母帶著,要么老師看著,旅游團給每班配了2名帶班老師,學校還會要求班主任跟隊。一句話:不放心。記得兩年前教2年級,學校組織學生去本街道的一個景點玩。半天時間,5位家長打電話來問:“孩子怎樣。柯闊├蠋熃兴嗪赛c水,叫他不要亂跑,不要摔到了……”我們的孩子在父母、老師、社會圈定的安全地帶里長大。但是很諷刺的是,中國兒童意外傷害率在世界上卻遙遙領先。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相關文章:
《烏塔》教學教案11-25
從寫作題目想到的作文600字03-10
讀<<烏塔>>有感09-22
烏塔語文教學反思07-05
《烏塔》教學設計附板書12-05
人生需要遠航——讀《烏塔》有感04-06
《烏塔》讀后收獲心得10篇03-09
《烏塔》讀后感精選15篇12-05
新課標四上《烏塔》教學設計11-29
讀烏塔有感400字范文5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