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在耶穌誕生的那個晚上,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天上傳來了聲音,告訴他們耶穌降生的消息。根據《圣經》記載,耶穌來到人間,是要拯救世人,做全人類的救主,(參見馬太福音1章21節 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
后來,人們就仿效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就演變成報佳音這個活動。
到了1818年的圣誕節前夕,奧地利一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的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神父——摩爾,發現教堂里的管風琴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怎么慶祝圣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記載著,耶穌降生時,天使向白冷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后,高唱頌歌:“天主受享榮福于天,良人受享太平于地!彼`機一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一首贊美詩,取名《平安夜》。摩爾寫好歌詞后拿給本鎮小學教師葛路伯看,請他譜曲。葛路伯讀完歌詞很受感動,譜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歡迎。后來有兩個商人路過這里,學會了這首歌,他們為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聽后大加贊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圣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一。于是,這首不朽的作品一直傳唱至今。
平安夜亦被認為是圣誕老人及其他地區類似人物四處向好兒童派禮物的時間。在意大利,禮物在平安夜當日早上已開啟,而在英國、愛爾蘭、瑞典、丹麥、挪威、芬蘭、葡萄牙及波蘭,圣誕禮物通常在平安夜晚上或圣誕日早上開啟。在德國大部份地區,圣誕禮物則在平安夜晚上(德語 Bescherung)開啟。在冰島圣誕節在平安夜下午6時開始,教堂鐘聲會被敲響,人們會與家人一起享用節日晚餐,之后便會拆禮物,一起渡過晚上。在北美洲,大部份家庭會在圣誕日早上拆禮物。對于已離婚的家庭,孩子可能分開兩日與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慶祝。在西班牙禮物則要到1月6日顯現日(Día de reyes)早上才會被拆。不少傳統圣誕故事都在平安夜晚上發生
篇二:
關于平安夜的節日定義
平安夜傳統上是擺設圣誕樹的日子,但隨著圣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不少圣誕樹早在圣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延伸發展至今平安夜不僅是指12月24日晚了,指的是圣誕前夕,特指12月24日全天,但由于一般節日氛圍在晚上容易調動起來,大型活動都集中在晚上,固被稱作平安夜,更加貼切。
平安夜的時候,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仆仆地趕回家中團聚。圣誕之夜必不可少的慶;顒泳褪蔷蹠4蠖鄶禋W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后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圣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期待著圣誕節的到來,據說圣誕之夜,圣誕老人會悄悄地給孩子們準備禮物放在長筒襪里。
也有人說,平安夜是基督教的節日。
關于平安夜的由來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數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 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其實哪一天并不要緊,重要的是應該知道它是為紀念救主耶穌降生。 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