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戰之殤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 止戰之殤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銅雀臺》,總的來說,我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影片。
經常有人問我:你覺得《三國》中誰是真正的英雄?我的回答由于年齡的增長而不同。過去年幼的我自然是喜歡血染沙場的'鐵血武將。我曾惋惜呂布的有勇無謀,曾哀嘆關羽的輕狂殞身,曾替趙云感無奈,曾替張飛嘆可惜…而劉備,哭哭啼啼;孫權,江東小兒;曹操,奸詐陰毒!再年長一點,開始喜歡諸葛亮之類的謀士人物,巧借東風、草船借箭…似乎他總能與神奇相連,就連死后,尸體也可嚇走陰險狡詐的司馬懿,真是“諸葛近妖”啊!
時至今日,我早已摒棄了原來的看法。武將再勇,終是匹夫!試問一人再強,可能強過百萬雄師?謀士再智,不過臂膀!諫君王,輔主上,雖有重位,然其若無主不過閑士,主若無他卻亦是君王。放眼東漢之末,可稱英雄者,不過爾爾。而其中,必有孟德一席之地!
《三國演義》的“尊劉貶曹”思想,將很多人帶入了誤區,其中故意捏造、肆意篡改的很多情節使人們給曹操冠上了“一代奸雄”的稱號。誠然,曹操是梟雄,但他亦是英雄!董卓專政,兇狠殘暴,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熱中苦苦掙扎,是曹操義無反顧,假借獻刀之名刺董,未遂而逃。獻帝落難,顛沛流離,唯有曹操率眾相迎,雖有“挾天子令諸侯”之質疑,但誰能肯定他沒有輔佐之心在胸?關羽叛逃,闖關斬將,曹操對其施以重恩卻換來這般回報,最終也只是無奈一笑,任其離去…巧計刺董,見其熱血;護帝安民,見其愛國;誠待關羽,見其豪邁!可恰恰相反,說他奪權謀位、橫行朝野,陰險狡詐、工于心計,殘暴嗜殺、多疑無情者倒是甚眾。試問,若無他護佑,獻帝恐早就魂歸黃土,諸侯恐早已稱帝封王,且他終身未曾取獻帝而代之,何為忤逆?戰場作戰,攻伐以謀,用智謀來獲取戰爭勝利,何為狡詐?弒數人之命,可保全千萬人之性命,即便佯夢殺人,也是為蒙蔽敵人,防范己身,而非肆意為之,何為嗜殺?至于性格多疑,確是弊處。錯殺呂伯奢使滿村無辜枉死,誤斬蔡瑁致使千萬將士成殤,這是無法挽回之悲痛,也是曹操不可否認之過失。但“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之說,絕非曹操本人之言,至少原話不是如此,含義也決然不同。作者之念,強加于曹操之身,實在于他不公,于史不敬。
曹操雄圖大略,文治武功,乃我華夏英杰,豈能因戰爭的留血犧牲而忽略其為天下做出的貢獻!
歷蒙受此等不白之怨的又何止曹操一人。始皇嬴政,以鐵血手段一統天下,北筑長城以御匈奴,南遷百姓以化蠻民,卻因為焚書坑儒、廣納后宮以及修筑長城勞民傷財而招千古唾罵。對秦史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秦國初立,朝堂之上儒生為仕者甚眾,但他們非但不盡臣之本分,還迂腐至極,妄圖推行周禮,在發現不可行后就聯合六國余黨,擾亂朝綱。儒學恢復周禮的思想在當時本就不切實際,試問,作為國君,嬴政難道不該采取措施以穩定人心?雖然做法略有偏激,但卻是最有效的,況且他懲戒的只是那些激進的儒士,并非一概而論,說他殘暴,未免太過偏見。還有人因秦始皇的私生活糜爛而對其猛烈抨擊,我對此表示無語。正如前美國總統肯尼迪,他在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政策贏得了眾多美國人的一致稱贊,但在很多中國人眼中他卻并不稱職——中國人總喜歡將政治家的政績與私生活聯系在一起,甚至對其私生活的關注大于對政績的關注,這也是嬴政在人們心中地位降低的原因之一。可問題在于,嬴政并不似隋煬帝楊廣、商紂王殷商一般沉迷美色而不理朝政,相反他還是很勤于政事的,又何來不稱職一說?修筑長城更是英明之舉!沒有長城作為屏障,中原百姓能免受匈奴侵擾?漢朝能積蓄實力在武帝時期反擊異族?遺憾的就是嬴政不曾體恤民情,地方官吏急功近利,致使百姓勞苦,實在不該。辯證的看,嬴政雖然有過,但確實居功甚偉。
放眼望去,漢武雄才大略,以鐵血戰騎安邦定國;唐宗殺父弒兄,以野心鋪就貞觀之治;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的鐵鞭撐起了橫跨亞歐的蒙古大帝國…
止戰之殤無罪,華夏英杰可嘆!
若無豪雄殞命、兵甲喋血,何來盛世長安?
【 止戰之殤作文】相關文章:
唯“懲”求進,教育之殤02-15
角馬之殤的動物故事09-30
殤高二作文12-02
殤初三作文09-04
殤情散文02-09
生活要懂得知止作文04-01
精彩散文:汨羅殤02-10
止的偏旁是什么?10-26
《全宋詞》劉一止07-05
關于殤春的散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