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創新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烏鴉喝水創新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鴉喝水創新作文1
一天,太陽火辣辣的當頭照,烏鴉綺綺受不了這無情的炙烤,熱得“嘎嘎”直叫,扇動著翅膀,啟程了。
綺綺在一望無垠的藍天中找尋著,終于,它眼睛一亮,落在了一條小河邊,頓時,它呆住了,原先那股高興勁兒早已拋到了九霄云外。一股臭味熏得綺綺喘不過氣來,河水臟得發黑,看不見河底。原來,這條美麗又純潔的小河被人類污染了。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垃圾驕傲的躺在河面上漂浮著,哼著歌兒,完全不理會那只絕望透頂的綺綺。
綺綺揉了揉雙眼,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是真的,它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下嘴巴呀,還真疼!那就表示這景象是真的,而不是在夢里?粗粗瑴I水不禁奪眶而出,綺綺便放聲大哭起來。這時,一只年邁的老兔子剛好路過這兒,忽然聽到了斷斷續續的哭泣聲,便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來到了綺綺身旁,親切的問:“怎么了?綺綺,什么事兒讓你這么傷心欲絕?”滿臉淚水、鼻涕縱橫的綺綺哽咽著說:“我口渴了,去找水喝,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條小河,沒想到,河水卻又臟又臭,被人類污染了,你說,我們以后怎樣生存下去?”
聽了綺綺的訴苦之后,氣得不得了,用布滿皺紋的老手用力捶在身旁的一棵高大的樹上,樹經它一打,幾片葉子也隨之落了下來。它摸著被打痛的手,憤憤地說:“對呀,咱們以前的森林是多么的美麗呀!可愛的野生動物到處可見?墒,這幾年來,人類開始亂丟垃圾了,垃圾越聚越多,使森林變成了垃圾王國了。我們受不了這惡劣的環境,變得又吃,又愁喝,日子簡直無法過下去。到了最后,我們死的死,逃的逃,使森林變得死寂沉沉的,沒有了一點生機!”綺綺望了望老兔子,心中不禁來了靈感,想到了一個妙計…
綺綺回到森林里敲鑼打鼓,引來了森林里所有的成員都趕來這里聚會。等它們全部到齊了,綺綺便登上高處,大聲地對動物們說:“同伴們,為了我們的'生存,我們應該振作和團結起來。我們動物界里的所有成員都制作一個紅底的長方形牌子,在全世界的每一個村莊、每一條馬路都插上我們制造的牌子,寫上:人類們,我們動物的今天就是你們人類的明天!保護地球,大家有責!”
烏鴉喝水創新作文2
自從烏鴉爺爺投石頭進瓶子里喝到水后,它的聰明才智一直深受動物王國里的動物們的贊譽。今天這個請去喝酒明天那個請去吃飯,烏鴉家族也從中受益匪淺,尤其是烏鴉爸爸,他一直以老烏鴉為偶像,時時刻刻叮囑小烏鴉要以爺爺為榜樣。
一天,烏鴉爸爸帶小烏鴉去外地旅游,飛到沙漠時,又干又渴。突然,小烏鴉發現一個水瓶里面有又清又涼的水,便飛了過去,叫道:“爸爸,快來呀!這里有半瓶水,夠咱倆解渴了!睘貘f爸爸聽罷,高興得飛了過去,一看,哎,烏鴉爸爸嘆了一口氣,說:“瓶口太小了,喝不著水,怎么辦呢?”突然烏鴉爸爸像是想到什么似的眼睛一亮,對小烏鴉說:“兒子啊,你在這里守著,我去叼些石子來!毙貘f說:“好的爸爸你快去吧!”說完烏鴉爸爸便飛去了,過了一會兒,小烏鴉便覺得無聊極了。就飛來飛去地玩著,突然,小烏鴉看見地上有一根吸管,就飛過去叼起吸管,飛到水瓶邊,把吸管往里一插,嘿嘿!正好合適耶,小烏鴉高興地吸一口。!真解渴,就在這時烏鴉爸爸飛回來了,正好看見這一幕,氣極了,罵道:“你怎么用這東西喝水呢!想當年,你爺爺投石喝水名氣有多大!你怎么不學學呢?”“爸爸,‘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同樣,不管用什么辦法,只要能喝到水就是好辦法。爸爸,您也來吸一口吧!既方便又解渴!毙貘f說。
說完后又低下頭喝水了,烏鴉爸爸聽了小烏鴉的話,臉氣得鐵青,放開嗓門說:“你這個不成材的東西,可氣死我了,你爺爺的一世英名,你怎么就不學學呢?”說完烏鴉爸爸沖過來,一把奪過吸管,遠遠地拋了出去。小烏鴉感到委屈極了。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他看看那瓶水,又看看那吸管,理直氣壯地說:“俺才不要一味模仿爺爺呢,俺要創新,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都要有勇于創新的決心,世界才會有發展。”烏鴉爸爸聽了,差點昏過去,吼道:“你還有理講,我告訴你,無論如何,你爺爺的辦法才是最好的,你爺爺才是最智慧的。”小烏鴉聽了,說:“不,爸爸,您錯了,爺爺的辦法并不是最好,我承認爺爺是有智慧的人,我想,如果當年爺爺看見吸管,也會用吸管吸水,爸爸您別再執迷不悟了!
烏鴉爸爸和小烏鴉一直在那爭吵著,誰也顧不上因口渴而去喝水的了。
【烏鴉喝水創新作文】相關文章:
烏鴉喝水睡前故事10-25
《烏鴉喝水》習題設計04-15
《烏鴉喝水》原創教學設計05-01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范例04-15
求《烏鴉喝水》的教學反思06-26
小學語文《烏鴉喝水》片斷賞析08-09
小學語文《烏鴉喝水》的片斷賞析08-06
《烏鴉喝水》語文教學反思范文07-10
一年級上冊《烏鴉喝水》說課稿12-10
小學一年級《烏鴉喝水》ppt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