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人生的作文:何為燈塔,何為指路
人艱不拆,原為歌詞“人生已經(jīng)如此地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流行用語,常用于躲避不愿直面的事物。在成人世界里,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同理,孩童世界中,逃避黑暗不能解決“遠離黑暗”這個問題。
用存在主義者的話來說,我們都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的。世界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不會因為掩蓋而變得美好。教育家們所說的無異于“多一點光明,少一點黑暗”,但有光的地方必然有暗黑的陰影,我們你可以忽視黑暗,但不能抹殺。即使再完美的世界,也會有苦難與殘酷,我們的努力只能使它減少,而不是降于0。于是,大前提:社會存在著美好,也兼有苦難,成立。
孩子是天使,他們純潔無瑕。沒有人希望他們被污染,于是在“孩子天真無邪”這一小前提成立后,有人急匆匆下了結(jié)論:孩子應(yīng)盡量少接觸殘酷的事。結(jié)論過于草率,顯然錯誤,這屬于合情推理。首先,少接觸苦難與殘酷的目的何在?延遲他們童年結(jié)束的.時間。這樣的延遲更像是一種剝奪——平常如生老病死,人間疾苦,稀奇如人間慘案,這都是成長必然經(jīng)歷的內(nèi)容。無限地延期不過是我們這些已知者對未知者的期盼與羨慕。于未知者而言,一直美好的世界突然有了許多殘酷悲苦,這不是對世界觀、人生價值觀更大的沖擊嗎?再者,孩子不會永遠是孩子,了解了更多的苦難,甚至殘酷,他才會明白一切并非理所當然,才會明白珍惜。了解后再避免,才是遠離災(zāi)難的重點。既然沉默不能避免黑暗,何不直言黑暗,如向死而活一般走向光明?
如寶玉原先是青埂峰一塊頑石,即便已知人世兇險,仍執(zhí)意落入塵世,一塊石頭可以憑借它的硬氣闖入世界,凡夫俗子何以不能憑肉身的堅韌于世上立足?我們希望孩子免于苦難,于是指了一條老路,叫他安心前行,可苦難不可避免,光明只會向前。不如在上路前告訴他,路上兇險,小心行事,燈塔終在遠方。
一如王安憶所說,澄澈地映照世界,孩子應(yīng)該明白世界兼有美好與苦難。而身為指路人的我們更應(yīng)明白,燈塔就在前方,它永不會被黑暗侵蝕,告訴孩子殘酷的現(xiàn)實,愿他平安小心,告訴孩子遠方的方向,而不是那條同往燈塔的捷徑。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扛。
當他如尼采一般與深淵對視時,也不忘告訴他,世界一直如此,但它也和你一樣美好。
【關(guān)于人生的作文:何為燈塔,何為指路】相關(guān)文章:
夢里夢外何為乾坤散文02-09
三毛《何為朋友》全文閱讀02-08
燈塔簡筆畫步驟11-10
關(guān)于感悟人生的作文02-27
關(guān)于人生的格言作文素材05-17
求關(guān)于人生的意義作文11-01
關(guān)于感悟人生作文11-01
關(guān)于人生感悟作文03-02
詩人魯毅到燈塔去優(yōu)秀讀后感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