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夜瑣記作文
初冬夜,靜悄悄。
關上燈,推開陽臺的門。
夜色籠罩著花園,大地一片安詳。抬頭望,一彎柔柔的新月掛在西天上,朦朧的月光讓心情平添一分惆悵。突然想起那句“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霎時間便有一縷細密綿長,酸澀憂傷的情感滲透到心底。
此時此刻,還有誰,也會在仰望這輪圓了又缺、缺了又圓的月亮?
突然想起那個中秋夜的月亮。
午夜,你輕聲地將我喚醒,為我披衣,擁著睡眼惺忪的我,來到窗前,于是,那一枚澄凈明亮的圓月便永遠印在了我的心上!
深邃、高遠的天幕上,清澈潔凈的圓月掛在中天。月光亮得通透,月華如水,普照著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窗外,一株盛開的秋菊溶在銀色的月暈里,更顯冷傲;遠處的垂柳婀娜地舞動著碧幽幽的影子,散發出絲絲落寞和凄涼;四周寂靜得似能聽見彼此心跳的聲音。
夜,如此靜美無塵;月,如夢如幻,如詩如畫;人,似醒還夢,似夢還醒---
總是在這樣的時刻,難以名狀的情緒會驀然在心中升起。刻骨的思念,失意的落寞、離別的哀傷……
邊關月,海上月、江中月……,舉頭望明月,或有一種情義在凝望里愈來愈濃,或有一個身影在思念中漸行漸遠……
月亮,這千古的精靈,目睹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卻默默不語,用陰晴圓缺撫慰著天涯海角每一個流浪的靈魂!
那晚的月亮,靜美無暇,月色無邊……
冬韻……
這么些年來,我一向不喜歡冬。冬在我的心里,就是蕭殺,慵懶,寂寥,暗沉,清寒。這些字眼,就是冬留給我的印象,就是我不喜歡冬的原因。一年四季中,冬最讓人無奈最讓人情不能堪。
白日里,北方的冬天很難看到太陽,即便太陽出來,也是懶懶的斜斜的,孤寒清冷,象征性地照一照,便到一個我們看不到亦感覺不到的別處了。灰蒙蒙的空氣里,陰霾,浮塵,大霧,一切景物看起來都像隔了一層許久未洗的臟乎乎的毛玻璃,人看起來亦不那么分明清透。
黃昏的時候,一味沉寂灰暗的天空,偶爾有一群鳥兒無聲掠過,瞬間便歸于平靜。街上衣著灰褐厚重的人行稀稀。夜霧起了,微弱的路燈閃爍下,密密而排的車流在清寒的夜霧里,無聲地亮著車燈,在延伸到無盡頭的公路上如暗沉的河水,緩緩慢慢,迂回流轉,不停不息。
晝短了,夜長了,倏忽間,門外天色已黑。
一棵棵樹,光禿禿的,枝上沒了濃密繁盛的綠葉招搖生姿,只剩了枯枝老干,在蕭瑟的寒風里孤寂地兀立著,似被人攝去了靈魂,落魄而無力,沒了一點往日熱鬧鮮活的生機。
晚飯后出門散步時,抬頭仰望黑暗天空里的高大樹木,夜的濃重將背景換成了沉沉的黑色。一棵棵挺立的樹,突兀逼目,向四周伸展的枝枝干干橫掠著延伸著,堅硬地劃向天空。深灰色的夜空,一道道傷口突顯著,似是訴說一段荒涼的往事。粗粗的樹干,亦如一條條粗壯有力的血管,是這樣清晰分明,細小的枝枝杈杈繁雜密布如條條毛細血管。一棵樹,就是靠這些血管樣的枝干從地下吸收營養,延續生命,長大一年又一年,和人的機能有著多么的相似。
在這廣漠的自然中,一草一物,一花一葉,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各自獨立,各為生命,卻又受控支配于那不為人知的龐大規律,生生不息,如此相得益彰又如此的瓜葛,誰又不是微小的個體,誰又能說誰比誰偉大誰比誰尊貴呢?
這樣荒寒的冬,飄浮的心如空氣中的浮塵,沒有著落,亦仿佛被凍傷在陰暗角落里,寂寥地蜷縮著,療養著自己的傷口。一樹梨花壓海棠,那些盛極一時卻又繁華不再而沉寂的往事,曠野般的荒涼,煙花般的寂滅,等待來年溫暖熏風中復原。
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薄薄的,密密的,被風吹成斜面,揚揚灑灑地從空中飄落下來,觸地即化。地上濕濕地反著亮光,干燥多時的空氣中有了清清爽爽的氣息。真舒服。走出去,晶瑩的.雪花漫天飛舞,撲面而來,落在人的臉上,頭發上,長長的睫毛上,瞬時便化了。“玉墮冰柯,沾衣不濕”,衣服上的雪花,來不及撲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雪落無聲。凍云黯淡的天色。呼吸著這久違的新鮮空氣,感覺到一種很少出現的夾雜著喜悅和傷感的惆悵,心歡朗。多新鮮呀,這心,這氣息。沉寂的冬日,因了這場雪,亦變得鮮活起來。
沉寂天空的美。蕭瑟風寒的美。清冽空氣的美。寂寥枝寒的美。冷夜孤清的美。因了這飄飛的雪花,因了這歡朗的心,一切已不同。
寒夜客來茶當酒,尋常之夜,泡一壺紅濃清透的普洱茶,相對而飲。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因了這茶的香茶的暖,因了這歡朗的心,荒涼的心被焐熱。如何都是好。
冬,如同一個人,素面朝天,疏離淡泊,始終站在繁華世俗的邊緣,沉默地看世間紛擾看林花謝了春紅,而這一切,始終不能穿透她堅硬的身體進入她孤寒清寂的心。長夜漫漫,也許一杯溫酒,也許一壺香茶,一卷好書,才是她的知己,才能潤澤她清冽的肌膚,才能契合她素淡疏離的心。她自有她疏冷獨特,自有她的氣韻流長。注定她是冬,不是春夏秋,注定她是那個素面朝天而又氣韻獨然的冬。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她就是她,唯一的,無可替代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