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戀濃濃的作文
鄉戀濃濃
楊易初姓名學/文
兒時的鄉間生活雖對我來說很短暫,如白駒過隙,然時不時的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緒,和對故鄉的綿綿思戀。
幾個少年在小池塘邊比賽,小手揮動間,瓦片脫手而出,平靜的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匆蝗σ蝗Φ牟y蕩漾開去,又漸漸歸于平靜——這像極了鄉間的生活,小小的時空,有平靜安詳的底色,偶爾也會現出點點漣漪。
時值初冬,站在河岸上望去,地里的麥苗綠茸茸的,只有清淺的綠意。沙河岸上樹很多,地上滿是落葉,踩上去沙沙作響。群芳搖落,長草也枯萎了,蒿頭上還有完整的朽葉,捋一把,全碎了,亂亂地落在褲腳和鞋上。面北而立時,有風冷冷地刮過,放眼望去碧空萬里,白云悠悠連綿著有好遠好遠,除了萬木蕭瑟,還是萬木蕭瑟,呈現出這個季節的蒼涼。偶爾,也會有只野兔躥出來,淺黃色的`身軀縱跳著快速掠過,消失在樹林里或視野之外,心中不由得一喜:萬物沉寂,卻還有這小東西不時炫耀著生的矯健、生的靈動,這仍然是它們的季節!
幾只麻雀高臥枝頭,悄悄地撿個土坷垃上前,一拋,它們就撲嚕嚕地飛走了,誰知響聲驚動遠處的鳥兒也一下飛起,遠遠近近就飛起好多的鳥——又激起一串漣漪!
那時的鄉里人與世無爭,秋冬時節沒什么農活,比市里人過得閑適。這時候,喜事兒也就多起來,結婚啦,蓋房啦,都免不了要操辦一番。到時,村里人都會去捧場,順便撈頓飯吃。“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雖不是珍貴的菜肴,卻還算豐盛。人一多,就熱鬧,大人們正談事呢,小孩們一個個在人群中鉆進鉆出,以人叢為掩護捉迷藏,或引得喝罵聲一片。
鄉村的確不如城市那樣,身處時代背景前急于銳意進取,正因如此,在一方淳樸的小天地里,人們長期堅守著自己的生活習慣,一代一代傳下來,散發出悠遠的文化韻味。
每到年前,村里都是要殺豬的,那時我們總要一窩蜂地跑去看。地上支著一口大鍋,騰騰地冒著熱氣,幾個年輕力壯的人把豬抬上大木案,村里那個吸煙袋把牙熏得黃黑的老頭兒一刀捅下去,豬血很快地流出,用事先準備好的盆子接了,等涼了拿回去煮熟就能吃。家中有凍傷了臉的孩子,趕緊趁著剛放出來的熱豬血,往孩子的臉上抹幾把,說是治療凍傷的偏方。
豬被抬入大鍋褪毛后,會被分割成幾大塊當場售賣。這個習俗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像歷經滄桑的文化,自有濃濃鄉土文化在彌漫。
鄉村生活散散漫漫,沒有明晰的規律,或者說自由與散漫就是它最大的規律。在這里,生活就像被拉長、敲碎了,然后又被鄉里人撿起,穿成串兒,套在手腕上、腳脖上,走起路來,叮呤當啷。呵呵,也許是自己過于多愁善感,對鄉間生活總是讓我眷戀著。
如今在外,然而那撫人面頰的清風,那爽人心魄掬一捧就能喝的河水,那溫和可親的鄉親,于生活的流徙不定中,卻總能黏附穿插于內心深處,悄悄爬入我的靈魂,在某個時刻,突然咬噬一口,讓人欣然魂銷。
我這才發現,自己又想故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