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1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歷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稱之為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為“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中秋節又有“團圓節”一稱。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更有吃月餅、賞月等流傳千載的習俗。
每當中秋,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備思親”,過節之時誰都希望能夠全家團聚,這雖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在吃團圓飯時,飯桌上總是缺了幾個人,總是有事纏身而不能回家過年,可是我想什么事能比得上全家團聚呢?
晚飯過后,是到了該賞月的時間了。我們大家各自搬了張椅子,來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們在談論著,各式各樣的月餅擺在我面前,但我則看著圓圓的月亮,靜靜的想:“這皎潔的月亮,引起了多少人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寂寞地住在廣寒宮內;吳剛被罰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中為嫦娥搗藥;這些從小聽到大的傳說,總不能令人忘懷。啊!我是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逗那可愛的小白兔呀!但都不可能成為現實……”我也只能吃著香甜的月餅,想著關于月亮的傳說……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了,銀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間照亮了,中秋節也在這月光的流逝中悄悄走過。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2
一年中秋又來臨,撕著日歷上的日子,我準備中秋的腳步加快了許多。中秋乃是明月高照闔家團員的日子,我要為父母買上年年花樣翻新的各式月餅,還要為故去的姨夫買上并不愿吃的月餅,到墳前虔誠祭奠,來告慰撫養我的親人和親人的囑托,以期得到心靈的慰藉。
中秋并不是姨夫的祭日,選擇這一天祭奠是因為姨夫的緣故。離開我已18年了,姨夫與姨生活了不到十年姨因為病就離去了,因為姨有病不能生育,我便成了姨家的孩子,一直待到姨夫再娶成家。一手好農活的姨夫,每到中秋節前一個月就要到當地的公社去幫公家做月餅。那時還小的我就常常吃到新鮮的月餅,星期天為了能看到四五天不回家的姨夫,我便走著步行十里地就到了公社所在地。這樣一來一是緩解了思念的痛苦,二是自己能隨便挑揀月餅吃,三是看到了月餅制作的整個流程。吃多了吃膩了月餅,我更多的是關注月餅的配料調餡和裝模,姨夫見我有興趣就讓我試著把包好餡的面團子裝進有各種花紋圖案的模,翻過來一扣月餅就出來了,放在很薄的鐵皮上再放入煤炭燒烤的爐子里再出來就熟了,晾干后包裝上市爾后進入千家萬戶。姨夫這樣的年年中秋幫忙到我離開后也每停止,后來姨夫患病了就再也沒去幫忙。工作后的第一個春節我買了糕點白酒香煙去為姨夫拜年,已經不能下炕的姨夫硬撐著坐起來與我吃了一頓飯,期間姨夫問我最多的不是工作,而是問我小的時候還記得吃月餅的事嗎?瞅著姨夫飽含深情地問話,我連連點頭“記得,記得,什么時候也忘不了,到八月十五我再來,給您買月餅吃”,不知是已感來日無多,還是我說到了月餅姨夫竟像小孩子似地嗚嗚的哭了起來。看著姨夫流淚痛苦的樣子,我也禁不住地流下了沒有讓姨夫察覺的淚滴。我趕緊拿來毛巾為姨夫擦去淚滴,稍微平靜些的姨夫看著窗外紛紛飄落的雪花,又叫表弟拿來一個過去做月餅的木制模,“外甥拿著它,記著就行了,每年八月十五給我買月餅吃”。
沒有等到八月十五月餅的姨夫,于七月二十日就走了。為了姨夫的囑托,此后每年中秋我都要回家與父母過節的當天,再騎車子到十幾里外的姨夫墳前,擺上月餅、蘋果、香煙等祭奠的供品。做了多半輩子月餅的姨夫與月餅結下了深情,卻并不愿意吃月餅,生前每到中秋只是象征性地咬幾口就給我吃。姨夫那句八月十五給我買月餅吃的話,現在想來只是姨夫的托詞,言外之意就告訴我不要忘了中秋上墳。每年清明、七月十五上墳的日子外,我又增加了中秋祭奠,用燒紙燃燒我的思念之情。
中秋濃濃的氛圍包圍著我,聞著月餅塊塊飄來的芳香,默誦著王維的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抒寫出一段與中秋相關的不為人知的情感,權當自己對中秋的另一種紀念。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本來應該開開心心過節的我,卻怎么也開心不起來。知道為什么嗎?是這樣的:>我的爸爸是一位軍人,在星期五也就是前兩天,他去出差了。下個星期,他要是能回來就不錯了。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如晴天打了一個霹靂,淚水奪眶而出。
我真想對爸爸說:“爸爸,您怎么能不回家過中秋呢?您中秋不回家是因為工作,我不怪您。可是,我想,您不會忙到連電話也沒空打吧?要不是我掛電話給您,我看您到現在還沒有往家里掛電話吧﹗”
夜幕降臨,隔壁的王叔叔一家都聚在一起過團圓節,整個院子里歡聲笑語不止。鄰居熱鬧聲、餐桌上佳肴的美味,連同濃郁的酒香越墻傳進我們房間。這一鬧一寂的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那不爭氣的淚水流了下來,豆大的淚珠像斷了線的珍珠,順著我的臉流了下來。媽媽把我緊緊摟在懷里,以示安慰,可我哭得更厲害了。媽媽說:“不要哭,爸爸不在家,媽媽陪你過中秋。”
八點鐘了,月兒又明又圓,照著我們孤坐的娘倆。
那月亮時而現出身,時而鉆進云里,時而躲到建筑物的身后??
哎,不知爸爸現在在干什么??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4
我家的中秋節今天,是中秋佳節。有些人則高高興興的陪著父母,有的人則是游子四處漂泊不能和父母團圓。而我呢?正開開心心的過著快樂的中秋呢。
今天,我過著和大家不一樣的中秋節。怎么個不一樣了?今天這個中秋,我的鐘敏姐姐結婚了!她結婚可是在樂山。于是,我們一早就出發了。過了幾分鐘我們就到了樂山。進了婚禮場地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姐姐為了中秋節把婚禮的場地都弄成了中秋節月宮的場地。
當結婚進行曲響起,又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新娘穿著古裝還是嫦娥的而新郎穿著后羿的衣服讓我們看的大吃一驚,到了搶紅包的環節我瘋狂的搶著。晚上我們站在陽臺上看月亮吃著月餅。我覺得這個中秋很有意思。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5
盼望已久的寒假終于來到了,它像一本書,翻開了第一葉,我在每一頁上都寫下快樂,寫下精彩。
雖然放寒假了,我還是要學習的,早上,是讀書的好時間,伴著晨曦,我們一家人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三個人都成了書蟲。爸爸讀著文學作品如癡如狂,媽媽讀的散文也有款款深情,我呢,讀的兒童詩歌瑯瑯上口。書,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讀好書就像和睿智的作者在交流,每每我們讀到開心的地方,會禁不住開懷大笑;讀到感人的地方,會流下感動的淚水??一本好書,常會令我們廢寢忘食,真的達到“讀好書,三日不知肉味”的境界。
寒假里,還有一個春節,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過年了,爸爸從街上買回來十二個小紅燈籠,把他們串成了兩串,爸爸笑著說:“十二個紅燈籠預示我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十二個月都紅紅火火”。媽媽呢,忙著準備年夜飯,可豐富啦,有海鮮、蔬菜、
牛肉,當然少不了魚,在中國傳統的春節里,吃魚就意味著“年年有余”,吉祥著呢。我也沒有閑著,到超市里買回來橙汁和啤酒等年貨。
寒假里,我本來可以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樣玩個盡興的,可我的視力不好,只有望電腦興嘆了,偶爾上網殺幾盤五子棋,好不痛快!
寒假生活快樂而短暫,真想留住時間的腳步,一直生活在寒假里。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6
中秋節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因為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稱為中秋節。節日的特色是吃月餅和提燈籠。
中秋節和農歷新年一樣,是一個家人大團圓的家人。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戶戶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賞月一面吃月餅,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是多么美好的圖景。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征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后來,朱元璋終于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后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征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7
今天晚上,我打開電視收看新聞,看到電視里播放著各地過中秋節的情景。
我看到上海等地在過中秋節時,晚上,天空中出現了美麗的煙花。許多人都在觀看。有的地方在表演文娛節目,不但有年輕人上臺表演,而且還有老奶奶老爺爺上臺表演節目呢。小弟弟小妹妹們也不甘落后,爭著上臺表演節目。有的地方還唱起了大戲。那些喜歡看戲聽戲的人紛紛前去觀賞節目。有的地方,還有許多人到河里去放燈,燈上放著蠟燭,點著了放在水里一大片。隨著水的流動,它們在自由自在地游來蕩去,非常好看。
在瓷都,他們過中秋節與別的地方不同。他們搭起了一只只大彩燈,有各種各樣的動物:魚、大象、熊、海龜、猴子??那些彩燈造型獨特,形體各異,煞是好看。那些
動物都是用盤子、杯子、碗等瓷器組合而成。
人們在那里一邊欣賞明月,一邊欣賞節目,一邊還在那里吃月餅。有的人在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說:“今天,在這種情況下吃月餅覺得比任何時候都要香和甜。”人們的臉上都笑開了花。
我覺得全國各地的中秋節都過得非常有趣。我們烏鎮的中秋節也地得非常好,讓人非常開心。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8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后,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祖時,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后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于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后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游戲取樂。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9
我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就快到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下面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了解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吧!讓我們度過一個美好而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吃著手中的月餅,不知道關于月餅的知識怎么行?
月餅,又稱宮餅、豐收餅、圓餅、團圓餅等,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中國風俗辭典》講過一個傳說:唐高祖李淵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廚師制作彩色圓餅,讓大家食之,以慶祝手下大將軍李靖北征取得的勝利,而李靖則先捧圓餅祭拜明月,并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此后,八月十五日吃圓餅,就變成了一個習俗,而后的唐明皇寵妃楊貴妃則把“胡餅”更名為“月餅”。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葉等各種花色的月餅。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并在民間逐漸流傳。清代以后,月餅的制作更加講究,無論質料、花色、品種都有新的發展和創新。隨著時代的發展,月餅后來漸成為中秋節的節令食品和互相饋贈親朋的`禮品。月餅,原本是祭月時的一種供品,拜月結束后,全家人圍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賞明月。吃月餅時,要將象征圓月的“大團圓”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對沒有回來的家里人,家長要把屬于他的一份月餅認真保管起來,待他們回來時品嘗,故月餅又稱“團圓餅”。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圓,品餅賞月,其樂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餅作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團圓、歡聚之外,還有很多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中秋節以月餅祭月、拜月還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滿之意。舊時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滿幸福。此外,月餅還有象征豐年之意。中秋節正值五谷豐登的季節,吃月餅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餅又成了豐年的象征,借月餅來慶祝豐年,祈望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獲得更大的收成。
中秋節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讓我們聽聽中秋節的傳說吧!
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鑿齒、九嬰、大風、封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開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堯命令大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于兇水之上,將大風戰敗于青邱之澤,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陽,殺死??,將修蛇斬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希。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后來,大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大羿聽說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于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大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聽到大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其實,關于中秋節的知識還有許多,讓我們一起慢慢了解吧!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最美……
關于中秋節的中學作文10
悠悠的秋風,輕輕地把夏熱趕走。涼涼的秋風,悄悄地把清爽帶來。柔柔的秋風,靜靜地把思念送來。
——題記
中秋佳節,月兒圓圓的高掛在一望無際的夜空中,散發出的淡淡柔和的光芒,似乎在述說著無限的思念。這時我想起了出自王維的一句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家的陽臺上,我,獨自看著一輪明月。記憶的河流開始在腦海里匯聚,閃爍。
我,望著夜空中那一輪白白的圓月,不禁想起了已經逝去的爺爺。在遙遠天國的爺爺身體是否安康,生活是否快樂,此刻是否在思念著我……想到這里,我的眼框中慢慢的涌出了一種名為思念的液體。
爺爺去世后,才發現,為什么我以前不多陪陪爺爺。淚,在臉上蔓延。流著淚的我不禁想起了往事。
爺爺去世前的每一個中秋,我都會去到爺爺家,和爺爺一同坐在天臺上賞月。
還記得前幾年中秋節的早上,天才微微亮,家里的電話突然“嘟嘟“地響了,“喂,是榮仔嗎?你們今天晚上回家吃飯嗎?”電話那頭傳來爺爺沙啞的聲音。“當然回去啊,我們晚上一起賞月”聽到爺爺沙啞的聲音,我感慨到爺爺老了“晚上,我等你們一起回來吃飯。”說完,爺爺慢慢地把電話扣上。
現在每當想起爺爺每個中秋都會說的那句:“晚上,我等你們一起回來吃飯。”我總會不由自主的留下眼淚。
抹掉臉上的淚,轉身回到房間里,躺在床上,柔和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在我身上。
閉上眼,記憶的儲存庫被打開,以前和爺爺度過的每一刻都清晰的浮現在腦海中。
眼角處殘留著抹不去的傷感。我憶起了與爺爺度過的每個日子,憶起了爺爺和我講人生道理的每一刻。那一段段美好的回憶,那一句句經典的話語,深邃的眼眸,嚴肅的聲音,構成了一幅幅溫暖的畫面。
我看到了月光的白,我聽見了夜空的鐘聲。那哀傷的月光將我和爺爺共同度過的時間剪成憂傷的剪影,留在沉寂的回憶中。
第15個中秋,在想念爺爺中孤獨度過的中秋。也將永遠成為我最難忘的回憶。
廳里的大鐘慢慢的擺動發出陣陣響聲,把我從想念中拉了回來。
“咚,咚,咚……”鐘聲停止了,一切歸于平靜,濃濃的思念化作漫天的葉飄散在關于中秋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