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與綠同行的作文
綠色,總給人清爽、新鮮的感覺,因為它是自然、純樸的。我很喜歡綠色的東西,因為它教會了我怎樣做人。
小學時,老師經(jīng)常帶我們到郊外去植樹。當時由于稚嫩,我還悟不出其中的道理,總以為把樹種下去就算完成了任務,但老師告訴我們,種樹并不是將它置于坑中就完了,還要時常給它澆水,才能擁有一棵樹,一片綠地。真的,種樹是種下一個希望,種下一片能讓我眼睛更加清明,心靈更加純潔的綠地。所以當我遭遇不快時,我總喜歡到郊外去看看那一棵我親手植的`樹。
看著它那結(jié)實的軀干,能在風雨中生存的樹干,我欽佩不已。再向上看,那是一片綠得發(fā)亮的葉子,在微風下晃動,看著它,眼里只剩下綠色。不再被俗事所累,是葉子,不,是綠色教會了我怎樣去對待世事,是它讓我參悟了人生的真諦——人不可太過追名逐利,應讓“綠色”常存心中!
后來知道許由為了拒絕誘惑,竟然到水邊去洗耳朵。我想他一定是心存綠色的,自然就有了高尚的品格,純自然多好啊,自由自在,不為世之誘惑所染。
“世人皆醉我獨醒。”這是屈原的大智慧,這是向統(tǒng)治者發(fā)出的悲嘆,也是心中潔白的心靈發(fā)出的呼聲。屈原,我為你的出淤泥不染而折服。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老的這句詩,我總喜歡拿來讀一讀,體味那份返璞歸真,恬然自得的心境。我想,陶淵明之所以不被世之誘惑所動,不為世之強權(quán)所屈,是因為他心中存有一片綠地,那是他所向往的,因為在那兒不會有官場的明爭暗斗,不會有煩人的俗事。
自己沒有做官的經(jīng)歷,自然不會有屈原和陶潛他們那樣的煩惱。既然是凡夫俗子,難免被俗事所累,每當不順心,考試失意,糾纏于蠅頭微利時,我就告訴自己,趕快到郊外去看看那棵自己植下的樹,看看那份綠,它常常能讓我找到“回家的路”!
現(xiàn)實生活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太多的人在為名利而奔波,他們眼光被利益所驅(qū),心被利益所役,我覺得他們應該種下一棵綠樹,更在心里種下一片綠地,只要心中有了綠色,那么人就不再匆忙,不再勾心斗角,不再為僅有的利益奔波一生。
綠色,自然的代表,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潔眼液,綠色,我將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