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印象深刻的識字教學課作文
9月12日是我第一次上一年(1)班的語文課,然而很遺憾的是,第一次上課并沒有帶來預期中的教學效果。行完上課禮之后,他們就開始各自玩自己的了,一個眼睛大大的小男孩奶聲奶氣地跟我說“老師,我想喝水”、九點鐘方向的小女孩大聲的說“老師,他拿我的橡皮擦”……
那時的我看到那場景,腦子真的一片空白,甚至想逃離現場。雖然在課前就已經給自己打了預防針——一年級的小朋友行為規范各方面都還沒有形成,特別是紀律方面。然而看到了實際的課堂,還真得被嚇到了!
那節課下來,我說的最多的不是某個小朋友很棒之類的表揚激勵語,而是“安靜!”“別吵!”等帶有禁止性的語言抑或喊他們班主任規定的口令。然而這類語言并沒有鎮得住他們 !課畢,我的聲音嘶啞了,教學目標泡湯了,我在心里給這節課給定義為“失敗的一節課”。
課后,聽課的一年級班主任給我的建議是在課堂管理方面需要引起重視,但是具體如何操作,并沒有給出具體的策略。那位老師是他們的班主任,自帶王者風范,堂上一吼,教室抖三抖。很汗顏,我的氣場差了好幾截。因此,我只能從其他方面著手管理他們。
心理學上指出低年級的小朋友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因此,說再多的“安靜”還不如一顆小紅花、小印章來的效果好。當學生的某種積極行為得到獎勵時,他們的行為就會得到鞏固與強化。
仔細回想,其實那節課也并不是沒有同學聽課,只是每組都會有個別的小朋友在開小差,這樣一來,站在講壇上就會感覺整個班都是鬧哄哄的。為了解決個別同學的注意力難集中,愛講話的問題,我決定采用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原則”,即以集體為教育對象,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對集體和集體中每一個成員的`教育影響是同時的、平行的。所以,我打算用小組競賽的形式來維持我的課堂,當某個小組中有人開小差,那么我就扣掉那一組的所得分,這樣一來,既約束了個別同學的課堂搗亂現象,也讓其他同學開始有養成對所在小組的歸宿感和集體榮譽感。
然而,當你制止了他們講話的舉動,并不代表他們就認真聽課了,畢竟小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更重要的還是在教學內容上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方面,一年級學生剛從以“玩耍”為主的幼兒園生活進入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活,但事實上,游戲、玩耍仍然是他們的精神食糧。因此,我在下一次備課中就在教學過程設置了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游戲,解決了他們“學與玩”的矛盾。另外一方面。我也打算豐富我的教學形式,而不是一味的以游戲為主,比如可以適當開展朗讀、猜謎語和順口溜等形式,不斷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我的這些思考在下一節識字教學課上的到很好的運用,整節課下來,也不再像菜市場那樣,學生學到知識了,我的教學目標也實現了,經過那一堂課,我開始有意識地收集有關課堂管理的小tips,因為我深刻感受到,課堂管理真真切切是上好課的前提。而且,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作為一個教育學專業的學生應該有比其他師范專業學生更專業更豐富的教學技能,不然,談何脫穎而出?
【記一次印象深刻的識字教學課作文】相關文章:
《識字1》第2課時教學設計07-05
《識字1》說課教案07-05
勞動節我印象最深刻的事作文(精選19篇)04-26
《識字2》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07-15
第一課時《識字1》教學反思07-05
第二課《識字2》教學教案設計07-15
第二課時《識字1》教學設計07-05
第一課時《識字1》教學設計07-05
《識字2》教學設計07-26
《識字1》教學設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