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想家作文
早已習慣了清晨醒來就聽到湖水拍打著岸邊,聲聲不斷;早已習慣了芒果樹下邊看書,邊看著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逐漸擠滿院子;早已習慣了與黑皮膚的病人互致問候,手持聽診器默默數心率;也早已習慣了兩點以后吃午飯,打開視頻看著萬里外的妻兒父母------可我還是不習慣怎么準備過年的心情。
不久前的仲秋節就是想家的醞釀,盡管拼命讓自己裝出一副坦然自若,還是禁不住在院子里苦苦守候,直到故鄉的月透過云層看我一眼。過年了,沒有以往的興奮和忙碌感,只覺得心跳逐漸在加速,身體卻變的慵懶;目光變的呆滯,眼見只余一片茫然。異國的花紅柳綠再美也不是過年,記憶中的過年是白雪飄飄,噼啪的鞭炮,門窗上的那一副新紅給肅殺的冬季帶來的靈動;過年不會是穿著薄薄的T恤衫,搖著折扇,應該是在拜年的路上跺跺腳,哈口熱氣暖暖凍紅的手指;過年不是屋里、院子里、菜地里來回溜達,不愿意說一句話,應該是在教兒子怎么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磕頭,兒子草草地裝模作樣,然后迫不及待地拿走紅包;過年不應該是無所事事地打開電腦,晃晃鼠標又關上,再打開,而是朋友一個電話就驅車而往,吃著瓜子坐看天寒地凍,嬉笑一室如春。再忙再累也因為過年一掃而空,匆匆的心情嘗盡忙碌的喜悅。過年就是要忙,所謂的忙年,不忙怎么算過年呢?可是木索馬沒鞭炮,也沒有購物;沒有霓虹燈,也沒有走親訪友;大白天看春節晚會,傍晚時分就“一夜連雙歲”,感覺像爆料春節。所以盡管坦桑尼亞有1月30日,時空的改變讓這一天永遠不會是陰歷的大年三十;南緯1°29′43″,東經33°47′59″,蕭索的木索馬醫療隊駐地,這一天,讓我們一起想家!
想家的心穿過東非高原,跨過高聳的乞力馬扎羅,飛越印度洋、喜馬拉雅山屏障,就是祖國的大西南了;逐漸進入冰封的北國,盤旋在渤海的上空,盡覽齊魯大地。盡管海水冰冷刺骨,這時卻比維多利亞湖親切的多了。顧不得萬里奔波的疲憊,一頭扎進濱州這座小城,有家就有溫暖。已經看見易霖了,正和妻在門口玩耍呢。紅紅的臉蛋,厚厚的羽絨服,易霖拍著手歡呼跳躍地看著妻操作著玩具汽車,像極了雪地里一只可愛的小熊。一聲車鳴,熟悉的車徐徐停在門口,原來是岳父他們祭祖回來了。每逢年三十下午,全濱州的人都去秦皇臺祭祖,車輛擠在一起寸步難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但是再嚴重的交通擁擠也沒有焦躁的紛紛不平,不管多晚只要趕上年夜飯,匆匆的心情反而成了喜慶的節日里最有特色的調味劑。匆匆地讓幸福在期待中緩緩走來,在匆匆中慢慢咀嚼除夕夜的味道。
樓上飄下一股香,哥哥嫂子開始煮年夜飯了。一家人圍桌而坐,看著一道道熟悉的菜端上餐桌,耳邊聽著侄女、侄子、外甥、兒子此起彼伏的咋呼聲,“這是我最喜歡吃的------”,“那才是我最喜歡的!”。伯伯總會打開一瓶好酒,合家團聚,歡呼聲中“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想啥呢?黃隊開始想家了!同事的話把我一下扯回了木索馬圣誕樹下。身上的羽絨服又變成了短衣褲,四人圍桌而坐,說好了一起想家的!黃隊年近50歲,三甲醫院的耳鼻喉科主任,三級教授,已經來坦桑四年了,好多白發都是在木索馬染白的,他已經是第四次坐在圣誕樹下想家了。想家嗎?想什么?女兒已經在上海定居了,妻子大多的時間都在坦桑陪自己,自己最近的記憶都是坦桑尼亞,家的意義只是國內的免費旅館了。但是還是想,想起遙遠的沂蒙山村,在那故去的父母雙親。在嘆息中黃隊告訴我們行孝趁年輕。他在醫學界打拼20多年,過去總覺的日子過的還不夠好,等過幾年再好好孝順父母吧!等到終于覺得條件成熟了,父母卻不想到城里居住,就在村里為他們蓋了5間大瓦房,可是父母沒住一年半載就相繼離世了。近一年的時間里,難過和懊悔讓他手術中老出錯,但是再也沒有挽回的余地了。百善孝為先,如果你有錢就改善父母的生活條件;如果你沒有錢,就多回家陪陪父母;如果沒有時間回家,就多聽父母的話。孝順、孝順,順著父母就是孝,有父母讓你孝順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不約而同地我們都想到了萬里外的父母。洪星哥的父母都是70歲的`老人了,偶然的機會我從視頻上看見了兩位老人的慈祥模樣。他們這樣的年齡是怎么舍得讓小兒子萬里外一走兩年的啊,需要下多大的決心,需要怎樣堅強的勇氣才能割斷依依不舍的啊!視頻中我聽到最多的是二老反復的問洪星哥,吃飯了嗎,吃飽了嗎,別疼錢。過去的180個日子里,這幾句話通過電波,數萬里間來回穿梭著。他們沒有學問,不是教授,也不是哪個部門領導,甚至要不是小兒子來到坦桑,他們都沒有機會嘗試視頻;他們沒有更懇切、更生動或者更高尚的話去鼓勵兒子為國奉獻,就是這樣的淳樸二老表達了最直接的母子情,那一份兒走萬里母擔憂!
高峰家雙方父母身體都不好,幾月前又新添女兒,小的小、老的老,家里的操勞肯定是我們中負擔最大的。可是又能怎么辦呢?視頻中老人們從不說家里有多難,大孩子生病,小孩子不舒服;從不說岳母的腿疼的走不動;說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多可愛,安心工作,不要擔心家里。高峰哥也只能裝作不知道,知道又幫不上忙,一著急耽誤工作,反而讓家里的父母更擔心。于是就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天天視頻,天天互相說好。好像一來坦桑,孩子也不感冒,父母的身體也健壯了,裝著心酸說幸福,坦桑真的很鍛煉人啊!
小時候家的概念就是父母,結婚后家的概念才轉移到妻兒身上。可是拿出時間坐下來想家,首先出現在腦海的還是自己小時候的那個家。走進偏僻的小村莊,推開柴門,母親還是那么年輕。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廚房找吃的,母親常說的就是一會就吃飯了,我卻拿個饅頭一溜煙跑了。父親是建筑工人,發了工資總會給我們兄弟買點好吃的,于是傍晚的街頭就多了一個盼著父親發工資的小男孩。過年了,家里窮,不會每年都買新衣服,我大多撿哥哥的舊衣服穿,所以不怎么期待新衣服,我最期待的是年夜飯。再窮的人家也會好好準備年夜飯的,從我有記憶開始,媽媽總會在除夕夜給我和哥哥煮一只雞。一人扯一條雞腿,狼吞虎咽,而父母就這樣欣慰的看著我們一年年長大。這樣的除夕夜一直延續到哥哥結婚。要不是來坦桑我似乎已經忘記和覺察不到父母對我的愛了。入冬后父母住到我們家,每天的視頻都是父母嘮叨著吃好喝好,問了一百遍這邊冷不冷,有被子嗎?母親怎么也不相信坦桑會沒有冬天。直到我輕搖折扇,她才半信半疑,仍不忘囑咐晚上一定得蓋毯子。進入臘月母親在視頻的時候抹眼淚的次數逐漸增加,過了臘月二十,母親告訴我不再視頻了,我問為啥?他說實在受不了看見我一個人在外過年,說著就泣不成聲了。甚至一直很堅強的父親也有意不直視我了,簡單囑咐我春節期間注意安全就掛了。父母表達愛的方式跟兒子易霖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易霖總是在特別想我的時候拒絕跟我視頻,他可能沒法鎮定的跟我說話,抑或他的內心有一點點對我的怨恨。我很奇怪他小小年紀就有自己表達情感的方式,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能忽視4歲孩子的情感,他們遠比我們想象的懂事。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得感激援坦,不然我可能忽視了或者說理解不了那個小男孩對我的感情。
朋友昨天跟我聊說,我在想除夕晚上你會不會哭。我說,絕對不會,就算是在火星過年我也不會哭。朋友說,你就裝吧!哭,我們又不會笑話你。裝?!是啊,“男人”這個名詞兼形容詞確實讓我們背負了太多,為了營造它強大的氣場,我們不得不用偽裝的堅強掩飾內心的羸弱。該哭的時候不敢哭,該說的話也不敢說,該說不的時候不說不,不該挑的擔子硬去挑。央視記者在采訪我的時候給了最后一個鏡頭,說面對父母妻兒,有什么就說什么,想哭就哭吧!那時候我依舊沒有哭,首先想著用“有得必有失”這種無比官方的話說教著電視機前億萬觀眾,展現援坦隊員的鋼鐵意志,其實能再多給幾分鐘我就哭了。此時此刻離新年的鐘聲已經不遠了,窗外想必鞭炮聲聲了;我固然思念家人,家鄉的親人也一定更掛念飄蕩的游子。撕下偽裝吧,木索馬不排斥眼淚,我想說我很想家,我,哭了------
【我們一起想家作文】相關文章:
網絡,我們一起成長高考滿分作文03-07
那些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初三作文素材03-15
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作文600字15篇03-15
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500字08-04
我們一起走過的時光現代詩歌02-13
我們一起走,迪克讀后感500字08-04
高一語文上冊《讓我們一起奔騰吧》說課稿11-25
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演講稿(通用6篇)03-24
一起…一起…造句08-18
一起一起造句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