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精選1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
聽說玉皇山腳下有個絲綢博物館,我真想讓爸爸媽媽帶我往長長見識。我想:絲綢博物館里肯定有絲綢織成的衣服吧!正巧,這次春游就要往絲綢博物館,我的心情可激動了,真想現在就插上一對翅膀,飛到那里。
我們坐了半個多小時的車,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導游領我們走進了大門,來到大廳中心的長廊。聽導游說:“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絲綢了,我國的絲綢是很有名的,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很多外國商人沿著‘絲綢之路’來我國購買絲綢。”聽到這里,我不禁暗暗贊嘆:這些精美的絲綢背后原來還躲著這么多的歷史故事啊!
接著,我走進了古代絲綢展廳。“啊!原來絲綢可以做這么多東西呀!我還以為絲綢只可以做衣服呢!”我看著玻璃柜里精美的荷包、小巧玲瓏的錢袋、五花八門的香包等物品贊嘆道。其中讓我最感愛好的是古代人穿的衣服:有一件天子的龍袍,金簧色的,上面有九條龍,還有日、月、鳥等圖案,漂亮極了,我真是太佩服古代人的手藝了。我還看到另外一些衣服,我猜想其中有兩件是大臣穿的,一件是仆人穿的,一件應該是將軍穿的,看到將軍的衣服時,我仿佛看到了將軍和敵人打仗時的情景:將軍身穿這件戰袍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后來,我們又往了二樓。那里是一片旗袍的天地。聽導游講旗袍可是我國的.國服,在一些隆重的場合出席的女貴賓都要穿旗袍。擺放在那里的旗袍各式各樣,我真的不知道這些不起眼的絲綢能做出這么多漂亮的衣服。
今天往了絲綢博物館,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不禁發出贊嘆:由于古代人的聰明頭腦和靈巧的雙手才有我們今天的絲綢呀!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2
“絲綢博物館,我來啦!”一路上,我在心里興奮地喊著。這次牛牛君會帶我們做什么有趣的事兒呢?帶著這個期待,我們來到了博物館。
一進博物館的大門,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噴泉。我趕緊跑過去看,結果水忽然噴到我身上,我才發現我不小心站在了出水口。不一會兒,活動開始了。講解員把我們帶到了地下室,告訴我們這次是要用特殊的方法來做手帕,那就是扎染。首先,要給布料擺個造型。講解員說可以捏著手帕中央提起來,也可以像折紙一樣對折幾次。接著,把棉線綁在布料上。然后,把布料放進顏料缸里浸一會兒。再把布料拿出來晾干。最后把繩子解開。一塊漂亮的`手帕就出現在面前了。金黃色的中間出現了一圈圈的白色紋路,真是越看越喜歡。
做完手帕我們還去欣賞了苗族的霓裳銀裝。苗族的服飾真是五彩繽紛,花枝招展。衣服上配著亮閃閃的銀飾,怪不得叫“霓裳銀裝”呢!
活動結束后,我和爸爸一直把展廳里所有的東西全看完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去那里看看呢?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3
今天是星期天,天氣不錯。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去參觀西湖邊的中國絲綢博物館。
我們坐公交車,低碳環保出行。公交車沿著西湖邊開,我們一路欣賞著春天的景色,看到了西湖邊的柳樹,一些特別的建筑,還有很多美麗的花,好漂亮啊!我覺得很快就到了呢。
中國絲綢博物館有好多游人來參觀。博物館門口有許多各種顏色的`小花,造型各異的盆景,還有很多小蜜蜂飛來飛去。今天我穿的是漂亮的花裙子,所以吸引了一只蜜蜂追著我,把我給嚇了一跳。
在博物館一樓我學到了絲綢是怎么來的,有什么作用。小時候蠶寶寶是黑色的,吃著桑葉慢慢長大,變成一條條白色的肉肉的蟲子。然后犧牲自我,吐絲結繭,最后人們就可以從蠶繭里抽出絲來了。還看到了介紹“絲綢之路”的壁畫,我們偉大的祖先經過“絲綢之路”,歷經千辛萬苦,把中國的絲綢和絲綢文化帶到了外國,為全世界的絲綢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二樓。看見許多用蠶絲織出來的綾羅綢緞,五顏六色,很美麗。還介紹了各種印染技術,看得我真是眼花繚亂。
我們的古人多聰明啊,他們用各種彩色的絲線織成了美麗的衣裳,給人們帶來了美麗,帶來了快樂!
最后,我還親自動手制作了一個手繪的絲綢手帕。管理員阿姨把一塊白色的小手帕固定在木框上面,然后給我一盒水彩顏料,一支筆。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在手帕上畫了花草,蝴蝶,還有太陽呢。
中國絲綢博物館真好玩,小朋友們,趕快來吧!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4
今天,我和媽媽去參觀了著名的都錦生博物館。
都錦生是我國的愛國實業家,1992年他創辦了都錦生絲織廠,最初只是個純手工的家庭作坊到后來就變成了中國最大的絲織廠了。
一進門我看見了一幅巨大的用絲綢織出來的一個錦字,我想應該是為了紀念都錦生而織出來的吧!一幅幅精致的'絲綢作品是人們辛勤的工作而換來的
再往前走還看見了一些織絲綢用的工具有梭子,剪刀,織布機……這些工具很精美,還完好的能保存下來,一臺臺老的織布機還能夠像新的一樣能織出一幅副絲綢作品。
我還看見了工人們正在畫點陣圖,看他們畫得多么認真仔細千萬不要去打擾他們,因為這樣會影響他們織出一幅副美麗精致的畫的
在博物館里我還了解了蠶寶寶長大的過程.先是卵,再由一齡長到五齡,六齡開始吐絲成蠶繭,然后變成蛹,蛹飛出來后就成蟲了.我在蠶寶寶的旁邊還看到了犁,手工織布機,茶匾,還有用織布做的畫.
參觀了博物館讓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又完成了第二課堂的任務真是一舉兩得,今天我很高興。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5
今天,媽媽帶我參觀了位于西子湖畔的絲綢博物館。
走進絲綢博物館,映入眼簾是一個大廳,大廳四周有介紹蠶、桑、絲、綢的年表,讀了這些介紹,我們對絲綢的發展有了初步的認識。
穿過大廳,我們就來到了服飾廳。哇!這里的展品好漂亮啊!這里有華麗的龍袍,有五彩繽紛的旗袍,有形形色色的裝飾品,這么多的顏色,這么多的款式,置身這個展廳,就好像就走進了巴黎時裝周發布現場。下一個展廳是蠶桑廳。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很多蠶的標本,也了解了蠶到絲的奧秘。
最讓我流連忘返的是染織廳。我們通過觀察模型了解了古代絲綢織染的過程,也親手體驗了一把扎染的樂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我們演示了一遍扎染后,就輪到我們親自動手了。我們幾個小伙伴一人拿到一塊白的絲綢,這塊絲綢可以任由我們“揉捏”。我在這塊絲綢上捏了七八個包,再用小細繩把這些包扎起來。接下來工作人員就我們的杰作——一坨坨形態各異的“絲綢團”送到里面的房間進行染色。“它們會變出什么樣的花紋呢?”我樂滋滋地想著。經過好一會的`等待,我們終于拿到我親手制作的藝術品了。我迫不及待地解開繩子,天吶!這塊被染成藍色的絲綢中間有了一個嘴唇印!太不可思議了。其他同學的扎染作品中間也出現了愛心、糖果等圖案,太有意思了。
通過這次小隊活動,我對絲綢工藝品有個進一步的了解,我還學會了扎染藝術,這一次的絲綢博物館之旅讓我受益匪淺!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6
金秋十月,我來到了坐落于美麗的西子湖畔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它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博物館。它包括蠶絲廳、織造廳、服飾廳、絲綢廳等等。
為了深入了解蠶到絲的轉變過程,我先從養蠶開始看起。養蠶是絲綢制作的關鍵,沒有蠶就不會有絲線,沒有絲線就自然沒有絲綢了。
最開始的蠶只是一枚比芝麻大不了多少的卵,在經過一段時間后便會破殼而出,大約一厘米長,只要一使勁就能掐斷;經過幾個星期桑葉的喂養后,便長得如手指般的粗壯,食量驚人,再過一段時間便逐漸吐絲,在經過眾多步驟后,最終成為了現在所見到的絲線。這么多的.步驟,不由讓人驚嘆其中的過程是多么的復雜。
織造廳
走出蠶絲廳,我們來到織造廳,整個房間中,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織機。我還是第一回看見這么多的織機,不由的目瞪口呆;從7000多年出現的原始腰機開始,到戰國秦漢出現的踏板織機,最后到多綜式捏花機,展現了中國蠶絲技藝的進步和古代人類智慧的結晶。
服飾廳
美麗的絲綢當然要做成最美的服飾,沿著織造廳往下走,就來到了我最期待的服飾廳。里面陳列著從18世紀到現今的各種服飾與旗袍。每一件都美輪美奐,每一件都有自己的特色;西方的裙裝,遇上東方特有的旗袍,在光影交錯的舞臺上,展現出異樣的光彩。服飾廳還陳列著許多鞋子、皮包、首飾等,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看了這么多的展廳后,我對古代絲綢的認知完全翻新,也對古人的智慧更加驚嘆與敬佩。古人留給我們的實在太多了,我們一定要傳承它,讓古人的智慧以及留給后人的遺產牢牢記住一代又一代的心中。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7
中國絲綢博物館依山而建,它位于玉皇山路和蓮花峰路的交界處。
我們走進絲綢博物館,燈光很昏暗,墻壁的四周陳列著各個時期,絲綢發展的歷史過程。我了解到蠶是從卵變成幼蟲,再從幼蟲結出蛹,蛹的里面會鉆出成蟲,之后會下出卵,下完卵后的不久成蟲便會死去。而蛹經過人們的加工就變成了絲綢,人們再用絲綢織成衣服、棉被、襪子等物品。
參觀了博物館,我懂得了絲綢是起源于新石器時代,雖然工藝比較粗糙,但是,當時的人們已經用衣服頂替獸皮了。在先秦時期,制造衣服的設備得到了改進,從原始的手動織布進化到了用織布機織布,變成了手腳并用,因此解放了兩只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南北朝時期,絲綢的顏色變得越來越豐富,已經學會在一件衣服上使用2~3種顏色。在唐代的時候,人們學會了在衣服上織一些精美的花紋。在宋代的時候,人們已經可以在衣服上添加5~7種顏色了。在元朝的時候,因為特色和風格,所以衣服的顏色變得越來越少。在明朝時期,中國的政權又回到了漢人的手里,服裝的設計又回到了當初的興盛。清朝雖然是滿族人統治中國,但是衣服上的顏色已經多到有十幾種、二十幾種了。近代,人們穿得衣服變得樸素、節儉,便沒有了以前那樣的'華麗。
我看到墻壁上掛著一幅很大的絲綢路線分部圖,絲綢之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航海之路、第二種是沙漠之路、第三種是草原之路。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人們會運輸陶瓷、絲綢等物品,人們把物品放進箱子里,再用茶葉將箱子填滿,這樣物品就不會損壞了,有時賣茶葉賺到的錢比賣陶瓷、絲綢賺到的錢還多出好幾倍呢!
絲綢的文化源遠流長,可真是博大精深啊!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8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絲綢博物館參觀。下面就聽我來講講吧!
在不遠處,我看見一座建筑物矗立在臺階上,前面還有一個被草叢包圍的觀光池,這個觀光池美麗極了,周圍用大理石做成,中間有一個銀白色的少女雕塑,這位少女穿著連衣裙,仰望著天空,雙手舉著絲帶,像是要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傳向世界。
我走向那建筑物,發現大門頂上有一塊木牌,上面寫著:絲綢博物館,我拉起爸爸媽媽的手,快步走了過去,迫不及待地想參觀里面的東西。
走進去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關于桑蠶的知識了。蠶寶寶的生長有6個步驟:1、卵2、幼蟲3、繭4、蛹5、成蟲6、桑葉,桑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桑葉啦!
下一個就是絲綢的名俗典故了,原來絲綢全部都是用蠶寶寶吐出的絲做成的,蠶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中國古代絲織品種有綾、羅、絹、緞等14大類,品種好繁多啊!
我還學到了絲綢有哪些功能、真絲綢的鑒別方法等。
參觀完絲綢博物館后,我感慨地說:“中國的絲綢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9
星期六下午,我們來到絲綢博物館參加紅蘋果假日小隊活動。
我們跟著導游逐個參觀絲綢歷史、絲綢制品、絲綢作坊等展區。印象很深的是“中國皇帝服飾”區,正中間的大玻璃柜里掛著三件衣服,這三件衣服是古代皇帝穿的,其中最顯眼那件是明黃色的,導游說,這件衣服皇帝也只在登基時,以及其它非常重要場合才穿。在這些絲綢衣服上,都有非常精致、好看的`刺繡,皇帝的衣服上繡著幾條龍。
活動中最好玩的是自制扎染絲帕。一位阿姨先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白色絲帕和十條棉線。每兩條棉線為一組,可以分成五組,把這五組線扎到絲帕上,隨便扎在哪里都可以,不過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扎出一定的寬度。扎完后,阿姨根據我們的要求,把這些絲帕染成紅色和藍色,我當然選藍色,因為藍色好看。染好顏色后,我們再把剛才的線拆掉,絲帕上被棉線扎過的地方仍然保留著白色,就形成了扎染花紋。阿姨幫我們把絲帕熨燙好,漂亮的扎染絲帕就做好啦。
我們后來還在院子里的樹上看到了幾只大蜘蛛和它們結成的蛛網,當然是假的啦,都是扎染作品。
絲綢博物館里知識真多又好玩,我們紅蘋果隊員都喜歡!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0
聽說玉皇山腳下有個絲綢博物館,我真想讓爸爸媽媽帶我去長長見識。我想:絲綢博物館里肯定有絲綢織成的衣服吧!
正巧,這次春游就要去絲綢博物館,我的心情可激動了,真想現在就插上一對翅膀,飛到那里。
我們坐了半個多小時的車,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導游領我們走進了大門,來到大廳中央的長廊。聽導游說:“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絲綢了,我國的.絲綢是很有名的,在一千多年前,就有許多外國商人沿著‘絲綢之路’來我國購買絲綢。”聽到這里,我不禁暗暗驚嘆:這些精美的絲綢背后原來還藏著這么多的歷史故事啊!”
接著,我走進了古代絲綢展廳。“啊!
原來絲綢可以做這么多東西呀!
我還以為絲綢只可以做衣服呢!
我看著玻璃柜里精美的荷包、小巧玲瓏的錢袋、五花八門的香包等物品贊嘆道。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古代人穿的衣服:有一件皇帝的龍袍,金黃色的,上面有九條龍,還有日、月、鳥等圖案,漂亮極了,我真是太佩服古代人的手藝了。我還看到另外一些衣服,我猜想其中有兩件是大臣穿的,一件是仆人穿的,一件應該是將軍穿的,看到將軍的衣服時,我仿佛看到了將軍和敵人打仗時的情景:將軍身穿這件戰袍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后來,我們又去了二樓。那里是一片旗袍的天地。聽導游講旗袍可是我國的國服,在一些隆重的場合出席的女貴賓都要穿旗袍。擺放在那里的旗袍各式各樣,我真的不知道這些不起眼的絲綢能做出這么多漂亮的衣服。
今天去了絲綢博物館,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不禁發出贊嘆:因為古代人的智慧頭腦和靈巧的雙手才有我們今天的絲綢呀!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1
今天早上,我們小蜜蜂四隊的隊員懷著愉快的心情,到中國絲綢博物館去參觀。
中國絲綢博物館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玉皇山山腳下,于1992年2月26日開館,是國家級專業博物館。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展廳分序幕廳、絲綢文物廳、民俗廳、蠶桑廳、制絲廳、絲織廳、印染廳和現代成就廳。
一進展廳我們就認真地參觀了起來,左看看,右瞧瞧,怎么都看不夠。但最吸引我的還數香囊和海船了。葡萄形的.香囊出自于19世紀—20世紀初,“葡萄”的色彩非常鮮艷,有紅的、黃的、粉紅的、淡紫的,五彩繽紛,可漂亮了。海船長24.2米,寬9.15米,里面有四扇風帆,各種設備齊全,共有13個船艙,重量也在200噸以上。哇!太棒了。在南宋時期,就有這么高檔的船,這么先進的設備,可想而知,當時的人類是多么機智,多么聰穎啊!
看完了展覽,絲綢博物館的叔叔阿姨們給我們演示了一整套扎染技術后,我們就親自扎染了。先在布的角上做個記號,再扎布。扎布的時候要扎緊,首先把布對角折兩次,接著把布的一小塊捏成一個角,拿起三根線,一圈一圈分開繞在角上,然后把線的兩頭連起來打兩個結,一個頭就完成了。我左扎一個,右扎一個,一共扎了7個。接下來,就是染和燙最后兩個步驟了。我早就等得不耐煩了,等絲綢博物館的叔叔阿姨們燙好時,我一把奪過自己扎染的布,快速地攤開。哇噻,好漂亮啊!真沒想到,就這么一塊小小的布,經過扎染,能變得這么漂亮,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通過這次小隊活動,我對絲綢工藝品有了更深的了解,還學會了扎染技術,收獲可真不小!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2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全班同學來到絲綢博物館,進行第二課堂活動。
我們首先來到了介紹各朝代服裝設計的展廳,這里陳列了許多古代人的絲綢服飾,有的衣服袖子寬寬的,還很長;有的衣服呈H型,沒有收腰;有的衣服袖子很短,袖口還很緊衣服微微的收點腰;有的衣服高高的領子配上短袖,看上去很有氣質的樣子,總之每個朝代款式花色都有自己的特色。我還發現了古代成年女子穿的鞋子筆我們現代人的要小很多,看起來像我們現在小孩子的鞋子。看完這個廳,不禁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產生了敬佩之情,佩服他們可以用雙手縫制出這么多款式各異,美麗動人的'服裝。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講有關絲綢的展廳,這里擺放了許多花樣、色澤精美的絲綢。有的上面繡著一對翩翩起舞的蝴蝶栩栩如生好,好像馬上就要飛出來展柜似的,有的上面繡著一條金黃色的大龍,張牙舞爪的,仿佛要把壞人統統吃掉,還有的上面繡著一只可愛的小貓,它是那樣的楚楚可憐,惟妙惟肖。只要看見它的人,無不被它那天真的表情迷住。參觀完這個展廳,讓我大開眼界,知道我們的祖先不但勤勞而且聰明,在很早以前就會用蠶絲織成布,并在上面繡上各種各樣的圖案,還以地域分為,蘇繡、湘繡、杭繡等。
通過參觀,我們了解了絲綢的歷史和各朝代服裝的變化。我想如果我穿上古人的衣服會怎樣?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3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組織去秋游,我們六年級組去的是絲綢博物館。
絲綢博物館門前有一個巨大的噴泉,氣勢雄壯,泉水時大時小,而且方向也會變化,噴泉的四周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非常美麗。
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只巨大的蠶,旁邊是蠶的簡介。跟著老師的步伐,我們來到一間小教室學習扎染。據說扎染的技術人們幾千年前就已經掌握了。指導員發給每人一塊絲綢和一把細線,并告訴我們絲綢是用蠶寶寶吐出來的絲編織而成的,一只蠶寶寶吐的絲可長達一千多米呢!
我先把細線分成八組,每組兩根,然后把絲綢折成三角形,并把三角形的其中兩個角合并成一個,用繩子綁了起來,再把三角形的.另一個角和三角形的中央分別綁了起來。指導員說,扎染非常隨意,絲綢怎么折,細線怎么扎都行,但盡量要扎得緊一些,而且不能在一個地方做圓周運動。做完這些,我把扎好的絲綢放進一個桶里,等待工作人員幫忙染色。我看見他們把扎好的絲綢放進鍋里煮了煮,顏色就染好了。我找到自己的絲綢,用剪刀把上面的線剪斷,一幅美麗的圖案出現在我的眼前:正方形兩旁各有一朵花,花旁各有一條美麗的線條,正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上各有半圓形和四分之一圓形的圖案,非常對稱。我望著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作品,開心地笑了。
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就該回校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上了車,期待著下次再來。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4
走進春天、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在春風習習、陽光明媚的周二,時代小學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動。
我們三年級同學走進了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位于西湖南岸玉皇山山腳下,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博物館。
一走進絲綢博物館大廳,發現展廳分序幕廳、絲綢文物廳、民俗廳、蠶桑廳、制絲廳、絲織廳、印染廳和現代成就廳。我們首先來到了印染廳,講解員阿姨給大家講解并演示了一套扎染技術后,同學們就親自嘗試了扎染絲綢。先把絲綢折兩次,接著任意捏住絲綢的'一角,再拿起兩根線一圈圈緊緊地繞在角上,一個頭就完成了。絲綢經過染缸加工,一塊雪白的絲綢竟變成的如此美麗,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蠶的一生了,講解員阿姨講解說:“蠶的一生很短暫,只有四十六天。”接著講解員阿姨給我們播放了蠶寶寶一生的視頻。從視頻里小記者了解蠶蛾先孵化出小蠶,過幾天后蠶會出現第一次脫皮,經過幾次脫皮后,蠶要開始結繭了,蠶在繭內化蛹,并咬破蠶繭出來,蠶寶寶短短的一生就這樣貢獻給我們人類了。
這次的活動,使我和同學們對絲綢工藝品有了一定的了解,還學會了扎染技術。在回去的路上,我不由的想起了我們可敬的老師們,她們每天默默地為我們教學傳授知識無私奉獻著,這不正是“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嗎?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5
周六的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參觀絲綢博物館。杭州絲綢博物館位于玉皇山腳下、西子湖畔,周圍樹木郁郁蔥蔥、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這里還是南宋王朝的皇宮遺址哩!聽爸爸說,杭州的這個絲綢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博物館,這讓我對它充滿了好奇。
十點左右,我們到達了絲綢博物館,站在門口,博物館好大呀!但它的世界第一并不在于它的面積大,而在于它的藏品內容的豐富。走進大門,便在導覽圖上看到,博物館擁有眾多的`陳列館,有:序廳、歷史文物廳、蠶絲廳等等,各個展廳的展品記錄和反映了從古代到現代,從古人到現代人,人類主要是中華民族發揮聰明才智、辛苦勞作,從養蠶、抽絲、紡綢到做出絲綢成品的整個過程,各種工具、材料和精美的絲綢制品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蠶絲廳。
蠶絲廳雖然比較小,可是它里面的內容我可記得一清二楚。那是因為三年級時,科學老師就讓我們養過蠶,我看著蠶寶寶從蠶卵孵出、吃著桑葉、茁壯成長,最后結出漂亮的蠶繭,總是想起那句著名的句子:春蠶到死絲方盡。蠶寶寶可是為人類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啊!
參觀完所有的展廳,我還興致勃勃,爸爸一看手表,哇,我們花了快兩個小時才把整個博物館看了一遍,還是走馬看花式的看,杭州絲綢博物館還真是名不虛傳啊,下次我還要來更仔細的參觀學習!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6
星期六早上,我們上城區小記者社團的同學們一起來到杭州的絲綢博物館,進行戶外采風活動。
我們走上臺階,走進博物館,先靜靜地參觀了一樓的展廳。看了文字介紹,我們了解到,絲綢最早起源于中國。從中國的秦代開始,皇帝、貴妃穿的都是絲綢做的衣服,不但舒服,而且稀少,以此來突顯皇室的珍貴。絲綢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羅、綺、錦、繡等品種。之后織物品種更為豐富,圖案更加絢麗多彩。漢武帝時代,中國用船將絲綢從洛陽一直送往羅馬等國家,絲綢從此傳遍全世界,成為聞名中外的中國文化。然后我們進入在蠶絲展廳,了解了各種織布機的名稱和用途。
參觀完后,我們就興奮地開始自己動手,自己扎染工藝來完成一塊扎染花布。我們首先把線兩根兩根分好,然后把白布折疊幾次,隨意找幾個點,用線扎起來。我們居然扎成了一個一個形態各異的“四不像”,然后我把布放到了放滿各種不同顏料的盒子里,等待染色。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到揭開謎底的時候了。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我們即將出現的作品。我們迫不及待地從“染缸”中取出我們的“四不像”,把線剪開,原來那些白布被顏料染成了有顏色的布,而被線扎過的地方是即沒被染色,所以會形成了白色的花紋。最后是風干,便能完成一塊精美的.、有著獨一無二花紋的扎染花布啦!
這次的活動真是太有趣了,讓我了解了中國絲綢源源流長的文化,也體驗了絲綢工藝的精美。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7
今天,我一上完舞蹈課,便和爸爸媽媽和弟弟風風火火地去了杭州絲綢博物館參觀去了。
我、媽媽和弟弟都穿上了漢服,媽媽還化了淡妝,就只有可憐的爸爸,他沒有為自己做一套漢服,坐了將近兩個小時地鐵,我們一家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了,尤其是爸爸,他連面包都沒吃,出了地鐵口,我們隨便找了家飯館照顧了一下我們肚子,便打車上路了,來杭州可真不容易呀!
好不容易來到博物館,烈日當空。我拖著疲憊的身子和爸媽進了博物館。上了樓,我被一位穿漢服的大姐姐手上的小鳥吸引了,這是一只小鸚鵡,圓圓的眼睛,周圍有一圈白毛,胸脯火紅火紅的,一對黃綠色的小翅膀收在背上,好可愛呀!唉,我多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只鳥呀,爸爸對里面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因為他是做漢服布料的嘛!我就在那東看西看,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穿著各種各樣的衣服,覺得很新奇。后來我在博物館外的景點看到了幾只大白鵝,橙黃色的扁嘴,直挺挺的脖子,好威風呀,這哪里是博物館邊的'東西呀!后來,媽媽碰到了橘子傳統服飾的叔叔,我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真是一個胖墩子,我覺得他只要腦袋一縮,就能變成一個有手有腳的巨型橘子,嘻嘻!
絲綢博物館真是太有趣啦,我下次一定還要再來好好參觀一下這個好玩的地方!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8
今天是我最盼望的一天,因為今天是春游。老師帶我們去參觀絲綢博物館。
絲綢博物館里的東西真多啊!服飾廳里展示了許多精美的旗袍,皇帝穿的龍袍和各級官員穿的衣服。通過講解員仔細地講解,讓我知道了在古代穿衣服還有那么多講究啊!一級文官穿的衣服上可以繡一只仙鶴,武官的衣服上可以繡走獸。只有皇帝才能穿繡有龍的衣服,龍袍上繡九條張牙舞爪的龍是為了祈福皇帝的身體和皇帝統治的天下九九大順。衣服上繡上蝙蝠是因為蝙蝠的“蝠”和“福”同音,古代人認為這樣可以為他們帶來好運。這些精美的衣服都是用蠶寶寶吐的絲織成五彩的絲綢后做的。
蠶桑廳里詳細地介紹了蠶寶寶的一生。給我們生動地講解了從蠶寶寶變成絲的整個過程。現在我終于明白了蠶寶寶身上的'小黑點是用來呼吸的,它一共有九對氣孔。我還知道了剛出生的蠶叫蟻蠶,蠶脫皮時不吃不動叫“眠”。蠶會脫一次皮長大一次,共要脫四次皮長成5齡蠶等等許多我以前不知道的有趣的知識。小小的蠶寶寶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接著我們去染織廳做了扎染絲巾,通過扎染,白絲巾神奇地變成了令我愛不釋手的藍白絲巾。同學們不由自主地發出陣陣驚呼聲:“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聰明了!”
通過這次春游使我領略了中國絲綢文化。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 19
星期天,天氣晴朗,班級搞假日小隊活動,目的地是絲綢博物館。我們在絲綢博物館里觀看了講解錄象,知道了蠶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蠶寶寶吃的是桑葉最后吐出來的卻是潔白的絲。我們還看到了巨大的織布機,還有阿姨在織布呢!更有意思的是我們還去扎染了,快來看看我們是怎么扎染的吧!
在扎染室里,工作人員先給每位同學發了白色的絲綢手帕和一小捆白線,接著講解員教我們把一捆線分成幾份,然后用分好的線按照自己想要的圖案扎在絲綢手帕上,而且要扎得緊緊的.。我和媽媽合作,一會兒就扎好了。這時候,我看同學們也都扎好了。工作人員又告訴我們,扎好的手帕可以染成玫紅或普藍,我選了普藍色。在等工作人員把這些扎好的手帕去煮的時候,我和謝硯霖又在參觀室的小電腦上查看了資料,知道了古時候就有染色了,他們會草木染和石染。
咦?我們扎好的手帕怎么變成了一只只紅的、藍的“小老鼠”啦?工作人員又告訴我們,要用小剪刀把扎的線拆掉。媽媽幫助我把線拆掉,交給工作人員去燙干。哦,我的扎染手帕完成了,真漂亮啊!
大家都拿到了自己完成的扎染手帕,高興的比來比去,誰的最漂亮。這時候,孔老師提議我們拍個集體照,大家都紛紛拿好自己美麗的扎染手帕,開心的笑著。
我還盼望著參加下一次的假日小隊活動!
【游絲綢博物館的作文】相關文章:
參觀絲綢博物館作文(通用25篇)08-28
游博物館作文04-05
博物館游作文04-06
游臺州博物館作文05-26
游茶葉博物館作文04-14
游南京博物館作文12-07
游首都博物館作文12-17
游碑林博物館作文09-09
游泰迪熊博物館作文03-07
游博物館隨筆日記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