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精靈的足跡作文
兒時,對到異國他鄉是異想天開,可望不可即;收聽他國電臺就是敵臺,我所認識的一位郭哥,為了學英語步入圍城,陷入囹圄,后平反得正果。兒時,對到異國他鄉是充滿玄想,夢中游他國。為此讀小說走進文學殿堂,暢游在異國他鄉的天空,天使的精靈,文學的翅膀,給我留下了歐洲文學的足跡。
如今,年過花甲,得以清閑,尋覓足跡,了卻心愿,成以正果,乃一幸事。今年三月中旬從成都出發,踏上了歐洲之旅,尋覓精靈的足跡。
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不僅是歐洲文學的遺產,還是其文學的土壤,神話離我們畢竟太遙遠了,太高大上了,希臘這次我們就不去拜訪了。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無論是風燭殘年還是牙牙學語,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條條道路通羅馬”。經阿布扎比轉機到羅馬的菲烏米奇諾T3航站樓時,我在心中嘀咕了一句,不僅是條條道路通羅馬,現在是海陸空立體通羅馬。
我們在出團前,多次查看了歐洲的天氣,氣溫只有幾度,與冬日的成都相仿,可以適應;然而,到三月底均是小到中雨,于是暗暗發誓,要將李健吾先生雨中登泰山的情趣發揮到極致,帶上雨傘,穿上沖鋒衣,祈求觀賞到煙雨變幻中歐洲的奇特風光,享受“雨中”、“雨趣”和雨中賞景的感受。科學也誠不欺我,剛到羅馬就在霏霏的小雨中,雨幕與滄桑交織,品味出了古羅馬斗獸場的歷史沉淀。殊不知,在阿峰的平和之心、關愛之心、喜悅之心的祈禱下,居然我們一路陽光。
古羅馬文學的主要成就就是戲劇,斗獸場這種建筑形態起源于古希臘時期的劇場,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并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
古羅馬斗獸場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是古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征,是羅馬古跡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斗獸場又名競技場,也有人稱它為露天大劇場。
位于斗獸場西側的君士坦丁凱旋門,是古羅馬凱旋門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就是以它為藍本加以設計、構建的。這座凱旋門上的雕塑精美絕倫、恢宏大氣,千年逝去,已是殘跡斑斑,卻仍在風雨中,與古羅馬角斗場共同見證羅馬的輝煌,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羅馬藝術的影子,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
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寺廟,由水泥澆鑄成圓形,上覆半球形穹隆頂,直徑43米,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筑物的代表,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古羅馬偉大詩人維吉爾的牧歌,還依稀駐足于此。
現在的國人對佛羅倫薩并不陌生,其佛羅倫薩小鎮是中國首座意大利名品奧特萊斯,目前國內有六座佛羅倫薩小鎮,擁有超過200個意大利奢侈品牌。我所居住的成都,就有這樣一座小鎮。
然而,我對佛羅倫薩的認知,卻在幾十年前,外國文學中的但丁的神曲,是必讀作品。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因此,他被認為是中古時期意大利文藝復興中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杰出的詩人之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佛羅倫薩既是但丁的出生之地,又是他任佛羅倫薩的行政官之地,最后又成為宣布他被放逐之地;因此,他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現代人提起威尼斯,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傾瀉著溫柔。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藝復興的精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上帝將眼淚流在了這里,卻讓它更加晶瑩和柔情,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
威尼斯其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難以置信的巨大財富,混雜多元的種族宗教,盛大壯觀的慶典儀式以及超乎尋常的穩定統治—所有這些因素使得威尼斯籠罩在多重神話當中,激發出一種完全屬于自己的藝術。其建筑、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坐在威尼斯的游船上,遙想莎士比亞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夏洛克、鮑西亞,在陣陣波紋里,若隱若現,仿佛精靈串起了一條條水線。
新天鵝城堡是德國的象征,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灰姑娘城堡。這座白色的經常云山霧籠的建筑,也給我們打開了天窗,讓我們一睹了在高高的山上聳立的白色城堡,幸運之神始終眷顧著我們。
從新天鵝城堡出發,在前往琉森的途中,有一片森林被眾多的松樹和杉木覆蓋,繁密的樹木使得該森林遠遠望去呈現黑壓壓的一片,人們將其形象地稱為“黑森林”。因布谷鳥鐘、黑森林火腿以及黑森林蛋糕而聞名于世的黑森林孕育了許多美麗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美麗的童話故事和神秘的自然環境使得黑森林成為德國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大巴車行駛在山的高峰,能夠充分地欣賞到其周圍的美景,美麗的萊茵平原以及雄偉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讓我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瑞士有“歐洲的公園”之稱。沿途的美景讓我們一位土豪朋友的手機的電都用完了,到了琉森,讓他追悔莫及,才知無處不是好風景,而且除了好風景似乎就沒有什么別的。琉森這個小城,天是潔凈的,遠山近水在芬芳的空氣中顯得清亮透明;地是寧靜的,車輪貼著地面走,攪不起一絲“沙沙”聲。琉森湖水,如綠如藍,亮著翡翠似的光點,琉森優美,琉森和諧,琉森像柔曼的弦樂,讓人沉入意境,流連不歸。
我漫步在琉森湖畔,湖里倒影出岸邊的菩提樹和綠色長凳,仿佛坐著一位老者,凹凹的眼睛,凸凸的'顴骨,長長的胡須,像極了托翁,如今在琉森,難以覓到托爾斯泰遺下的一方手印、一片足跡。
皮拉圖斯山是一座俯瞰瑞士中部名城琉森的阿爾卑斯山峰,由數座山峰組成。在山頂的景色非常壯觀,令人激情飛揚;阿爾卑斯諸峰的雪頂漂浮在云端,仙氣飄飄,當陽光躲在云霧中,這時就猶如水墨畫般幽靜賢淑;當陽光從云縫里漏下來時,這時就猶如油彩畫般華麗炫目。俯視琉森湖和琉森老城盡收眼底,目力將直達德國黑森林。
我們每天都要叨念多篇的平和之心、關愛之心、喜悅之心,讓幸運之神再次眷顧著我們,要下山時,山頂開始彌漫不知是云還是霧,反正我們辨認不清,只見白蒙蒙一片,把皮拉圖斯雪山的觀景臺,上上下下,裹了一個嚴實。剛上來的幾個團隊,就只有在天地一蒼茫中,展開自己的遐想之旅了。
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巴黎還被人們譽為藝術之都、時尚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同時它還是鮮花之都。無論是在房間里、陽臺上、院子中,還是在商店里、櫥窗前和路邊上,到處都有盛開的鮮花,到處都有迷人的芳香。巴黎!為了你的嫣然一笑,已使得多少人們拋棄了深深的愛著的他們的家園,迷失在你的曖昧的青睞里。
在法國博納,我們也品賞了正宗的葡萄酒。雖然我們不會象伏爾泰所描述的,用力彈出的瓶塞如閃電般劃過,飛上屋頂,引起了滿堂的歡聲笑語。清澈的泡沫閃爍,這是法蘭西亮麗的形象。也不會象莫里哀把漂亮的酒瓶比作自己的愛人,啊!酒瓶,我的愛人,如果你永遠是那么美滿,又為何要倒空自己?
在法國5天4夜的日子里,的確如阿峰所言,時間在飛快的流逝,盧浮宮、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被我們馬不停蹄,走馬觀花式的參觀,為的是混個臉熟,留張相片。每天只有從夜巴黎的氛圍中解放出來,合上雙眼,循著精靈的足跡,倘佯在巴黎歷史和文化傳承中,才會有所感、有所悟。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我閱讀的第一部法國長篇小說,左拉的《小酒店》,讓我身切的感受到社會發展的差距,工區里的人們生活艱難,處于半饑餓的狀態,但加氣的煤油爐卻比我們早用了100年。在文革中,其中有一本司湯達的《紅與黑》的手抄本,就有我的筆跡。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有一個孤獨的敲鐘人,雖然他的外表丑陋,可是他卻有一顆美麗善良的心。聽一聽,巴黎圣母院的鐘聲,看一看紅衣主教的彌撒。這一天是復活節,我們一路的祈禱,幸運之神又一次降臨,上百個旅游團隊,只有4個團隊得以進入巴黎圣母院,了卻我們的心愿。這一天是復活節,紅衣主教主持的彌撒就在教堂外的廣場上舉行,雖然聽不懂法語唱詩,但悠揚婉轉聲調,與世界頂級管風琴和著圣母院的鐘聲卻猶如天籟一般,使我的內心也能激起安寧與悲愴的共鳴。
巴黎圣母院的3個門一起打開,據說是幾十年才會遇到一次的。中央的拱門描述的是耶穌在天庭的“最后審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則位于右邊拱門,描述的是圣安娜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許里受洗的情形。左邊是圣母門,描繪圣母受難復活、被圣者和天使圍繞的情形。在沒到巴黎之前,我以為我會最喜歡的是凱旋門,那是勝利的象征。可是回來之后,我才發覺印象最深的是巴黎圣母院,那里有精靈的足跡。
【尋覓精靈的足跡作文】相關文章:
夢精靈的睡前故事11-03
足跡高考滿分作文08-03
關于足跡初二作文03-16
春天的足跡周記08-23
實用的精靈童話作文7篇02-22
小精靈和太太的故事04-13
快樂精靈的童話故事11-08
精靈的舞會童話故事04-07
精靈的谷子童話故事10-15
足跡高一作文(9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