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故事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奶奶的故事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奶奶的故事作文1
風兒吹過,柳兒扭著枝腰,柳絮以輕曼美妙的舞姿告訴我:春天來了。一切是那么的清新,一切又是那么動人,那蓬勃向上的氣息似乎讓我這個只懂得看書的乖孩子對外面誘人的景物也不禁向往起來。走在林蔭小路上,近處鳥語花香,遠處高樓聳立,面對著四周的紅墻綠瓦怎能讓我不釋懷不陶醉!
慢慢地走回家中,心中依戀著那份美妙。“孩子”,我抬起頭,奶奶正坐在樹下。我跑過去親切的依偎在她身邊,雖然她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但她那和藹的笑容永遠不變。“奶奶,你現在幸福嗎”“幸福,你們開心我就幸福。”“奶奶你年輕的時候漂亮嗎”“漂亮,漂亮,可那時的日子苦哦。”
奶奶摸著我的頭說:“那時奶奶住的是茅草屋,一到下雨屋里就漏。我那時19歲,每天都要到生產隊里上工勞動,分到的糧食卻不夠吃。”“那你不會自己種嗎”我疑惑地問奶奶。奶奶瞇著眼笑著說:“傻丫頭,那時家家戶戶都不許私自種菜種糧食。記得有一次啊,我們家偷偷在后院種了幾十棵青菜,還是在雜草里種的,怕那些沒良心的知道,要是被發現,那么恐怕十幾天都不會有米下鍋了。”奶奶拳頭捏得緊緊的,眼睛注視著前方,我想一定是勾起了她的傷心往事。“沒有辦法,全家幾口人能吃的只有青菜。我記得那時也是春天,雖然花沒有現在鮮艷,但遍山坡都是,我和你爺爺就是在那開滿杜鵑花的山坡上認識的,那時你爺爺嘴可甜了,捧了一大束杜鵑花送給奶奶,奶奶那時可高興了。”我看見奶奶臉上洋溢著幸福,眼睛彎成了月牙。“你爺爺對我很好,重的活都幫我干,可是奶奶家里人知道了,嫌你爺爺家里窮,又沒有什么地位,就不允許我和你爺爺見面。我和你爺爺就在晚上偷偷地在一塊公家的山芋田里見面,你爺爺挖了幾個山芋用火烤著給我吃,我心里啊不知是甜還是苦。”
奶奶的故事作文2
今天,我吃飯的時不小心把一些面條掉地下了,奶奶就說:“不要浪費一粒糧食,我小時候家里連大米都沒有,只能到田梗去拾稻穗。”我就問:“為什么要去撿稻穗?”
奶奶跟我聊起了她童年的故事,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她小時候那些不一樣的生活經歷。奶奶說:“我小時候家里有4個小孩,靠爹媽拿工分養活一大家子,分不到很多的大米,只能靠雜糧充饑,比如:紅薯、土豆、玉米,經常一天只能吃一頓大米飯。不像現在的我們,還有吃不完的零食。”
到了奶奶上小學的年齡,家里沒有錢買書包,她的媽媽用布縫了一個書包,奶奶非常高興的背著這個書包去上學。放學回家把書包掛在墻上,就去扯豬草,趕鴨子,燒火煮飯,吃過晚飯后,點上一盞煤燈,把書和作業拿出來讀和寫。奶奶還說,她上學的時候一個學期只有一支筆,所以要好好地寫,不能弄壞,更不能弄丟。我在想,我一個學期要用一盒筆呢,我有點臉紅了。
奶奶又說:“我小時候要去挑水,挑起兩個木頭桶子,走在鄉村的田梗路上,裝滿了水的桶子,一路上搖搖晃晃,一邊走一邊灑了許多水出來,走著,走著,一不小心,掉到了一口井里,井不高,下面有石頭和土,我就艱難地爬了上來,可是,我的桶子摔成了碎片……”我坐在路上不停地哭泣,害怕父母知道了打我。
我問:“奶奶,水有那么重嗎?”奶奶說:“不是水重,是桶子重,因為桶子是木頭做的,不像現在的塑料桶。”
以前,我從未想過奶奶的童年,原來奶奶的童年多么的辛苦啊!而我們現在的生活這么優越,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
奶奶的故事作文3
孩子時的情感純凈得像清泉一樣,不受任何的污染。披此之間的承諾,比山盟海誓還要珍貴。
“長大以后,我會請你一起到長城去玩。”說著,她的這個朋友指著語文書上的一幅插圖。
“好啊!你可千萬別忘記哦。”她的臉上泛起燦爛的笑容,那個笑容是多么的天真無暇啊!
可是,任何的承諾都經不起歲月的沖洗。當初的承諾,最后還是被忘記了。學習的壓力,升學的重擔,把這個單純的承諾壓得支離破碎。兩個孩子只埋頭苦干,整天浸在漫天飛舞的試卷里,為的只是希望在考試時多拿一分。
時間飛快地過去。終于,畢業了。兩個孩子各奔東西。她在鎮里讀書,而她的那個朋友,卻沒留下任何告別的話離開了。她因為升學考試中沒考好,那理想中的學校跟她擦肩而過。在暑假里,她整天活在悲傷之中。漸漸地,忘記了她的朋友。
很快就開學了,那個承諾,以及那個朋友,如同灰塵一樣,飛舞在空中,慢慢地消失了。消失得不留一絲痕跡。
中學
踏入花季,意味著煩惱。成長的叛逆,學業負擔的加重,家庭的離異。一切的一切問題,令她那顆幼小的心受傷了。春去冬來,花開花落,她從來沒覺察到這一切的變化。
她帶著傷痛,遨游在書的海洋里。好象惟有書才能醫治她心里的創傷。小學畢業的名落孫山,令她更看重學習。從她小小的心靈中產生了一個小小的愿望,就是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這個小小的愿望從此就在她幼小的心里生根,而且越長越大。
世事并沒有想象中的容易。成績的排名并沒有計劃中的理想,但她并沒有放棄。因為她知道奶奶一直在她的身邊支持著她。在她的父母離異時,她的奶奶一直在照顧她,守在她的身邊。在快開學時,奶奶的那句話,令她感動了:“離開了家,要照顧自己。奶奶不在你身邊了,天氣冷了,要多穿一件衣服,千萬別著涼。你的身體不好,要多加照顧自己哦!”這句看似嘮叨的話,讓她真正地讀懂了愛的含義。不知怎么了,聽了這句話,她的鼻子酸酸的。眼淚在眼眶里打滾。
初次離開家,離開奶奶。她并沒有感到同齡人的自由與快樂,她反而感到難過。她真的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
人始終要長大,希望在她以后的成長道路上,有的不再是憂郁與傷心,而是更多的快樂。讓我們祝福她吧!
奶奶的故事作文4
想到奶奶,最先想起的是奶奶給我烙的雞蛋煎餅。
生活在沂蒙山區,以前家家戶戶的女人都會烙煎餅。前一天晚上先和好面,第二天早上早起,把滿滿的一大瓷盆的面都烙成金黃,噴香的煎餅。有時需要烙一天。
那時我們還和奶奶住在一起,雖然那個時候的好多事情都已忘記,但惟有那雞蛋煎餅,我總是忘不了。
小時候比較調皮,奶奶烙煎餅的時候,我就在旁邊搗亂,一會兒自己掰塊煎餅,一會兒又弄弄面,點點火的,奶奶被我弄煩了,就說好孩子,別鬧,待會兒給你做雞蛋煎餅,這雞蛋煎餅可好吃了。聽了這番話,我心里的小饞蟲就被勾起來了,我馬上就老老實實的,都不太敢動,生怕自己一動,奶奶就不給我做了。等了大半天,奶奶終于快烙完了,奶奶讓我去拿兩個雞蛋,我屁顛屁顛地拿回兩個雞蛋,奶奶把雞蛋攤在煎餅上,又把煎餅轉了幾圈,卷起來給了我。我剛拿到就大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說了句,真香!
本來和奶奶住在一起的,后來就分開了。爺爺奶奶搬去了村西頭的養老房里去了。在農村有這樣的傳統,等孩子們的婚事都辦完了,好像父母的使命也完成了一樣,感覺自己可以安心了,而且覺得不能再麻煩孩子了,所以一般會蓋老年房。
我有空的時候就去玩玩。記得看見過奶奶和爺爺吵架,不知因為什么,爺爺把奶奶推到了地上,還罵罵咧咧地。我那時候小,有些害怕爺爺,我也沒敢去扶起奶奶,也沒敢告訴爸媽,現在想想,覺得自己有些懦弱。長大后有一次跟媽媽說起,媽媽說爺爺的脾氣不太好,動不動就發火什么的。也就只有奶奶能受得了,奶奶一直都忍著,不去爭辯什么,也不生氣。
我總是幫奶奶梳頭。奶奶是個傳統的女人,平常總是穿一件青色的對襟大褂,上面的扣子是老式的盤扣。但是奶奶沒有裹腳,聽奶奶說,是太爺爺怕自己的閨女受罪,冒著嫁不出去的危險,沒給奶奶裹腳。奶奶的頭發很長,但畢竟老了,掉了許多,只剩下小小的一把,窩成一個小纘放在后面,上面插著幾只銀簪。
每梳一次,都會覺得奶奶的發色越來越淡,掉得也更多。看著那些躺在我手心里的頭發,感覺這頭發就像樹葉一樣,不管曾經有多茂盛,當秋風吹起的時候該落的都會落下。
奶奶總是會問,自己的頭發是不是都白了,我就騙奶奶說,有的還沒有呢,奶奶只是笑,不說話。后來奶奶覺得長頭發洗的時候不太方便,就剪短了。
本來奶奶的頭發是直的,可是剪短了之后,就變成卷發了。我猜是頭發生氣了,但奶奶說,這下咱們可一樣了。
因為姥姥是卷發,媽媽也是,而我也光榮地繼承了這家族基因,頭發卷的厲害。小時候不懂,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在學校里有點自卑,總是帶帽子。我也懶得梳頭,因為頭發很容易打結,梳的時候很疼,所以干脆不梳,反正帶帽子也看不出來。但有一天,一個男同學突然拿下了我的帽子,看著我像雞窩般的頭發,同學們都笑我,當時沒忍住,就哭了。
真沒有想到奶奶會這樣說。我就拿下自己的帽子,把頭倚在奶奶的腿上,讓奶奶給我梳頭。可是很奇怪,奶奶梳的時候怎么就不疼呢?
有時和奶奶去推碾子。奶奶年紀大了,碾子有些重,她自己一個人推不了。要去推的時候,總會提前告訴我,問我上不上學什么的。有時推豆子,地瓜干,有時是花生,每次推完,奶奶總會讓我拿回家一些,或者在她家吃飯。或者給我幾毛錢作為獎勵,有時候也給我一塊。
奶奶的女工手藝真不是蓋的。那是一年的冬天,我穿著媽媽剛給我做的棉襖去奶奶家。媽媽的手藝不是那么太好,襖的袖子有點短,我只好來回搓著手取暖。奶奶讓我脫下來,把我裹在被子里,然后就坐在床邊,拿出棉花和布頭,帶著老花眼睛,一針針的縫起來。不一會,奶奶就縫好了兩截袖子,然后接在我的棉襖上,現在袖子變得又長又暖和了。
當誰家有小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奶奶或姥姥都會找奶奶,讓奶奶給剪好小棉衣的輪廓,然后再回家自己做。有些人自知自己手藝不行,就懇求奶奶幫忙做好。雖然奶奶老花眼挺厲害的,但是也不推辭。做好了,也不要人家什么報酬。奶奶常說,要啥報酬呀,誰讓咱會這門手藝呢,會就得多幫人家。都是一個村的,鄉里鄉親的,談錢什么的就生分了。
奶奶有五個兒子,兩個閨女,爸爸排行老五。所以我的表兄姐妹特別多。奶奶閑著沒事的時候,就會給我的哥哥姐姐們納鞋墊。鞋墊上的圖案都是奶奶自己畫的,一般都是桃花,蝴蝶什么的。我看那些圖案都差不多,就從鄰居那里借來了一大摞圖樣,有翻飛的龍,長著奇異翅膀的蝴蝶,還有牡丹,玫瑰什么的。但當我興沖沖地拿給奶奶看時,奶奶卻說不好看,就算畫了,也不好配色,插花什么的,還是自己畫的好。
有時看著奶奶插的花鞋墊,我會取笑一番,因為兩只鞋墊的花色不一樣,我指給奶奶看時,奶奶總會笑笑,說自己眼睛不行了。奶奶會把插好了花的鞋墊放在自己的床墊底下壓一壓。我去的時候,奶奶就會拿出來,像是炫耀,說這個是給你文明哥哥的,這個是給強哥的,最后是我的。我把自己的與哥哥們的一比,覺得自己的有點不好看,就跟奶奶撒嬌,要奶奶也給自己插一個這樣的。奶奶總會笑著說好。
有時和奶奶一起坐在家門前的樹下乘涼,我看著奶奶帶著老花鏡插鞋墊,覺得奶奶挺辛苦的,就問奶奶,鞋墊上不插花也可以呀,為什么偏要這么費力的插上花。奶奶說,一次聽你強哥哥說,他出去打工的時候,人家看見了奶奶給他插的花鞋墊,特別羨慕,一個勁兒的要跟哥哥換呢。所以哥哥很自豪,回家后就又讓奶奶給他做了好幾雙呢!
奶奶說,本來要等我結婚的時候才給我做的,但又說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到我結婚的時候,所以現在就給我做了。
奶奶總是閑不住,鞋墊插完了,就去兒子家里轉轉,看有沒有能幫上忙的。幫大兒子的兒媳看會兒孩子,幫二兒子家剝玉米,幫三兒子剝花生種……
有時看見奶奶的手上貼了好多膠布,就問奶奶怎么了,奶奶說可能是剝花生剝的,手上都開了許多小口。我抓過奶奶的手,感覺就像抓到了一塊從樹上剝落好久的樹皮,干燥,沒有光澤,只有熱度才能讓我感覺到生命的氣息。再看看自己的手,感覺像是我把奶奶的鮮活,生氣給奪過來了一樣,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有點不懂,奶奶為子女們付出得足夠多了,都這么大年紀了,還整天想著兒女們。
那些順著皮膚紋路開裂的口,泛著暗紅的血影,像是正在生長的樹根。看了一會兒,有點心疼,我就馬上跑回家,把家里的蛇油膏,愈裂霜拿給奶奶,讓她晚上的時候,用熱水和肥皂洗洗手,然后抹上,口子會好的快些。
奶奶也喜歡追趕潮流。奶奶的短發張長了,有點不方便,刮風的時候頭發老是會遮住眼。我趕集的時候就給奶奶買了幾個好看發卡,奶奶很高興,讓我給帶上。后來,奶奶說她在電視上看見人家都帶那種好看的發箍,于是我又給奶奶買個黑色的,上面帶水鉆的發箍,但奶奶帶了幾天就不帶,說勒得頭疼。
夏天,我穿著媽媽剛給我買的泡沫拖鞋去奶奶家,奶奶很是羨慕,要穿一穿,我就脫下來,奶奶穿著想走走看,但是一走,鞋就掉了,穿不住。又試了試,還是不行,只好作罷。
人老了,生病的次數就多了起來。那次看見奶奶躺在床上,奶奶看我來了,本來想起來,但是頭很暈,就沒有起來。說自己昨天晚上拉肚子了,褲子上也沾上了。我要給奶奶洗,奶奶說挺臟的,怕弄臟了我的手,等自己好了,自己洗。我就說,這有什么呀,我小時候,恁也給我洗過呀。
看奶奶的腳趾甲挺長的,就給奶奶剪了剪。人老了,趾甲就往肉里長,長了,就會很痛。奶奶的腰不好,剪腳趾甲這樣的事也成了難事。仔細給奶奶剪完,我又把奶奶臟的衣服拿去洗了。洗完回來,雖然奶奶很高興但是眼睛里好像含著淚花。
自從上了高中,因為是個寄宿學校,而且學習也很緊張,所以回家的次數就少了,總是很想念奶奶,就連做夢也會夢到奶奶。有一次,我夢見自己是一個孤兒,不知道從哪里來,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唯一一件珍貴的東西就是一件紅色的上衣,可是不知怎么就弄丟了,怎么也找不到了,我就傷心地哭了起來。
可是這個時候,奶奶從路邊的一個小房子里出來,關切的問我怎么了,聽了我的經過,奶奶進屋拿來一件小棉襖給我穿上,還讓我進屋去吃飯,我剛想跟著奶奶走的`時候,奶奶不見了,我到處找,急得的又哭了起來。夢醒的時候,發現自己是真的哭了,覺得心里不是滋味,一整天都在想,奶奶不會發生什么事吧。
但后來回家的時候,聽說奶奶病了,胃不舒服,還去大醫院檢查了。我不知道那個夢算不算是一種預兆,但是我相信我與奶奶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聯。我感覺那個夢像是自己的前世,原來,我和奶奶的緣分在前世就早已經注定了。
今生很幸運,可以有一個這樣的奶奶。老天,求你讓我趕快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讓奶奶可以看到我當新娘子的樣子,因為這是她最大的心愿。
奶奶的故事作文5
奶奶是一個寡婦,教書先生的太太。爺爺在民國的時候在深沖峒被害了,還不到三十歲。我記事的時候奶奶經常坐在房子后面的屋檐下紡紗。紡紗雖不說五里八鄉奶奶是有名的,按現在的里程來講的話,周邊十來里的人家的紗是送給奶奶紡的,每次別人送來粗麻,奶奶在一定的時間里用她的紡車紡成一個個鵝蛋給到人家,小時家里窮,又是一個婦道人家,沒什么力氣干活,紡紗倒是能貼補一些家用。
奶奶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紡紗,而是她會講故事,小時候我總是纏著她給我講白話。“嗲嗲,港雜白話來聽下雜”。她總來一句,“白話白話,三日六夜”。然后開始港。用她綴滿滄桑的聲音,給我講:
“古時候有兩兄弟,老大家富,但是看不起養大他的母親,,有什么吃的不給父母吃,對父母經常呼來喝去,很粗魯,稍有不順,還打父母,父母看老大就怕。老二家里窮,但對母親好,寧肯自己與媳婦不吃,也要給母親吃。幾十年如一日,有一天老二去山上砍些箭桿(湖南新寧人懂的,就是一種竹子),回來編了一個雞籠,第二天起來打算拿去賣的,早上起來打算去賣雞籠的時候,整整一雞籠的金子,老二這些金子建了房子,置了些田地,把母親接了過來,好好服侍,一家人過得很快樂。久而久之,這個消息被老大知道了,老大也上山去砍了些箭桿,回來也編了一些雞籠。第二天早上去看雞籠的時候,雞籠里全部是毒蛇,老大一打開雞籠,蛇全都出來 ,把老大嚇得逃走了”。
奶奶講的故事就像我寫的這樣,簡單明了,沒有更多華麗的詞語去點綴它。聽完不過癮,“嗲嗲,再港一雜”。她邊搖紡車,然后繼續來一個:
“古時候有一家人,家里很有錢(富有),吃餃子只吃餡,不吃皮,把皮都吐掉,家里的長工看見,經常把他吃剩的皮撿起來。但是這個富人不會打理自己的生意,日子一長,家里慢慢地敗落了,后來做了乞丐,有天他要飯到了一家人門口,這家人給了他一餐很好吃的餃子,他要感謝人家,進去一看,是原來他長工,長工告訴他,這些餃子就是他自己吃剩的,被長工撿起來曬干,富人聽到后很受感悟,最后奮發圖強,在之后的幾年里又在他手上發起家來,然后這個餃子皮的故事也被他拿來教育后人.”
奶奶去世了很多年,我也沒有機會再聽她講故事了,但是我一直記得她講的故事,后來讀書了,在《山海經》里看到類似的故事,文字更美,故事更完整吸引人,但是我仍然認為奶奶講得好聽,她用自己樸實的語言告誡自己的后人,要遵從孝道,要懂得節儉。
奶奶的故事作文6
腦子里再次記起杜奶奶的時候,是在多年以后了,記不清她去世多少年了。有一天夜里,夢見了杜奶奶,不知道說了啥,還是啥也沒說。第二天,我把這件事講給了年近八十的姥姥聽,姥姥說:“你給她燒點紙吧,她一輩子沒兒沒女,也許她是在向你要錢呢?從小把你看到大,管你也要得著,你給她燒點紙也是應該的。”從那以后,每年過節的時候,我都會去祭奠她,不是去墳頭,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墳在哪里,只是在十字路口燒燒紙,表達一下心意。看著那燃燒的紙錢,我和杜奶奶之間的一幕幕又浮現在眼前了,她坐著小板凳,等在門口,看見我放學了,告訴我大桌子的抽屜里有好吃的。往事悠悠,情意綿綿。“奶奶,您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好嗎?”
燒完了這些紙錢,心里自然也就踏實了,釋然了。哎!人呀,啥時候也別忘了一個字“情”,有了情就知道感恩!!!
奶奶的故事作文7
鏡頭一
天剛蒙蒙亮,萬籟俱寂,只聞得露珠滾落草間的聲音,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地傳來。誰啊?小草睜開了惺忪的睡眼想一探究竟。只見來人一襲素衣,鬢旁的一道道皺紋為時間所刻,她應年逾花甲,但精神依舊矍鑠。她,就是我的奶奶。奶奶自從迷上太極后,每天雷打不動的5點起床,然后便馬不停蹄地去小區的廣場,跟隨著一群花甲之年的老人們打太極。奶奶去時,老人們都已來了。她們招呼著奶奶,排好隊形。在幽幽古樂中,開始打起了太極。奶奶的動作雖緩慢,卻如行云流水般流暢。每個馬步扎得很穩實,每一次推手,都將力道用的恰到好處。在晨光微曦中,我看到奶奶向上的力量,那泛著紅光的臉上有著明媚的笑,那是對生命的熱愛和滿足。
鏡頭二
要參加比賽了,奶奶便加緊了練習。買了張碟,邊看著屏幕,邊,模仿。“抬腿,吸氣,呼氣,轉腰……”奶奶仔細地坐著動作,生怕錯過些什么。那謹慎,專注的模樣,就像是一個稚童帶著滿腹的好奇去解答疑惑。一看到自己的動作和標準動作差距甚遠時,奶奶便抿緊了唇,反復地練習。以至于我們叫奶奶吃飯時,她也將我們的話擱置一旁,動作練好才是她的第一要事。在午后暖陽中,奶奶對事情的執著,勤奮,就像她眼中射出的明亮的光一樣,恒久。
鏡頭三
終于要參加比賽了。我們組成了親友團去幫奶奶加油助威。奶奶有些緊張,我們鼓勵她,不要著急,要放松,奶奶緊張的面色緩和了不少。終于輪到奶奶上場了,此時已是日薄西山,古樂聲彌漫在空氣中,奶奶隨著樂聲推手,抬腿,雖然緩慢,卻似有千鈞之力。奶奶再一轉身,夕陽的余暉斜斜地穿過她的發髻,奶奶整個人就像鍍了層金般,融在了這自然之間。旁邊的老人夸奶奶打得很好,我們也為他感到自豪。最后,奶奶扎了個馬步穩穩地結束了。比賽公布了結果,奶奶得了第一名。在夕陽的余暉中,奶奶笑得像孩童般開心。
我終于懂了盈縮至其不但在天。奶奶在垂暮之年,向我展示了樂觀向上的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就像落日熔金,那種美一點都不亞于朝暉。
奶奶的故事作文8
我和奶奶的故事
我三歲的時候奶奶來過我家。
每次奶奶來我家我都會讓奶奶給我買零食吃。奶奶有時會笑瞇瞇地說:“我的小祖宗,咱們還得吃飯呢!”我每次聽了這話都很不高興心想:奶奶可真壞!奶奶每次給我買零食吃他一定要自己嘗一嘗,以防過期,因為奶奶老了看不清字了。
奶奶每次都給我吃好的,但他自己吃便宜的。爸爸有時擔心會問:“媽,您最近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您別把好的光給歡歡吃,您自己也得吃點好的,我看您最近蒼老了很多呀!”“奧,那是因為歡歡1-8歲是成長時期,要加強營養了。
我們大人就忍忍吧!多讓歡歡吃一些好的,讓歡歡以后的身體健健康康的。”奶奶給我夾完菜又坐回椅子上,顯得十分勞累。但又立即站起來,走向媽媽的房間喊媽媽出來吃飯。剛才這一切,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有兩顆眼淚落了下來,又立刻揉了回去,因為我不想讓奶奶為我操心。奶奶總是為我著想,因為我是奶奶的心肝。
一眨眼奶奶離開我們回老家了,只有每年過年才可以回家看奶奶。奶奶一定還會像以前那么愛我。
奶奶的故事作文9
我的奶奶很平凡也很普通,可就是這樣一位平凡而又普通的農村老人卻給予了我不平凡的愛。奶奶今年已經70多歲了,滿頭銀發,削瘦的臉龐、額頭上布滿了一條條飽經風霜的皺紋,向人們訴說著她那70多年一波三折的辛酸往事,看上去既是那樣的慈祥,善良,又是那么的和藹可親。
記得我6歲的時候,奶奶把她珍藏多年的銀手鐲送給了我,當時我的眼眶就濕潤了,因為這是奶奶嫁妝中她最喜歡、最寶貴的,奶奶不給媽媽,也不給嬸嬸,卻給了我這個剛剛滿了6歲的小孩,可見,奶奶是多么的疼愛我。
我今年已經上六年級了,我沒有辜負奶奶對我的希望,除了在學習上刻苦努力,我依然還像小時候一樣孝順奶奶。隨著時光的流失,我一天天的長大而奶奶卻一天天的老去,我好害怕,害怕某一天放學回家奶奶就不在了,離我而去。每當我一想到這些,我就情不自禁的流淚,因為我太愛我的奶奶了。
20××年的2月,一件讓我傷心欲絕的事發生了。奶奶去山上回來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傷得不輕,一動不動,話也說不出來。當時我被嚇壞了,只知道一個勁地哭,以為奶奶從此離我而去不要我了。我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和家人日夜守護在奶奶的床前,雖然奶奶的身體動不了,話也不能說,但她依然用那慈祥的目光凝視著我,安慰著我。我天天祈禱,希望奶奶快快好起來。經過很長時間的治療,奶奶的傷勢有所好轉,我們一大家人才松了一口氣。
這么多年來,奶奶陪我度過了幾千個日日夜夜,我在她的呵護下漸漸成長起來,歲月悠悠,奶奶那矯健的身軀漸漸老去,身體越來越差,但奶奶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像烙餅一樣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底。每當我心情不好時,我向奶奶訴苦,奶奶總是很耐心地傾聽著我的訴說,開導我。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向著我的夢想去努力奮斗,總有一天會實現。如果奶奶能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我一定會讓奶奶住上大房子,過上好日子,不再讓她這那么辛苦勞累,那么牽腸掛肚,還要買很多的銀鐲子、金鐲子給奶奶。奶奶送我的銀鐲子我一直珍藏著,它雖不值多少錢,但它蘊含著奶奶對我無限的愛,存留著我和奶奶美好時光的記憶,它是我的無價之寶。今天我要大聲的對奶奶說:“奶奶,我永遠愛您!”。
奶奶的故事作文10
奶奶告訴我,她小時候縫衣、做鞋、放牛、種地、燒飯……樣樣都會。我問奶奶為什么不讓她的母親做,奶奶告訴我……
奶奶小時候,家里的番薯不是燒烤吃的,而是把番薯一大塊一大塊的放進一口大鍋,再加一瓢水,直接燉了,一點兒也不好吃。可不吃就只能餓肚子,可不像我們——挑食。有一回,奶奶實在不想吃,就偷偷地跑出去。天都已經黑了,奶奶還不敢回去,漸漸睡著了。過了好久,突然有人拍了奶奶一下,奶奶一轉頭,發現她的母親正微笑著看她,手里還端著半小碗飯說:“娟,我知道你不喜歡吃番薯,給,還好我中午少吃了點,不然你又要餓肚子了。”奶奶接過飯,眼睛是濕潤的。
從此以后,奶奶盡量幫母親做事:母親辛苦一天,奶奶就自己縫衣做鞋;母親有時生病,奶奶就幫母親種地;母親還在睡夢中,奶奶就主動幫忙做飯……
還記得有一次奶奶說……
那天中午,奶奶正在學校里上課。上到一半,一位叔叔氣喘吁吁地沖進來,說:“逸娟,不好了!你媽在山上放牛中風了!”奶奶心中一震,立馬沖了出去。以后幾天,奶奶白天代替母親上山放牛,晚上又把晚飯燒好帶去醫院,一晚上差不多只睡一個小時。半夜好幾次被叫醒,早上五點就又得起來做飯了。奶奶的母親一病就是兩三個月,奶奶也掉了兩三個月的課。有一天,正當奶奶背上書包準備去上學時,母親叫住了她,支支吾吾地說:“娟,你都掉了兩三個月的課了,要不,你在家放牛,我們家實在供不起你上學了!”說著眼淚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奶奶很想哭出來,因為她想上學,想學知識,可是奶奶明白母親的苦衷,她放下書包,硬擠出一個微笑,說:“好,媽,我挺喜歡放牛的。”以后,奶奶每天看著別人興高采烈的結伴上學,自己卻只能拿著牛鞭上山放牛,遠遠地離開了校園。
這是上一代人的恩恩愛愛。
當我問奶奶,她怎么這么孝順時,她笑而不答。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養育之恩大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