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來拯救作文范文
王君老師呈現給我們一個沉甸甸的教學案例。她在這次作文教學活動中的復雜心理,總結起來有這樣幾點:
一是追求真實。從學生一篇日記中寫到的黑眼圈,想到一群心靈里承載著重壓的少年,從而試圖引導學生釋放出郁積的濁氣。于是她的學生才有了這次真實的情感宣泄。
一是追求了真實以后,難以消解真實傾吐以后翻騰起來的各種思緒。核心問題是現行教育秩序無法躲避,似乎終究要九九歸一:“順著那根通天的應試之繩往上爬吧。別的,請先不要褒貶了,那是沒有用的。”這一點透露出教育者深深的憂慮和失落。
一是在追求真實的過程中,宣傳“突圍”意識—從脆弱、狹隘、迷惘的心靈區域里掙扎著向外跨越、挺進,去學習擔當責任,用艱難求索來換取真情真愛。我非常欣賞她點題的'幾句話,說得本色而堅決:“初三高三的生活應該是生命能夠承受之重。在寫作中,我們要宣泄,我們更要成長”……
一是將追求生命的真實與追求作文教學的真實融合在一起,憑借生命的真達到了教學的實,情感的洪流在造就文字的河道,“如奔騰不止的江河,讓我們看到了海的蔚藍和遼闊”。
一是在專業方面追求真實之后隱隱懷憂的復雜心態:“這樣的敢于說真話的作文,在中高考的考場上,能得到好分數嗎?”
依我看,至少這最后一條還是個未知數。畢竟平時練筆和最后的選拔性考試,不是同一個概念。
學生進行書面表達的練習,基本上有兩種樣式:一是挖好渠道引水,渠道便是具有示范和規范作用的知識、樣板;一是由“洪水”去選擇和造就河道,“洪水”便是學生積壓在心里想要傾吐的內容,具有比較大的“勢能”。前者適合演練為文的局部技術,寫作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技術乃是需要反復演練才能熟練掌握的,這層意思葉老早就強調過;后者適合演練為文的綜合技術,全面提升語文素養。特別重要的一條是——這兩種基本樣式應該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相機交錯采用,發生相輔相成的內在聯結關系。這是就練習作文、培養文字表達能力的教學過程而言的,應該服從于語文學科的基本規定性。但是,就最終目的和一個練習階段終結處的目標來說,第二個樣式應該是主要的,是符合作文的本質特征的。
采摘蘋果與種植蘋果樹,當然不是同一個概念,這正如九年的義務教育過程與中考不是同一個概念一樣。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讓每一片葉子自由健康地生長。用王君老師的話說,即怎么實現“寫作,開掘一條情感奔涌的生命河道”。她提出“拯救作文”之后,用真誠的教學行動去呼喚真實,回應真實,并清醒地思考這份教學與生命重合著的“真實”,去探究語文教學的原理。這次成功的教學改革嘗試,引發學生情感奔涌的,不就是她那行閱讀學生日記時流下的淚水嗎?一切源于那行淚水融化了心靈之冰。從這里,我體會到了“青春之語文”的含義:即便還有殘冰,也要努力讓語文教學的一江春水奔流不息,因陽光的指引而回歸蔚藍色的海洋。
【用什么來拯救作文范文】相關文章:
用仿佛來造句04-08
用繼續來造句12-26
用槽坊來造句04-05
用花粉來造句04-05
用同門來造句04-05
用果然來造句10-11
用就是來造句03-11
用納悶來造句03-07
用灑脫來造句01-15
用勤勉來造句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