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伯的作文
姑家村里有個人,因為他為人憨厚,辦事老實,干活有一股傻勁,人們都稱他“傻大伯”。
“傻大伯”名叫張老石,今年七十多歲了,高高的個兒,黑里透紅的臉上刻滿皺紋,還有那毛扎扎的胡子。上身穿一件粗布襟襖,雖然有扣兒,但從沒扣過。在三九寒天,他也起得最早,擔著籮筐拾糞照樣不扣鈕扣兒。
他兒子在縣里開小汽車。有一次在回縣的路上,正好碰到爹爹去趕會,他兒子停下車說:“爹,正好順路,你坐一段路吧。”“傻大伯”說:“多坐個人多費油,不坐。”兒子也知道他的“傻”脾氣,只好開車走了。
不久前,從寺灣架電架到姑家村。幾個電工從汽車上推下三個磨盤似的電線滾,這時天快黑了,怎么辦?電工叔叔們發愁啦。“傻大伯”擔著籮頭走了過來,問明情況后,說:“放心吧,我給看電線保準沒事。”汽車開走了,“傻大伯”連忙回家告聲老伴,抱起鋪蓋卷,連晚飯也沒吃,就走了。刺骨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著“傻大伯”的臉,但他只有一個念頭——護好電線。
第二天架線的電工沒有架到“傻大伯”看的電線處,第三天才架到,“傻大伯”一連兩天兩夜沒有合眼。
電工們來了以后,看著“傻大伯”都很感動。但“傻大伯”卻像沒事一樣。當電工按上級規定付給“傻大伯”拾元錢做報酬時,他生氣地說:“就這點事還要錢?”說完,錢一扔,扭頭走了。
【簡評】
文章刻畫了一位傻得可愛、傻得可敬的.農村老人,頌揚了農村勞動人民的憨厚和質樸。
文章選材典型。小作者列舉兩件事:一件是傻大伯趕集巧遇兒子的汽車,他寧肯步行也不坐車,為的是“多坐個人多費油”——為公家省點錢;另一件是幫助架線電工看護電線,他頂風冒寒兩日兩夜沒合眼,事后拒收該得的報酬——同樣是為公家省點錢。兩件事,一個理,突出了傻大伯的“傻”勁,“傻”得對公家有好處,真是可敬,可贊。
文章也注重細節描寫。如刻畫人物肖像,強調他一件粗布襟襖從不扣鈕扣兒——包括三九寒天;刻畫人物動作,強調干脆利落:為了守護電線,他“抱起鋪蓋卷,連晚飯也沒吃,就走了”;刻畫人物語言,展示內心世界,“就這點事還要錢?”……于是一個憨厚、質樸的農村老人形象躍上紙面。